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
    11月29日,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的工作人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来到凤城市边门镇那家村,向其赠送了篮球、图书、打印纸、硒鼓、消毒液、口罩等村里急需的办公用品和防疫物资。村党支部书记崔立龙对多年来市文旅局给予那家村的帮扶表示感谢。那家村总人口16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共264人,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被确定为那家村的帮扶单位。他们迅速成立了3人工作队。当年12月,工作队入驻那家村。经过几年的努力,那家村于2018年成功摘帽。如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今年初,丹东市文旅局又专门制定了《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安排计划》,主要负责人及各帮扶责任人及时到那家村走访调研,详细了解帮扶村具体情况,并对那家村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还与那家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送科技下乡,向那家村捐赠了价值3000元的图书,并组织科技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冷棚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和柞蚕养殖技术培训。9月,新一届驻村工作队来到那家村,先后帮助村里农户联系代销鸡蛋等农产品,为村里争取了近2000元的办公卷柜等办公用品……6年多来,在3批驻村干部的帮扶下,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艰巨。新一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吴波说:“驻村工作队一定履职尽责,配合村‘两委’开展好各项工作。”“有了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今后我们村‘两委’更要全力发展各项产业项目,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崔立龙说。
    12/09
  • 辽宁丹东市民政局:帮扶基础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12月6日,从丹东市民政局获悉,该局工作人员近日来到对口帮扶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据了解,自2016年至2021年8月底,该局驻村工作队先后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政策性帮扶资金共计731万元,主要用于320平方米冷库建设,安平河200延长米应急水毁修复工程和小流域治理,修建8个村民组20公里道路,30盏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2处桥涵建设。2021年,丹东市民政局直接投入福彩公益金80万元,完成403平方米含卫生室、浴室、活动室等多功能村综合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资2万元建设农村幸福院,有效解决了本村老年困难群众日常需求。投入8.2万元提供老年活动设施,协调10万元新建800多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零收入增加到现在的每年17万元。下一步,丹东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拓展综合设施服务项目,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丹东市民政局还将帮助大古岭村探索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和快递投送等服务项目,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在养老服务方面,丹东市民政局还将进一步指导健全完善村中幸福院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规章,打造全市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示范型项目。加速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12/09
  • 辽宁丹东:步达远农业科技园正式运营
    近日,历经8个月施工建设的步达远农业科技园正式运营。该科技园位于宽甸步达远镇,占地面积近50亩,以葡萄种植产业为主,共有高标准葡萄温室大棚14栋,种植的红提葡萄每亩产量可达3000多公斤,亩产值4万余元。据了解,该科技园投入使用后,将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更高品质的新品种葡萄和种植人才,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预计2022年,步达远镇的红提产量将达到15万公斤,产值达210万元。近年来,步达远镇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为核心,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此次成立农业科技园,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该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具有步达远镇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09
  • 辽宁丹东:智慧化改造助推老旧小区华丽转身
    “虽然是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但是居民现在却享受着现代化的服务,大家都打心眼里高兴。”12月3日,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永安花园小区的居民们看着一幢幢焕然一新的单元楼,眼里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初冬时节,永安花园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示范工程并没有因寒冷而停歇。经过近8个月的改造,永安花园小区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原本拥挤的老旧小区变身集智能、颜值于一体的现代化小区,居民都拍手叫好。统一色调的墙面、统一的门市招牌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纵横交错的各类线缆“蜘蛛网”已经全部合理落地,映入眼帘的新型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单元门的门禁系统陆续安装完毕,楼前的智能垃圾回收箱“闪亮登场”……随着改造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智慧”元素被运用到永安花园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智能化改造正在给老旧小区安上“智慧大脑”。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今年以来,元宝区委、区政府以永安花园小区为示范点,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数字赋能、共建共治”的工作思路,发挥小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大力拆违、基础改造、加装电梯、智慧加装等系列措施,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多次使用测试,新安装好的智能路灯已测试完毕正式“上岗”,立柱上的LED显示屏,正滚动播放着元宝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片。LED显示屏上方还加装了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监控社区情况。永安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晓倩指着路灯介绍道,路灯虽然体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尤其上面的显示屏和广播,可循环播放各类通知,还可以一键报警。老旧小区存在着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治理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张晓倩介绍道,因为该小区以前没有对讲系统,甚至有的单元没有安装防盗门。为解决这些安全短板,此次改造,不仅统一安装单元门,还配套安装了统一的智能门禁系统,居民只需在手机里下载一个APP,通过手机云连接,不管人在不在家,都可以给来串门的亲朋开门解锁,时刻为居民安全保驾护航。改造融入“智慧”元素,引入智慧化设施,为居民带来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元宝区城建中心副主任刘阳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期盼从“刷新颜值”上升到“内外兼修”,这就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系统谋划。永安花园小区改造总面积11.77万平方米,涉及36个栋楼、77个单元,此次改造惠及群众1366户、3000余人。根据永安花园小区及周边条件,此次改造围绕社区中的人、车、物、公共区域及家庭等场景为社区制定专业化、系统化的安全解决方案,为小区安装了智能路灯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垃圾回收箱、周界防范系统、小区监控系统、基于人脸识别的访客和防疫系统、楼宇云对讲系统、智能充电桩、智能燃气表、智慧水表、智慧养老系统等11个智能系统,同时在物业设置小区智慧化控制中心,进行数据整合,统一调度管理,实现家庭、小区、物业互联。“打造数据智能采集、治理智慧高效的绿色智慧社区平台,元宝区致力为居民营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以‘安全系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12/08
  • 辽宁丹东:“三个绝不”打造营商好环境
    日前,辽宁丹东市公安局元宝分局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1370万元的涉企诈骗案,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这是元宝区警方从快、从严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打造“三个绝不”窗口,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战果。元宝分局在服务群众上用真功,打造“爱民、便民、利民”的阳光服务窗口,强化服务措施,延伸服务触角,切实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绝不让服务在窗口打折,绝不让形象在窗口受损,绝不让失误在窗口发生。“一次告知,一次办结”,通过建立绿色通道,对符合当场办理条件且申报材料齐全的,当场予以办理,让群众真正感到“服务很全面、办事很方便”。年初以来,该局民警上门服务300余次,急事急办158件。民警通过开展入户走访、上门送证等活动,让群众对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质量等进行现场评价,及时整改到位。严格执行《管理工作规范》,以刚性执行标准抓好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元宝分局注重服务与打击并重,全力为辖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治安环境。连日来,该局先后破获涉企刑事案件12起,涉企治安案件12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14万元。
    12/08
  • 【每日小康村】东港市卧龙村
    辽宁东港市长山镇卧龙村区域面积8.2平方公里,有人口2240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多条公路穿村而过,已完成屯堡路“户户通”建设和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以水稻种植和设施草莓为主要产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随着一系列惠农项目落地,作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的卧龙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小雪节气,本应是传统的农闲时节,但在辽宁东港市长山镇卧龙村的农村综改草莓大棚园区内,却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棚户吕其钢告诉记者,今年是他建棚的第二年,也是真正挣着“好”钱的第二年,这得感谢村干部。起初,他们不厌其烦地动员群众建棚发展,又帮助建棚户解决水、路、电和贷款问题,现在村里这些大棚,每棚每年收入都能有20多万元。2019年,卧龙村被纳入首批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当年,该村流转土地75亩,投资240万元,着手新建10栋草莓大棚和10座彩钢生产用房,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大棚建成后整体对外出租,每年为村集体收益32.5万元。与此同时,由村“两委”牵头,集中流转土地320亩,吸纳27户村民建起4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并在园区成立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致富,解决了村里200余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英革介绍,通过“综改”项目,村里建设了50多栋大棚,现在老百姓人均收入提高到22000元左右,比之前增加了七八千元。并且村里有了集体收入以后,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治理,投入都从收益中支出。记者在卧龙村村部看到,通过“综改”项目改扩建的“一体五中心”已投入使用,44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特色明显、功能齐全。另外,村里还利用2亩闲置土地建设恒温库和草莓分拣包装车间,进一步完善草莓产业链,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目前,恒温库已投产,草莓分拣包装车间将于2022年3月竣工。
    12/08
  • 辽宁丹东:小小香菇菌棒 迈进国际市场
    近日,经丹东海关查验合格,丹东市生产的香菇菌棒陆续走出国门,一箱箱打包整齐的菌棒产品分批次出口韩国等国际市场。香菇菌棒是接种蘑菇菌丝的棒状培养基,经冷藏运输到国外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以生长出香菇。与直接出口香菇相比,宽甸满族自治县龙头村种植的香菇菌棒具有耐储存、耐长距离运输等优点,内销市场繁荣,是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为了让香菇菌棒贸易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齐头并进,丹东海关主动搭建起乡村与国门的桥梁,多措并举助力香菇菌棒出口。在了解到企业诉求后,丹东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对接企业,给予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实时关注国际市场准入要求,帮助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同时,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生产线和包装现场进行调研指导,帮助企业建立防疫防控、自检自控和溯源管理体系。丹东海关相关负责人王宏宇介绍,香菇菌棒对温度条件要求十分严苛,因此他们坚持24小时预约式申报模式,进一步压缩了通关时间,保障出口零延误。据统计,今年以来,丹东海关已监管该企业出口韩国香菇菌棒353吨。下一步,丹东海关将继续助力企业出口,持续释放乡村振兴等政策红利,为企业迈出国门保驾护航。
    12/08
  • 辽宁凤城市大兴镇:为香甜苹果铺就“甜蜜之路”
    “永成书记,你一定要帮帮大伙啊!”日前,辽宁省凤城市大兴镇大兴村党支部书记潘惠有找到凤城市城建中心驻大兴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永成焦急地说。11月是苹果丰收的季节,今年因为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大兴村的苹果成熟早,个大味甜品质优良,外观也红彤彤的非常诱人。收获的新鲜果子堆成了小山,但是潘惠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疫情的原因,苹果在省外的销路受到很大影响,村里又没有其他的苹果深加工企业,眼看着果农辛辛苦苦收获的苹果只能烂在地里,可愁坏了潘惠有。李永成得知情况后立即向凤城市城建中心求助,中心领导向中心职工发出了《爱心助农,消费扶贫,你我同行》的倡议书。此举得到了广大职工积极响应,群策群力预定了350箱合计1万余斤的寒富苹果。大兴村果农将预定的苹果装车。(来源:凤城市大兴镇政府)11月4日,凤城市城建中心将已经按量装箱的苹果统一运回,及时向职工进行了发放,大家对既能为果农伸出援助之手,又能用如此优惠的价格买到优质的苹果感到非常开心。李永成将苹果销售款交给潘惠有时,潘惠有紧紧握住了李永成的手:“感谢你,感谢城建中心,不仅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能过上一个幸福的冬天。”下一步,李永成计划带领工作队着力于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展市场空间,为村里农产品打开销路。
    12/07
  • 辽宁丹东元宝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真办事
    “这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设立真是太有意义了,特别感谢!”日前,市民李先生为丹东市元宝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点赞。原来,市民李先生要到法院打官司,不料在请诉讼代理人时遇到了“身份证明”难题。听说元宝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办各种“疑难杂症”,他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说明了自己的疑惑和难题,不料,自己以为“办不成的事”在这个窗口真办成了,他的诉求很快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元宝区行政服务中心元宝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既是元宝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元宝区将营商环境优化落实到行政大厅日常工作的一种体现。为了让元宝公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顺畅运行,元宝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还积极协助公安窗口理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运行机制,共同完善群众诉求登记、转办及备案制度,通过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日常考勤制等系列制度,确保“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工作的规范高效运行。与此同时,还同步开通线下窗口、电话热线两种受理渠道,倒逼常规窗口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率。
    12/07
  • 辽宁丹东前阳镇:描绘乡村小康生活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东港市前阳镇围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主题,统筹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五化”建设、厕所革命、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小康生活新画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前阳镇成立农村组、企业组、商业组、事业单位及学校四个工作组,按照“示范引领,分步推进”原则,厚植生态底色,建立起“周报告、月总结、季调度、年拉练”工作体系。目前,已成功创建山城村为省级美丽示范村,石佛村、祥瑞村、柳林村等6个省级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村;完成农厕改造800余座;初步形成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输”的垃圾收转运体系和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机制。同时,通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收费杠杆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在线监测等举措,完成麻子沟上游1.9公里污水治理项目,加快实现麻子沟水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目标,改善镇区生态环境。石桥岗村村民韩天章说:“这条沟没改造之前,水是黑的,味是臭的。现在不一样了,有时都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里游动,这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成果。”“提倡爱国爱村,反对损公肥私;提倡清洁卫生,反对污浊肮脏……”在山城村村委会,院墙上竖立着以“八提倡、八反对”为核心内容的村规民约,这是山城村常态化推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村里变化确实很大,老百姓都习惯了按照村规民约要求自觉收拾房前屋后卫生。大伙儿都明白一个道理——住得健康,才会身心健康。”村民汪德利说。在推进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山城村以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为抓手,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0余万元,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源头活水。村党总支书记董福春告诉记者,发展村集体项目,就是为了把所有集体收入分门别类进行支出,为乡村治理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和支撑。近年来,前阳镇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镇”“全国卫生镇”为契机,通过“设立村规民约”“展示村规民约”“宣讲好村规民约”三项举措,推动全镇14个村启动实施新版村规民约,对婚丧嫁娶、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作出规定,“约”出时代新风,促进乡村和谐健康发展。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小康,更是文明层面的小康。近年来,前阳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良好家风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村规民约宣讲、文明家庭评选等举措,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已开展“孝亲敬老”榜样人物、“最美庭院”和“五好家庭”等各类评选8项,累计表彰186人(户)。前阳镇通过培育选树一批来自群众身边,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的先进人物或家庭,引导全镇党员群众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