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公益演出惠民生5月1日,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承办的2024年丹东市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系列活动暨“音画丹东醉美五月”五一公益演出朝鲜族专场演出,在市文化宫举行。此次演出共有十余个节目,既让观众感受到春之浪漫,又歌颂了劳动之美。管弦乐、民族器乐合奏《荡秋千的姑娘》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情景舞蹈《春播舞》展示了在生机盎然的春天里,朝鲜族人民辛勤播种的劳动场景和爱情故事。他们纵情地歌、忘情地舞,把生活和劳动化成一幅幅生动的舞蹈画面。观赏性与艺术性很强的《顶瓶舞》突出了舞蹈的民族特色,表现了农民在田野上集体劳动和丰收的喜悦。观众们还欣赏了朝鲜族传统乐器伽倻琴弹唱《花打令》。演出在舞蹈《繁花似锦》中落下帷幕。记者:张怡媛05/08
- 丹东市举行第八届“候鸟的爱”走进新疆昭苏县图书捐赠仪式4月26日,第八届“候鸟的爱”走进新疆昭苏县图书捐赠仪式在振兴区文化馆举行,45名丹东学生向新疆昭苏县喀夏加尔镇学校5年4班的全体同学捐赠了图书。记者:于上茹05/05
- 携文明出行 让风景更美日前,振安区同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携文明出行让风景更美”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和游客养成不随地吐痰、爱护生态环境等习惯,增强文明旅游意识。记者:宋永昆05/05
- “文艺轻骑兵”进警营4月27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轮训队河口营区里歌声飞扬,舞姿翩跹。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辽宁省工交农建服工会联合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开展为民警和劳模工匠、一线职工送慰问演出活动。2023年初,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组建金融行业“文艺轻骑兵”演出团队,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文艺作品,深入一线送演出、送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文艺轻骑兵”的责任担当。演出在舞蹈《向往》中拉开帷幕,男声独唱、古筝演奏、诗歌朗诵等文艺节目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歌伴舞《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将演出气氛推向高潮。此次文艺进警营活动,丰富了民警的文化生活。记者:宋永昆05/05
- 小记者团走进虎山镇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是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思路的生态旅游边境名镇,这里水资源丰富,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乡镇。4月21日,丹东报业小记者团来到虎山镇。小记者团首先来到虎山边境派出所,先后参观了派出所办公区和生活区,了解警务装备的使用方法。接着,听民警讲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和接警流程,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问题,民警都一一解答。考虑到稍后的行程需要充足的体力,派出所还贴心地为小记者准备了零食和水果。在派出所后院,民警孙海鑫牵出警犬龙火为小记者们展示技能。龙火是一条马里努阿犬,今年4岁,作为巡逻警戒犬的它在所内负责日常边境一线巡逻。看着龙火按照指令标准地完成每一项动作,小记者们兴奋得拍手叫好。在民警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来到一处江边,有着多年捕鱼经验的渔民刘强早早等候在此,为小记者们展示日常捕鱼的场景。“我也想要贝壳。”随着一网网撒下,在小记者们的期待中,各种贝类映入眼帘。他们纷纷上前挑选心仪的贝壳,留作纪念。随后,小记者登上虎山长城,这里是辽宁省内唯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长城遗址,也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这里既有雄伟壮观的长城建筑,也有美丽绝伦的自然风光。在景区内,小记者们沿着长城步道漫步,欣赏周围的美景和奇妙景象,探索众多的城墙、箭楼、烽火台等军事设施,了解古代军事防御的巧妙构造和设计理念,深刻体验到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和毅力。记者:唐羽廷04/30
- 辽宁丹东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春日的午后,在志愿军公园内,几位老人坐在树下聊着家常,阳光透过树荫照在老人们的脸上,温暖又和谐。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雨水打在银杏叶上,滴落成曲;月光照在鸭绿江里,洒布成歌;丹东的城,有千年文化的积淀,也日新月异、勇往直前;丹东的人,有敢为人先的果敢,也民风淳朴、真诚善良……数年的文明创建,丹东将文明写进城市肌理,让文明成为城市态度,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城市焕发出更加迷人的时代风采。整洁有序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城市文明的成长和成熟,离不开制度的支撑。为提升创建效能,夯实制度根基,丹东市制定《丹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强力推进,形成“责权明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目标责任制,将创建压力传导到底到边,做到人人有责、人人知责、人人尽责。一条条道路畅通和谐,疏通了城乡脉络肌理;一处处基础设施与日俱增,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一片片老旧小区、大街小巷改造提升,凸显了民生关怀导向……春风化雨间,更多的文明种子在丹东生根发芽;创城过程中,更实的惠民举措让市民暖心动情。更美的风景在前方,追梦的脚步不停歇。丹东,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文明的力量正发荣滋长,向着未来无限延伸。记者:王卢莎04/30
- 辽宁丹东下足“绣花”功夫 打造幸福宜居家园“社区升级改造后,大家有事没事都愿意来这儿,常规的诉求在这里基本上都能一站式办理,还可以在党员活动室参加文体活动,新出台的政策也可以随时了解到。”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居民真实体会到“基层治理提升年”带来的变化。这是丹东市从细微处见实效,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增“颜值”、提“气质”,进一步夯实文明城市创建基础,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缩影。2021年以来,丹东市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持续推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丹东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走进丹东市振兴区福春六小区,曾经斑驳的楼道墙已换上“新装”。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完成了地面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息息相关。丹东市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有机融合,清理楼道堆占、整修脏污破损、增设消防设施、施划公共车位。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带动了辖区居民幸福指数的大提升。步道砖、下水井盖……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基础设施,都与居民的幸福平安息息相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丹东市不断做实城市更新和社会治理大文章,加速打造幸福宜居城市。为打通创建工作“最后一公里”,丹东市突出特色,推动建立“路长制”“点位长制”“星火志愿者日”等,把创建工作落到细处、实处,建立全方位全时段督查网络,推动创城问题及时解决,形成“事有人管、活有人干,上下联动、高效推进”的常态化创建格局。爱上一座城,始于颜值,终于品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座幸福宜居城市的密码,其实就隐藏于每一处细节之中。记者:王卢莎04/30
- 丹东市邹有发:守匠心 铸精品走进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厂机加车间,会看见一个穿着工作服、厚重防护鞋,沉浸在闪烁削花中的身影,这便是坚守车工岗位一线25年的邹有发。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经验,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青涩的技校学生成长为熟练的技能工人,邹有发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为了提升操作水平,他几乎天天“泡”在车间,在车床前磨炼技艺。早来晚走,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虽然当时觉得很辛苦,但现在回忆起来,每一天都在进步、成长。”邹有发说。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邹有发很快成了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在生产过程中,邹有发承担着复杂零件的加工任务。新品“5310”的研发生产时间紧、精度要求高,邹有发翻图纸、算数据、查阅大量资料,分析其原理和功能,在车床上反复试制,最终解决了技术难题,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保证了生产有序进行。几十年的磨砺,邹有发与他的车床“融为一体”,先后完成多项技术创新工作。在对手压床进行改进时,邹有发尝试将铜套改进为淬火钢套,不但解决了手压床零件不耐磨、加工工序长的问题,更为新品生产节省了时间,减少了资源浪费。对于自动车卧式千分尺测量数值经常出现不准确的问题,邹有发反复测量、加工、研磨,使测量杆实现无间隙滑动配合,提升了产品精度,节约了制作成本。在对自动车主轴进行改进时,由于此前主轴加工工艺是在磨后进行镀铬加工,工期较长,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邹有发又凭借多年的经验,大胆地将主轴工艺改成“烘装套”,有效解决了主轴加工工期较长的问题,将工期由原来的10天缩短至1天,为生产提供了保障。在努力提升自身技术的同时,邹有发还积极发扬“传帮带”精神,将多年的学习心得、操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技工,手把手传教,直到工友弄懂、弄通,完全掌握。近年来,邹有发凭借着不懈努力和不断钻研,被公司授予“孔雀匠人之星”、质量标兵等称号,并先后获评丹东市车工技术能手、丹东市手表制作大师,被授予丹东市五一劳动奖章。“技术工人都有一个制造强国梦,我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生产更多高质量产品。”邹有发如是说。记者:包芙蓉04/29
- 丹东工人村社区举办“劳动最光荣”促就业招聘会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落实就业援助政策,4月28日上午,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在辖区安东老街举办2024年“劳动最光荣”促进就业招聘会。社区工作者、驻街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参加了此次招聘会。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配合招聘单位发放宣传单,并设立咨询处,热情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协助居民联系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工作人员为援助对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真正把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到位。此次招聘会共邀请50余家企业、商家参与招聘,发布100余条招聘信息,现场发放150余份宣传单。当天有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招聘会,不少参会居民填写了《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登记表》,并与招聘单位达成初步意向。另外,针对有的居民再就业技能水平低,一些岗位还特别设置了岗前培训。作者:沈粹04/29
- “最美”牵手 书香更浓“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曾荣获丹东市“最美漂流书屋”称号的市税务局“丹税芝兰”图书室携手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凤城市大梨树村农家书屋,共同举办“税农同心书香共建”图书漂流活动。城乡“最美书屋”牵手,引领经典阅读。市税务局“丹税青蓝”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代表将精心挑选的“蓝色涉税”“红色传承”“绿色助农”三大主题共50本书籍赠送给大梨树村农家书屋。在分享环节,村民代表李晓娇与税务干部分享阅读心得,畅谈感悟与收获。据介绍,“丹税芝兰”图书室创新开展的“好书共读榜样共学感悟共享”图书漂流活动已组织了20余场,先后有3000余本书籍漂流到机关、学校、军营、企业等30多家单位和团体。记者:宋永昆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