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丹东港口集团与口岸联检部门合力打造港口发展新高地“真的是太方便了,我干了二十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高效率的通关。”近日,一位客户在丹东港码头发出感叹。今年以来,丹东港联合大东港海关、丹东海事局、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根据各自职责定位、专业特点和发展条件,着力提高通关时效,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开创口岸发展新篇章。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丹东港高度重视与口岸联检部门沟通交流,通过上门拜访“走出去”,现场指导“请进来”,共同开展20多次沟通会商,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达成多项共识。口岸联检部门以“信息化建设”的思路破题,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成果与口岸查验结合,积极探索“无纸化对接、5G网络覆盖及应用、港口作业可视化系统、外围协同系统”的方式,打造高效便利化通关环境。一系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举措,切实帮助港口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大东港海关以“关港合作”战略为切入点,通过“硬监管”与“软服务”结合,加快通关便利化,助力港口通关效率提升;丹东海事局在港口航道碍航物打捞、通航秩序及船舶污染防治方面“送服务进港口”,主动对接,找措施、想办法;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强化服务、重视监管,主动深入港口调研……一系列暖人心、惠企业的行动,使丹东港在瑕疵资产整改、泊位升级改造和口岸开放等方面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安全的海上运输环境,离不开口岸联检部门和港口的共同努力。为确保口岸联检部门工作顺利开展,丹东港科学配备标准化检疫方舱,极大提升了检测条件和便利性。建设互市贸易区首站卡口,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网络设施增加专线流量,确保监管精准到位。通过不断做强港口引擎、提升发展能级,共同营造信息联通、资源共享、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在奋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方面,丹东港以实际行动展现央企责任担当。一直以来,丹东港与口岸联检部门高度互信、互相支持,不仅在业务领域合作紧密,更共同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水陆综合应急演练、“海港杯”足球联赛、“清理海洋垃圾、共护碧海蓝天”招商局志愿者支持计划项目、党建共建座谈会等多种活动形式,增进友谊,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发展新局面。未来,丹东港将立足“十四五”规划,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争取口岸联检部门更大支持,提升港口通关效率,以港兴市、以港促产、以港带城,助力辽港集团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携手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12/14
- 辽宁东港市北井子镇: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振兴近年来,辽宁东港市北井子镇将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眼下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走进位于北井子镇王家坨子村的君华生态养殖家庭农场,一座座高标准草莓温室大棚映入眼帘。农场负责人潘光告诉记者,今年栽植的都是冷冻苗,草莓上市早,从11月中旬可以持续到来年6月份。通过“电商+订单”模式,并与直播平台合作,目前草莓销往全国各地,不但价格好,而且供不应求。北井子镇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全镇共发展规模设施农业园区10个,建成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750余栋,占地面积3500多亩。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发展产业、增收致富。12/14
- 辽宁丹东: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和辽东学院联合开展了“校地合作科技下乡”活动。汤山城镇是辽东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辽东学院派出专业教师对该镇村干部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培训。同时,镇里积极宣传本地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特色,把高校知识“引进来”,让乡风民风“走出去”,将“送”“帮”“扶”与校地合作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12/13
- 辽宁丹东:特色发展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力近日,在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孤山村一处温室大棚内,村两委委员李然波正在打理茄子苗。楼房镇因村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强村富民注入新动力。12/13
- 辽宁东港市:小小草莓种出“莓”好甜日子作为享誉全国的农业品牌,辽宁省的东港草莓不仅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更让一批批种植户走上致富路。东港草莓的发展前景和商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农村,加入到草莓种植队伍中,林运宝就是这支队伍里的“新人”。记者见到林运宝时,他正在自家草莓棚里忙碌着。林运宝告诉记者,之前他从事服装纺织业,今年是第一年种植草莓。从服装纺织到草莓种植,林运宝是个彻彻底底的“门外汉”。他多方学习技术、考察土壤,最终在东港市黄土坎镇山河村购买5栋大棚,运用冷冻苗技术,开始草莓种植之路。草莓种植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容不得半点马虎,从草莓苗栽入暖棚开始,林运宝几乎每天都待在草莓棚里,细心观察草莓苗的生长发育情况,不管是温湿度控制,还是水肥管理,每一项他都亲力亲为。11月9日,林运宝的头茬果抢得市场先机,以每斤六七十元的价格销往全国各地。看着眼前绿油油的草莓苗,想着自己逐步走上正轨的新事业,林运宝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经过一年经验积累,他对未来发展有了初步计划,把育苗、草莓苗冷藏、草莓苗移栽,直到草莓采摘全部集中在一个地点,发展流水线式种植模式,形成产业化。近年来,黄土坎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农民发展草莓种植。截至目前,全镇共有草莓大棚2400余栋,占地5760亩,年产值80640万元。12/13
- 辽宁丹东:5G“云税通”智慧服务平台实现“双向减负”“缴税、领取发票都不用来回跑税务局,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真是太方便了!”12月6日,在丹东市振兴区八经街无人智慧办税厅,王彦荣自助领取了一摞增值税发票。从纳税人的痛点、堵点出发,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丹东市税务局成功推出5G“云税通”智慧服务平台,在全国首创“一键接入、即时办结、智能推送、个性服务”政务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从线下“点对点”到线上“面对面”的创新,极大地减少了纳税人往返办税厅办理业务的次数,降低了税务部门办税服务窗口人员的工作强度,实现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向减负”。记者在元宝区税务局智慧税务大厅看到,纳税人可以自助办理发票验旧、发票代开、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查询打印等多项涉税涉费业务,还可使用终端的“云税通”远程视频办税功能,一键直拨市局5G集约服务中心,实时进行业务办理、政策咨询、专家会诊。丹东市税务局5G集约服务中心以“云税通”手机APP、WEB端为载体,为“一键办税”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智能服务,实现76项高频业务服务事项更简、办税更易、服务更优,审批类事项办理时间压缩72%。目前,5G“云税通”智慧服务平台辐射全市7个县区、45个基层服务厅和办税点,注册用户覆盖全市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96%的税费业务都可以远程办理。平台还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分类、筛选、应用方面的优势,通过多种智能服务终端,让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已推送税费优惠政策40余万次、风险前置提醒3200余次,政策推送精准率达95%。强化“银税互动”,2020年至今,帮助全市396户中小微企业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四行业纳税人累计获得贷款23.87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难题。12/13
- 讲好“辽宁故事” | 用“干”字精神奏响中国“美丽乡村”华彩乐章为助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按照省政协统一安排,市政协正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讲好‘辽宁故事’(丹东故事),展示良好发展预期界别组活动”。为加强宣传引领,特开设“讲好辽宁故事描绘丹东篇章”专栏,充分展现政协组织和各界别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勇于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讲述真实、生动的辽宁故事、丹东故事,展示辽宁和丹东良好发展预期,共同为助推辽宁振兴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讲述人:凤城市政协委员缪玲敏(农业界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老书记毛丰美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家乡大梨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20年末,集体固定资产超过6亿元,人均收入2.2万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乡村”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凤城市大梨树村貌(资料图)1992年,大梨树村成立了丹东地区第一家村级党委,把党支部建在工、农、商、贸、旅五大产业链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实现每个党支部都有固定活动场所,每个党小组都有学习中心户,每名党员都有责任区。党员主动当起“干”字精神宣讲员、环境卫生保洁员、产业发展技术员。党群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功能作用,在服务广大村民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的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党员来村学习毛丰美事迹专题活动的功能。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资料图)大梨树村这些年始终坚持集体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带领村民们共同富裕。集体经济在产业引导和解决就业两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全体村民的幸福指数逐年提高。村两委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科学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过去多年形成的工业企业逐步进行调整,如五味子加工业为全村五味子产业提供了质量保证,金翼钛业为村集体经济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2019年,金翼钛业成为村第一家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20年,顶住疫情冲击,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实现产值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企业净利润1480万元。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加大环保投入,2017年通过强化管理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效果大幅度提高,实现了清洁生产。在批发和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梨树村强化管理措施,加强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保证了凤泽大市场和龙泽农贸市场继续平稳运行,稳中有增。村中心区域餐饮、住宿服务已经形成规模,特色农产品和粗加工产品,深受广大游客欢迎。村两委通过统一规范指导和服务,产业实现稳定发展。商贸服务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也为大量城里自由职业者就业提供了方便。向前来考察学习的同行讲述发展经验(资料图)大梨树村创业发展经验,引起了各级组织的普遍关注,各地农村纷纷组织基层干部和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等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201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大梨树村举行,大梨树村成为当时东北唯一的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十多所大专院校都在这里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大梨树培训基地服务中心已形成了日接待900人培训和会议、500人住宿、3000人就餐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学习毛丰美活动的持续推进,宣传“干”字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成为大梨树旅游的红色主线,吸引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学习。干字碑、毛丰美纪念馆等处,成为基层单位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行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以毛丰美事迹宣传为专题内容的“十个一工程”,全面宣传“干”字精神成为大梨树村红色旅游最亮丽的名片。与此同时,大梨树旅游业的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也有了新的突破,成为许多干部群众考察大梨树人创业路的重要内容。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展示满族风情,大梨树村不仅被国家民委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教育基地。每年举办的满族莫勒真大会及传统的满族体育活动和文化技艺展示,吸引北京、四川等省市满族协会前来观演。“干”字广场(资料图)“干”字精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是大梨树人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激励新时代大梨树人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欢迎您来大梨树,咱们一起学习“干”字精神,感受“干”字氛围,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12/10
- 辽宁丹东:污染防治3年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12月8日,记者从辽宁丹东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1月至11月,丹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334天,优良天数316天,达标率94.6%,位列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27微克每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一。截至目前,丹东市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达到100%,地表水劣Ⅴ类比例为0;丹东市两个水功能区断面为Ⅱ类,达到考核目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考核指标;城市黑臭水体互检达到“优于轻度黑臭”国家标准。这些令人骄傲的数字背后,写满了丹东人对生态环境的细心呵护。近年来,丹东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役、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压茬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18年至今,全市污染防治方面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455项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全部完成。在大气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方面,丹东积极落实“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工业污染源整治,落实低矮面源散煤治理工作,强化移动源污染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先后完成城区7070台居民现用燃煤直燃炉环保节能改造,抽测柴油货车40230台,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2105辆,整治“散、乱、污”企业44家。在水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方面,丹东积极落实“碧水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入河(海)排污口整治,推进落实河长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业点源污染。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排名全省第一,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1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近岸海域两功能区水质均达到或优于相应功能区海水水质标准,城市黑臭水体互检达到“优于轻度黑臭”国家标准。在土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积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健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联动机制,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和初步采样调查,规范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管理,严把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丹东持续加大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积极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凤城市大梨树村被命名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被命名为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2/10
- 辽宁丹东:加快建设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开放型城市进入“十四五”,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辽宁丹东市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东北东部最便捷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开放型城市,在全省推动开放发展上当排头兵、做先锋。年初以来,丹东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全力稳住外贸出口,促进消费市场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完成复制国家级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86项,成立4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积极组织企业线上线下大型进出口商品展销会12个;外贸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近300家。冬日的大东港依旧繁忙。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10月,丹东经贸代表团在深圳参加“辽宁—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成功签约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经济效益好和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签约额54.6亿元,涵盖智慧农业、环保涂料、水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丹东展厅。在深圳期间,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向参会的深圳企业家详细介绍到丹东投资兴业的独有优势和产业特色,诚挚邀请广大深圳企业家来考察洽谈合作。丹东市相关地区和部门与深圳诸多企业家开展座谈交流。丹东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陆海空交通物流条件、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对珠三角地区企业产生了强烈吸引力。丹东经贸代表团务实高效的作风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更是给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握新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敞开胸怀开放发展,俯下身子真抓实干。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以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为目标,丹东着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年初以来,丹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战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开放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定期总结、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编制完成《2021年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方案》,形成《丹东市开放型城市发展规划》初稿,启动丹东市口岸经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完成复制国家级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86项。同时,大力提升口岸开放和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项目和丹东机场航空口岸开放项目,太平湾口岸作为一类口岸管理项目已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投资近200万元改造公路口岸联检楼旅检查验通道,完成公路、铁路口岸防疫设施部分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全市开发区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工作,边境经济合作区在区域带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三方面得分高于全省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积极推动双向投资,组织企业参加中东欧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服务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积极推进东北亚未来产业园项目,成立了由24家单位和地区组成的项目规划咨询工作专班,目前已完成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初稿。推动创新发展培育壮大互市贸易没有高水平开放,就没有高质量发展。丹东把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基于互市贸易的政策优势,丹东市“十四五”期间将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全力打造以四大功能区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先行区,创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与此同时,丹东还将以日韩等国的高端装备制造、精密电子、医疗产业落地为目标,申请国家赋予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功能及相关配套政策,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政策与综合保税政策叠加,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丹东建立高效运行机制,组建边民合作社,有序推进互贸区建设和综保区申建工作。在互市贸易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引领下,各工作专班、工作组围绕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按照序时进度,有计划地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已成立4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完成省级验收的准备工作;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回购土地,初步确定投资运营主体;一撮毛边民互市贸易区筛选了新的选址地块;金山边民互市贸易区调整地块控规,进行土地整理;河口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在洽谈投资主体相关事宜;综保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丹东市正在以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区)为核心,以边民互市贸易区(点)和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为两翼,通过构建“一核心、八区点、九园区”的边境贸易布局,创建集边境贸易、加工制造、生产服务、物流采购于一体的高水平沿边开放平台,打造内外联动、陆海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丹东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水海产品等行业,组织企业参加一系列有行业针对性和明确目标市场的线上线下活动,扩大出口规模。加快外贸基地培育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增加国际商标和境外专利数量,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设备进口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新兴贸易业态,重点加强域外优质外贸企业的引进工作,带动外贸企业扩体量、上规模,促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买全球、卖全球”东北亚数字贸易基地。年初以来,为了助力企业发展,丹东商务部门加强调研,及时掌握企业面临的问题、发展瓶颈、政策需求等,协调相关部门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组织重点外贸企业参加了RCEP、跨境电商等业务培训,发放RCEP商品关税减让指南,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协议规则扩大进出口。截至目前,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近200项。培育外贸新业态,实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项行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助力凤城增压器汽车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基地,全市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3家。推进国际营销体系(海外仓)建设,实施培育壮大国际营销网络(海外仓)专项行动,鼓励现有国际营销网络向公共服务平台转型。制定《中国(丹东)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启动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申报工作,在全省4个申报城市中排名首位。此外,通过召开政策培训会、点对点宣传等方式,丹东市鼓励企业参保政府平台免费出口信用保险,扩大出口信保覆盖面,目前全市参保企业已达205家。指导企业用好各级外贸促进政策,已经向省商务厅申报出口信保、开拓国际市场、服务外包、外贸综合服务、加工贸易、茧丝绸等六大类96个资金扶持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哈洽会、跨采会等线上线下大型进出口商品展销会12个,参展企业近220家。仅春秋两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即达成出口交易额1200余万美元。12/10
- 辽宁丹东开放型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辽宁曙光汽车集团、凤城时代龙增压器等9家企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3个海外仓,国际营销网络“稳中提质、多点开花、形式多样”;全市已培育建设6个重点外贸基地,其中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个;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500余家,网店1.1万个,电商从业人员12万人……年终岁尾,一组组数据表明,丹东“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已迈出坚实步伐,成效初显。丹东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今年以来,丹东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丹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开放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编制完成《2021年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方案》,制定《丹东市开放型城市发展规划》,对建设开放型城市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同时,全面加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东北东部城市以及扬州等地区的合作,大力提升口岸开放和建设水平,加快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为进一步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丹东市把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建立高效运行机制,项目化、具体化、责任化推进互市贸易工作,并申请国家赋予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综合保税功能。目前,综保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已成立4家边民互市贸易合作社;大东沟边民互市贸易区已具备通关运营条件……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丹东市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靠市场、契约、效率吸引各方投资。今年前10月,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6%,居全省第一位。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