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振山社区举办象棋友谊赛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近日,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山社区举办社区象棋友谊赛,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记者:张尧11/01
- 暖心服务被认可 乘客都愿意坐他开的公交车10月27日,初冬的天气渐冷,丹东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司机刘俊为乘客准备了坐垫,让冰冷的座椅变得温暖。他驾驶着213路公交车行驶在熟悉的线路上。每当车门打开,他对每一位乘客都投以微笑,这样的习惯已保持了16年。这是全国“最美公交司机”刘俊最平常的一天。当天刘俊的心情有些复杂。“我驾驶了十几年的公交车要到报废期了,说实在的,真有些舍不得。”他把一些小钥匙链送给同事留作纪念:“有个大学生提出一个创意,他建议我把这辆车按比例做成钥匙链,作为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小礼物留存下来。”言语中,记者能感受到刘俊对公交车的感情。十几年来,刘俊驾驶着这辆车结识了许多朋友、亲人般的乘客。“公交车有终点,但为乘客服务永远没有终点。”刘俊的真情让人为之动容。最让刘俊难忘的,是他和这辆公交车的故事。2024年5月7日一大早,刘俊和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行驶中一名十来岁的小男孩突然带着哭腔询问他:“叔叔,我坐错车了,您能不能把我送到石城小学?”经过简单询问,刘俊知道小男孩确实坐错了车。由于正在营运中,刘俊一边让小男孩坐在他视线范围内,一边安慰小孩别着急。车辆靠站时,刘俊和男孩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得知了其家长的电话。刘俊与男孩家长取得联系,并向调度长汇报了事发经过和现场情况,顺利地将孩子送到家长身边。当孩子妈妈李女士带着一面绣有“助人为乐尽职尽责”的锦旗来到城郊运营公司时,她才知道,帮助孩子的就是全国“最美公交司机”刘俊。对于刘俊来说,这是他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件小事。借着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刘俊要告诉乘客们:“公交司机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各种原因坐错车找不到家的孩子。希望广大家长平时加强对孩子的提醒教育,不要让孩子独自外出,以免发生意外。如果孩子坐错车了,告诉孩子不要着急,公交车很安全,要及时向司机寻求帮助。”16年,这辆公交车是刘俊并肩作战的“老同事”“老战友”。刘俊有一个习惯,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上班,做好各项例检工作,保证车辆安全。休班时间,他也会主动到车场查看车辆情况,与维修师傅检修车辆故障,学习检修技术。“决不让病车坏车上路。”这是他持之以恒坚守的对乘客安全负责的态度。对于刘俊来说,乘客是朋友,更是家人。每天出车前和收班后,刘俊都要将车辆打扫干净,冬季准备坐垫,夏季安好窗帘……始终保持车厢整洁明亮,给乘客提供一个温馨洁净的乘车环境。“小刘啊,你后天是几点的班?我看能不能赶上坐你的车……”一些老乘客常常询问刘俊下次当班时间,以便“巧遇”。大家都愿乘坐刘俊的车,觉得温暖,更觉安心。刘俊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2年年底,刘俊当选为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在履职工作中,刘俊积极参加调研并提出建议。2023年年初,刘俊提交的《关于帮助城市公交企业摆脱困境的建议》得到了辽宁省交通运输厅的高度重视,并给予回复和逐步落实。记者:王卢莎10/31
- 精细管理打造宜居环境一直以来,珍珠街道办事处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常态抓、长效管,全面提升辖区环境品质、群众生活质量。在规范市容市貌方面,街道执法队员加大巡查力度与频次,对重点区域采取“5+2”“白+黑”定人定岗值守,整治占道经营、流动商贩、乱堆乱占和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乱象。为规范有序经营,街道紧扣群众需求,在沿街门店统一“划线分段”。截至目前,已有54家门店实现规范经营。同时,向商户宣传“门前四包”,发放并悬挂责任牌匾415块。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过程中,始终坚持细微之处见真章的原则,聚焦背街小巷与河岸两侧,清理乱堆乱放和积存垃圾,开展拉网式清理卫生死角,确保整治一处、干净一处、提升一处,为居民提供整洁宜人的居住环境。记者:张津硕10/31
- “囤秋菜”模式开启“白菜多少钱?”“我买90斤,能送吗?”10月25日一大早,位于山下街的秋菜销售网点十分热闹,一辆辆车里满载着白菜、雪里蕻、土豆、山药豆、芋头、地瓜等秋菜,菜农们吆喝售卖,不少市民前来选购。记者了解到,该销售网点的白菜每公斤售价1.6元;雪里蕻散卖每公斤2元,成捆卖每公斤1.6元;山药豆每公斤4元。针对采购量较大的顾客,部分菜农提供了送货上门服务。菜农隋先生把一批白菜送到了顾客家中,还为有意购买的市民留下了联系方式。“菜量充足,一批卖完,下一批很快就能到!”隋先生说。“今天来主要是买点儿白菜,腌酸菜用,家里人爱吃这口儿。”市民刘女士说。记者:郑鑫10/31
- 敬老月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表演活动举行 1200余名老人展风采近日,由市民政局、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老龄办主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承办的敬老月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表演活动举行。本次展演为期两天,60支队伍1200余名老人表演了广场舞、太极拳、健身气功、柔力球、健身球、木兰扇、健身秧歌、情景剧等节目,展现了我市老年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记者:田治华10/31
- 笔墨颂盛世 奋斗新征程10月27日,由丹东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丹东市美术馆协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笔墨颂盛世奋斗新征程”书画展在丹东美术馆举行。56件书法绘画作品以弘扬延安精神、歌颂祖国为主题,抒发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家国情怀。记者:宋永昆10/31
- 6名“兵教师”入职10月25日,丹东市2024年“兵教师”入职仪式暨岗位技能培训班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启动,6名优秀退役军人正式成为“兵教师”,将在丹东市五纬小学、凤城市第二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乌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担任德育教师、体育老师、道德与法治老师。入职仪式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为6名“兵教师”颁发绶带,学生们向“兵教师”献上鲜花。“兵教师”们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表示将恪守人民教师神圣职责,为祖国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市教育部门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为“兵教师”进行了岗位技能培训,详细讲解学生心理健康特点、教学方法、沟通技巧等内容,帮助他们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岗位。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联合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深入开展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独特优势,鼓励引导他们在新岗位上建功立业。记者:于国洪10/30
- 丹东举办首届养老护理员节10月25日,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在市劳动宫举办“丹东市首届养老护理员节”活动,全市近300名养老护理员及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现场观看原创情景剧《我们是这样一群人》。《我们是这样一群人》围绕“陪伴、守护、传承”三个主题,通过舞台剧的艺术形式,带领观众走进养老护理员的日常工作,共同见证他们淳朴而真挚的陪伴与守护。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参加活动的养老护理员及护理专业学生被演员们生动的表演所感染,纷纷表示要学习养老护理员的优秀品质,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爱老敬老之心给予老人最温暖的呵护。养老护理员及专业学生进行了集体宣誓,活动在一声声掷地有声的誓言中走向高潮、圆满落幕。据了解,我市举办“养老护理员节”在全省属于首创,旨在弘扬养老服务精神,展现养老护理员专业技能和个人风采,提高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全市养老护理员立足岗位,提高养老护理服务水平。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对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给予岗位补贴,2018年又出台专项政策,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给予入职补助。2023年,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发的《丹东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实施办法的通知》,是辽宁省首个成体系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省民政厅以参阅件形式发送全省学习借鉴。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培养激励机制,通过落实补贴补助、推动政校合作、能力提升培训等形式,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张津硕10/30
- 关爱守护伴成长 童心港湾筑未来在深秋的怀抱中,丹东港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10月23日,丹东港团委邀请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近150名师生及家长进港,开展“关爱守护伴成长童心港湾筑未来”活动,丹东海事局、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大东港海关及丹东港70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精心筹备确保活动成果为保障活动安全顺利开展,丹东港团委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方案,专门组建了安全风险评估组、警戒组和医护组等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在后勤保障方面,更是细致入微,准备了营养丰富、口味多样的午餐,满足了不同参观者的饮食习惯和需求。活动现场,充足的温水随时供应,让每一位参观者在深秋时节都能感受到丹东港如暖阳般的温暖。丰富体验领略港口魅力活动中,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一行开启了一段精彩的港口之旅。他们参观了丹东港区及煤炭船舶装卸作业过程,亲眼目睹了现代化港口的繁忙景象。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到火车机车运行、叉车装卸钢材作业、正面吊吊装集装箱作业、拖轮航行与消防作业、消防“三枪十二带”车操表演等现代化港口调度指挥工作中,亲身感受了港口工作的魅力与活力。这些独特的体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互动交流增进理解支持双方在丹东港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庄重而神圣,党员互动交流热烈而深入,互赠礼物环节温馨而感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参与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强了他们之间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活动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编织出美好的回忆。满载希望共筑美好未来活动后,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对丹东港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感谢丹东港提供了这样一次让特殊孩子们“看世界”的宝贵机会,让孩子们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了看到大海的愿望,真切感受到“港”这个手语所描绘的真正样子,领略到家乡的壮美和祖国的强大。志愿者们也纷纷表示,孩子们身残志坚的精神风貌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希望孩子们在社会的关爱中茁壮成长,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期待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记者:李佳泽周广庆10/30
- 多彩活动传递孝亲敬老情10月以来,丹东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演出、义诊、宣教等敬老月系列活动,关心关怀老年群体,在全社会营造敬老、护老的浓厚氛围。10月25日,市劳动宫门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敬老月“银龄大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市公安局、司法局、卫健委、教育局、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医保局等近30家单位和相关社会机构参与其中,活动内容涵盖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宣传、健康义诊、居家生活等方面。走进市劳动宫,迎面而来的是由我市老年摄影爱好者创作的百幅摄影作品。2024年“人间重晚晴”敬老月主题摄影展于当日开展。该摄影展鼓励、引导全市广大老年摄影爱好者,潜心创作关注家乡、关注时代、关注生活的优秀作品,记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迁。劳动宫演出大厅里上演了原创情景剧《我们是这样一群人》。这是“丹东市首届养老护理员节”其中的一个环节。情景剧围绕“陪伴、守护、传承”3个主题,向观众展现了养老护理员的日常工作。市人大、市政协、市老龄委成员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及近300名养老护理员、护理专业在校学生观看演出。护理员和学生表示,要学习养老护理员的优秀品质,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爱老敬老之心给予老人呵护。护理员和学生还进行了集体宣誓。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对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给予岗位补贴,2018年又出台专项政策,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给予入职补助。2023年,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发的《丹东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实施办法的通知》,是我省出台的首个成体系的养老服务人才政策,省民政厅以参阅件形式发送给各地学习借鉴,推动了我市乃至全省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记者:田治华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