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澎湃动能2024年,鞍山市千山区将紧紧围绕支撑和服务新时代辽宁“六地”目标定位,严格落实“五提升、五攻坚”鞍山路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千山新篇章。千山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千山区将立足项目攻坚,以更大力度高效推动发展势能集聚,坚持把优质项目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强化项目谋划、招引、盘活、服务各环节统筹推进,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澎湃动能;立足产业实际、壮大优势,以更实行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消费升级、创新赋能等领域,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进产业蜕变腾飞;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以更强举措助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坚持围绕区域优势资源,打好温泉、生态、文化三张牌,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立足乡村振兴、高质高效,以更高标准推动农业农村更好发展,坚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着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立足生态保护、提升颜值,以更稳步伐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着眼品质提升、生态提优、管理提级,全面开展三项具体行动,让城市更加可观、可读、可感;立足破立并举、破除藩篱,以更新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激活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能。立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更实办法增进民生福祉,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安康、更舒适、更幸福。立足职责使命、敢于斗争,以更高效治理实现社会安全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更高水平推进平安千山建设,守护好万家灯火。作者:王渝荐01/09
- 辽宁省盘锦市:苇海收割忙图为空中俯瞰,收割机在苇海中作业正忙。隆冬时节,大地封冻。在盘锦市百万亩苇塘里,工人聚集,机器轰鸣,芦花飞舞,今年这里的芦苇又迎来了丰收季。在赵圈河等芦苇收割作业区,每天有200余台芦苇收割机穿梭在苇海中,进行芦苇收割全程作业。目前,盘锦市各芦苇作业区正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集中开展芦苇抢收作业,日均作业量达3000余吨。记者:刘刚01/08
- 辽宁省鞍山市: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电商直播集聚区1月4日,记者从海城市获悉,为积极开展电商直播集聚区的培育工作,发挥电商直播基地赋能实体经济网络销售的带动作用,日前,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电商直播集聚区(试点)。据了解,此次认定是省商务厅根据2023年初商务部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电商直播集聚区的工作部署,按照全省新型工业化暨重点产业集群推进会议上提出要全力打造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万亿级产业基地的工作要求,为发挥省电商直播基地赋能实体经济网络销售的带动作用,开展了省级电商直播集聚区(试点)认定工作。鉴于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在电商直播赋能产业带转型升级方面,持续发挥集聚效应与示范作用,为在全省推广其发展经验,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省商务厅认定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为省级电商直播集聚区(试点)。经过40多年的发展,西柳服装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40大类2万多种商品。依托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充足的商品,西柳的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为更好地推动电商产业良性健康发展,引领广大商户走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路,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应运而生。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始建于2015年,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由西柳镇政府负责招商运营。历经多年运营发展,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成为海城市电商企业主要的集聚区,目前已经聚集优质电商企业15家、网红团队50余个,本土电商达到7000余人。2022年,电商交易额实现123亿元,快递单量达1.3亿件。2023年,电商交易额完成201亿元,快递单量2.1亿件,同比递增。2023年,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凭借着区域电商标杆及产业集聚优势,还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记者:战风01/08
- 元旦期间,辽宁省博物馆迎来新年“开门红”元旦期间,辽宁省博物馆推出包括文化展览、互动体验、文创产品在内的“文旅大餐”,以多元供给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为广大游客带来了全新的博物馆体验,营造出欢乐热闹的节日氛围。数据显示,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辽宁省博物馆接待观众近3万人。逛辽博、看展览成为不少市民朋友元旦期间出游的新风尚。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合规同矩——辽宁省博物馆藏正体书法精品展”“从奥尔梅克到阿兹特克——墨西哥古代文明展”等展览为广大游客提供了多种观展选择,让大家可以利用节假日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领略中外文化的不同风采。围绕跨年大展“丹青万象——齐白石和他的师友弟子们”推出的“博物馆‘齐’遇记——走近齐白石”系列教育活动、“丹青摹白石笔墨庆诞辰”特色讲解活动,邀请广大观众一起了解这位艺术巨匠,沉浸式体验“丹青万象”展览。观众在观展的同时,动手体验发卡制作、镜子DIY、明信片盖章、挂件制作、手绘日历等活动,为自己的新年增添了满满的仪式感。元旦期间,辽博文创产品依然是观众打卡辽博展览的热门伴手礼,文创销售额继2023年“十一”黄金周后再创新高。展览主题商店销售持续火爆,AR数字明信片、各类饰品手作等产品走红网络,创意印章画、彩绘数字画等文创体验不断“圈粉”……这些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元素相结合,正在逐渐成为博物馆与观众互动的桥梁,让观众可以将新年的文化记忆带回家。这道丰富多彩的跨年“文旅大餐”紧扣观众的需求,彰显了辽博的文化资源与人文底蕴,融汇了文化服务的新理念与新风尚,为广大游客带来了难忘的节日体验,也让辽博迎来了2024年的“开门红”。一元复始万象新,在新的一年,辽博将奋力前行,继续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争取实现2024年“全年红”。01/05
- 辽宁省锦州市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勠力同心谋突破 踔厉奋发踏新程风劲潮涌当奋楫,勠力同心谱华章。黑山二期200兆瓦风电实现全容量并网、锦州石化公司新建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核心设备4台焦炭塔吊装就位、典冠科技智能自动化装备生产基地建设如火如荼……2023年12月喜讯频传,一大批重点项目撑起了锦州市高质量发展的腾飞之翼。据统计,2023年1月至11月,锦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全市投资呈现多方面积极变化。同时,锦州市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锦州市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争先进位、乘势而上,展现“英雄城市”的骨气、底气和血性,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坚决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锦州新篇章。锦州石化公司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的焦炭塔吊装就位。(摄影:崔治)实施项目建设“冬季会战”时时以项目建设为先,处处以项目建设为上,事事以项目建设为重。1月3日,锦州石化公司生产车间针状焦装置回转窑内,生焦块在1400℃的高温下变成灼热的焦流,在操作人员娴熟的操控下,缓缓进入焦冷器进行定型。“针状焦不仅为新能源行业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企业提供材料,也为冶炼金属行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从笔记本电脑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到应用在发电行业的蓄能电池,都在用我们生产的针状焦作为原料。”正在车间巡查的锦州石化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邓兴硕对记者说。目前,锦州石化公司新建40万吨/年针状焦装置正在全力建设。项目建成后,锦州石化公司将成为世界级针状焦生产基地,将为锦州市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如今的锦州大地上时时跳动着奋进的脉搏,处处涌动着勃勃的生机。寒冬时节,锦州市把“冬闲”变成“冬忙”,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理念,打响了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冬季会战”。强力推进已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已签约项目尽快开工、意向项目尽快落地,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发展格局。在产业转型升级战线奋力攻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强力推进工业企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服务体系,奋力建设东北临港现代产业基地城市。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锦州市树牢抢抓意识、压实包保责任、强化效率意识,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一企一策专班跟进、倒排工期、纾困解难。做好跟踪服务、全程服务,确保落地项目早建设、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锦州市在科技创新战线奋力攻坚,深入实施创新创业“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领军人才+创新企业”模式,全面搭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区域科教创新先导城市。锦州万得汽车电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检查产品性能。(摄影:崔治)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招商引资“尖刀班”锚定产业链精准出击,聚焦多渠道精准发力,突出专业化精准招引。招商引资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2023年,锦州市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相关发展战略,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服务为本,项目建设取得了新成果,招商引资成效持续提升。因一人而立一企,因一企而成一业,因一业而兴一市。为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锦州市深化开发区(园区)体制改革,在全市各个开发区(园区)设立41个招商局,41名招商局长是从全市副县级干部中择优选拔,具有一定招商经验和工作专长。同时,锦州市还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招商“尖刀班”,把精锐力量集中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主战场。如今,锦州市正对标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紧紧围绕“一枢纽、两中心、两高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在项目谋划上多下功夫,认真研究新产品、新模式,加快布局新赛道、新领域。充分发挥“九大攻坚战区”作用,9个县(市)区要立足区位优势,打赢“主战场”。2个国家级开发区要加快培树先导优势,4个县(市)要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强势崛起,3个城区要全面振兴城区经济,形成多点支撑“攻克锦州”的发展格局。锦州市进一步明晰主导产业定位,结合产业特点和优势资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科学精准抓招商上项目。依托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创新资源招项目,强化务实推进,有力有效组织招商活动、推动项目落地。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做到项目储备、签约、投产、建设工作无缝衔接。强化重大项目市、区两级领导包保机制,清单化、工程化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聚焦提高落地率、开工率、投资率、投产率,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锦州。打出组合拳创建营商环境“升级版”下好精准服务先手棋,打出政策扶持组合拳,打造亲商护商“样板间”。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锦州市实施了打造“安心、暖心、省心、放心”4个营商环境专题行动,重点围绕推动解决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缺失、企业群众审批繁办事难等8个方面突出问题,通过突出问题整改的牵动引领,带动其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推动营商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提升,用营商环境之“优”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蓄势聚能。锦州市持续深化“清风锦州”建设,首批评树了168个“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协调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水电气暖企业、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开展《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编制推广工作。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工作,梳理了24条工作检验清单,组织各部门以办事人视角,对线上线下各种办事渠道进行换位体验,实现“政府供给”和“群众需求”的良性互动。锦州市研究制定《锦州市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礼遇便利”服务举措15条》,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重点,围绕企业在锦州的住、行、业等方面,推出全要素礼遇便利服务举措。在锦州湾机场、锦州南站常态化开通出行绿色通道;实行民企职称评审“直通车”;为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法定名称章、发票专用章、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等政策措施,通过提升服务的“含金量”,有效满足政务服务、人才服务、企业用工等实际需求。今年,锦州市围绕以绩用人明导向、职级鞭策添动能、评先推优奖先进、选树典型鼓干劲、考评比武验成效、容错纠错促担当等10个方面,推出“每年拿出10至20个县处级领导岗位,提拔重用在营商环境建设、经济发展一线表现突出的干部;每年拿出20至30个职级职数,用于激励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中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每年选树30名左右先进典型;对同类领导班子和同类职务干部进行‘亮剑比武’”等举措,进一步激励全市干部担当作为。记者:崔治01/05
- 辽宁省朝阳市:筑牢“压舱石” 装满“粮袋子”烈烈日头汗水咸,袅袅炊烟米饭香;兢兢业业耕作忙,春去秋来谷满仓;丰收大地皱纹深,养育人民是功臣。粮食,以颗粒计算的生命之本、精神之根。日出里的建平县黑水镇梯田蔚为壮观。(摄影:肖景昕)大田作物机械化播种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摄影:肖景昕)巍巍凤凰山,苍茫雄浑;悠悠凌河水,奔流不息。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朝阳人,用自己的双手默默守护着“朝阳粮仓”。为了端牢“中国饭碗”,朝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重点工程项目为基础、农业科技为支撑,大力实施1亿元的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朝阳力量。朝阳县七道岭镇玉米收割现场。(摄影:肖景昕)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朝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保障粮食安全工作。202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717.38万亩,其中玉米548.52万亩、大豆11.09万亩、油料作物6.61万亩,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5月中旬至7月初无有效降水,214万亩农作物受到影响。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增加灌溉面积、开展人工增雨、实施农艺抗旱以及强化“一喷多促”、补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等中后期田间管理,抗旱工作效果明显。加之7月5日后的连续几场降雨,旱情逐步解除,粮食产量测产评估超过30亿公斤,有望收获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机械化作业收割谷子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摄影:肖景昕)落实藏粮于地。牢牢守住906万亩耕地保有量和77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处理“大棚房”问题2个,违规部分全部拆除完毕,现已复耕。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5.5万亩,完工12.8万亩,累计达到30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39.8%。推广保护性耕作234.1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685.8万亩次,北票、凌源落实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北票、建平、龙城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五个产粮大县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覆盖,全市耕地质量较上年提升0.02个等级。龙潭、青龙河等5个中型灌区实施维修改造项目7个,完成投资6368.93万元。广袤的朝阳大地上大田作物茁壮生长。(摄影:肖景昕)落实藏粮于技。全市制种基地面积达到9697.41亩,建设农作物新品种展示推广基地120亩,展示新品种388个次,良种覆盖率达到96.3%。建平县获评省中草药品种种植重点县。实施1亿元的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20万亩(全省仅2个),亩产平均提升200公斤以上,达到“吨粮”水平。实施玉米绿色高质高效项目,打造示范区4个,辐射带动面积34万亩,平均亩产提升100公斤以上。全市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2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500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到1819台,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4%。不弃微末,不舍寸功。践行“国之大者”,守好“朝阳粮仓”,朝阳人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朝阳的广袤田野上,已然稻菽成浪、谷米满仓。记者:杜才01/04
- 辽宁全省市场消费迎来“开门红”赏烟花、逛灯会、看演出、品美食、嬉冰雪……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省各地形式丰富的跨年活动让众多消费者消费热情攀升、消费体验提升。沈阳市沈河区一处胡同内,美食小吃吸引众多消费者光顾。(摄影:查金辉)1月2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商务系统一手抓元旦促消费活动、一手抓保供稳价,促消费活动丰富多彩、市场供应货丰价稳。重点监测的160余家超市、餐饮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快速增长,餐饮消费增势强劲。假期三天,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5%,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3.3%。一系列促消费活动为消费向好提供了重要动力。元旦期间,全省举办重点促消费活动270余场,参与企业近8000家,重点监测的50个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5%以上。特别是以“电商消费新场景实体经济新动能”为主题的辽宁省第四届电商直播节,举办了乡村全面振兴助农直播、工厂电商直播、跨境电商直播、直播助力文旅融合等主题专场活动,形成全省万场直播促消费热潮。一系列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省内各商圈纷纷开展辞旧岁、庆元旦活动,仪式感、沉浸感十足,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元旦消费体验。沈阳方城“龙腾万里迎八方,万象更新熠方城”跨年夜活动、太原街舞龙巡游、老北市“橙意”感恩音乐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流连忘返。大连星海湾“古装主题·冬季集市”、罗斯福广场“新年欢乐颂”跨年迎新、倍客优市集“‘味’你而来‘食’你所爱美食节”等活动,全面活跃节日消费市场。元旦假期,全省餐饮消费市场火热。沈阳市餐饮企业迎来消费“小高峰”,不少餐饮企业跨年夜包房爆满,沈阳中街餐饮更是出现“千人排队”现象。大连市重点监测的5家餐饮企业元旦假期总营业额达到1228万元,上座率较去年同期增长41%。抚顺市餐饮消费以烤肉、火锅、烧烤以及麻辣拌、冷面、家常菜等为主,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上升65%。与此同时,各地商务部门加大市场监测和货源组织力度,有效保障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各地积极组织各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加大生活必需品及节庆商品上市量,充分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各地采取政府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猪肉、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储备量,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记者:董翰博01/04
- “人才兴市”为辽宁本溪振兴注入新动能完善引入体系创新留人机制强化服务保障“人才兴市”为本溪振兴注入新动能核心提示本溪市持续推进“人才兴市推进年”活动,通过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惠民富市”四大战略,将“人才兴市”作为发展战略进行明确,一批批优秀人才不断为本溪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从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到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从推进校地人才合作,到创新机制留住人才;从推进改革务求精准管用,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人才的涌现为全市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溪市举办招聘活动,推进企业人才、用工需求落实落地,图为招聘会现场。(摄影:李龙江)确立“人才兴市”发展战略日前,本溪市老边沟兰河峪林场基地进行了生态种植林下人参测产验收,得到的数据是人参亩产量332.18公斤,产值12万元。这个数据超过了国内多数林下参的亩产量,受到了专家一致认可。亩产获得新高要得益于兰河峪林场基地采取了首创的林下人参生态种植模式,它吸收以往林下仿野生种植和园参的优点,具有优质、高产等特性,开创了林下有机人参种植的新生态模式。如果追溯这种种植模式的由来,不得不提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他以人参种植专家的身份得到本溪市“人才兴市”战略的青睐,并最终得以成功引进,在本溪龙宝参茸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联系点。朱有勇带领的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长期在本溪开展技术研究,“人参林下生态种植及后茬轮作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项目还入选了“兴辽英才计划”带土移植项目。本溪林下有机人参产业的丰硕成果,是本溪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成果的一个缩影。本溪市通过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人才兴市、惠民富市”四大战略,首次将“人才兴市”作为发展战略进行明确。本溪坚持以“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本溪”的理念,大力实施“山城英才计划”,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动人才工作,提升人才吸引力、承载力、竞争力。本溪市委、市政府将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体谋划、统筹推进,深入重点行业领域与百余名企业高管、科研人员、专家劳模和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实施“山城英才计划”广泛集聚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政策措施》为核心的“1+41”人才政策体系,推出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给予高校毕业生乡村创业补贴以及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签订定向实用人才合作培养协议等一系列新举措,努力形成了各类人才加快汇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为确保人才工作见行见效,本溪市委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人才兴市推进年”活动,本溪市每年拿出人才专项资金超过2000万元,组织、人社、科技、教育、卫健等部门联动配合,推进完成重点工作任务60余项。本溪市为本溪鹤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辉专家工作站提供“山城英才计划”专项资金补助。(本溪市委组织部供图)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人才“没想到本钢的科技化程度这么高,为本钢点赞。”不久前本溪市举办了一场“高校学子本溪行”活动,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杨柳潇潇在与钢铁产业零距离接触、感受本溪工业底蕴后发出感叹。此次活动有数十名考取不同院校的本溪籍大学生前来参加,他们先后参观了包括本钢集团、福耀玻璃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当现代化、智能化的工业生产线呈现在眼前时,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碰撞”到一起,令学生们大为震撼。“高校学子本溪行”活动只是本溪市开展“人才兴市推进年”的众多活动之一,此外还有“高校学子留溪来溪”专项行动、“本是你家·溪你为才”校园服务行活动等。本溪学子通过参观本溪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亲身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本溪市大力引进人才的决心。与此同时,本溪市还将人才培育作为长远发展大计。本溪市专门举办了“山城英才”颁奖典礼,正式发布首批“山城英才计划”入选者名单。2023年的获奖英才共有49人,分别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优秀工程师、优秀高技能人才、优秀教学人才、优秀医学人才、农业专家、金融人才等9个项目,共兑现奖金208万元。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兼首席工程师刘宏亮在颁奖典礼上说:“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我深感荣幸。我将进一步在科技领域发挥领军作用,与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本溪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科技力量。”深化校地企合作也是本溪市引进人才的重要形式。通过举办校企联动座谈会,本溪市邀请国内知名企业、沈阳药科大学、辽宁科技学院等高校和本溪当地企业共享资源、共谋发展,成立了辽宁大学(本溪)城市研究院,辽宁大学选派经济领域专家教授任研究院院长,在溪研究产业发展规划等工作。另外,本溪高新区每年还出资50万元在沈阳药科大学设立了“药都奖学金”,本溪市为驻溪高校提供人才公寓30余套,授权高校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183人,2023年本溪市共开展校地合作90余次。“高校学子本溪行”活动,学生们在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本溪馆。(本溪市委组织部供图)以政策保障留住人才“我不仅拿到了生活补贴,本溪市委人才办更是给我安排了人才公寓,这个冬天真温暖!”日前,本溪高中教师北京大学毕业生谢酩宸搬进了近8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他是本溪市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的受益人之一。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本溪市对如何留住人才也下了一番功夫。本溪筹集4200万元国有房产,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了高质量的“科学家花园”和人才公寓,为引进的科技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安居保障,房间内家具电器一应俱全,还准备了被褥等生活必备品,真正做到了“拎包”入住。另外,本溪市还制发了“山城英才卡”和相应的微信小程序,为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医问诊、文体休闲、餐饮住宿、交通出行等全链条服务保障,相关人才可持卡带5名同行人员免费游览本溪水洞、关门山、枫林谷、铁刹山、望天洞等风景名胜。同时,在人才身份认定上,本溪市开发了“山城英才卡”微信小程序,商家可直接扫码进行身份识别,并提供相应人才服务。本溪市还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操作细则》《本溪市高层次人才父母惠老关怀服务优惠政策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一项项暖心服务让生活在本溪的各方面人才不断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本溪市加快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推行线上“一码”加线下“一窗”,实现人才政策和服务“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积极探索人才政策“免申即享”模式,加快推进“政策找人”和“服务找人”。与居住相配套的是被引进人才的出行和父母养老保障待遇,本溪市已经开通了10条“定制公交”“定制班车”线路,并将根据企业需求陆续开通多种方式的便捷服务。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父母健康评估补贴、入住养老机构服务补贴和免费配备远程监护智能养老设备等优待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的父母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帮助高层次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本溪市还在完善金融服务人才举措,放宽户均贷款金额限制,鼓励金融机构借用政策性低息信贷,鼓励发展“科技贷”“创业贷”等信贷产品,逐步推广创业项目费用损失保险、知识产权融资保证保险、人才发展支持保险等保险产品。人才引进成果初现通过对多个领域人才的引进,本溪市“人才兴市”战略的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数据显示,本溪市新建院士联系点1家、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学会服务站6家,列入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4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85项,签订技术合同218项、成交额15.5亿元。特别是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出资1.1亿元承接沈阳药科大学化药一类新药盐酸川丁特罗,科研成果转化成交额创本溪历史新高。在“智汇本溪·聚力振兴”活动推进中,促成域内外专家人才与本溪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合作102项,并选派科技特派员65人,助力农业、工业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重点难点问题。在钢铁冶金、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和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本溪市坚持“带土移植”引进人才、团队和项目15个,其中辽宁高端技术材料有限公司的518金属铁新技术制备及产业化项目已成功转化,2022年以来已实现销售收入近27亿元;辽宁华日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辐照交联聚四氟乙烯项目也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该项目的空白。本溪市还组织开展了“学会入溪”活动,2023年新建立省级学会服务站6家,为鼓励学会服务站发挥作用,开展了首届本溪市示范学会服务站评选工作,并向2家示范学会服务站分别发放补助资金10万元。本溪市紧紧围绕“人才兴市”发展战略,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一批批优秀人才正在山城大地各展所能,不断为本溪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能量。本溪市人社局已相继完成了《本溪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本溪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编制工作,同时发布了《本溪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本溪市急需紧缺人才认定办法》,继续加大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记者:许蔚冰01/03
- 辽宁省鞍山市:上榜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推荐节点城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公布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在“欢乐冰雪·辽宁冬韵”冰雪旅游线路中,鞍山作为线路主要节点城市入选其中,鞍山千山滑雪场被列入线路沿线冰雪旅游点,鞍钢集团展览馆、汤岗子温泉度假区被列入沿线其他旅游产品。鞍山是东北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冰雪温泉游一直是冬季鞍山文旅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鞍山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作出充分挖掘冷资源,策划组织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做热文体旅市场等工作部署,强力推动将冬季冰雪冷资源转化为热效应,提升冬季鞍山文体旅市场热度,拉动鞍山冬季文体旅市场消费。鞍山市文旅广电局全面发力,让冬季鞍山月月有爆点、周周有精彩,做足冬季冰雪游文章。激发鞍山冬季文体旅市场活力。激情冰雪,燃情钢都。鞍山丰厚的文体旅资源、多彩的文体旅活动,彻底点燃了冬日的钢都,同时也让鞍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冬季旅游的热门城市,鞍山的千山滑雪场、汤岗子温泉以及鞍钢博物馆等文体旅资源受到极大关注,成功被选入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记者:杨海霞01/03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在大连下水12月25日,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在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工业园下水(见上图)。该船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功能的科研及实训船,实现了智能化全覆盖,驾、机、电深度融合,智能化水平世界领先。(摄影:王伟)该两用船长69.83米、宽10.9米,服务航速17.5节,排水1430吨,配员50人,在自主航行、船岸协同、虚实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实现了船舶航行环境全方位感知、全水域自主航行、跨时空人机共融操控,具有虚实结合、岸海一体的综合测试与验证能力。同时,该船设立了首个智能船舶海上移动试验验证平台,可满足日常营运、智能系统研究、科研试验、教学实训需求,可同时实现四级海况正常科研教学、六级海况安全返航。记者:吕丽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