
人文丹东
- “丹税芝兰”书香润心“我很喜欢书屋的阅读氛围,这是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学习充电的好地方,通过阅读,我学到了更多知识,也解决了很多工作难题。”近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税务局“芝兰之室”税务书屋内,正在利用午休时间读书学习的税务干部张严说。“芝兰之室”税务书屋占地120余平方米,现有图书1万余册,设有图书陈列区、阅览区、会谈区,设立了专职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启用图书馆专业借阅书籍软件系统,健全图书借阅台账,倡导税务干部每人每月读一本书,截至目前,已借书3000余本。多年来,市税务局坚持深耕税务文化建设,打造出“精神文化润泽、思想境界提升、素质能力历练”三位一体的书香名片——“丹税芝兰”。还与抗美援朝纪念馆、市图书馆等单位长期共建、密切协作,共同开展了“丹税青蓝传经典红色精神飘书香”“家乡的红色故事我来讲,家乡的红色精神我传承”“好书漂流”等主题活动,深挖“红色宝藏”,凝聚精神力量。市税务局依托“芝兰之室”广泛开展读书分享、共话历史、共学党章等系列活动;举办“青蓝论坛”,邀请党校教授和党委委员兼任的青年理论小组“辅导员”授课,进行“政治三力”“系好青年干部第一粒扣子”等专题讲座;定期组织知识讲座,通过“主题引领、专家引路、干部自学”等方式扩大阅读范围,学以致用、启思化行。“丹税芝兰”系列活动激发了税务干部学习、阅读的热情,塑造了新的文化阵地品牌。“芝兰之室”书屋已成为学习兴趣的“孵化地”、素质提升的“加油站”,被评为“丹东市最美职工书屋”,成为建设书香税务、塑造党建品牌的重要载体。在“丹税芝兰”书香的熏陶下,税务干部的思想境界、业务水平都有了提升,在工作中屡创佳绩。2022年,在总局和省局开展的业务比武练兵中,丹东8个条线的团体成绩均位于全省前列,8人次个人成绩进入全省前十名,4人获得“丹东市五一劳动奖章”。多个集体和个人取得“辽宁省青年文明号”“省级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辽宁省最美税务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荣誉称号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我们将继续利用好‘丹税芝兰’这一平台,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广泛交流先进经验,凝聚为国为民奉献合力,脚踏实地,再立新功!”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凤城市税务局团支部书记时中玉说。04/21
- 市第二幼儿园第四届读书节开幕春风拂面,杨柳依依,不负一年春好处,恰是读书好时节。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丹东市第二幼儿园迎来了第四届读书节活动。4月17日上午,幼儿园内彩旗飘飘,到处充满着节日的喜悦,五个可爱的动物人偶活泼欢快地迎接着每一位幼儿及家长的到来。家长们在幼儿园老师的引导下参观了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了解幼儿园的园所文化和教育理念,随后,全体师幼及家长代表们齐聚操场,参加“童心绘剧,阅满童年”读书节开幕仪式。庄严的升旗仪式后,园长、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幼儿代表先后向全园小朋友发出一起读书的倡议,体验阅读的乐趣。最后,在“童年有书,未来有梦,以书为伴,不负童年”响亮的口号声中,孩子们表演了欢快的广播操,尽情展现阳光与活力。“牛伯伯,这里的河是深是浅?”“第一天我发现了一个大苹果,红红的大苹果可真香啊!”进入教室,各班级在“亲子共读”的基础上,推荐家长代表进行助教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听到精彩的故事,家长们做了精心的准备,有的制作了故事课件、有的购置了表演道具,在《会飞的抱抱》《狐狸和乌鸦》《逃家小兔》《小马过河》等精彩的故事里,孩子们绽放出开心的笑颜。据了解,本届读书节为期两周,幼儿园也将借此机会让阅读的种子在园内和家庭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好习惯。04/21
- 辽宁省丹东市宋文基:为家乡革命英烈立传人物简介:宋文基,1952年生于丹东,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著有人物传记《任国桢》(约8万字),编写的40余万字《火种播种者》即将出版。阅读提示“父亲想叫他当我们家的‘顶梁柱子’,好‘支撑门户’。可是,我四哥却走上了另一条路,他在1919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大学毕业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段文字摘自《说说四哥任国桢》。1983年,宋文基在石家庄市见到任国柱,将几次谈话记录整理成文字。在上世纪80年代,宋文基就已许下心愿:收集、整理任国桢的事迹,写一本书。30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一字一行地践行着这个愿望。从青丝到华发,为家乡英烈立传已成为他一生的事业。抢救性考证宋文基上学时就对人物传记感兴趣,曾经研读过《马克思传》《列宁传》等著作。1981年,他担任丹东市振安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时,还兼任区党史办主任。当年,区里接到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任务,征集、核准任国桢烈士的历史资料,做好考察、撰写工作。区委随即成立调查考证任国桢烈士生平小组,宋文基成为最年轻的组员。“任国桢信仰马克思主义,走革命道路坚定不移,我被他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深深打动。”通过收集整理,宋文基发现任国桢的事迹如此厚重,他想以家乡为起点挖掘烈士的成长印记。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很多问题不尽快考证可能很难再弄清楚了。任国桢生于丹东,在丹东、北京读过书,在沈阳、哈尔滨、北京、天津、唐山、山西等地做过党的地下工作,还与鲁迅有很深的交往。在革命文艺理论译著方面有重要贡献,因年深日久,许多文献资料遗失。“当时多地党史研究机构都已经开展对任国桢生平的研究,我们起步晚,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线索、资料能不能查到。”宋文基说,当时查阅资料的难度之大难以形容,但他心里有一种意志在支撑,一心想把任国桢的生平搞清楚。真实是撰写人物传记的基本要求,英烈传记尤其如此,需要进行大量调查、考证。研究史料只有深入下去,认真踏实进行征集、核准,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考证组整理了一百余条线索,分布全国各地。1982年,宋文基和同事从丹东出发,走访中央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河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太原双塔烈士陵园等各地档案部门,核实任国桢的史料。有时赶时间买站票,舟车劳顿都是小事,一次去哈尔滨查资料,走到半路同事被小偷“掏包”了,没法继续往前走,宋文基只能一个人前往哈尔滨。为了节省经费,他每顿都是汤泡饭,住廉价旅店。档案馆抄材料也很困难,那时查找资料要开介绍信,而且无法将资料复印带走,只能将大量材料抄写下来。为了节省时间,有时一天不吃饭也得把档案抄完。要是材料多抄不完,就第二天接着抄。详实的记录“他,瘦瘦的脸膛,穿着一件灰大袍,戴着一副高度的近视镜。许多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篇《永远的怀念》,是宋文基和同事1983年3月拜访任国桢侄子任福申,根据谈话记录编写的。《父亲的印象》《任国桢介绍我入党》《在同任国桢相处的日子里》……他前往沈阳、北京、河北、哈尔滨等地采访楚图南、平杰三、苏子元等20余位任国桢的同学、战友和亲属,将记录整理成文字。任国桢从北京大学俄文系毕业,他和鲁迅先生关系颇为密切。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保存有任国桢所译的《苏俄的文艺论战》,鲁迅为该书题写前记。《鲁迅日记》中记载鲁迅和任国桢的来往。宋文基多次前往上海、北京,收集任国桢和鲁迅的书信等史料。白天征集资料,晚上还要拟定书稿题目,整理编写提纲,把每天调查、考证撰写出来。最初是用钢笔在稿纸上书写,每天都是四五千字的工作量。“当时不写怕忘了,只能将资料赶快记录下来。”创作的过程至今想起来,宋文基仍觉不易。就这样,经过多年考证,宋文基把百余条线索都跑遍了。不仅将任国桢的出生时间、家庭情况、四次被捕经过、牺牲时间等论证核实清楚,从他走过的革命道路,到他的思想都有新的史料发现。掌握了详实史料,他开始编写人物传记。“当时住在仅18平米的筒子房,家里没有书桌,就在洗手池里搭上洗衣板,趴在上面写作,夜深写累了,一低头打盹把水龙头碰开了,自来水把稿纸都润湿了……”历时7年,于1988年出版的《任国桢》,成为国内全面记录任国桢的权威资料之一。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辽宁英烈》一书第一辑曾选用书中记载的《北国擎红旗并州留忠魂》,《山西革命英烈》刊物也连载《任国桢》一书的内容。漫长的心愿“避暑向方塘,荷花淡淡香,莺声喜,蝶翅忙,柳丝袅袅燕双双,共庆赏,野间望,贪看异景忘归去,牧童鞭影乱斜阳。”帽盔山旁有个池塘,池里荷花飘香,任国桢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词,自己谱上曲,取名《避暑歌》,他把这首歌教给侄子和私塾馆的学生们。2012年退休后,宋文基仍在继续进行任国桢的资料撰写,不断充实新的史料。他编撰的《火种播种者》在2021年成稿,从整编到核准都由个人完成。该书从任国桢的少年时代追溯,直至1931年英勇牺牲,以丰富详实的史料、优美深情的笔触、严谨可信的史料引用,不仅是还原历史的人物传记,更是文字优美、通俗易读的人文读本。书中还收录了《勤能补拙说》《丁巳国庆纪念感言》《苏俄的文艺论战》等30余篇任国桢的著作和译著,《鲁迅与任国桢(节录)》《满洲省委给哈市委指示信》等30余篇文献、档案资料,《我的同窗好友任国桢》《任国桢同志在山东》等20余篇亲友的口述与回忆资料,《任国桢四次被捕经过》《任国桢故居和“国桢路”》等40余篇考证、研究资料。“这本书里饱含深厚的情感,是我人生中最深刻的记忆。”宋文基说,自己一生最值得夸耀的事儿,就是把任国桢烈士的事迹撰写完成,也算了却了他追寻家乡英烈印记的愿望。04/20
- 辽宁省丹东市毛成光:“辽宁好人”照顾百岁舅舅四十余载4月18日早上6点,家住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东城村的毛成光照例开始准备早饭。家里每天都要做一份稀粥,蔬菜也要尽量多焖一会,做到软烂易嚼。从43年前舅舅姜道林住进毛家开始,这些都已经成了毛成光的习惯,雷打不动。说起毛成光照顾双亲和舅舅这件事,东城村人没有不知道的,大伙都对他的孝心竖大拇指。1980年,毛成光的母亲将一直未成家的姜道林接到家中照顾,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毛成光对舅舅十分孝敬。舅舅患有轻微癫痫,每年开春容易犯病,半夜发病人就迷迷瞪瞪地从家往外走。“舅舅第一次走丢是半夜,我起夜看见家门开了,舅舅床是空的,全家一起找了大半宿。”毛成光回忆说。从那次起,毛成光知道舅舅潜意识里总惦记自己家的老房子,发病的时候会凭记忆往老房子那儿走,于是毛成光就养成习惯,每天晚上多留心舅舅的动静,防患于未然。尽管如此,这么多年,舅舅还是有不少迷瞪外出的时候,毛成光每次都是耐心地去找,从没有怨言。为让已经101岁的舅舅每天都能晒到太阳,会木匠手艺的毛成光在自家小院里做了一座木质的凉亭,天气暖和的日子,吃完早饭,他会和舅舅一起在亭内休息,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老人的问题,把外面发生的一些新鲜的、好玩的事情讲给老人听。舅舅的肠胃消化及吸收能力差,每天的饭菜除了软烂外,毛成光也注重营养饮食,荤素搭配、色香味齐全,一日三餐每天都不重样,让老人吃得顺口。“他不仅对舅舅好,对自己的妈照顾得也很好。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他今年也60岁了,他妈病了他每天家和医院两头跑,一句抱怨都没有。”这是熟知毛成光家情况的村民对他的评价。照顾老人是一件细致活儿,毛成光却常年如一日不厌其烦。2022年3月的一天夜里,毛成光87岁的母亲突然肚子疼并口吐鲜血,他连夜将母亲送往医院,确诊为胆结石,需要马上手术。住院的二十多天里,毛成光陪母亲做检查、搀扶母亲起床活动、给母亲买可口的饭菜。由于抢救及时,加上他的精心照护,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他却瘦了一大圈。去年,毛成光被查出患上了肠癌,干不了农活,每日靠药物维持病情,妻子和儿子儿媳分担了大部分照顾家中老人的活儿。但像做饭、三餐菜单制订这样的活儿,毛成光还是坚持自己做,他说:“孝敬老人我不觉得苦,我的一言一行孩子们看在眼里,等我老了,他们也会好好待我,这样做才能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毛成光照顾至亲四十余载的事,不仅感动了村民,2022年他还被评为辽宁好人。04/20
- 税惠千万家 共建现代化4月14日,由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振兴区税务局举办,以“税惠千万家共建现代化”为主题的税收宣传晚会在安东老街安东大舞台举行。晚会以歌曲、舞蹈、曲艺、宣传短片、情景剧等艺术形式举办,精彩纷呈,群英荟萃,大家欢愉尽兴,现场热闹温馨。此次税宣晚会的节目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振兴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纷纷化身演员亲自上场,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筹备了这场晚会。一支大气唯美的开场舞《国家》拉开了晚会的序幕,宣传短片《纳税服务从心出发》直观地展现了我市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让观众清楚地了解到便民纳税就在身边。两轮互动环节更是将整个晚会推向高潮,台下观众气氛热烈,积极互动,踊跃上前回答主持人提出的税收问题,遇到不会的题目,还有人到场外的专家席进行求助。为了更好地融合宣传主题,税务工作人员改写了《春风十里》的歌词,“匆匆税月三十载未来更期待,全心全意不离开……”唱出了税务人的初心与真诚。“晚会节目很好,这种宣传方式也很好,可以学到一些税收知识,印象还很深刻。”前来观看晚会的赵女士说。舞台旁边设立的税收知识有奖问答专区,吸引了来往行人的目光,桌子上的盲盒奖品引得不少人驻足。徐东宁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上前答题,专家席上的工作人员拿来精美的宣传手册,帮助她找到答案。“我很高兴能够在学到税收知识的同时得到奖品,谢谢税务局的叔叔耐心地帮我找到答案。”徐东宁小朋友开心地说。此外,路过的王先生也来到问答专区询问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今后,振兴区税务局将继续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推进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局工作人员说道。04/20
- 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4月23日启动4月18日获悉,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丹东市将举办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活动,计划于4月23日上午在元宝山公园广场举行启动仪式。据了解,丹东市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主题为“书香丹东—阅读新时代助力新突破”,活动将持续到12月。本届读书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阅读推广的新载体,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持续宣传、保持热度,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活动将以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漂流书屋为载体,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书屋筑梦未来”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城乡群众参与“打卡辽宁最美书屋”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青春浸书香奋斗正当时”青年干部读书分享系列活动;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聚焦聚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在青少年阅读群体中开展“悦读青听”主题系列读书活动、“书香致远阅读有你”征文活动、“书香溢校园阅读筑梦想”活动、“绿书签行动”宣传活动;在企业职工中开展“品读经典书香丹东”阅读分享会、“好书荐读”网上宣传投票活动;在广大女性中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家庭中开展百米长卷亲子绘画活动、“小种子爱悦读”绘本故事讲读活动;在特殊群体中开展“宣讲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爱伴读润泽心灵”“诵读启明智一起向未来”阅读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线上朗诵、抗美援朝历史知识问答、《复兴文库》红色文献主题展等活动,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阅读,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04/20
- “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送文化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办,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振兴区文化馆承办的“美丽辽宁幸福家园”辽宁省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文化活动(丹东民族专场文艺演出)4月29日将在丹东市万达广场举行。演出内容以文艺节目为主,演出形式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等12个节目,参演人数近40人。演员来自丹东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优秀馆办团队以及群众。04/20
- 本周日,丹东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启动记者从市全民读书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获悉,我市将举办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活动,拟于4月23日9:30在元宝山公园广场举行全民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市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活动的主题为“书香丹东——阅读新时代助力新突破”,活动时间为4月至12月。本届读书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精神,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完善全民阅读工作思路举措,积极探索阅读推广的新载体,适应对象化、分众化的阅读趋势,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突出党员干部、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做到持续宣传、保持热度,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届读书节活动将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载体,通过讲、阅、展、演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的阅读推广活动,持续唱响“书香丹东”阅读活动品牌,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全民读书节,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本届读书节活动将以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漂流书屋为载体,开展“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我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书屋筑梦未来”阅读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城乡群众参与“打卡辽宁最美书屋”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青春浸书香奋斗正当时”青年干部读书分享系列活动;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作用,聚焦聚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展红色主题宣讲活动。►在青少年阅读群体中,开展“悦读青听”主题系列读书活动、“书香致远阅读有你”征文活动、“书香溢校园阅读筑梦想”活动、“绿书签行动”宣传活动。►在企业职工中,开展“品读经典书香丹东”阅读分享会、“好书荐读”网上宣传投票活动。►在广大女性中,开展“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红色经典诵读活动。►在家庭中,开展百米长卷亲子绘画活动、“小种子爱悦读”绘本故事讲读活动。►在特殊群体中,开展“宣讲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云上读好书、“为爱伴读润泽心灵”“诵读启明智一起向未来”阅读活动。同时,还将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线上朗诵活动、诵读经典诗歌活动、抗美援朝历史知识问答、《复兴文库》红色文献主题展、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评选和获奖图书展览等活动,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阅读,引领阅读风气。04/19
- 送教下乡 现场交流为加强教研交流调研工作,4月14日,在丹东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民进丹东市委会在宽甸一中开展“襄助三年行动,携手送教下乡”活动。送教活动汇集了民进丹东二中支部部分教师会员和丹东二中部分省、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以推进新课程实施为主线,以走进新课堂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为主要内容,现场进行了教学展示。课后,丹东二中教师与宽甸一中教师开展了教研交流座谈,从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方面交流经验,共同提升处理教材、备课、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职业能力,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04/19
- 平安社区老少携手共读书4月17日,丹东市元宝区平安社区组织辖区老党员、青少年开展“老少携手,共学共享促成长”读书活动,党员们与青少年共同阅读,分享阅读心得。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经典书籍,大家端坐在书桌前,一边阅读,一边交流讨论、畅谈读书心得。此次活动为青少年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大家在书海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