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辽宁丹东:女工匠刘晶涛创新传承景泰蓝工艺
    11月9日,在位于丹东凤城市刘晶涛的工作室里,这位女工匠为记者展示了景泰蓝珀晶画的点蓝、掐丝工艺技术,随着她手中饱含颜色的工具由重到轻、或快或慢的变化,一幅花开富贵牡丹花的轮廓跃然眼前。她用了近30年的时间,对我国500多年前兴盛的景泰蓝古老技艺进行创新,制作成景泰蓝珀晶画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作品还被一些国家的博物馆收藏。景泰蓝是中国古代一种铜胎烧制器皿的统称,历史悠久。因为在器皿上绘制图案所用的釉彩多以蓝色为主,所以被称为景泰蓝。传世的景泰蓝多为花瓶、香炉等工艺品。50多岁的刘晶涛从事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已经27年。她的珀晶画传承自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她曾祖父曾在北京的宫廷景泰蓝工坊做工,学得这门技艺后一代代传承下来。刘晶涛把这个古老技艺装进了画框里。“传统的景泰蓝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我就想把这种工艺简化,把美丽的图案和色彩搬到画板上,让更多人能欣赏到这种古老的技艺。”刘晶涛说。景泰蓝珀晶画需要经过设计、制图、绘图、制版、烘干、掐丝、点蓝、再烘干、磨砂、装裱、配框等十几道工序。仅磨砂一项,刘晶涛就探索了十多年。不同的季节温度不同,不同温度要有不同的比例,如果处理不好,画磨砂后一两年就会爆裂。凭着对景泰蓝的痴迷,2011年,刘晶涛独创的景泰蓝珀晶画制作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这一项目被评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晶涛致力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的民族工艺文化品牌。《民族魂》《清明上河图》等数十件作品获得全国大奖。她的作品作为辽宁非遗代表作被墨西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市锡伯族博物馆、丹东市锡伯族民俗博物馆收藏展览,也曾被省、市多个部门作为对外交往的辽宁特色礼品传播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多年来,刘晶涛培养出新一代景泰蓝文化继承人100余人。“想学好这门手艺,必须得耐得住性子,能坐得住。”刘晶涛说,她最大的心愿是把这一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让这门古老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11/15
  • 辽宁丹东宽甸县郭勇:奋斗的人生“不残缺”
    一旦身患残疾,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一辈子就这样结束了。可宽甸虎山镇新合村的郭勇通过养鸡、种植蓝莓创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不仅用辛勤的劳作改变了命运,更是赢得了乡亲的交口称赞。11月7日,46岁的郭勇正在为自家的蓝莓苗木进行埋土防寒,确保蓝莓苗木安全越冬,明年春天正常生长。虽然他右腿残疾,但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郭勇原本以养蚕为生,2008年一场车祸造成右腿残疾。他回忆,突遭变故仿佛天塌地陷一般,感觉人生充满了黑暗。他抱怨命运不公,失去了斗志,开始自暴自弃。整整几年,一家人都靠妻子干农活过活。“我后半辈子不能都靠妻子养活,我得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可身在农村,又有残疾,重活、粗活干不了,靠什么改变命运?郭勇跟妻子商量,开始琢磨养殖白羽肉食鸡。养鸡看似简单,但要养好并不容易,需要二十四小时盯着。一无所知的他日夜守在鸡棚,边干边摸索。养殖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他出行不便就打电话向兽医、养殖户请教,慢慢摸索到了窍门。初次尝到创业的甜头,郭勇开始逐渐扩大养殖规模,可一个个难题却接连出现。有一次,他在鸡出栏收拾鸡棚时,不小心失火,将整个鸡棚烧得一片狼藉,这使他更加艰难。他咬紧牙关东奔西走买材料,把鸡棚恢复到和原来一样,又开始了重现创业。有一年发洪水,许多土地被淹没,电线杆也冲倒了,郭勇经历了一段没有电的日子。那时存栏一万只鸡雏,没有灯,他就每天天黑之前把饲料填上,把水加满;不能用电机粉料,就用人工粉料,每次都累得双臂酸疼。在他的坚守下,最终这茬鸡不但没有赔钱,还赚了几千块。然而,郭勇并没有满足目前的状况,2017年虎山镇开始发展蓝莓产业,他又开始有了新想法。他四处考察、讨教,认为蓝莓种植很有可行性,但资金投入让他发了愁。那时,村里没人敢尝试,很多人不看好蓝莓种植的前景,可郭勇却一边便认真研究品种,一边筹措资金。由于资金不足,郭勇只购买了4000棵小的蓝莓树苗。他克服身体的不便,剪枝、掐尖、锄草、浇水、铺地膜、打营养药、埋苗等环节都亲力亲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蓝莓园渐渐形成了规模,2019年,蓝莓出果相比上一年增加了不少,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雇村民帮着摘果。没想到的是,销售时由于他的蓝莓品相和口感不佳,最后只能低价卖给加工厂。2020年,郭勇总结经验,蓝莓的产量与口感大有改进,也找到了销路,收获蓝莓2750公斤,净收入4万元,今年收入更是达到10多万元。如今,郭勇的两座鸡舍达到960平方米,存栏量每茬一万只鸡,年净利润四万元,加上种植蓝莓,郭勇已经实现脱贫。但他并没有满足,正在规划继续扩大种植蓝莓、养殖肉食鸡规模,带动村里其他人奔小康。“作为残疾人,我肯定比正常人付出的要多。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意志不能残,我要一直干下去,回馈大家对我的帮助,为村民多做点实事。”
    11/12
  • 辽宁丹东盖峻铭:逐梦路上永怀匠心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一套蓝色工作服,说起话来面带笑容、斯文有礼,但一站上车间工作台,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认真,这就是在丹东市第二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车工组第一名的盖峻铭,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今年36岁的盖峻铭,现就职于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盖峻铭的父亲曾是一名车工,受父亲影响,盖峻铭从少年起就梦想当一名技术工人。2004年,适逢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招聘车工学徒,盖峻铭前去应聘,从此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技能人生。“工作要认真,不要怕吃苦,要多学多看,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盖峻铭告诉记者,这是他初入职场时父亲对自己说的话,他一直铭记在心。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规上企业,主要从事工业用离心泵和容积泵的生产、销售、维修服务。企业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师带徒、外聘教师专业培训、外派学习CAK系列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等多种方式培育人才。多年来,盖峻铭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向老师傅请教、向同事学习的机会,刻苦钻研车工技术。2020年,盖峻铭还报考了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希望能在机电领域学到更多技术。如今,盖峻铭早已从一名“零”基础的学徒工成长为出色的普车技工和数控操作能手,是公司机械车间车工技术骨干。公司目前的拳头产品管道输油泵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并填补了国内空白,而盖峻铭就是绝大多数该产品的工件机械部分主要加工者之一。在今年9月举办的丹东市第二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盖峻铭取得车工组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授予“丹东市车工技术状元”称号和“丹东五一劳动奖章”,并被推荐参加辽宁省技能大赛。盖峻铭说,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匠心,褪去浮躁、定下心来,肯吃苦、多学习,就能练就一身“独门绝技”,成为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11/10
  • 孙景坤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名单揭晓。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辽宁省孙景坤、张菊香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来自我市的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11月6日晚,孙景坤的二女儿孙美玲代父领奖返回丹东。  在九道文明驿站,孙美玲展示了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奖章。她激动地说:“非常荣幸能够代表父亲到北京领取全国道德模范这项荣誉。在现场,我们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作为其中一员,我备受鼓舞,十分自豪。在北京,我接触了许多全国道德模范,他们尘封功绩、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精神底色。他们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党为民,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的事迹让我敬佩和感动,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颂扬,更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人民的伟大。同时,作为孙景坤的女儿,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接下来,我一定会以我父亲和其他道德模范为榜样,按照父亲的嘱托,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丹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中,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孙景坤是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他先后参加过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并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改造耕地100多亩,加强山城村建设,增加了集体收入。在他心里,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020年10月14日,孙景坤被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6月29日,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  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自2007年起,每两年开展一次。截至目前,我省先后有1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我市共有三人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前振兴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保洁员郑仁东荣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称号;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村民王峥嵘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爱老孝亲模范)称号;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孙景坤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此外,前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丰美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振安区九连城镇马沟村村民陆振平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提名奖。
    11/09
  • 微电影《志愿》上线,主要取景地在丹东!
    微电影《志愿》来了!承英雄之志•愿军强国安!记录抗美援朝英雄真实故事,感受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磅礴力量!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由空政宣传文化中心与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微电影《志愿》于今天(11月7日)全网上线播出。本片由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陶伟倾情出演。当年,在一次空战中,年仅19岁的陶伟与敌F-86战机近距格斗,在距离仅120米处将其击落,首创人民空军近战歼敌纪录。影片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浴血奋战场景,全面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飞行员爱军报国、制胜蓝天的英姿与新一代飞行员对党忠诚、献身空军的形象;传递了空军官兵不忘初心、逐梦前行的强军志向与不负重托、履行使命的报国决心;表达了“英雄会老去,但精神永续”的思想内核。承英雄之志,愿军强国安!在人民空军成立72周年之际,谨以此片献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空军英雄们!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永远的“空中拼刺刀精神”,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军奋进!《志愿》主要场景在丹东拍摄,取景地包括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等。
    11/09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九集 庞工:让“万岁军精神”永放光茫
    11/08
  • 辽宁丹东顾伟:办“家庭周报”三十一载记录时代变迁
    “‘家庭周报’是珍贵的家庭档案,它记录了每名家庭成员的进步以及获得的百余项荣誉和奖励,传承了红色家训,成为我们家庭的精神文化传家宝。”顾伟说,一晃31年,由家庭成员共同编辑的‘家庭周报’已成为顾家家风的重要标志,伴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家庭周报”,不仅记录了顾家的变化,还折射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走进位于丹东市振兴区的“全国文明家庭”顾伟的家,俨然走进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多达1.2万册的藏书占据了家里最大的一个房间及客厅和卧室的各个角落。31年、1600余期“家庭周报”被装订成15本逾35公斤重的装订册。沉甸甸的“家庭周报”成为顾伟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财富,也让这个书香家庭声名远播。“全国优秀读书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不久前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翻开往期报纸,这个家庭31年来的变迁和生活点滴如一部微电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1990年,顾伟一家因动迁搬到市郊一个仅有6.6平方米的平房,6岁的儿子顾然因找不到学前班而苦恼。看到成天爱写爱画的儿子在纸上照着《丹东日报》的报头摹写“丹东日报”4个字,顾伟突然想到,让孩子办一份手抄报,不就解决了教孩子练习写字、绘画、拼音、简单算术的学前教育问题了吗?在1990年6月10日这一天,以顾然为“总编辑”的第一期“家庭周报”正式“出版发行”。从歪歪扭扭的文字到优美流畅的文章,这份小报在6.6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创刊,在60平方米的新居中发展,更在12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走进新世纪。“家庭周报”记录了儿子顾然从学前萌童成长为硕士研究生、优秀大学教师,记录了顾伟从普通公务员成为优秀的市政协委员,记录了妻子高丽华在社区工作中获得的30多个奖励,记录着儿媳妇荣获医院科研标兵荣誉称号……“顾家有情缘,跟党一百年,子弟多才俊,家风世代传。”2021年7月4日,第1661期“家庭周报”刊登了顾伟全家人与党旗的合影,并附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创作的诗词,记录下这重要的历史时刻。“购书、读书、藏书,源于我家血脉中的教师基因。”顾伟略带自豪地说,“从我祖父开始,顾家已是连续四代有人做教师,顾家始终秉持‘读书教子,忠孝传家’的家风。”如今,顾伟4岁的小孙子已经开始和爷爷合力办报。顾伟开心地说,再过几年,我可能会把“总编辑”的重任交给孙子,将“家庭周报”这个文化传家宝和万卷诗书铸成的好家风,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11/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八集 冯恩民: 排雷能手 拆弹专家
    11/03
  • 辽宁凤城市徐凤运:坚守承诺 她帮丈夫照顾聋哑大哥56年
    “这些年苦了你,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那个听不见,又不会说的大伯哥。”拉着婆婆的手,徐凤运说:“娘,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这是当年婆婆临终时的嘱托。为了这个承诺,徐凤运照顾聋哑大伯哥56年。10月27日,家住凤城市凤凰城街道广场社区的徐凤运做好午饭,让丈夫谭德润叫大哥过来吃饭。谭德润来到哥哥的房间,拍拍正向窗外张望的哥哥,用手比画着叫他吃饭。谭德润说:“大哥今年90岁了,是位聋哑人,一辈子没结婚,这些年多亏了我老伴照顾他。”今年78岁的徐凤运,从结婚开始,就一直照顾着丈夫的这位同母异父的大哥。1965年,徐凤运和谭德润结婚。当时谭家一大家子人,除了谭德润有工作外,婆婆和大伯哥都是农村户口,而谭德润的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下地干活的时候,大伯哥必须得有人看着。“那时候真难啊。谭德润在公社上班,啥也帮不上。”徐凤运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她就得起床,喂猪、喂牛,下地出工,准备一大家子的三餐。有点空还要做全家人的鞋、衣服……家里家外,全靠徐凤运一人张罗,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后来,徐凤运自己有了一双儿女,小叔子、小姑子因为工作忙,把孩子也送到了她家,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全压在了她身上。最难的还是大伯哥生病的时候。1978年,大伯哥头上生出一个疮。徐凤运领着他去卫生所开药,回来给他洗头上药。“毒疮恶臭恶臭的,有时给他换完药,熏得我连饭都吃不下。”但是她一直坚持了半年,直到长毒疮的地方长出新肉。1986年,全家搬到了凤城市里,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可在1997年,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徐凤运患上乳腺癌,手术后一个月,她又拖着病体,干起了家务。“不干不行呀,婆婆年龄大了,我不干咋办?”“没有我老伴,不仅我大哥,我们老谭家都不会有现在这么舒心的日子。”谭德润望着老伴深情地说。
    11/0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一十七集 李延年:永远的高地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