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乡村振兴
    7月4日,在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东村一处家庭农场,纷繁的小花竞相绽放,吸引很多游客观赏拍照,村民们在田间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目前,村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3家,种养大户50户,草莓种植年产量约100万公斤、年产值超2000万元。”双山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村集体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合作关系,村集体以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优势产业为导向,全力支持和帮助经营主体开展生产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农田机耕、病虫害防治、防汛抗旱、联系订单和销售等生产经营服务,双方形成了利益联合体,通过引导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托起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梦想。采访了解到,丹东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率的不断提高,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市规模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家庭农场名录的达到12501家,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322家。“近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海洋牧场建设为引领,加快小浆果、畜禽、水产3个百亿元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步伐。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南荒沟村,2000年以前,村民主要靠放蚕为生。如今,村里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水果、坚果种植和蛋鸭养殖等特色产业,力促农民走上致富路。“以前俺们靠放蚕为生,后来一些山林进行封山育林,不让放蚕了,俺们就搞起了特色农业。”说起村里的变化,南荒沟村村民栾吉全深有感触地说,自家100多亩山林全部种植板栗、苹果和燕红桃等,仅燕红桃一项的年收入就很可观,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在自家的桃园里,他一边干活,一边笑着说:“现在,俺村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每到农忙时,俺们都得到外边雇工。”据了解,如今,古楼子乡新建家庭农场近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近30个。主要经营农作物、水果、坚果种植和蛋鸭养殖等产业,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推动草莓、蓝莓和软枣猕猴桃规模化种植,加速产业链向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方向延伸,提升小浆果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柞蚕、中药材、中华蜂、绒山羊、辽丹黑猪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特色产品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在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提升科技装备支撑能力,强化产业保障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农业“土专家”队伍建设,建立并发布名录库,协同农业科研队伍、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好研发创新与技术服务,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业良种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收入。记者邢漫
    07/07
  •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助力外贸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大力做强水产品、草莓、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等产业集群,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出口发展,积极培育以品牌、技术、标准、质量为核心的外贸竞争优势,打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丹东样本”。目前,我市共有4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个,2020年实现进出口额约40亿元人民币。近几年,我市通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基地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基地与周边地区建立更广泛密切合作,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完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基地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一批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外贸企业集群。东港市已形成以丹东泰丰食品、丹东永明食品、丹东泰宏食品、丹东鸿洋食品为龙头的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凤城形成以凤城太平洋神龙、凤城格汝特汽研、凤城万丰增压器为龙头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我市根据基地产业结构和产品特点,组织基地企业分行业、分地区参加各类展会,抢抓订单,抢占市场份额。发挥外贸企业集群效应,形成进军国际市场的强大合力,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同时,基地还不断加大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建设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支持基地内的外贸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研发中心,倡导基地内企业打造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共享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基地集成创新能力。目前,东港水产品基地已有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分别是东港市水产品种苗孵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东港海洋经济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了能够提升各基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我市高度重视基地企业品牌建设。“东港草莓”“东港梭子蟹”“东港大黄蚬子”“东港杂色蛤”“石柱参”“宽甸山参”先后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如今,我市商标品牌正由个体向区域发展,逐渐形成区域品牌效应。此外,我市还鼓励基地企业在境外设立零售网点,促进海外仓发展,逐步拓展新兴市场,国际营销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2020年实现带动出口额约2亿元。记者王洪满
    07/07
  • 打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丹东样本”
      近年来,我市做优做强水产品、草莓、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等产业集群,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出口发展。积极培育以品牌、技术、标准、质量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打造了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丹东样本”。目前,我市共有4个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其中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个,2020年实现进出口额约40亿元人民币。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出基地对地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基地与周边地区建立更广泛密切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完善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基地积极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引导企业以利益为纽带,打造一批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外贸企业集群。东港市水产品出口基地已形成以丹东泰丰食品、丹东永明食品、丹东泰宏食品、丹东鸿洋食品为龙头的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为了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根据我市基地产业结构和产品特点,组织基地企业分行业、分地区个性化参加国际重点专业展会和国内国际性展会,抢抓订单,抢占市场份额。发挥外贸企业抱团出海集群效应,形成抢占国际市场的强大合力,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同时,基地还在不断加大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建设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支持基地内的外贸企业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研发中心,倡导基地内企业打造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共享技术研发和应用,从而不断增强产品附加值,提高基地集成创新能力。目前,国家级东港水产品基地已有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分别是东港市水产品种苗孵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东港海洋经济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  为了能够提升各基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市高度重视基地企业品牌建设。“东港草莓”、“东港梭子蟹”、“东港大黄蚬子”、“东港杂色蛤”、“石柱参”、“宽甸山参”先后成功注册国家地理商标;宽甸农产品基地共有无公害认证产品8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1个,拥有宽甸“石柱山参”、“瑞栗”、“参仙源”、“万钧”、“光太”、“北方山奇”等优势品牌。如今,商标品牌由个体向区域发展,逐渐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同时,我市还鼓励基地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展专利申请、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等工作。东港水产品基地的所有企业都通过了HACCP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此外,我市还鼓励基地企业在境外设立零售网点,促进海外仓发展。目前,辽宁曙光汽车集团、丹东药业集团、丹东永明食品等基地企业纷纷在韩国、日本、埃塞、波兰、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仓与分公司,逐步拓展了蒙古国、阿联酋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际营销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2020年实现带动出口额约2亿元。  记者/王洪满
    07/06
  • 食用菌产业助农民增产增收
    振安区楼房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建设温室大棚,带领村民发展食用菌产业,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图为该镇楼房村村民在大棚里采收滑子蘑。记者宋永昆摄
    07/06
  • 谋发展多措并举 窑沟村破茧成蝶
    7月5日,记者走进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但见平坦的柏油马路通至各组,宽敞明亮的住宅整齐有序,家家户户种植的软枣猕猴桃枝繁叶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整齐划一……多年来,在村委会的带领下,窑沟村固定资产达到7000多万元,集体年收入100多万元,先后荣获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辽宁省文明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窑沟村山上的燕红桃、梨和苹果已经坐果。村民说,村干部为窑沟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任期间,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德到宽甸河口、大连、营口等地考察,结合村里荒山多、土质肥、雨水足的特点,确立了山上发展燕红桃、梨、寒富苹果等水果产业,山下发展杜鹃花为主的花卉产业的致富思路,将集体管理的50亩荒山开垦出来,栽上了树苗。第二年秋天,窑沟荒山上产出了第一批水果。市里的商贩纷纷来订货,一时间荒山上热闹起来,村民们奔走相告。转过年开春,荒山上满是挥镐舞锹的村民,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荒山变成“花果山”。这几年,村里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为500多户村民发放了400余亩的软枣猕猴桃幼苗。如今,窑沟村有果树3000亩,年生产水果4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果农400多户,从业人员近800人。仅水果一项,每年就可以增加群众收入600万元以上。2016年,张庆德将接力棒交给了现在的村党总支书记宋月兴。接过老支书的接力棒,宋月兴更加坚定了为村民谋福利的决心。此前,窑沟村是工业“空白村”,8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一家企业。宋月兴带领村干部学习如何发展工业、学习办理土地手续、吸引投资者……在摸索中总结出一套有窑沟村特色的招商引资办法。目前,窑沟村现有集体工业用地260多亩,厂房1.2万平方米,引进企业9家,投资总额5000万元,解决了百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每年村民的工资性收入就有5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5万元。这几年,窑沟村结合地处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农家乐”经济模式。45岁的1组村民刘欣,在8年的时间里,将自家的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采访的当天上午,刘欣正在忙着接待两桌游客,厨房里,煎烤烹炸散发出阵阵香味儿。在窑沟村2组,丹东成亮软枣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这几年发展迅速,负责人王明亮是同兴镇人,2013年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在窑沟村投资百万元打造集大榛子、大樱桃、软枣猕猴桃、杏梅等多种果树为一体的果园。如今仅软枣猕猴桃一项,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这些年,窑沟村累计投资130多万元,修建桥梁4座。争取振安区交通局投资250万元,铺上了柏油路,实现了组组通油路的目标。公共汽车也通到了窑沟村,百姓出行更加便利。不少村民购买了小货车拉货、小汽车出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为了充分利用村里的农产品资源,解决销售问题,村里建立了1240平方米的坚鲜果生产建设基地,积极开发更多的深加工产品,以延长产业链,增加村民收入。记者姜慕馨
    07/06
  • “店小二”助力乡村振兴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请党组织考验我!”“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辽宁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党组织收到了多份沉甸甸的入党申请书。这些申请书全都来自公司的年轻员工,他们通过力透纸背的字迹、铿锵有力的誓言,表露了自己入党的信念和决心。多年来,辽宁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践“互联网+”模式,深耕农村电商业务,走出了一条“党建围绕产业转、党员示范先锋带、农户积极跟着干”的发展新路。2019年,公司承接了宽甸扶贫开发办公室的“宽甸电商扶贫服务站建设”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了10个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点,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帮各站点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销售农产品。辽宁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宽甸乡村振兴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公司还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创建高质量电子商务产业体系为先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工作目标,提升党员干部综合能力,当好电商行业“发展参谋”、乡村振兴“店小二”、农民创业“培育导师”、诚信经营“先锋模范”多重角色,在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中体现先进性,以“点上开花”促“面上结果”,为电商产业增添更多红色基因,增强党在宽甸电商领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公司通过“满乡印象”品牌体系搭建、满乡印象电商平台开发、京东宽甸特色馆、阿里淘宝店(鸭绿江农品)、阿里村播号、微商城等第三方平台的建设运营,形成了宽甸特色农产品全面上行的电商生态。2018年,公司带领会员企业在农村电商服务方面成果突出,入选2020年国家消费扶贫典型案例;2021年,公司全面参与宽甸“鸭绿江冷水鱼”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对宽甸农产品的生产链、供应链、服务链、销售链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助推县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地域影响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记者曲丹凤
    07/06
  • 表彰“两先两优” 提升经营业绩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刁庆峰7月1日下午,曙光汽车集团召开“两先两优”表彰大会,会上,5个先进党支部、10个先进党小组、3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表彰。曙光汽车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公司发展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结合点上,让党旗在“业务攻坚”阵地上高高飘扬。集团运营党支部完成了集团新产品及技改项目20项次,新申报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3项,新购专利16项,软著6项。车桥设备冲压党小组积极开展消耗定额持续优化工程,从单件消耗0.14元降低至单价消耗0.08元,同比下降42.9%,累计降低成本72.94万元。近年来,曙光汽车集团党委坚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引领企业。积极开展各种党建活动,推进实施学习型组织筑基工程,每年都开展集团职工焊接技能竞赛、职工运动会等活动,提高集团公司党群工作的成效,提升经营业绩。
    07/05
  • 0→100000000
      近日,记者走进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防护服生产车间,“全副武装”的工人们正埋头制作防护服,车缝、压胶热封、品检……一片忙碌景象。“丹东的防护服产业发展到今天如此大的规模,秘诀之一便是企业抱团发展,既抓住了人心又集聚了人才。”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伟说。  去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丹东的户外运动服装企业遇到销售困难,很多企业被迫停产,转产防护服成为一条出路。但是,单个企业能力有限、孤掌难鸣,无论设备还是原材料都满足不了暴发式的市场需求。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与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大安防护制品公司和兰光服装公司,于2020年1月26日组建了产业联盟。经过不懈努力,联盟生产出了疫情期间辽宁省自产的第一件隔离衣和丹东工业历史上第一件医用防护服。在产业联盟4家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如今加入防护服产业集群的企业成员已达117个,多家企业获得欧盟CE认证,相继打造出了绿禾雀、海合谷、坦德瑞、保菲力、金凤凰等业内知名品牌,上亿件防护服、隔离衣从丹东销售到世界各地。    2020年12月5日至7日,我市乘势举办了“2020首届(中国·丹东)时装周暨防护纺织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并取得圆满成功。高新区在这次“时装周”上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防护纺织名城”称号。如今,丹东已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防护服生产基地。  “从一件没有,到日产百万件,丹东防护纺织产业迅猛崛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丹东服装纺织企业临危受命转产后,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催生出一个崭新的产业,借势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除了生产隔离衣和防护服外,我市企业还相继研发生产了手术帽、医用鞋套、功能性口罩、适合民用的防护用衣和职业防护用衣,以及适合快速部署时使用的“应急单人医用防护用品携行包”等产品,这些产品畅销国内外。上游产业链恒星精细化工的纺织助剂技术、优耐特的面料涂层技术、优纤科技生物基尼龙56纤维技术、实发洁净的工业滤布技术、辽科工业丝绸的防静电防酸抗油拒水阻燃面料和500KV——1100KV高压防护用衣等技术也在业内领先。    为了培育壮大市防护纺织产业这个“新字号”,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发挥“中国防护纺织名城”的影响力和在防疫物资产业方面积累的市场优势,依托华洋、海河谷、兰光、大安、金凤凰、实发洁净、唐人大爱服装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防护纺织产业链条,继续研发推广职业、适合民用的功能性防护用衣,壮大防护纺织产业集群,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应急产业示范基地。此外,还将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无水印染、功能性面辅料等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重大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推进防护纺织制品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传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王洪满
    07/05
  • 小浆果让振安享誉全国
    从20年前的蓝莓,到十几年前的草莓、软枣猕猴桃和近几年的大樱桃先后落户至振安区,这些小浆果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出了绚烂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截至2020年底,振安区小浆果生产面积已达到18500亩,尤其是蓝莓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振安区走向全国的一个代表品牌。这里小浆果主要采取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模式,以汤山城镇为核心的小浆果省级示范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现在,全区共有以小浆果产业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余个,家庭农场12个。其中,蓝莓种植面积达12000亩,产量超过8000吨,占到丹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丹东的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则超过20%。继蓝莓之后落户该区的软枣猕猴桃也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产量超900吨。如今,以汤山城、楼房、同兴为代表的一批乡镇纷纷主打小浆果特色农业种植,从育苗、嫁接、改良土质、剪枝到销售、仓储、深加工,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进来,在实现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也为振安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动力。在小浆果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下,区相关部门“抓大不放小”,依托小浆果龙头企业打造产业联合体,实现特色农产品组团发展,建成了以美比食品为依托,10余家蓝莓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组成的蓝莓产业联合体。如今,区内大小100多家小浆果经济联合体、家庭农场、苗木公司运营形势喜人。其中,苗木外销已经占据小浆果产业收入的较大比重。与此同时,随着振安区小浆果种植“好把式”纷纷走出去,也促进了区内小浆果和苗木的销售。振安区还启动实施了金山牧业小浆果气调保鲜库、龙栖谷浆果科技创新示范园等7个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规划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优质化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绿色高效特色农业基地、农旅融合示范基地。今后,振安区将把小浆果生产、加工流通、农业休闲旅游高效、有机地整合起来,让一颗颗小浆果不仅变成农民增收的金豆子,还要成为振安区走向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乔戍宇
    07/01
  • 构建营商环境“宽甸样板”
    “感谢你们的帮忙,我这150万元花得踏实。”6月22日,宽甸冰雪运动训练基地项目负责人卢大光满怀感激地对宽甸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刘铁兵说。原来,该项目落户宽甸之初,需要制作勘测界质图给当地有关部门审批。如果不能通过审批,制作费150万元就白花了。刘铁兵得知此事后,与相关部门领导沟通研究,决定先用空间地形图进行审批,待审批通过后再制作勘测界质图。于是才有了开头的一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给投资企业吃上“定心丸”,宽甸一直在努力。去年10月,宽甸成立了项目代办中心,专门针对县委、县政府指定的重点项目、政府投资类项目、经县招商局初审研判移交的项目、乡镇部门推荐的项目及企业自主投资的项目进行代办服务,截至目前,共代办项目75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1个。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帮”和“代”,宽甸项目代办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紧抓“痛点”“堵点”问题,通过“一个重点项目、一个最优流程、一人专业代办”模式,着力在便利、高效、减负上下功夫,形成一套务实管用、便捷高效的代办服务流程和代办服务标准,努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采取“工作节点制”和“容缺办理”,积极听取社会各部门建议和意见,改进工作方式,在项目招商前期便提前介入,明确各环节是否与政策相符、项目推进是否可行,确保招一个商、成一个项目、带动一片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后,宽甸将继续坚持把创优代办服务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抓手,强化改革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使宽甸的每一寸热土都迸发出最大的经济潜力,成为企业成长的沃土、投资的佳地、创新的摇篮。曲丹凤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