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2945份,1.29亿美元!“纸黄金”提质成真金
      日前,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助打印,在丹东海关帮助下完成了原产地证书申领。该企业负责人李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申领原产地证书让企业享受了相应关税减免待遇,进一步提升了出口产品竞争力。”  原产地证书,是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地或制造地的证明文件,是出口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等优惠的重要凭证,在国际贸易中享有“纸黄金”的美誉。今年以来,丹东海关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推广智能审单、自助打印,疏通各流程环节“堵点”,推动辖区出口企业原产地签证申报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助力企业用足用好“纸黄金”。  今年1月至今,丹东海关共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945份,涉及货物金额1.29亿美元,其中自主打印1469份,邮寄证书490份,合计占总签证量67%。  据了解,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一点智慧审签+多点通签+任意地点自助打印”,17种原产地证书业务办理可全程“不跑腿”“不见面”“不等待”。此外,针对辖区无“自助打印”条件的偏远企业,丹东海关还提供证书邮寄服务,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领取证书。
    07/30
  • 落实服务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
    连日来,辽宁边检总站丹东港边检站派员深入港口各代理公司,分别从行政许可一证通用、国内港口移泊零送单、锚地加油免单证和12367服务平台等方面详细解读具体流程,促进服务航运企业发展。这是丹东港边检站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走深、走实、走细的一项新举措。“这些举措的落实,有助于为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真正做到了边检手续的简化,减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将极大促进丹东经济社会发展。”边检站站长闫涛介绍说。6月8日,巴西籍外贸大豆船“伊卡洛斯”号驶进锚地,丹东港边检站提供24小时“全天候、零等待”通关服务保障,执行7×24小时办理国际航行船舶预检、入出境手续等边检业务办理要求,确保船企接到入境通知后立即作业,节约企业非生产用时16个小时,为优化丹东地区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了边检力量。2021年上半年,丹东港口岸出入境船舶数量与同期相比略有提升,丹东港边检站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动勤务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线上边检”建设,探索推动港口垂直吊装等非接触作业模式,实现船舶通关全方位、零等待,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同时出台7项便企利民措施,为企业节约成本上百万元。当前,国际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在打造边检效率的同时,还要落实外防输入的要求。丹东港边检站建立“定人、盯船、核轨迹、推信息”机制,执行联防联控机制推送涉疫重点船舶等信息500余条,有力策应驻地疫情防控大局。构建“协管员-执勤队-指挥中心”全链条登轮作业远程审核机制,督导企业实施海港作业人员闭环管理,圆满完成463名船员换班边防检查任务,牢牢守住了“外防输入”的前沿阵地。下一阶段,丹东港边检站将着力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深化新举措的落地生根,加快试点项目建设及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进程,为提升东北亚最北端出海口的竞争力贡献边检力量。李松泰记者包芙蓉
    07/30
  • 聚焦“三篇大文章”推进精准招商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7月28日,从市招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领导干部带头、专业队伍主攻、全员力量参与”的招商引资大格局,下大力气做好“老字号”赋能、“原字号”延链、“新字号”引育“三篇大文章”。上半年,我市共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25次。市级领导带队招商15次,其中“走出去”活动6次,对接企业15家,洽谈项目15个;“请进来”活动9次,对接企业69家,洽谈项目12个。各县(市)区、经济区围绕“三篇大文章”及“三落实”专项行动开展工作,共开展重点招商活动110次,其中“走出去”活动30次,对接企业81家,洽谈项目70个;“请进来”活动80次,对接企业93家,洽谈项目88个。市招商局聚焦我市发展定位,结合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精心谋划一批关系长远,具有支撑性、可操作性的高质量高水平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主动上门重点拜访国企、央企,推介对接洽谈合作项目,邀请嘉寓集团、国测集团、金恪集团、光大养老集团等重点企业来丹考察调研,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合作活动。据了解,今年1—6月份,各县(市)区、经济区共谋划招商储备项目60个,总投资额579亿元。
    07/30
  •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丹东黄海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在改造升级“老字号”上下足功夫,着力打造“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低碳化”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布局,提升黄海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如今,公司以黄海皮卡、新能源客车、特种车等车型为代表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更加完善。去年,黄海皮卡国内整车销售同比增长12.9%,黄海新能源客车也实现销售新突破,成功出口韩国。图为无人机拍摄的黄海汽车公司厂区。(特约记者宋永昆摄)
    07/30
  • 结合实际办实事 提升服务惠民生
    今年以来,振兴区结合全区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多角度考虑、多方面入手,全力为群众办实事,提升民生服务质量,推进民生工程进度。建设社会化停车场缓解居民停车压力,对花园河河道护岸和景观进行整治,方便了群众生活,美化了市容环境。老旧小区改造是振兴区民生工程的“重头戏”。今年改造小区数量较去年同比有所增长,内容也更全面。为了让群众更多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中,振兴区发动小区居民成立小区居民质量监督小组,收集周边居民意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共同监管工程质量,并由各办事处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共治共管。根据全区十大民生实事工作安排,上半年,振兴区从企业和群众需求出发,对区营商局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改造,由原来32个窗口增加到45个窗口,并通过“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手段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征集群众建议、走访调研、集中会议研究后推出28条利企便民举措。今年以来,共梳理承接事项102项,取消调整10项;梳理单一事项目录清单93件,多部门联办事项清单101件。畅通诉求渠道,政务服务平台受理群众网络诉求满意率88.29%,在市级工作站中排名第二;转办市电话网络诉求满意率93.57%,在市级工作站中排名第一。引导企业用好用足惠企政策,借助多个新媒体平台大力推广网上招聘,集中力量帮扶重点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确保了“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歇业”。截至目前,组织开展线上招聘会18场,参与企业258户,提供就业岗位1218个。组织开展线下招聘活动6场,参与企业249户,提供就业岗位1275个。同时,进一步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各种补贴类职业技能培训4251人。振兴区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按照工作职能进行责任落实,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为全区百姓带来诸多利好,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面提升。记者王俊
    07/28
  • 打造涉农审批新样本
    近日,在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窗口,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络绎不绝,秩序井然。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让群众满意”为服务理念,优化审批服务,有效推动农业政务服务能力提升。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网通办”及“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将本部门政务服务依申请“6+1”类事项全部进驻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对审批服务事项开展标准化梳理,将承诺办理时限在压缩至法定时限50%的基础上再压缩50%以上。对因行动不便无法到现场办理申请事项的当事人,市农业农村局还多次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上门服务”。2020年下半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30余次。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所有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从2020年7月至今,市农业农村局共受理涉农审批事项5000余件,全部实现零差错、零超时、零投诉。
    07/27
  • 丹东持续发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组建产学研联盟7个,143家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7月13日,在以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的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寥寥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这是丹东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丹东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编制了《丹东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明确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任务和举措。科技创新主体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丹东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和丹东产业发展,组织精准对接活动,继续深化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助力企业搭建联盟,当好“盟主”。同时,依托联盟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并以此为契机,有效集聚、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引导初创企业、扶持成长企业、提升骨干企业,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让科技型企业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目前,丹东市已组建辽宁恒星化工功能纺织材料产学研联盟等7个联盟;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总数达304家,指导的143家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率全省第一。丹东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发展成果显著,已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强势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智造强市”初见成效。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新突破,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正式落地,组织24家企业申报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数量居全省第一位。下一步,丹东市将以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支撑,“揭榜挂帅”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载体为引领,引导创新要素向丹东集聚;以梯度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助推丹东市创新主体提质增量;以“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育高端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以《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出台为契机,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转自《辽宁日报》辽宁日报记者王卢莎
    07/27
  • 丹东农产品“点对点”直供北京“菜篮子”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7月21日,市商务局与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丹东优质农产品向北京“点对点”直供模式正式开启。据了解,我市商务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体系建设,积极促进产销合作和投资合作,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后,北京市农产品流通协会将积极组织相关会员企业、经销商到丹东考察调研,了解我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搭建农产品对接平台,开展对接活动,促进两地产销合作和投资合作,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充分利用丹东农产品进入北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出东港大米、黄海贝类等特色地理标志产品进入流通体系,有效拓展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07/23
  • 丹东市兑发专利补助及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金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近日,市知识产权局以政府财政补助的形式,兑现发放2020年度丹东市授权发明专利补助资金及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资金,以此鼓励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据了解,2020年我市发明专利授权补助及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奖励资金,是根据《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丹东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鼓励政策的通知》(丹政发[2020]13号)文件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申请人自主申报、市知识产权局受理审核、审批并公示后确定,共有60件授权发明专利及2家优势企业符合补助的条件,专利按照2000元/件的补助标准,优势企业按照5000元/件的奖励标准,共发放补助及奖励资金13万元。近年来,市知识产权局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极大激发了创新创造热情,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稳步增长。
    07/23
  • 丹东市多举措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丹东地区有30余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开通平台业务,实现各县(市)全覆盖。”7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多措并举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提高区块链平台普及度和认知度,采取“线上+线下”方式,通过微信、微视频等途径广泛开展区块链平台政策宣传,推动银行开通区块链平台业务。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涉外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切入点,支持企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全程支持推动东港农村商业银行申请开通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指导其顺利通过总局审核和系统部署,成为全省首个开通区块链业务的农村商业银行,为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直达县域奠定基础。”据介绍,在做好推广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不断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和指导,向银行提供区块链业务操作指南,帮助银行学习掌握业务操作规程,指派专人为银行提供政策辅导,帮助银行解决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推动政策有效落实。积极推动银企对接,指导银行对辖内有出口贸易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区块链业务的优势和便捷,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对区块链平台功能的需求,提升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提升企业利用平台办理业务的积极性。目前,丹东地区区块链平台可以实现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核验和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线上”办理。其中,税务备案电子化核验打通了税务、银行、企业、外汇局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切实让企业“少跑腿”,将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天缩短至1小时,实现“一项政策、多方共赢”。平台开通以来,累计帮助企业便利化付汇715万美元。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线上”办理采用“平台+场景”的模式,可以实现单证在线核验、企业融资“线上”申请等功能,既降低了银行办理融资业务的风险,也降低了企业的“鞋底成本”,提升企业融资的便利化水平。平台开通以来,企业累计融资781万美元,区块链融资业务累计服务企业数量位居辽宁省前列,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流程繁”的问题,为丹东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接下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将继续坚持“问需于企、服务于企”的宗旨,用好用足各项外汇管理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推动更多区块链平台场景落地运用,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涉外主体充分享受更多外汇管理政策红利,为丹东地区实现高质量开发开放和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谭莉莉记者邢漫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