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台安:机收花生农事忙9月23日,在台安县桑林镇大友村,一台农机在田间收割花生。目前正值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花生大面积收获的季节,广大农民抢抓农时,运用农业机械适时收获,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9/24
- 丰收节 收获季9月22日,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王石镇下英村的果农在分拣收获的南果梨。金秋时节,各地农民迎来收获季,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9/23
- 当旗袍遇上剪纸:两种传统文化遗产碰撞新火花新华社沈阳9月20日电(汪伟、张博群)一位位身着满绣旗袍的佳人形象出现在一幅幅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上。“旗袍遇上剪纸,两种传统文化的融合,两种美的碰撞,确实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曹保明说。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和沈阳市文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旗袍文化节剪纸作品展于20日在沈阳启幕。展览以旗袍元素为主要内容,以剪纸艺术为主要形式,共展出了近百幅作品。图案中既有身着传统旗袍的古典美女,又有身着现代旗袍的都市女性。“用剪纸呈现布满图案的旗袍更显技艺精湛。”前来参观展览的沈阳市民李长智指着《盛京群芳图》说。这幅《盛京群芳图》中,远处是沈阳故宫作大背景,而在故宫前,23位身着旗袍的佳人形象或站或坐,神态各异。更让人惊叹的是她们身上的旗袍风格,有的朴素端庄,有的华贵炫目,剪纸的高超技艺一目了然。曹保明说,上百年来,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礼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而剪纸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其传承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当旗袍遇上剪纸,旗袍和剪纸的结合深化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更广泛认同,这种认同有利于这两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09/22
- 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9月19日,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9月19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重新开放。这是中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2014年6月,中央批复同意对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同年12月29日该馆宣布闭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新华社记者杨青摄09/21
- 辽企以会为“媒”抢抓服贸商机9月7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新松医疗机器人展区,一款约1.7米高的玩具熊代替人体进行演示,小腿、大腿等处绑着外骨骼绑带,借助外力缓慢移动步伐。据新松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玩具熊所使用的有源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公司专门为脑损伤、脊髓损伤、偏瘫和截瘫患者研发的下肢康复助力设备。服贸会后,这些机器人将集体“落户”鞍山,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康养示范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更多的合约在服贸会上签署。9月16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4日至9日在北京举办的服贸会为我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难得的合作契机。本届服贸会,辽宁交易团向全球客商展示了辽宁新形象、新科技、新服务,推动形成更多国际合作成果,多家参展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据省商务厅介绍,本届服贸会,我省在广泛征集有意愿参展的企业项目基础上,遴选出33家企业(平台)进行线下集中展示,包括东软集团、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等,另有40家企业(平台)在线上参展,涵盖服务外包、高新技术、文化旅游、中医药服务等领域以及经济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载体。其中,辽宁芭蕾舞团、东软集团、辽宁成大、辽宁兴达电力设备4家企业案例入选服贸会评选出的100个优秀示范案例,获奖数量在30余个部省级参展单位中居第六位。以会为“媒”,诸多辽企找到共享发展机遇的商业伙伴。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莱茵电梯厂、美壳工业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进一步开发结合迈格钠永磁技术的系列产品。辽宁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某传媒公司牵手,实现英语、俄语、意大利语、德语等15种语言的海外出版授权合作,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与北京某乐器公司签订采购意向,首批订单为18万元,对方计划年采购钢琴400台,销售额可达700万元。同时,省内各市以参加服贸会为契机,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沈阳、鞍山、抚顺、营口等市在北京举办了专题招商引资推介洽谈会,其他各市通过拜访“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洽谈活动。其中,鞍山市政府与新松机器人、中国健康协会、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北京喜开路可穿戴国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鞍山市将融合各方资源,建设国内领先、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康养城市。服贸会带来无限机遇,也引发更深思考。辽宁开放发展要努力向新高度跃升,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是服务业。下一步,我省应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着力在大数据应用、科技研发服务、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打造一批新亮点,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产业生态、制度保障,构建优质高效、布局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记者董翰博谭硕)09/18
- 2020沈阳艺术节四大板块奉上艺术大餐9月19日至10月31日,2020沈阳艺术节将如约而至、精彩上演。本届艺术节推出四大板块、17个主题单元,91项演出、展览及艺术交流活动等内容,将为市民游客奉上高品质的文化艺术大餐。2020沈阳艺术节以“礼赞新时代‘艺’起铸风采”为主题;以讴歌最美“逆行者”,颂扬脱贫攻坚、共享幸福小康,彰显沈阳文明城市创建的丰硕成果为主导,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挖掘整合地域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开展高品质演出、展览、艺术交流等活动。据介绍,四大板块内容涵盖了众多艺术门类。其中,炫彩舞台板块包括“沈阳故事”“沈阳旋律”“圆梦小康”“钻石闪耀”“新潮乐动”,推出京剧《将军魂》、评剧《过大年》、话剧《国徽》、文旅综艺演出《沈阳印记》、原创交响曲《史诗·西迁》等;视觉先锋板块推出“艺术青年”“新锐展览”“时尚美展”等主题单元,邀请国内顶尖策展人、艺术院校知名教授、美术馆馆长开展青年策展人培训,推出“心·相——致敬木心曾勇个展”等主题艺术展;战“疫”颂歌板块推出“致敬英雄”“逆行者·艺术之旅”主题单元,创排音乐剧《天使》,组织举办抗疫曲艺专场等;“艺术+N”板块推出“艺术+传承”“艺术+工业”“艺术+旅游”等单元,规划城市艺术版图,举办工业艺术季、盛京艺术沙龙、沈阳优秀艺术家艺术精品拍卖等活动,推出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实景演出等。(记者金晓玲)09/17
- 辽河七星湖 万亩荷花袅娜飘香石佛寺水库坐落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是省内最大的平原水库,总库容1.85亿立方米,生态蓄水1880万立方米。辽河七星湖景区以石佛寺水库景观为依托,景区内拥有1.1万亩有机草场、2.7万亩辽阔水域、112种植物和89种野生动物资源。其中2600亩芦苇、5500亩蒲草、2500亩荷花和300亩百鸟翔栖的岛屿滩地(鸟岛),堪称景区风光之绝,置身其中能感受到北国水乡风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翠绿的荷叶、大片的荷花亭立在碧波之上,袅娜多姿。整片景区都沁透了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09/16
- 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今日开幕话剧《孟泰》剧照。芭蕾舞剧《花木兰》剧照。核心提示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于9月15日至29日在沈阳市以及全省多个城市举办。辽宁省艺术节迄今已成功举办10届,创作演出了200余部优秀剧(节)目,成为我省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以及文化惠民的艺术平台。本届艺术节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协办。本届艺术节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一宗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艺术作品以及优秀艺术人才,展示新时代辽宁文艺发展的新成果,展现全省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31台舞台艺术作品亮相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是本届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集中展示近3年来全省各级专业艺术院团创作的文艺作品。据了解,参演参评的舞台艺术作品22台,另有9台包括省内专业艺术院团、艺术院校、民营艺术团体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参加展演,总计31台。参演作品艺术门类丰富,包括话剧、京剧、评剧、歌剧、音乐剧、舞剧,以及辽宁独有的戏曲剧种海城喇叭戏,涵盖了我省绝大部分的艺术门类。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既有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扬英雄模范的话剧《孟泰》《忠魂当歌》,也有反映辽宁振兴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话剧《工匠世家》《大地米香》、评剧《过大年》《牵·纤手》、音乐剧《那山那海那片情》、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既有极具辽宁地域文化特色的《小戏小品专场》,也有抗击疫情题材的话剧《与你同在》,还有反腐倡廉题材的京剧《公仪休》,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芭蕾舞剧《花木兰》、舞蹈诗剧《月颂》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一些反映这些主题的作品如话剧《无风地带》《血祭龙源》、京剧《关东女》、评剧《信念》《太子河畔》以及音乐剧《最可爱的人》也将参演本届艺术节。体现辽宁文艺的特质与品格本届省艺术节参演剧目大多为现实主义题材,在创作手法上不拘一格,整体风格端庄大气,凝重质朴,体现出鲜明的辽宁文化艺术的特质与品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许多作品注重创新,综合运用舞台艺术手段,力求体现更高的艺术理想与更新的艺术追求。其中,有些作品在参加本届艺术节之前已在省内外演出,如话剧《工匠世家》、芭蕾舞剧《花木兰》曾在省内外及国外巡演,并入选“2019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京剧《关东女》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剧本扶持工程”,话剧《无风地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项目名录”。评剧《过大年》、话剧《孟泰》列入“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主题创作作品计划”。话剧《与你同在》列入“全国抗疫题材重点舞台作品”。还有一些作品先后参加了“菊苑流芳——第五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活动,备受好评。秉持公益惠民理念线上线下同时演出本届省艺术节继续秉持公益惠民理念,将组织开展优秀剧目惠民专场演出活动,在“辽宁文化云”平台为参与互动的观众赠票,并且为医务工作者、环卫工人等群体赠票。本届辽宁省艺术节与往年不同的一大特点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展演方式。在线下演出中,主办方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观演环境安全,确保艺术节中的各项文化活动有序进行。我省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大力推进精品创作生产,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艺术创作工作。我省文化部门始终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艺术创作规划,完善艺术创作机制,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力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主题进行创作。通过举办省艺术节,全面展示近年来辽宁文艺发展的丰硕成果,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基于文化底蕴和文化胸怀,激发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新时代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已经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的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09/15
- 愿爱无忧——凤凰山下的“90后”特教老师在辽宁东部凤凰山脚下的丹东凤城市,有一所主要面向农村学生的特殊教育学校——凤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里有一群“90后”特教老师,她们敢于担当、任劳任怨。许多孩子从来到学校时的不能自理,到现在学会了扫除、洗脸、写字……孩子的点滴改变,都会给她们带来很多温暖。在这些年轻的老师看来,学生们单纯得像白纸,他们有礼貌,见到每个人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喜欢放声歌唱,喜欢运动。26岁的特教老师孙海婷说:“他们是迟开的花,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爱。”老师们每天白天为孩子们上课,晚上还要为住宿的学生做保育工作,每周还要跋山涉水三次去山沟沟里的农家,为严重的脑瘫及自闭症儿童“送教”。这群姑娘为“折翼的天使”付出了超乎寻常的爱,她们在背后承受了很多常人无法体会的压力。她们无私的坚守,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重新树立信心。新华社记者姚剑锋摄09/14
- 沈阳:浑河生态好 白鹭舞翩跹9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当日,沈阳浑河三好桥段众多白鹭聚集在河中央一块湿地上,时而凌空飞舞,时而入水嬉戏,十分活跃。近年来,沈阳市坚持把生态、绿色发展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浑河两岸周边生态环境有了巨大改变。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