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公益摄影传递温暖
    近日,丹东市鸭绿江街道华盛社区开展“最美微笑”公益免费摄影活动,为55周岁以上的居民、退役军人、教师、低保户、残疾人等拍摄寸照肖像照,并冲印相片,留下珍贵的时光记忆。活动由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带领夕阳红摄影公司为社区符合条件的居民进行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组织大家有序排队等待拍照,摄影师贴心为居民打理发型,整理服饰,力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以最佳状态出现在镜头前。记者:张津硕
    10/25
  • 网格温情暖人心 基层治理绽光彩
    网格不大,作用不小。在丹东市金山镇,小小的网格满是动人故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家园的坚实基石。助秋收爱满乡村在宗裕社区,网格员宋文龙以爽朗的笑容和贴心的服务,成为居民心中的温暖阳光。日前,一位老人家中遭遇电压不稳、灯泡损坏的困扰,宋文龙立即上门检查,发现是电线老化所致。他积极协调装修工人,并自费为老人家全屋更换电线,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国庆期间,宋文龙接到一位老人的求助电话。赶到老人家后得知,其农村玉米地面临秋收人手短缺难题。宋文龙毫不犹豫地决定利用假期帮忙,驾车载着老人回到农村,并帮助老人收储粮食。细服务尽显关怀在宗裕一社区,一群年轻的网格员用青春活力和细腻关怀,书写着网格里的暖心故事。毕秀实是其中一员,在她的网格中,低保户哈女士身体不好,毕秀实时常上门探望,了解老人近况,陪其聊天,还主动为其打扫卫生。她的关心不仅赢得老人和家人的信赖,也收获了网格里其他居民的赞誉。张荐华作为宗裕一社区最年轻的网格员,做事毫不含糊。她经常在网格内巡视,主动清理堆占物品,杜绝安全隐患。供暖季来临,为确保网格内居民家里供暖管道畅通,她挨家挨户了解试水情况,并给居民留下供暖热线及社区电话,嘱咐大家有问题随时联系她。为空巢点亮温暖近日,馨悦社区工作人员毕建跃接到辖区内一位空巢老人的电话,其家中电视无法观看。毕建跃立即赶到老人家,拨打有线电视客服电话,检查机顶盒。一番操作后问题仍未解决,她便将机顶盒带到有线电视缴费处咨询。原来,老两口的电视缴费已到期,需要续费。毕建跃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为老人缴纳了全部费用。电视重新正常播放,老人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下一步,金山镇将继续优化网格员队伍结构,强化网格工作力量,加强基层治理,让更多的温情故事在网格中绽放光彩,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努力。记者:张津硕
    10/25
  • 慰问古楼子乡生活困难群众
    10月23日,丹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带领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深入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慰问困难群众和受灾家庭,为他们送去大米、面粉、豆油、牛奶等生活用品。丹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与村民面对面谈心交流,详细询问其身体状况和生活近况,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乐观生活,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在政策帮扶下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致富。此次慰问给困难群众带去了温暖,提升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丹东市民政局驻村工作队表示,他们将持续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执行好、落实好,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增福祉。记者:李美臻
    10/25
  • 诠释优秀教师本色 展现民进会员担当
    徐伟,丹东五中生物教师、民进丹东市委会教育委员会主任、辽宁省人大代表。曾荣获丹东市优秀班主任,丹东市五星班主任,丹东市首席教师,“丹东市初中生物工作室”主持人,丹东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华育十佳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作为生物教师,徐伟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激情,课堂中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会思考,做学习的主人。她的课多次在省、市教研活动中现场展示、观摩,得到省、市教研员的高度评价,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并被聘为“丹东市初中生物兼职教研员”。作为教研组长,徐伟与组员们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教研工作不断踏上新台阶。她带领的丹东五中生物教研组不仅是“市优秀教研组”,也成为丹东市生物教育教研基地,各项活动都走在了省市教研工作的前面。作为班主任,徐伟努力用爱唤醒学生,当好学生幸福成长的引路人,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作为省市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徐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参加省市教研、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多次在丹东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学科带头人培训班、班主任培训班上做专题讲座,她带领的“生物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几乎每年都会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丹东市的很多乡村学校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徐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多次获得省、市“民进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6年,徐伟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至今已经连任三届。她非常关注教育行业,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几年来上交了多份议案,这些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或采纳。其中《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几点建议》被列为省重点议案。此外,徐伟还担任了许多社会职务,如:辽东学院生物科学学位评审专家、省公安厅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省高级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市中级人民法院执法监督员等。这些社会兼职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在社会兼职的各项活动中,她都能积极参与,努力为辽宁、为丹东的社会发展、教育教学、儿童青少年法制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王子宁
    10/24
  • 丹东市首届群众足球擂台赛“硝烟四起”
    10月20日,由辽宁省体育局支持,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2024年丹东市首届群众足球擂台赛开赛。本次足球赛吸引了18岁至50岁的各年龄段足球爱好者参与,参赛球队全部由群众自发组成,比赛设置七人制比赛和八人制比赛,分为县区组、老将组、俱乐部组三个组。来自振兴区、振安区、元宝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市直联队等30余支球队、500余人参加。比赛将一直持续到11月下旬。作者:吕宝林
    10/24
  • 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家洁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关心和爱护,营造了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能为维护城市环境出一份力,我很自豪!”全国劳动模范、丹东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退休工人徐恩宝,36年来恪守“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工作宗旨,用勤劳的双手扮靓城市,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真谛。淘粪工作环境差,整天与粪便污水打交道,但徐恩宝毫无怨言。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徐恩宝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发放给社区居民,谁家遇到困难,无论是在上班时间还是在休息天,他接到电话都会尽快赶到现场处理。有一户孤寡老人,徐恩宝每次上门都会顺便帮老人倒垃圾、修理厕所……逢年过节,他还会带上水果点心去看望,直到老人去世。徐恩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努力干好。36年来,他累计义务献工1500个工作日,淘粪66万余担、约2.9万吨,行走15万公里,服务质量达标率100%。徐恩宝先后获评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农民工、省建设厅文明服务标兵,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雷锋奖章等荣誉。徐恩宝说:“荣誉属于每一位环卫工人,感恩新时代,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未来我还将不懈奋斗,做一个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劳动者。”记者:包芙蓉
    10/24
  • 烈士亲属“圆梦”丹东
    “大舅,我们来看你了……”10月17日上午,阳光透过松林洒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的烈士墓碑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退休老人王延新与妻子带着家乡的白酒、红肠,来祭奠安葬在这里的烈士舅舅王顺。王延新将鲜花摆放在墓碑前,妻子将墓碑擦了又擦,二人庄重地给从没见过面的舅舅磕了三个头。王延新说,舅舅姊妹三人,烈士王顺是老大,母亲和另一位舅舅健在,两位老人如今已经八九十岁了,过些日子会来丹东祭奠哥哥。王延新经常听母亲讲,舅舅王顺打小就机灵,新中国成立前,十五六岁的王顺参加了革命,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时才19岁。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提供的资料显示,王顺烈士1930出生,家乡为黑龙江省滨县胜利区永法村,1951年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牺牲前为志愿军炮兵515团汽车兵。尽管王顺烈士家乡信息登记的较为详细,但寻找到烈士的亲属,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颇费一番周折。陵园工作人员郭庆告诉记者,除了烈士墓碑显示的“黑龙江省滨县”与现在的宾县有出入外,宾县现在没有胜利区和永法村。郭庆说,他们查了下中华英烈网,发现全国有王顺或后一个字字音相近的烈士共有38位,而黑龙江有2位,宾县烈士名字信息为“王舜”。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寻找,今年8月底,他们与黑龙江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取得了联系,并联系上了王顺烈士的亲人。王延新的母亲说,王顺入伍前曾用名为“王舜”,到部队后,战友们觉得“舜”字笔画多、难写,后改为王顺。而当年的胜利区就是现在的宾县胜利镇,永法村现在为永发村,就此烈士亲人才被寻到和确认。王延新说,国庆节前,母亲就迫不及待地催促他们去丹东祭扫,打小舅舅对母亲特别照顾,舅舅牺牲时母亲12岁。听母亲讲,1951年初,舅舅王顺在安东(今丹东)开展战前训练,姥爷还前来看望舅舅。不承想,姥爷还没返回家乡,舅舅的牺牲通知书就到了。“没想到还能找到他的安息之地。”自2011年起,《丹东日报》联手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发动域外媒体、全国各地热心志愿者,展开了一场为安葬在丹东市区4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2600余名志愿军烈士寻找健在亲人的活动。目前,已为169位烈士寻找到亲人。在丹期间,王延新夫妇处处感受到丹东人的热情。王延新感慨地说:“舅舅长眠之地松柏挺立,墓地整洁庄重,丹东人把烈士家属当作亲人,丹东不愧是座英雄城市!”记者:刁庆峰
    10/24
  • 民警帮八旬老人圆了寻亲梦
    “这里是我永远的老家,我有时间就回来,我们要常联系……”国庆假期,82岁的林先生从长春返回老家,见到了失散近60年的亲人。10月3日,振安分局珍珠路派出所接到林先生登门求助,寻找失散多年的亲属。经了解,林先生在20多岁时离开家乡丹东到长春务工,由于当时没有通讯工具,加上亲人住址搬迁等原因,使林先生与姐姐失去了联系,一晃就是60多年。林先生曾几次回丹寻亲无果,但因心念血缘亲情,仍未放弃寻找。今年国庆节,林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回到家乡寻亲,并向珍珠路派出所求助。了解情况后,民警根据老人提供的线索,翻阅老档案,询问老住户、老邻居,并结合辖区一标四实社区工作数据,仅用半天时间便找到了老人的外甥。与亲人久别重逢,林先生喜极而泣,激动地表示:“感谢民警同志的帮助让我找到亲人们,让珍贵的亲情延续下去!”记者:唐羽廷
    10/17
  • 深耕特教岗位 呵护“折翼天使”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特殊教育老师,感到与有荣焉。”辽宁省先进工作者、丹东市春英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顾润萍深有感触地说。30年来,顾润萍深耕特殊教育领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心保姆和“心灵守护者”。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呵护每一名残障孩子,为他们筑起一座座通往未来的“桥梁”,为广大家长点燃了希望。顾润萍潜心研究专业理论,不断更新特教理念,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益,极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欢。课堂上,她打破传统学科框架,将各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结合能力培养、康复训练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学会知识、增强能力。她多次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和特殊教育教材编写工作,为丹东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我深知特教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顾润萍说,“孩子们一点点取得进步,能够自食其力,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将继续坚守特教初心,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特殊教育,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记者:包芙蓉
    10/17
  • 开展普法宣传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日前,东港市北井子司法所联合东港市公证处、北井子镇离退休机关老干部党支部,走进新海村“舒心小院”,为新海村的老年人开展普法宣传。连日来,丹东市司法局行政系统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帮助老年人维权。目前,已开展普法专场100余次,解答各类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500余次。为进一步增强老年人法治意识,丹东市聚焦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服务、公证便民等多个方面,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细化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丹东市司法局深入养老机构进行立法调研,了解养老工作现状及问题,提出67条审查意见,为《丹东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的出台提供法律保障,让老年人维权更有底气。针对老年群体的法治需求,丹东市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普法志愿者有针对性地普及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帮助老年群体管住“钱袋子”守护“养老钱”。记者王卢莎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