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纪念馆97件新征集文物亮相
    11月7日,记者从抗美援朝纪念馆获悉,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抗美援朝纪念馆从近年新征集的文物中,精选出97件代表性文物充实基本陈列展览。这批文物,涵盖了志愿军将士及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生活、医疗、支前、立功受奖等各个方面。如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陈伯坚战地通讯的《人民日报》,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真实情况的《朝鲜战地日记》,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写给志愿军战士胡长哲的回信等。据悉,抗美援朝纪念馆将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革命文物在讲述抗美援朝历史、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记者:刘海搏
    11/13
  • “祖国好 家乡美”丹东市元宝区摄影作品展落幕
    日前,由元宝区委宣传部、区总工会主办的“祖国好家乡美”元宝区职工摄影大赛暨优秀摄影作品展落幕。此次摄影大赛吸引了众多职工参与,他们深入工厂、乡村等地,用相机捕捉那些体现祖国繁荣和家乡美丽的瞬间。记者:宋永昆
    11/12
  • 为老年人解难题
    日前,丹东市果园沟小区一位老人向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求助,她的棚厦被树枝压住,不敢进去拿柴火。社区党委书记杨林林和网格员实地查看后,联系老党员徐振军帮忙解决问题。近日,七道街道爱民社区一位听力残疾二级的老人就助听器问题求助。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联系相关部门,次日带老人前往助听器店。经检查调试,助听器效果显著提升。近日,花园街道桃铁二社区网格员史亚妮娜巡察时,看到一位老人艰难地背着多捆白菜准备上楼。她立即叫住老人,随后找来志愿者,一起将白菜搬到老人家中。桃源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桃南小区一位老人解决楼上漏水难题。近日,韩国城小区的一位老人因儿女不在身边,无法给地热放气排水。临江街道六道西社区网格员孙春凤立即联系电力公司人员,帮老人解决难题。六合社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向社区求助,家中水龙头漏水,自己无法维修。社区党委书记立即派人前往,及时更换水龙头。记者:张津硕
    11/11
  • 老年创城“合伙人” 汇聚文明之光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征程中,丹东市珍珠街道活跃着一群令人敬佩的老年“创城合伙人”。他们以志愿服务为笔,勾勒出城市文明的美丽画卷。长祥大院的居民们,对刚刷新的墙面被贴小广告的行为坚决说“不”。张桂华一声号召,老人们纷纷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齐心协力清理小广告,共同守护家园的整洁与温馨。街道办事处为小区增添晾衣竿、安装休闲椅,维修翻新井盖、步道砖和破旧墙面及楼道,居民们感恩这份付出,以实际行动爱护家园成果。退休的姜永彬,是武警楼的老住户。他默默奉献,看到健身器材管帽破碎、螺丝松动,便主动拿起工具箱维修。天气转冷,他又贴心地为院内休闲长椅穿上“花衣裳”,用无私的热心温暖着邻里。邮电楼的网格员在日常排查中发现楼道内部分插座、电表箱盖丢失,电线裸露,存在安全隐患。此时,准备回家的王勇自告奋勇,回家取来工具,利用废旧塑料板和铁皮板制作盖板和电表箱盖并安装,共计安装12个盖板和2个电表箱盖,在细微之处发挥正能量,为邻里送去温暖,为创城贡献力量。珍珠街道还有许多像张桂华、姜永彬、王勇这样的热心居民,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却有着共同的目标——为创城发光发热。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邻里和睦守望、默默奉献真情、关注细微之处的文明内涵,点亮了和谐之光、文明实践之光和安全之光。下一步,街道办事处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以“创城合伙人”的榜样力量感召、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建设的良好风尚。记者:张津硕
    11/11
  • 助老“小食堂”承载养老“大民生”
    丹东市振安区“长者食堂”每天统计就餐人数,按需采购、按需做餐,荤素搭配、有菜有汤,备选菜品不少于四素两荤,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长者食堂”的正餐消费(午餐和晚餐)给予助餐补贴,减轻老年人的就餐负担,实现老年助餐优惠,让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更高、底色更浓,着力解决困扰老年人养老吃饭难题,使助老“小食堂”承载起了养老“大民生”。
    11/11
  • 丹东市举办公益文化惠民演出
    11月6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和丹东市民族歌舞剧院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2024年丹东市公益文化惠民演出在凤城市文体中心大舞台拉开帷幕,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记者:宋永昆
    11/11
  • “气与钢的较量”专题展丹东开展
    近日,专题展览“气与钢的较量——抗美援朝战争轻武器及火炮装备对比陈列展”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展出。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武器装备对比优劣悬殊、极不对称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士气高昂、意志顽强,志愿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最终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展览聚焦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轻武器和火炮装备的展示对比,涉及交战双方各型武器装备近50种。展览图文内容丰富翔实,还展出了50式冲锋枪、波波沙-43冲锋枪、司登冲锋枪、中正式步枪等珍贵的抗美援朝时期枪械文物,让观众通过文物近距离感受抗美援朝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记者:刘海搏
    11/11
  • 党建引领助农 上门采收秋菜
    正值秋菜丰收时节,但丹东市花园街道花园村的村民们却愁眉不展。由于市面上秋菜滞销,且寒潮将至,村民们忧心自家秋菜会烂在地里。花园村两委在日常走访中得知此事后,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多方联系,最终得到铸鑫食品配送丹东分公司这家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共同发起“党建引领助农,秋菜上门采收”活动。花园村两委与爱心企业携手,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投入到秋菜上门采收活动中。10月30日下午,爱心企业的采购车开到田间地头。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与村民齐心协力,砍菜、装袋、装车,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秋菜销售难题得以解决。记者:张津硕
    11/07
  • 心系村民 重建家园
    今年汛期,丹东市金山镇山城村部分村民的房屋受损严重,随着天气逐渐寒冷,解决受灾村民居住问题成为山城村村委的头等大事。村委会成员积极行动,一方面协助村民联系保险公司,争取合理赔偿;另一方面奔波于各受灾家庭之间,协调资源、解决问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为了让受灾最严重的村民能够安全度过寒冷季节,山城村委会还组织了一支由村干部组成的队伍,到受损村民家中进行服务,帮忙运送建筑材料等,保障重建工作。目前,几户受灾最为严重的家庭已经完成了房屋的外围框架建设,下一步将转入室内装修阶段,安装门窗、粉刷墙壁等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记者:张津硕
    11/07
  • 巧借树叶讲反诈
    民警和辽东学院学生共同拾捡树叶民警展示制作好的反诈书签连日来,丹东市的银杏树叶由绿变黄,正值观赏拍照最佳时期。10月30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鸭绿江边境派出所以银杏树叶为媒,制作反诈宣传便签、卡片,深入辖区校园开展反诈宣传。记者:唐羽廷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