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直面企业诉求 破解“急难愁盼”——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深入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纪实
    这是一次从春天启航的行动:阳春三月,辽阳市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吹响了“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的号角。选派28名县级干部和100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的科级干部,深入园区和企业。他们肩负着相同的任务使命,为28个亿元以上项目和100家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支持和服务。这是一场不断成长收获的旅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选派干部们深入企业一线,全面摸排了解企业运行、经营难题、资金需求等情况,面对面与企业拉“家常”、问需求、话发展,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帮助企业找问题、想办法、理思路、破难题,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问题、达产达效。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130个,办理办结129个,正在推进解决1个。这是一场赓续前行的征程:“双进双促”专项行动持续至今,在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各个园区,重点企业乘政策之力,高歌猛进,项目一线,机械轰鸣、井然有序。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同时,不断创新党建引领特色服务载体,提高服务水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场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聚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推出“3+5+N”工作模式,帮助企业稳产满产、扩产增产,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营造了全社会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的浓厚氛围,为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带来发展的勃勃生机。建立3个工作机制解决企业难题严寒来袭,12月20日,气温已经骤降至零下20多度,但是,辽阳市重点在建项目——辽宁盛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可发性聚苯乙烯项目的施工现场依然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位于辽阳高新区芳烃基地内的一栋栋崭新的厂房已经完工,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对设备进行紧张的安装和调试。公司项目负责人王鑫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项目的16个主体建筑均已竣工,正在进行年底试生产的最后准备工作。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可发性聚苯乙烯生产企业,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元,利税2000万元。王鑫认为,项目建设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进行,是与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主要领导深入企业,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用工难问题、正式电接引问题、资金短缺、燃气接引、竣工验收等诸多疑难问题密不可分的。王鑫印象最深的是项目遇到的燃气接引难题。由于公司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用燃气,但后期在建设过程中,增加了燃气作为生产能源,而接引燃气需要借用辽阳高新区跨街管廊。在得知企业遇到的难题后,尽管是周末,辽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琪仍带领各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项目现场,会同燃气公司进行商榷,当场解决了燃气接引问题,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建立并完善问题收集、研判分析和协同办理3个工作机制,让问题的解决在完整的闭环中完成,这是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在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中的成功经验。首先是问题收集,从3个层次推动问题征集精准见效。一是包保干部深入企业梳理企业存在的资金、用工、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需求;二是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管理层面收集政策扶持需求;三是组织发改、环保、国土、应急、住建等部门认真梳理企业申报项目,在审批服务层面收集项目落地需求。接着是研判分析,组织县级专班成员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对问题进行“把脉会诊”“去伪存真”。筛除企业自身问题及不符合政策鼓励支持方向的诉求,合并办理不同企业的同类需求,切实提高问题的可解决性和办理效能。最后是协同办理,认真履行问题办理工作流程,依托8个问题小组扎实开展问题办理解决工作。针对复杂困难问题,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还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成立了临时工作小组,统筹调配各部门力量,对企业诉求集中办理。在辽阳高新区各个园区,重点企业乘政策之力,高歌猛进。本文图片由宏伟区委宣传部提供搭建5个平台载体畅通沟通渠道从签约立项到开工建设100天完成;12项审批业务、24个审批阶段由67个工作日压缩到39个工作日。今年3月以来,围绕中央企业与我省合作重点项目——辽宁鸿昊化工年产300吨核级硼-10酸高科技新材项目一期工程,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保障,在最短时间内助推项目开工建设,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鸿昊速度”。而这其中,派驻的“驻企特派员”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宏伟区选派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宏伟区工信局原局长景辅文担任“驻企特派员”。在工程审批建设期间,他与原单位脱钩,每天直接到企业上班,发挥机关工作政策清、程序熟等优势,跟企业一道跑手续、办审批,对项目审批的加速办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12月20日,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景辅文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我们为企业服务就应该用心地去服务,全程地真心地去服务,只有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企业才会把我们当家人。”创造了完成全链条施工手续办理历史性新突破的“鸿昊”项目也成了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取得突出助企成效的一个典型。据宏伟区工信局局长王泽松介绍,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在开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中,注重创新5个平台载体,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举办“助企亲清下午茶”、选派“驻企特派员”活动,搭建政企“面对面”互动交流平台。为直面问题,解决信息不畅,上下不对称等问题,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宏伟区策划并举办“助企亲清下午茶”活动12期,为重点项目选派精通经济工作的“驻企特派员”十余名。通过“助企亲清下午茶”活动和选派“驻企特派员”,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围绕企业反映的难题,主动服务企业,做到“有呼必应、有述必答”,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真正做到解围纾困。——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全力纾解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5月,举办了专项行动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共6家银行负责人、9家企业负责人参加,达成贷款意向89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贷款1545万元。同时,根据企业需求,形成每季度举行一场政银企对接活动的常态机制。此外,深入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方向,帮助鸿昊化学100吨核级硼-10酸项目获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协调发展资金1443万元。——举办专项行动企业用工招聘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宏伟区委组织部与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通过选派干部联系企业、就业平台宣传招募等方式,收集梳理企业用工信息,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据宏伟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伟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宏伟区累计召开线下招聘会10场、线上招聘会26场,为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90余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岗位6079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28人;城镇新增就业158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063人。——开展“校企合作”签约工作,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6月15日,首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暨校企会客厅(辽阳站)活动在宏伟区举办;6月27日,宏伟区举办“双进双促”专项行动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校企合作”活动中,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通过座谈了解企业发展现状、用工需求、岗位职责等方面情况,与各院校建立深度合作机制,推动新时代产教融合、树立政校企合作新标杆,为企业输送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全力搭建企业与院校间的沟通桥梁。——多层次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解决市场需求。广泛开展“大企业发榜、小企业揭榜”活动,积极推动科隆、石化机械、圣美克等企业融入省内龙头企业供应链,为企业进一步拓宽市场,争取订单,促进企业融合发展。化工行业是当地优势产业,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深入开展与省内各高新区及重点石化企业交流合作,举办2023辽宁石化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活动,促进石化行业协同发展。创建“N”个服务团队发挥组织优势据宏伟区委组织部介绍,宏伟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促进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突出发挥两新工委委员单位以及行业主管单位优势,完成了党建指导、税保服务、行政审批、项目落地等4个特色党建服务团的组建工作,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条龙的优质服务。宏伟区举办“助企亲清下午茶”活动,搭建政企“面对面”互动交流平台。通过4个党建服务团密切配合、横向联动,及时准确响应企业在项目审批、办税、用工、社保医保缴纳等业务需求,为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新建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组建覆盖面更广、服务功能更加完备的特色服务团队,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双进双促”专项行动既是企业表达问题诉求的“直通车”,优化营商环境的“连心桥”,也是锤炼干部作风的“磨刀石”。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宏伟区及辽阳高新区正以“优”无止境的实干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店小二”精神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助推经济增长实现新突破,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记者:许刚
    12/25
  • 第一届音乐考古遗存学术研讨会在沈召开
    近日,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第一届音乐考古遗存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乐器学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的11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音乐考古学虽是一门仅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但最近几年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门学科。研讨会上,武汉音乐学院教授李幼平提出音乐文化的物质遗存除了考古学文化一般遗址的一般意义之外,也有音乐学的特殊价值。在此背景之下进行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所获得的人类音乐文化活动的物质遗存,有其物化形态和非物化形态的音乐信息,所以二者之间既有原生特点,也有对自身资料,包括自身再生衍生对形态认识的过程。因此,此次以“音乐考古遗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意义重大。辽宁建平水泉口簧。“实验音乐考古学”被明确作为一种独立的指导方法,在国内外研究中都不多见,但其在相关研究中被作为一种手段提及则早已有之。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国伟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土音乐文物研究时,重点介绍对曾侯乙墓乐器及舞阳贾湖骨笛的研究。他指出,曾侯乙墓乐器复原的研究体现了实验音乐考古手段和目的多元化的实现,是中国实验音乐考古的又一类成果。清宫乐器自诞生起便蕴含着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基础。清宫礼乐之制、宫廷乐器,在《大清会典》《皇朝礼器图示》编印之际,逐渐在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创新中达到顶峰。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理以“清宫乐器——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创新的范例”为题发言,他以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多件清宫乐器为例,梳理了清宫乐器对中国古代乐器和诸多民族乐器的承袭、创新与发展,以及最终形成完备宫廷乐器的来龙去脉。乾隆款编钟(沈阳故宫博物院藏)。辽宁建平水泉口簧是夏商时期东北地区人们音乐生活的样貌缩影,它是劳动人民智慧、口簧制作工艺的凝结,从中可以窥探到夏商时期此乐器应用场景的原貌。沈阳音乐学院教授贺志凌认为,建平水泉口簧的背后不仅体现了夏商时期东北地区人们音乐生活的样貌,同时体现了中原与东北地区对乐音的认知、口簧制作工艺、应用场景的一致性。但更重要的是,水泉口簧证明了3000年前这里就是我国东北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研讨会上,赵塔里木、方建军、韩宝强、付晓东等专家针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物的遗址、遗存如何保护,如何深入挖掘博物馆里的古代人类音乐文化等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12/22
  • 强基固本筑堡垒 凝心聚力促振兴——辽宁省锦州市抓实抓细基层党建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
    北镇市中安镇党员志愿者在蔬菜种植基地喷洒营养液。(摄影:崔治)核心提示基层组织强,事业日日新。今年以来,锦州市委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固优势,压紧压实党建主体责任,高标准高质量服务和保障全市工作大局,基层党建工作蓬勃发展。截至目前,锦州市已为146个弃管小区配备了物业服务管理队伍;修建10个口袋公园;新(改)建3所公办幼儿园;帮扶252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增加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1.1万个……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凌河区榴花北社区党员志愿者与物业企业党员共同清理小区垃圾。(摄影:崔治)聚焦强村富民党建引领兴乡村“我们村今年成立了吴家镇稻米产业联合党委,建设完成1500平方米接待场所,注册了‘东河湾’商标,已销售大米3.5万斤。”说起北镇市吴家镇吴家村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以来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王茜禁不住喜笑颜开。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以来,锦州市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279个,划分党群共富责任区6016个,累计带动村民增收近900万元,组建产业联合党委19个,覆盖112个行政村,村均增收近2万元。优先向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的合作社发放贷款1800余万元,推进39个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自开展“星级户”评选工作以来,今年,锦州市又有3284户致富能手加入到“五星户”行列中。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对农民在带动致富等8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实行积分管理,带动农民产生由自己致富向共同致富的思想转变。同时,为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医疗、养老等11个方面民生事项,制定了《聚焦民生实事叫响“党在你身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1+11”制度文件。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选树“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30名。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组建特色工作团队136个,累计争取帮扶资金近1.9亿元,引进项目140余个。坚持奖惩并举,结合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调整撤换6名村干部。选派干部(左二)到越秀辉山(锦州)销售公司开展调研。(摄影:崔治)聚焦民生实事基层治理显效能“教育、就业、卫健等部门下沉社区,帮助我们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社区的人气越来越高了。”古塔区古城街道星汇园社区党委书记顾佳昕对记者说。锦州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导向,紧盯回应百姓诉求,通过党建引领,着力解决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12个方面民生事项。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协调机制。扎实开展党员干部进格双联“万人联万家户户清户户帮”专项行动,年初以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5万余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30余起。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确定为社区“第一书记”(主任助理)集中活动日,开展爱心捐助、扶贫帮困等活动2200余场次。在锦州通APP创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在职党员和居民党员认领“微心愿”7400余个。如今在锦州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科学划分、有效管理的城市网格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市级网格化管理平台人口、房屋等信息基本采集完毕,人房关联比达到90%以上。年初以来,累计完成32.6万件上报任务,结案率达99%。“社区物业党建联建为基层解决了大问题,状元城小区的垃圾清运难题终于得到解决,居民对社区工作更加认可和支持。”解决了物业难题,高新区凌南街道吉祥社区党支部书记牛丽的脸上写满了欣慰。年初以来,锦州市共召开研究物业问题的联席会议297次,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服务事项清单97个,解决矛盾问题635件。聚焦新兴领域群潮涌动齐振兴“只有走进企业,我们才能了解企业、帮助企业,才能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服务本领。”锦州市委办公室机要交通站雷宇走进企业之后有感而发。年初以来,锦州市委统一部署了“万人进万企”专项行动,全市共选派10373名领导干部,其中,市级层面选派976名领导干部联系服务1120户企业,县(市)区层面选派9397名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对域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有效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共收集企业各类诉求问题2206件,已答复办理2090件,跟踪办理116件。深化“党建引领助企纾困”专项行动,为全市1008户非公企业送上惠企政策“礼包”。开展“金秋送岗暖‘新’行动”活动,以直播形式为两新组织搭建招贤纳士“云平台”,205次“直播带岗”活动,共发布9655家企业用工信息共计5.1万条。开设非公企业职工职称评定专场19场,以“上门服务”的形式,做到职称评定和生产经营两不误。锦州市持续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打造锦州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指导服务中心,建成集创新创业、服务保障、法律援助等于一体的服务阵地,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聚焦素质提升建强队伍建新功锦州市各级党组织设立先锋工程项目1258个,组建志愿服务和突击队3132个,划定党员责任区4507个,设立党员先锋岗4882个,开展志愿服务16万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2万余件……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主战场上。全市开展“党建引领先锋行振兴突破作表率”活动以来,各级基层党组织筑牢先锋堡垒,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实施发展农村青年党员“三创计划”,储备农村青年人才2829人,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将6711名流出党员和907名流入党员纳入流动党员数据库,建立基层党(工)委和党支部流动党员管理责任清单,确保将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经验做法在中央主题教育简报刊发。组织开展党员集中轮训“清零”行动,圆满完成全国党员教育培训五年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年初以来,“锦州党建云学院”线上直播授课8次,受众50万余人次。聚焦模范创建争先进位竞一流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党建工作着力点也不尽相同。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强党建创模范谋发展”专项行动,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清单化管理专项行动,推动机关党建深度融入三年行动关键任务。在国有企业,开展“强党建兴国企促振兴”专项行动,动态调整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清单、“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全面从严治党清单、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中小学校,开展“强党建优教育育人才”专项行动,加强思政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200余人。在医疗服务系统,开展“强党建优医疗促健康”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党建+医疗服务”品牌创建,开展“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182个,开展义诊、知识宣讲等活动2300余场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一系列扎实的举措,一项项喜人的成就,凸显着锦州市基层党建取得的骄人成绩。锦州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锦州篇章作出新的贡献。记者:张继锋
    12/22
  • 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实干有为 决胜首战
    今年以来,辽阳市白塔区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举措,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开局即冲刺,白塔区抢先抓早、先谋快动,树立“干”的导向、弘扬“干”的精神,强化战时思维、保持战斗状态,以担当奋进、干事创业的新气象和“拼抢争实”的新作风,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118.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71.84亿元,增长10.5%;引进域外资金累计实现35.09亿元,增长45.6%。进入首战之年冲刺季,白塔区咬定目标,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围绕三年行动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把工作谋深谋细谋实。区里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迅速掀起“冬闲变冬忙”项目建设大会战,力争在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确保今年工作收好口、明年工作开好局。紧盯项目加速释放发展活力12月18日,室外天寒地冻,辽阳富华服装有限公司却是一派繁忙景象。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熟练有序地操作着;成品车间里,一件件衣服经过层层检验把关后,打包准备发往国外。辽阳富华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祉臻介绍,今年订单稳定,年产量可达183万件,预计销售产值5380万元。老企业订单饱满加紧生产,释放发展活力;新建项目紧锣密鼓加速建设。项目工作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既关系今年目标的实现,又影响明年发展动力的释放。白塔区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主考场。进入四季度,全区迅速掀起“冬闲变冬忙”项目建设大会战。总投资1.3亿元的浩瑀竣邸项目是白塔区重点工程,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于9月份开工建设。浩瑀集团总经理郑直说,从项目立项到审批都很顺利,白塔区营商环境建设局的工作人员还上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项目进展顺利,预计明年10月份可投入使用。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白塔区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包保职责当好项目服务员,对今年签约的34个项目,商务、发改等部门实行动态管理、专班推进、挂图作战,逐个项目抓前期、抓落地、抓推进,实打实地把招商成果转化为项目、转化为固投。作为辽阳市的中心城区,白塔区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摄影:王殿洋)年初以来,白塔区统筹部署46项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强化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调度服务,推动经济稳中向好、进中提质。今年前三季度,白塔区经济总体呈现出“三稳”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118.64亿元;消费市场稳中加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71.84亿元,增幅10.5%;招商引资成效稳中有进,“引进域外资金累计实现35.09亿元,增长45.6%。主动作为助企纾困解难题“感谢选派干部帮助我们园区制定了梯次培育方案,指导康盛云计算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帮助赛世拓磁电科技申报雏鹰企业,还指导园区组织创新创业大赛……”12月19日,辽阳前行五八科创园的几位企业负责人讲述着选派干部郭耀龙为科创园带来的种种“优待”。自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以来,白塔区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创新工作方法,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54个,已解决140个,全力助企纾困,为辽阳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贡献白塔力量。今年3月,白塔区紧紧围绕“推进企业发展、产业振兴、经济增长”目标,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市专项行动部署会议精神,吹响为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集结号。白塔区对选派干部、工作专班及各工作组成员、联络员等进行培训,推动120名选派干部积极主动对接企业,迅速掀起对接服务企业热潮。在“双进双促”专项行动中,白塔区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类办理,对企业诉求进行梳理分类,形成《专项行动企业诉求清单》。“绿标件”及时转交至各承办单位,销号式推进诉求办理;“黄标件”为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设立调研项目,派出调研小组,问计问策于企,着力补齐短板弱项;“红标件”为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难点问题,设立重点攻坚工程,集中力量予以解决,聚力打造服务高地和投资洼地。在工作专班领导下,白塔区4个专班工作组分兵把口,制发宣传、纪律监督检查等工作制度,形成“全链条”工作机制。依托“白塔微宣传”公众号,发布《致全区企业家和创业者朋友的一封信》,赢得经营主体和创业者的信任支持;对辽事通APP“政企互动”模块功能制作操作手册和视频,帮助选派干部和企业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放220余份《惠企政策摘编》,打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高速路”;纪律监督检查组多轮深入服务对象,对选派干部对接企业情况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便民利企创优政务服务环境不久前,白塔区残联副理事长孔繁秋陪同一名残疾人家属在白塔区政务服务中心按照办理流程申请了残疾证。“领导干部走流程”工作开展以来,白塔区54位领导干部沉下身子,以工作人员身份,深入窗口受理事项,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流程面对面服务,及时发现和解决流程不优、运转不畅等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与持续整改相结合,制定33条优化措施,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辽阳富华服装有限公司员工在成品车间检验打包。(摄影:严佩鑫)今年,白塔区营商局聚焦营商环境优化,保障高质量发展,瞄准重点发力方向,加大“放”的力度,健全“管”的机制,提升“服”的质效,强化“效”的向导,以核心环节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以更优营商环境为全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保驾护航。转变职能,解锁高效化审批服务模式。白塔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走向深入,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将“线上一件事”和“线下一件事”有效融合,以“军人退役一件事”“入学一件事”为契机,形成20个“一件事”集成办事场景。将高频事项《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制作成二维码,在全省率先实现语音播报功能。完善机制,打造便民化政务服务环境。拓展政务“服务圈”,白塔区全域建成75个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132个高频事项可在家门口办理。深化“一窗”受理模式,在全区所有便民服务中心(站)只设置1个无差别窗口,实现“前台统一接件,后台分流办理”工作模式。技术赋能,打开数字化智慧建设格局。为进一步丰富办事渠道,白塔区推出预约特色便民服务,率先研发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预约系统并实现应用,通过“白塔微服务”平台和“辽事通”平台即可完成网上预约,让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助力实现政务服务“一次办”。记者:严佩鑫
    12/21
  • 向绿而行 科尔沁沙地旌旗奋——辽宁省阜新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系列报道之二
    美丽阜新,向绿而行,焕新出发!从漠上草原到良田沃野,从城市到乡村……如今的阜新,处处是风景,满目皆新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阜新市全面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以实施重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美丽阜新”建设。向科尔沁沙地进军,实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实施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一体化推进地灾治理、生态修复、开发利用。实施“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全域苗圃化”等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打造“美丽阜新”。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本报今日推出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之二——绿色发展篇,追寻阜新生态建设的有力步伐,展现其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阜新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由昔日的“煤电之城”向“新能源强市”转型。(来源:阜新市委宣传部)绿染田野丰产增收有秘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阜新大地,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我们联合社通过参与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实现了玉米增产丰收,大伙儿转变老观念,看到数字农业、科学种田的实效,更加坚定了种粮的信心。”阜新市彰武县同心创展联合社负责人孙继刚对记者说。今年早春,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国共有19个县被列入首批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示范县,彰武县承接并实施了国家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20.62万亩。经测算,项目区平均亩增产200公斤以上,核心项目区玉米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总计减少化肥用量1030吨,节水3090万立方米,预计总体可增产1亿斤,增收1.2亿元。从1000斤到1000公斤,这份喜人成绩单的背后,是科技的巨大力量,寄托着无数农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丰产增收带来的生态效益远不止于此。在收割后的玉米田里,孙继刚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密度、‘高留茬’和玉米茬的深度,能有效实现冬春季留茬固沙,改善土地沙化,土地越种越肥沃。”这对于过去风沙肆虐,玉米亩产量长期徘徊在1000斤左右的彰武县来说,具有长远的意义。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招束沟镇地宫村,被白雪覆盖的梯田顺着山势蜿蜒迂回。今秋,这里同样迎来了一场跨越式的丰收。地处丘陵地带的招束沟镇,90%以上的土地都是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机械化作业难度大。今年年初,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宫村近6000亩坡耕地改建成水平梯田,旱可蓄、涝能排,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民脸上,金色的田野映出乡亲们火红的日子。这一年,阜新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肉蛋奶产量稳步增长,“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59.3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新高。前三季度,一产增加值增速5%,位居全省第一。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2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12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5个村被列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试点村,62个村列入省级美丽宜居村创建名单。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全市经营收入突破5万元的村占比达到七成。这一年,从农产品单纯供给到就地加工,从特色业态形成到发展,从区域公用品牌到企业自主品牌,一条全链融合、产业更新的农业转型升级路径正在摸索中向前延伸。龙头企业牵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积极参与,用服务和收益联结成一体的产业新业态正在茁壮成长。位于科尔沁沙地上的阜新市彰武县大清沟美景。(摄影:郑广祥)绿美家园山清水秀绿生金春日观柳河落雁,夏日望水天一碧,秋日赏海棠红叶,冬日享温泉颐养……这一年,阜新的四时美景不仅看醉了游人,也让万千市民感受到生态环境愈加向好的幸福感。阜新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治理,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系统攻坚生态建设难点问题,全面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全力抓好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加快“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建设,持之以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系统修复。今年4月,阜新市拉开废弃矿山三年复绿行动的序幕,以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10平方公里矿区范围为起步区,2023年重点推进矿坑内绿化1230亩,矿区周边绿化2217亩,三年绿化总任务1.5万亩,最终实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28平方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加快推进矿山公园景观提升工程等,将“棕色露天煤矿”变为“绿色经济引擎”,让海州露天矿之绿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今年,阜新市创造性实施“三河源”保护工程,对细河、绕阳河、养息牧河三条大河源头进行保护,将其建设成为科普教育基地、观光打卡园林。推动治水从治标向治本、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引领治水由截污治污迈向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新阶段。经过70余年坚持不懈的综合治理,阜新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阜新市确立“一带三区”沙地歼灭战格局,扎实推进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工程和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今年以来,新增治沙面积30余万亩,造林绿化12.22万亩,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以工用沙的科学治沙经验,为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贡献着“阜新智慧”。治沙技术日新月异,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与阜新市气象局达成合作,实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提高风沙防灾减灾能力、建立信息共享多维度应用机制、推动风沙气象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应用。在彰武县阿尔乡镇,工作人员依靠沙化土壤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变化,从而科学制订治沙方案。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樟子松为主的固沙林在科尔沁沙地南部迎风挺立,牢牢拱卫着辽宁中部城市群、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绿富产业转型发展好风光天无弃物,变废为宝;点沙成金、变害为宝……这一年,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在不断创造惊喜的同时,一座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的魅力之城屹立于辽西大地之上。不久前,阜新市华洲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联通管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评“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是“阜新绿”的又一处生动实践。今年,阜新市着力推动重点行业及领域逐步实现绿色制造,由点到面深度扩展,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提速,大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绿色制造体系。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户、省级绿色工厂9户、省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一排排风电机组矗立山巅,吞风吐电;一片片光伏板整齐列阵,熠熠生辉;光伏治沙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一年,阜新市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突出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推进新能源发电、消纳、装备三大基地建设,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77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71%,昔日的“煤电之城”实现向“新能源强市”的华丽转身。一粒沙,曾是阜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如今却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7月12日,第五届中国(彰武)铸造硅砂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在彰武县开幕。一粒沙、一座城,彰武县走砂路、打砂牌,持续做大砂文章,走出一条具有彰武特色的硅砂及铸造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作为全国三大天然硅砂主产地之一,随着一批龙头企业入驻,彰武硅砂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链、从弱到强的飞越,以硅砂牵动的上下游企业扩增到100余户。成立于2006年的联信铸砂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铸造用砂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也是最早到彰武落户的域外企业之一。据公司研发中心经理钟飞升介绍,公司从不到10人的小厂发展至今,已拥有4个工厂,员工超过200人,成立了研发中心。通过科技赋能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他指着眼前几种硅砂样品对记者说:“从前,出厂一吨烘干砂大约在70元至80元之间,如今,高端覆膜砂要卖到每吨7000元到8000元,相差近百倍。”一块块煤矸石,曾是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大气土壤的大宗工业固废,如今却是制砖造纸的材料和热能。在辽宁屿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一批批煤矸石原料被皮带运送到生产线,经过破碎、搅拌、压制等多道加工工序,变成一块块砖坯输送出来。公司总经理郑天宇说:“我们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研发了透水砖项目,生产原料当中煤矸石占比达90%,实现了煤矸石的循环利用,既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煤矸石不仅能制砖,还有许多新奇变化。在新邱区,构建起煤矸石预处理、烧制建材、余热造纸、纸制品深加工、电商物流的“砖纸一体化”循环经济全产业链,新邱区也由此开启了建设“中国北方纸都”的新征程。口袋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嬉戏的好去处。(摄影:姜楠)绿绘生活惬意舒适生态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阜新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气。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力以赴打一场顽瘴痼疾的歼灭战,环境治理的攻坚战,提振精神、提升形象的翻身战,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和谐的城乡环境。11月4日,初冬时节的阜新城乡,8万余人投身城乡环境整治全民清扫日活动中,合力掀起城乡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第一波高潮。百日攻坚行动自11月1日起至明年2月24日,由“五治理五规范”“六清六创”两部分组成,彻底清理一批有损城市形象、影响群众生活的“脏乱差”现象,提升城乡面貌,推动城市更新。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加快建设美丽阜新的“集结号”嘹亮吹响,以治脏、治乱、治差、治违为切入点,集众智、汇众力,祛顽疾、展新姿,奋力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乡面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这是口袋公园给市民的惊喜。继去年首批10个口袋公园建成后,作为“全域苗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阜新市再建10个口袋公园,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美好的城市空间。今年以来,阜新市全力铺开“全域苗圃化”绿化建设工作,扩大建成区绿化面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城市良好形象。除新建10个口袋公园外,同步开展裸土覆绿、拆围透绿、见缝插绿、小区“围绿”“补绿”工作。到2025年,全市新增绿化面积将达520万平方米,让“人在城里走,宛如林中游”变成现实。年初以来,阜新市“全域苗圃化”绿化建设工作全面铺开,扩大建成区绿化面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各有主题、各有亮点、各有千秋,是今年新建口袋公园的最大特色。同时,口袋公园与周边社区实现互动交融,打造绿色、开放、共享的家门口休闲空间。以四季公园为例,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景观元素相结合,不仅赋予园区活力,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发挥对少年儿童有益有趣的教育功能。这一年,生态持续向好,不仅是市民的真切感受,还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截至10月末,阜新市优良天数比例达79.9%,8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重点建设用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入选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这里,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绿水青山触手可及;这里,风车高高矗立,光伏发电板鳞次栉比,新能源产业“风光无限”;这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形成,为创建“两市四区”写下生动注脚。这里,就是阜新。记者:田甜
    12/21
  • 盘锦画院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展在辽河美术馆开展
    观展群众在欣赏美术作品12月15日,盘锦画院首届美术书法作品展在辽河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精选了116件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等多种表现形式,作品主题鲜明、技法多元、风格各异,为市民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作者:王克威
    12/20
  • 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建成投产
    建成投产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12月6日,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竣工投产仪式在欢喜岭采油厂举行。这标志着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在辽河油田建成投产。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项目是世界首次将电热熔盐技术应用油田生产注汽系统。相较于以往综合效率约为35%的熔盐蒸汽发电系统,辽河油田通过独创研制的蒸汽发生系统将回用软化污水与高温熔盐换热产生8MPa、295℃、干度80%的湿饱和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有效减少能量的过程消耗,综合效率可达到90%,是突破这个领域技术应用场景的一次全新尝试。作为辽宁省、中国石油重点科研项目,辽河油田将其列为“赛马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大力推进,在前期技术研发阶段,与浙江大学、西子洁能公司共同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开展室内研究。建立了对熔盐物理特性的全面认知,攻克了适用于油田软化污水的熔盐加热直流式湿蒸汽发生技术难题,形成自有知识产权。2023年1月,组织实施先导试验。自主研制120KW单井电热熔盐储热装置,创新采用熔盐—热风—原油采出液换热工艺,实现集输系统采出液加热升温,填补了油田熔盐储热技术空白。2023年3月,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项目技术及建设方案获得中石油集团公司批复。2023年5月,现场施工全面启动。由辽河油田设计院牵头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组织施工建设,有效解决了高温混凝土浇筑等施工难题。历时11个月,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储热规模15MW、年产蒸汽4.8万吨、替代天然气313万方、减排二氧化碳6768吨、数智化建设达到无人值守水平的新型绿色注汽试验站顺利落成,标志着辽河油田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辽河油田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项目成功攻克了电热熔盐储能换热循环工艺、蒸汽发生器干度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熔盐加热直流式湿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形成了适合稠油油田的电热熔盐储热注汽工艺技术包,包括熔盐工艺技术、高温储罐技术、保温伴热技术等5类14项核心技术,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9项。未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将可大规模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替代当前辽河油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蒸汽驱等连续运行的常规燃气注气站,每年可替代蒸汽1600万吨,消纳谷时电、绿电108亿度,实现天然气减耗10.4亿方,二氧化碳减排225万吨。同时,为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促进辽宁省能源供需平衡,实现风光弃电量、弃电率双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该项目的顺利投产,是辽宁省、中国石油以绿色技术创新支撑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化央地合作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将对辽河油田高质量转型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2/20
  • 辽宁省辽阳市经济开发区:为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注入澎湃动能
    辽阳经济开发区1992年成立,从起步区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到现如今的经济管辖面积25.21平方公里,辽阳经济开发区在太子河区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蓬勃发展、砥砺奋进的成长轨迹。发展至今,开发区入园企业已有185家,作为辽阳市重要的工业集中区、太子河区工业经济的承载区,开发区坚持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提升、招商引资持续突破、项目建设持续跨越,不断为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注入澎湃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振翅高飞”“帮代办服务真是高效,让我们省时又省力。”“不到两天就拿到了急需办理的证件,真是太感谢了。”在辽阳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服务部的“代、帮、办”服务窗口时常能听到办理手续的人对项目审批效率肯定的声音。今年5月,辽阳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服务部成立后,全面承接了辖区各项行政审批职能。7月启用的“辽阳经济开发区(太子河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用章”,开启的工程建设项目“一套人马、一枚印章”审批新模式,更是让项目审批再提速。自项目审批服务部成立以来,累计办理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审批18件次、企业投资备案56件次、代帮办项目单位系统填报及提交申请49件次。为帮助项目尽早落地开工,项目审批服务部积极开展调研、找准企业堵点,针对项目的关键环节、困难问题,召开专题项目推进协调会,保证各个项目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已先后为9个重点项目解决了企业注册、规划选址等50余个问题。项目审批的新变化是辽阳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工作推进的一个缩影。今年,辽阳经济开发区在助企工作上还提出了“三保”理念,即保证企业实现原材料就近采购、保证生产生活管理井然有序、保证产出产品发货“一路绿灯”,通过三个保证,有效整合园区资源,助力园区各个企业联动发展。除此之外,辽阳经济开发区还通过组织召开域内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让企业之间能够互通有无,实现上下游信息共享。以“政银企撮合会”的方式,拉近企业与银行的关系,解决企业贷款难题,确保资金不成问题。创新招商模式吸引企业“安家落户”“今年,辽阳经济开发区的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创下了历史新高,1-10月完成了35.32亿元,同比增长37.86%。完成签约项目36个,落地项目20个。”11月22日,辽阳经济开发区招商综合部负责人兴奋地说。辽阳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能够有所突破,关键在于结合了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潜力,持续推出了符合当地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多次组织干部前往南方在招商引资方面有经验的地方学习,在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辽阳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才能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辽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姜树峰介绍。在招商引资上,辽阳经济开发区关注重点产业,以“内引+外联”的方式,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内生式发展与开放式发展共同推进的格局。对内重视本地企业扩产、扩能,通过瓦轴新能源汽车、鑫瑞嘉石墨等企业进行延链,同时加强闲置资产盘活工作,积极推进辽商集团、三一集团投资辽宁大型钢管有限公司等项目,以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对外广泛学习先进制药模式,加强企业合资合作,形成新的资金导入模式;立足已有的产业链和现有的企业,实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上门招商;开展“走出去”精准对外招商,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抓取优质项目。在招才引“智”上,辽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产教联合体,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将“政、产、研、创、用”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合作、优势互补,让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本地培养、本地就业。7月产教联合体成立至今,已有上百位本地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适配到域内企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今年,辽阳经济开发区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不断创新方式,精准招商、广泛对接招引项目,全程保障项目落地,通过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让投资方感受到辽阳经济开发区的诚意,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安家”。党建赋能项目建设推动项目“满弓劲发”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11月23日,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处新建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操控着新铺设的机器设备,加紧赶制订单。公司总经理王猛介绍,该厂房总投资2800多万元是辽宁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节能环保装备中试基地项目。目前,厂房搭建完成后,已经开始投入生产。“除了博仕科技的节能环保装备中试基地项目,我们园区石化设备公司新建厂房项目今年也交付了,华电光大公司的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去年开工的瓦轴新能源汽车轴承项目,今年也已投产……”辽阳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服务部主任韩阳介绍。据了解,今年辽阳经济开发区计划推进重点项目13个,其中,已有9个项目开工建设,4个项目办理了相关手续。在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的背后,是太子河区全区上下“实干”的成效展现。在项目建设进程中,面临汛期、内部工期任务紧、硬件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面对挑战,各相关职能单位应势而动,在工作中积极“亮身份、作表率、强党性”,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热情。今年,各级干部职工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辽阳经济开发区园区整体发展的“硬支撑”。在重点工程项目领域,推行“党建+项目”模式,各部门把力量聚集在项目一线、作用发挥在项目一线,助力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当前,随着源源不断的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落地辽阳经济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强磁场”效应不断释放,让太子河区从农业大区逐渐向工业强区发生转变。辽阳经济开发区建成30多年来,园区的面积在变、服务企业的方式在变、招商引资的模式在变,但是园区人的闯劲与韧劲没有变。面对新时代的号召,辽阳经济开发区不犹疑、不懈怠、不畏难,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实现让项目引领产业转型,让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经济发展助推辽阳经济开发区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记者:崔诗健
    12/19
  • 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日采气量突破4000万立方米
    12月15日,为应对强寒潮天气带来的持续极端低温天气,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开启极限保供模式,日冲锋采气量突破4000万立方米,成为全国第一个日采气量突破4000万立方米的储气库群,为东北及京津冀地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2021年至今,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日采气量连续跨越2000万立方米、3000万立方米、4000万立方米大关,彰显了辽河油田储气库群的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辽河油田储气库群日采气量突破4000万立方米。(摄影:张涛)作为京津冀周边最大的储气库群,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在保供期间强化冬季保供责任担当,细化完善保供方案、采销方案、应急方案;统筹储气、采气、供气、用气等各环节工作,强化上下游一体协调,确保平稳运行。记者王刚
    12/19
  • 海峡两岸(沈阳)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在沈音举行
    台湾民族歌手杨品骅(左)和沈音教师李优共唱《阿里山的姑娘》。古韵遗音,两岸传承。日前,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沈阳音乐学院主办的“‘携手文化传承同心谱写华章’海峡两岸(沈阳)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此次展演让两岸非遗艺术家们共叙乡情、共赏艺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艺力量。本次展演汇集台湾歌仔戏、台湾南管、复州鼓乐、东北大鼓、凌源皮影等两岸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辽宁复州鼓乐《龙舞丰年》拉开了展演帷幕,金丰茂、宋喜平、高岩等复州鼓乐团的演奏者,用声声鼓乐表达广大农民庆丰收迎佳节,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复州鼓乐流传于辽宁南部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世世代代鼓乐人的坚守与传承中,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金丰茂对记者说。舞台上,凌源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井春和凌源皮影艺术团9名演员表演了传统唱段《穆桂英大破洪州》,他们将凌源皮影戏鲜明的艺术风格呈现得淋漓尽致。歌仔戏是中国现存剧种中唯一源起于台湾的戏曲剧种,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李姿莹和她的学生带来歌仔戏表演《吕布与貂蝉》。李姿莹来自台湾省高雄市,现任职于闽南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歌仔戏的教学与创作,为歌仔戏在两岸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陈嬿朱是台湾地区知名的南管艺术家。此次她演唱的台湾南管《夫为功名》《棉搭絮》博得观众阵阵掌声,让在场观众充分感受到流传于闽南地区的传统音乐之美。记者了解到,福建南音在台湾省被称作南管,明清时由福建移民带入台湾,成为台湾地区重要的传统音乐之一。南管用闽南语演唱,其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古老的传统民族唱法,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音乐,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舞台上,响起了悠扬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包玉明和他的学生王业兴演奏了《吉祥的祝福》。催人泪下的传统二人转正戏《包公断后》、韩派评剧经典唱段《小河流水》将声音与情感完美融合。台湾少数民族歌手与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共同演绎经典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唱出两岸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情意。最后,两岸青年手牵手同唱《相亲相爱一家人》,带动起全场大合唱,将展演推向高潮。“本次展演既是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2023年对台教育交流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也是沈阳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项目。”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说,非遗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去传承,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永恒。记者:杨竞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