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爷爷的财富!专访孙景坤长孙
    在丹东,有这样一位老人,昔日沙场,他战功赫赫,忘却生死;和平年代,他回乡建设,深藏功名。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孙景坤。“爷爷踢了我一脚!”在已近不惑之年的孙世阳的记忆里,爷爷孙景坤只有一次打了他。那是1989年,村里组织村民集体观看电影《上甘岭》,爷爷要带他去看,可7岁的孙世阳跟爷爷耍起了脾气,“我不看,我不看,要是放动画片我就去。”没想到的是,爷爷突然上前踢了他一脚,大声呵斥:“这是抗美援朝的片子,必须去看!”年幼的孙世阳被吓得哇哇大哭起来。那时,他根本不理解爷爷会为什么如此生气。孙世阳(右)接受记者采访在孙世阳的印象中,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更是一个特别严肃而倔强的老头儿,他不苟言笑、少言寡语,对父辈和自己要求非常严格。1995年,13岁的孙世阳在家中旧物中偶然翻出一本讲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书,书皮用牛皮纸包裹着,页面已破损泛黄。孙世阳被书中的英雄故事深深地吸引,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读到第85页的文章《奋战在危急情况下的副排长孙景坤》的时候,他犯起了嘀咕:“曾经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的这位战斗英雄,和我爷爷的名字一样,照片也有点像,这是我爷爷吗……应该不是!”从小到大,孙世阳只知道爷爷曾经当过兵上过战场,可爷爷从未提起过战场上的事儿。孙世阳赶忙找父亲和爷爷求证,这才知道,原来书中记载的这位副排长就是自己的爷爷。提到孙景坤,村民们都说这是个倔老头,认死理儿,办事特认真,大家只知道他带领乡亲们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百亩耕地,在荒山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他是大家心中的模范生产队长。然而,在子女眼中,父亲的形象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孙景坤一生没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张过一次嘴,子女们没跟当了20多年生产队长的父亲沾过一分光。孙景坤有三子四女,由于家庭困难,7个子女都没能完成学业。那时,每每有城里单位来生产队招工,孙景坤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孙世阳的父亲孙福贵是孙景坤老人的长子。那时,总会有市内工厂来生产队招工,当年工厂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有几十块钱,收入相当可观。年轻的孙福贵兴冲冲地报了名,憧憬着进城当工人的日子,可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竟然把所有的名额都给了其他村民,孙家的兄弟姐妹一个名额都没摊上。19岁那年,孙福贵选择参军,父亲送给他一条白毛巾、一个铁茶缸,这两件物品是孙景坤珍藏在箱底儿的“宝贝”。临行之时,孙景坤拍拍儿子的肩膀,叮嘱他“当兵一定要勇敢,要凭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这也是孙福贵60多年的记忆中,父亲少有的露出笑容的时候。孙景坤与儿子孙福贵、孙子孙世阳家庭合影18岁那年,孙世阳初中毕业后进入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临床专业。爷爷将自己当生产队长时组织上奖励的一支钢笔和印有“农业学大寨”的笔记本送给了他。父亲也像爷爷当年一样,送给儿子一条白毛巾、一个铁茶缸。临行前,爷爷拉着高出自己大半个头的孙子的手,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将来救死扶伤,尽自己的能力更多地回报社会。”这也是孙世阳的记忆中,爷爷少有的露出笑容的时候。孙景坤送给孙世阳的钢笔和笔记本毕业后,孙世阳来到广州工作。2016年的一个下午,孙世阳正在为病人做腰椎复位养护,忽然急促的电话铃响起,原来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突患重病,卧床不能自理,让他马上回家。孙世阳心急如焚,立即赶回丹东。当年,父亲孙福贵在爷爷的建议下在本村经营起服装加工厂,自主创业的同时,还能带动当地十几名村民就业。小厂子规模虽然不大,却也干得有声有色。孙福贵突然卧床后,经营服装厂的重担就落到了孙世阳的肩上,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顾着生意,分身乏术,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他几近崩溃。这时,爷爷鼓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挺住,把工厂办下去……”回想起那段日子,孙世阳叹了口气,“最艰难的时候,曾想过转行......可是,真的不甘心这个摊子毁在自己手里,生怕辜负了爷爷的一番苦心!”如今,五年过去了,孙世阳挺了过来,在创业的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脚步。他在自己院子里开辟了两间厂房,新增了刺绣机等先进设备。下一步,他打算做创意服装,在设计上融入红色文化和英雄城市的元素,让更多人了解丹东,发扬、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孙世阳说,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尤其作为战斗英雄孙景坤的长孙,自己不管从医还是创业,都会谨记爷爷的教诲,传承爷爷的精神,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共同把这份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再过几天,孙世阳就整40周岁了,他经常把爷爷的英雄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子听。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理解爷爷的内心世界,经历过生死的爷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想着更多地回馈社会。“爷爷总是说‘他是在替战友们活着’!”孙世阳表情凝重,一字一顿。“爷爷没有给予我们丰厚的物质财富,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让我一路向前。”捧着家中珍存的熠熠生辉的“七一勋章”,孙世阳动情地说,“这份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今年10月,电影《长津湖》上映。不久前,孙世阳拿着手机给病床上的爷爷播放这部电影。“爷爷,这部电影和《上甘岭》一样,也是讲抗美援朝的故事,讲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孙世阳颤抖着声音说,“小时候,您让我看《上甘岭》。现在,孙子给您放《长津湖》!”年近期颐的孙景坤老人颤颤巍巍地欠身,紧紧盯着屏幕,神情为之动容……
    11/19
  • 辽宁丹东尚庆敏:勇做核仪器仪表“中国造”探路人
    “专注于在一个领域里不断探索,我就是个探路人。”在辽宁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部带头人尚庆敏谦逊的语气中透出坚定。从业24年,他一直从事核仪器仪表的研制工作,参与的多个技术项目在国内首开先河。如今已是团队领路人的尚庆敏,带领的团队不断打破国外行业垄断,从国内首创到国际领先。追求“中国造”赶超世界一流水平,是他一直坚守的梦想。1997年大学毕业的尚庆敏来到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头扎进技术研发、产品优化工作中,从一名技术人员逐渐成长为骨干。尚庆敏率领的团队是公司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他们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20多年来,他们加班加点挑战科研难题已成常态。尚庆敏说:“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如何能获得想要的成功?”从国内首创,到国际领先,“中国造”从无到有,再到被市场认可的过程,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亲历者才能明白。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对确保水泥质量至关重要,但其高昂的价格使得国内大部分水泥企业望尘莫及,高耸的技术壁垒也使得有志于此项研究的国内生产企业望而却步。当时国内中子活化技术尚未实现技术突破,东方测控决心啃下这一“硬骨头”。尚庆敏和团队接下任务后潜心研发,用3年时间完成了技术突破,实现样机制造。2011年的冬天,东方测控研发中子活化水泥分析仪在辽源渭津金刚水泥厂与美国同类产品打擂台,最初客户满意度并不高,尚庆敏率领的项目组压力很大。为了测试设备的温度可靠性,他们在三九天里,将关键部件信号处理单元放在实验大厅的大门外边,不停地操作仪器、记录各种数据,坚持了几个通宵,终于将产品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台阶。在同样条件下与美国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合格率比美国同类产品高了8个百分点。这8个百分点,是民族品牌发出的“中国强音”!2012年底,尚庆敏和团队总结应用情况,对分析仪不断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仪器精度、稳定性等同甚至高于国外同类产品。“仪器仪表行业,只有不断升级更新,才能跟得上时代。我们不会停下脚步。”尚庆敏的办公室桌上,一摞摞的都是关于项目研发的书籍和材料。从国内首创到国际领先,尚庆敏和他的团队展示了“中国造”的力量。展望美好的未来,他们仍在继续攀登科研高峰。
    11/18
  • 辽东学院农学院教授王星:“让果农用上咱本地产的熊蜂”
    “熊蜂不肯出巢?是不是近期大棚里使用农药了?你先拿到别的大棚试一下,记住位置,回来时放到原来的地方,遇到阴天就将蜂箱拿回屋里,避免闷棚造成熊蜂中毒……”11月15日,辽东学院农学院教授王星的电话不断响起,都是农户向他咨询在使用熊蜂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王星研究蜜蜂饲养、熊蜂授粉技术20余年,是省内研究熊蜂周年繁育获得成功的第一人。1994年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的他,和蜜蜂打了多年交道。丹东盛产蓝莓、小西红杮等农产品,靠熊蜂授粉比人工授粉效率更高,且果实大小均匀、饱满,畸形率和空心率较低,可有效提升果实品质、增加产量。曾经,丹东果农用熊蜂授粉依赖进口荷兰熊蜂。种植户从国外订购熊蜂要提前两周,花期不好确定,而且熊蜂授粉时出现问题,销售方距离较远,售后滞后又会耽误花期。“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让果农用上咱本地产的熊蜂!”王星暗下决心。2012年,他在种植户的温室大棚里见到荷兰熊蜂,农户说进口熊蜂运来时只有工蜂没有蜂王,因此无法繁育。他经过观察发现,蜂群里有一只熊蜂个头较大,行为也符合蜂王的特征。“我将它捉出来细看时被蜇了一下,虽然痛但特别高兴,因为能蜇人就说明它是蜂王。”找到蜂王意味着熊蜂繁育有了希望,王星开始研究熊蜂繁育。凭借多年积累的养蜂经验,王星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掌握了熊蜂繁育的环境温湿度控制、饲料配比、蜂王保存等复杂的技术环节,成功繁育出了熊蜂。相比进口熊蜂,本土繁育的熊蜂价格实惠,一箱熊蜂能满足一座大棚一季作物的授粉需求,且省内订货当天送达,方便果农根据花期订货。自从王星成功繁育出本土熊蜂,果农不再依赖进口熊蜂,既省钱、又方便。熊蜂繁育成功后,很快进入应用阶段。近年来,王星将研究重点放在本土熊蜂的筛选、驯化上。他带领研究组奔走于山林之间,采集野生熊蜂标本3000多只,对辽东地区的野生熊蜂种质资源进行全面摸底,采集野生熊蜂蜂王进行室内人工繁育。经过努力,王星摸清了辽宁野生熊蜂的种质资源分类和分布特点。在王星的主持下,辽东地区本土熊蜂的规模化生产和人工繁育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打破了我国授粉熊蜂依赖进口的局面。
    11/1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集 高文清:首战出彩、首战挂彩的高射机枪手
    11/15
  • 辽宁丹东:女工匠刘晶涛创新传承景泰蓝工艺
    11月9日,在位于丹东凤城市刘晶涛的工作室里,这位女工匠为记者展示了景泰蓝珀晶画的点蓝、掐丝工艺技术,随着她手中饱含颜色的工具由重到轻、或快或慢的变化,一幅花开富贵牡丹花的轮廓跃然眼前。她用了近30年的时间,对我国500多年前兴盛的景泰蓝古老技艺进行创新,制作成景泰蓝珀晶画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作品还被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景泰蓝是中国古代一种铜胎烧制器皿的统称,历史悠久。因为在器皿上绘制图案所用的釉彩多以蓝色为主,所以被称为景泰蓝。传世的景泰蓝多为花瓶、香炉等工艺品。50多岁的刘晶涛从事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已经27年。她的珀晶画传承自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她曾祖父曾在北京的宫廷景泰蓝工坊做工,学得这门技艺后一代代传承下来。刘晶涛把这个古老技艺装进了画框里。“传统的景泰蓝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我就想把这种工艺简化,把美丽的图案和色彩搬到画板上,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这种古老的技艺。”刘晶涛说。景泰蓝珀晶画需要经过设计、制图、绘图、制版、烘干、掐丝、点蓝、再烘干、磨砂、装裱、配框等十几道工序。仅磨砂一项,刘晶涛就探索了十多年。不同的季节温度不同,不同温度要有不同的比例,如果处理不好,画磨砂后一两年就会爆裂。凭着对景泰蓝的痴迷,2011年,刘晶涛独创的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这一项目被评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晶涛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民族工艺文化品牌。《民族魂》《清明上河图》等数十件作品获得全国大奖。她的作品作为辽宁非遗代表作被墨西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市锡伯族博物馆、丹东市锡伯族民俗博物馆收藏展览,也曾被省、市多个部门作为对外交往的辽宁特色礼品传播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多年来,刘晶涛培养出新一代景泰蓝文化继承人100余人。“想学好这门手艺,必须得耐得住性子,能坐得住。”刘晶涛说,她最大的心愿是把这一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这门古老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11/15
  • 辽宁丹东宽甸县郭勇:奋斗的人生“不残缺”
    一旦身患残疾,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一辈子就这样结束了。可宽甸虎山镇新合村的郭勇通过养鸡、种植蓝莓创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不仅用辛勤的劳作改变了命运,更是赢得了乡亲的交口称赞。11月7日,46岁的郭勇正在为自家的蓝莓苗木进行埋土防寒,确保蓝莓苗木安全越冬,明年春天正常生长。虽然他右腿残疾,但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郭勇原本以养蚕为生,2008年一场车祸造成右腿残疾。他回忆,突遭变故仿佛天塌地陷一般,感觉人生充满了黑暗。他抱怨命运不公,失去了斗志,开始自暴自弃。整整几年,一家人都靠妻子干农活过活。“我后半辈子不能都靠妻子养活,我得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可身在农村,又有残疾,重活、粗活干不了,靠什么改变命运?郭勇跟妻子商量,开始琢磨养殖白羽肉食鸡。养鸡看似简单,但要养好并不容易,需要二十四小时盯着。一无所知的他日夜守在鸡棚,边干边摸索。养殖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他出行不便就打电话向兽医、养殖户请教,慢慢摸索到了窍门。初次尝到创业的甜头,郭勇开始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可一个个难题却接连出现。有一次,他在鸡出栏收拾鸡棚时,不小心失火,将整个鸡棚烧得一片狼藉,这使他更加艰难。他咬紧牙关东奔西走买材料,把鸡棚恢复到和原来一样,又开始了重现创业。有一年发洪水,许多土地被淹没,电线杆也冲倒了,郭勇经历了一段没有电的日子。那时存栏一万只鸡雏,没有灯,他就每天天黑之前把饲料填上,把水加满;不能用电机粉料,就用人工粉料,每次都累得双臂酸疼。在他的坚守下,最终这茬鸡不但没有赔钱,还赚了几千块。然而,郭勇并没有满足目前的状况,2017年虎山镇开始发展蓝莓产业,他又开始有了新想法。他四处考察、讨教,认为蓝莓种植很有可行性,但资金投入让他发了愁。那时,村里没人敢尝试,很多人不看好蓝莓种植的前景,可郭勇却一边便认真研究品种,一边筹措资金。由于资金不足,郭勇只购买了4000棵小的蓝莓树苗。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剪枝、掐尖、锄草、浇水、铺地膜、打营养药、埋苗等环节都亲力亲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蓝莓园渐渐形成了规模,2019年,蓝莓出果相比上一年增加了不少,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村民帮着摘果。没想到的是,销售时由于他的蓝莓品相和口感不佳,最后只能低价卖给加工厂。2020年,郭勇总结经验,蓝莓的产量与口感大有改进,也找到了销路,收获蓝莓2750公斤,净收入4万元,今年收入更是达到10多万元。如今,郭勇的两座鸡舍达到960平方米,存栏量每茬一万只鸡,年净利润四万元,加上种植蓝莓,郭勇已经实现脱贫。但他并没有满足,正在规划继续扩大种植蓝莓、养殖肉食鸡规模,带动村里其他人奔小康。“作为残疾人,我肯定比正常人付出的要多。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意志不能残,我要一直干下去,回馈大家对我的帮助,为村民多做点实事。”
    11/12
  • 辽宁丹东盖峻铭:逐梦路上永怀匠心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一套蓝色工作服,说起话来面带笑容、斯文有礼,但一站上车间工作台,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认真,这就是在丹东市第二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车工组第一名的盖峻铭,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今年36岁的盖峻铭,现就职于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盖峻铭的父亲曾是一名车工,受父亲影响,盖峻铭从少年起就梦想当一名技术工人。2004年,适逢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招聘车工学徒,盖峻铭前去应聘,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技能人生。“工作要认真,不要怕吃苦,要多学多看,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盖峻铭告诉记者,这是他初入职场时父亲对自己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在心。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规上企业,主要从事工业用离心泵和容积泵的生产、销售、维修服务。企业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师带徒、外聘教师专业培训、外派学习CAK系列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等多种方式培育人才。多年来,盖峻铭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老师傅请教、向同事学习的机会,刻苦钻研车工技术。2020年,盖峻铭还报考了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希望能在机电领域学到更多技术。如今,盖峻铭早已从一名“零”基础的学徒工成长为出色的普车技工和数控操作能手,是公司机械车间车工技术骨干。公司目前的拳头产品管道输油泵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并填补了国内空白,而盖峻铭就是绝大多数该产品的工件机械部分主要加工者之一。在今年9月举办的丹东市第二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盖峻铭取得车工组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丹东市车工技术状元”称号和“丹东五一劳动奖章”,并被推荐参加辽宁省技能大赛。盖峻铭说,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匠心,褪去浮躁、定下心来,肯吃苦、多学习,就能练就一身“独门绝技”,成为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11/10
  • 孙景坤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揭晓。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辽宁省孙景坤、张菊香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来自我市的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11月6日晚,孙景坤的二女儿孙美玲代父领奖返回丹东。  在九道文明驿站,孙美玲展示了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奖章。她激动地说:“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父亲到北京领取全国道德模范这项荣誉。在现场,我们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作为其中一员,我备受鼓舞,十分自豪。在北京,我接触了许多全国道德模范,他们尘封功绩、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精神底色。他们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党为民,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的事迹让我敬佩和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颂扬,更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伟大。同时,作为孙景坤的女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接下来,我一定会以我父亲和其他道德模范为榜样,按照父亲的嘱托,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丹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孙景坤是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他先后参加过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并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改造耕地100多亩,加强山城村建设,增加了集体收入。在他心里,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020年10月14日,孙景坤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6月29日,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2007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截至目前,我省先后有1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我市共有三人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前振兴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保洁员郑仁东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称号;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村民王峥嵘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爱老孝亲模范)称号;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此外,前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丰美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振安区九连城镇马沟村村民陆振平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
    11/09
  • 微电影《志愿》上线,主要取景地在丹东!
    微电影《志愿》来了!承英雄之志•愿军强国安!记录抗美援朝英雄真实故事,感受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磅礴力量!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由空政宣传文化中心与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微电影《志愿》于今天(11月7日)全网上线播出。本片由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陶伟倾情出演。当年,在一次空战中,年仅19岁的陶伟与敌F-86战机近距格斗,在距离仅120米处将其击落,首创人民空军近战歼敌纪录。影片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浴血奋战场景,全面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飞行员爱军报国、制胜蓝天的英姿与新一代飞行员对党忠诚、献身空军的形象;传递了空军官兵不忘初心、逐梦前行的强军志向与不负重托、履行使命的报国决心;表达了“英雄会老去,但精神永续”的思想内核。承英雄之志,愿军强国安!在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之际,谨以此片献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空军英雄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永远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奋进!《志愿》主要场景在丹东拍摄,取景地包括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等。
    11/0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九集 庞工:让“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茫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