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见“证”美好 萌娃这样拥有“人生第一张身份证”日前,在凤城市涵蕾幼儿园内,一场充满温情的政务服务正在进行——民警与邮政工作人员化身“服务使者”,携带专业设备上门为小朋友们提供身份证信息现场采集,为娃娃们办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这件民生实事离不开市政协的积极推动。在县区政协联络指导委组织的一次委员会客协商活动中,部分委员为方便儿童出行等提出了这个建议。随后,市政协以“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为宗旨,全力推广“便民办证进幼儿园”等举措,结合发挥“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丹东政协基层协商平台作用,活动前市政协县区政协联络指导委将公安、教育、邮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汇聚一堂,研究便民举措的高效落实,充分协商、精心制定服务方案,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依托政务服务流动服务快车这一创新载体,家长们仅需填写“一单一表”,孩子们便能在熟悉的幼儿园环境中轻松完成人像采集和指纹采集。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家长需多次往返公安窗口办证、取证的繁琐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活动当日,众多小朋友顺利办理了身份证。“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带着孩子排队,在幼儿园就能办好,太省心了!”家长们对此次便民服务赞不绝口。值得一提的是,邮政公司也积极参与其中,在办证现场推出贴心服务,承诺5个工作日内将办好的身份证邮寄到家,真正实现了小朋友家长“一趟也不跑”,在家就能轻松收到证件。下一步,公安、教育、邮政还将持续发力,推动“便民办证进幼儿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铺开,让更多家庭享受到这项便民服务。记者:刘海东07/03
- 丹东市2万余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七一”前夕,我市有3193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据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纪念章通径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从2021年首次颁发后,我市至今已有2万余名党员获颁纪念章。各级党组织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史、革命史教育宣讲活动。记者:景媛媛李冉霞07/03
- “红色教育联盟”走出治理新路径近日,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毛岸英小学、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河口断桥景区签订联建协议,成立“红色教育联盟”。该联盟以打造“鸭绿江党建红飘带”品牌为纽带,着力推动红色教育与边境治理深度融合,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建共治新路径。“红色教育联盟”充分整合辖区红色资源。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依托毛岸英纪念馆的珍贵文物和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的鲜活史料,创新构建“沉浸式+常态化”教育模式。今年4月,借助宽甸边境管理大队“党建协作区”机制,该所联合古楼子、永甸、小韭菜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20余名来自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的民警交流学习,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民警们在讲解员带领下,沉浸式感受历史,通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深刻领悟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使命,筑牢守护边境、忠诚为民的信念。红色教育融入日常。民警们走进红色场馆,在党旗下重温誓言,从老兵故事中汲取力量。在毛岸英小学,民警化身“红色导师”,抓住开学季、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设“开学第一课”“国门安全小哨兵”等特色课程,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警察同志,我的钱包丢了,里面有重要证件!”今年6月,在河口景区的党员先锋服务站,游客杨女士焦急求助。民警迅速联系景区工作人员,调取监控并沿路排查。烈日下,民警们在人群中穿梭,经过5小时不懈努力,最终在一处长椅缝隙中找回钱包。这样的暖心服务已成常态。由党员民警和河口断桥景区员工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日坚守景区一线,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每日上学、放学时段,毛岸英小学门前的“红盟护学岗”准时到岗。民警联合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护学队伍,化身“安全卫士”,有序疏导交通、维持秩序。民警还充分利用护学间隙开设“教育小课堂”,讲解未成年人网上充值危害,教育学生识别网络谣言、低俗内容等“毒文化”陷阱,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红色教育联盟”同样发挥独特作用。今年5月,两名游客因拍照发生争执。巡逻民警联合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到场,以志愿军团结协作的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红色精神感召下,双方很快冷静并握手言和。今年以来,联盟通过融入红色文化的方式,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记者:唐羽廷07/02
- 青春画笔绘就社区新貌近日,广济街道广济社区携手辽东学院艺术学院志愿者走进元宝区广济社区文化长廊,开展“青春执笔,绘就社区新画卷”墙绘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学子以艺术为媒、以画笔为介,将创意灵感与社区精神深度融合。活动现场,来自辽东学院艺术学院的数十名志愿者情绪高涨、分工有序。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结合社区特色与文化需求,围绕“四和社区”精神核心主题,精心设计绘制方案。从构图构思、草图勾勒,到色彩调配、细节渲染,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青年学子的巧思与匠心。志愿者们或登高爬梯,或俯身作画,手中的画笔在斑驳的墙体上灵活游走,将“四和社区”所倡导的“邻里和睦、家庭和美、环境和谐、社区和融”理念,以生动鲜活的图案、绚丽多彩的色调呈现在居民眼前。经过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原本灰暗陈旧、毫无生气的墙体摇身一变,成为承载社区文化内涵的艺术长廊。一幅幅构思巧妙、主题鲜明的墙绘作品,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以直观的视觉语言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让居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如今漫步在文化长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寓意深刻的主题画面与社区环境相得益彰,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前这面墙又脏又破,现在变成这么漂亮的画墙,每天路过心情都变好了!”“这些孩子们太有才华了,把咱们社区的理念都画活了!”墙绘完成后,居民们驻足欣赏,赞不绝口。这些充满创意的墙绘不仅改善了社区的居住环境,更成为邻里交流互动的新平台,有效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营造出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记者:张津硕07/02
- 丹东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近日,我市各社区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七一活动,增强党员群众之间的联系,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力。站前街道东晨社区举办“银龄向党颂党恩”文艺汇演;二三零社区开展“重温抗美援朝历史,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活动;六街社区开展“探寻红色遗迹,传承英雄精神”活动。纤维街道四道社区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永葆初心使命”活动;福春七社区开展“光影流年”电影展映活动;瓦房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活动;福春三社区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砥砺奋进庆七一”活动。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开展“七一颂红歌,党情暖人心”活动;振八社区开展“迎七一,对党说句心里话”活动。广济街道景苑社区开展“党旗飘扬映七一,初心不改铸辉煌”活动;崇建社区、县前二社区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实干担当践初心”活动;解放社区、平安社区、新丰社区联合举办“广济聚力心向党,扬帆起航新征程”文艺汇演。九道街道通乡社区举办“凝心聚力心向党,和谐党群颂党恩”文艺汇演;永宝社区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共绘党群同心圆”文艺汇演。珍珠街道临江社区开展“红色观影会,丰碑用传承”活动;振安社区举办“银发映初心,勋章耀征程”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开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庆七一活动;绿云社区开展“庆七一、忆初心、担使命”活动。帽盔山街道铁矿沟社区,浪头镇滨江社区、曙光社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工业社区,分别开展形式多样的庆七一活动。记者:张津硕07/02
- 打通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在全国第26个“安全生产月”期间,振安区太平湾街道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排查整治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有效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太平湾街道建立“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企(包小型经营场所)、社区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体系,确保任务细化到岗、责任落实到人,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围绕“全覆盖、零容忍、严排查、重时效”目标,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企业、小型经营场所(“九小场所”)及居民小区开展常态化“回头看”排查整治,以“拉网式过筛、清单式销号”模式确保隐患查得出、改到位,切实消除安全盲区。在深入排查隐患的同时,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原则,实施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宣传安全知识。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格工作群等平台,剖析典型安全警示案例、科普安全知识要点,推送安全资讯,增强群众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能力;线下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深入主街区、集市、校园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设立安全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面对面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日常安全常识和应急逃生自救技能。累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有效打通了安全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接下来,太平湾街道将持续巩固和深化活动成果,坚持在行动上狠抓治理不放松,在机制上着力构建长效化监管体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切实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记者:王一淞07/01
- “家门口”就医 让群众更有“医”靠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双过半”目标任务,把医疗强基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走进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布局井然的空间,诊疗室、注射室、药房、观察室等一应俱全,村民们正有序排队就诊。“从我们村卫生室升级改造了以后,面积扩大了,布局也更加合理,又添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很多诊疗项目在卫生室都能展开了,方便了老百姓就近就医。”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村医由桂华说。村卫生室作为农村群众就医的主要渠道,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网底”作用,是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我市计划于2025年建强56家村卫生室,截至目前,已有27家村卫生室在基础设施、政策落实、任务落实、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建强标准,满足农村多元化就医需求,基层群众就近就医更加便捷、更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这是广大患者的心愿。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近日,记者在市中医院人民院区康养综合楼建设项目现场看到,施工方正在进行抹灰施工及附属工程建设,完善和提升康养综合楼的整体功能。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是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设有体检中心、康复治疗中心和现代化康复病房,新建康养综合楼已于今年5月14日完成主体验收,预计年底之前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规划床位约180张,将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充分满足周边患者的就医需求。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医疗强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推动为民服务实事落地落实,助力健康城市建设。记者:刘沙曾燕07/01
- 用坚守书写“铸盾护安”在蜿蜒海岸线上,矗立着一座红蓝相间的营房——这就是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新兴边境派出所。驻守在这里的移民管理警察,用满腔热血和一往无前的豪情,将“新境戍安”的誓言写进每一寸海疆。按纲抓建:砥柱中流强根基渔网连心汇民声。新兴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利用渔民每日修补渔网的固定聚集时段,要求党员民警携带马扎加入“网边夜话”群聊,利用帮渔民理网线间隙听诉求解难题。2024年9月,民警发现多人抱怨夜间码头照明灯多个损坏,影响夜间作业。民警回所汇报后,立即协调码头负责人及时修好破损灯具。“戍安回音板”事事有回应。新兴边境派出所在辖区码头进出口显眼位置设立了一块白板,注有“戍安回音板”字样。在板子下方,放置了三种颜色的白板笔,需要帮助的渔船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颜色书写。红色表示急难(如船员王某家中妻子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需要定期吃药,出海后需要民警走访时定期去家里帮忙监督),蓝色表示建议(如近期码头内停车秩序乱,需要民警帮忙协调处理),黑色表示已解,党员民警每日用黑色表标注解结销号。有一次,渔民在表上留言:“休渔期想学电商”,民警第一时间写上支部回应:“周三请专业人士来所授课,早上9点10分,请准时来听课。”赋能强基:千帆竞发淬精兵风浪里炼真金。为提升派出所“主防”能力,推动派出所“新老”融合,激发“新老”民警及“警辅”协作意识,提高民辅警综合素质,新兴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开展“老船工带新水手”活动,通过老带新、警带辅的“传帮带”,实现教育互助化、帮助亲情化。新警吴雄跟随老民警学“望浪识险”,根据潮汐、村民行为举止是否异常,以及观察周边异常举动,判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在一次夜巡中,民警及时发现违规作业船,及时消除渔业安全隐患,为休渔开渔安全生产打好根基。灯塔之光引航程。选树新兴边境派出所“戍边灯塔榜”,详细记录所内每名党员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每周例会进行投票,最终选出周、月、年度灯塔榜优秀民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服务中心:碧海金沙谱新篇船头调解室化风波。在码头设立“潮声调解室”。船员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矛盾,为不影响正常作业,民警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走进调解室,就地调解,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现场、化解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海港驿站暖四方。新兴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联合村卫生院开通“碧海120”绿色就医通道。为每艘渔船培训急救员,在民警执勤的警务室放置“戍安急救箱”,争取黄金救援时间,以便民警在码头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给予救助。记者:唐羽廷07/01
- 全国京剧票友展演在丹东举办6月26日下午,第十八届全国省市自治区京剧票友组织研讨会联谊展演在我市举办。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发展促进会京剧票友会、丹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元宝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全国各地150多位京剧名票齐聚丹东,将连续上演3天5场的京剧盛宴。近400名戏迷相聚元宝区文化馆,感受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的光彩。舞台上,演员们行云流水的身段、韵味醇厚的唱腔、华美精致的妆容造型,无不彰显着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牢牢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目光,台下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演出异彩纷呈,京剧艺术薪火相传,让我们这些戏迷票友倍感欣慰,非常激动。未来几天我一定要场场不落地观看。”现场观众董玉萍说。记者:王子宁孙启晗07/01
- “2025丹东市匹克球‘村超’挑战赛”激情开赛6月29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匹克球协会、振兴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东港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边境经济合作区文体旅产业发展办公室联合承办的“2025丹东市匹克球‘村超’挑战赛”在振兴区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热力开赛。 本次比赛在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标准匹克球场举行,赛事组织规范,氛围热烈。经过激烈角逐,浪头镇代表队以3:0战胜前阳镇代表队,成功拔得头筹。 开幕式前,浪头镇带来了充满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花棍舞表演,舞姿矫健、节奏明快,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赛事组委会表示,将充分发挥“村超”平台作用,通过村镇文化互鉴机制,让花棍舞、渔歌等本地非遗项目走上更广阔的文体舞台,实现非遗文化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与互促共荣。记者/于上茹编辑/邹润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