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30批次食品抽检合格样品合理再利用为倡导“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社会新风尚,促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再利用,发挥其公益效应,7月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情暖童心,共护成长”为主题,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现场捐赠活动。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的规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现场捐赠前,对今年二季度食品抽检合格备份的面、油、调味品、饮料、罐头等样品,进行了事前报备、统一标识、安全评估,随后将30个批次、总价值1500余元的抽检合格样品现场捐赠给丹东市社会福利院。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凝聚爱心合力,进一步规范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工作,确保物善其用、物尽所值,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赢目标,持续传递“抽检+慈善”爱心接力棒。记者:郭潇07/14
-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十类实事逐件落实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诊疗室、注射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后,添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很多诊疗项目在卫生室都能做。”医生由桂华说。今年以来,丹东市累计组织“春暖辽沈·兴企护航”、进城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招聘活动121场。(摄影:周广庆)为实现村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丹东市计划在2025年建强56家村卫生室。目前已有27家达标,从基础设施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让基层群众就医更便捷、更有保障。翻开丹东市上半年的财政账单,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75%以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承诺的“高质量办好10类民生实事”正逐件落实,转化为千家万户可感可知的“幸福答卷”。“这家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点击屏幕就能投简历!”在丹东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热情介绍着最新招聘岗位。今年上线的7个官方直播间,培育了21名专业“直播手”,152场直播带岗活动吸引45.4万人次观看,2.29万个岗位从“云端”直通求职者。线下,121场专场招聘开进社区。在“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现场,回丹东求职的宋杰与企业签下劳动合同:“有份稳定工作,心就定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背后,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1024.54万元、企业减负2500万元等政策“组合拳”的成效。更为创新的,是在省内率先创建的291个充分就业社区,2816名网格员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丹东持续发力。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23.6万平方米,全地区230余所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增城市优质学位7000余个,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09个;打破校域藩篱,成立了63个教育集团,统筹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集团化办学发展成果明显。同时,丹东市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鼓励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招收2岁至3岁幼儿。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保障全市学前幼儿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率分别稳定在91%、50%、91%以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启蒙教育。城市功能的升级改造,让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在九道街道通乡社区,新建的充电桩整齐排列,居民再也不用为飞线充电而提心吊胆了。今年,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丹东将新建9个充电站、100个充电桩,2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速推进,12个“城中村”焕然一新,66部电梯加装工程让老人告别爬楼难,164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将在冬季送来暖意。7月起,城市低保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7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740元;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创新开展12345热线月讲评、季警示,群众诉求办结率99%、满意率92.4%;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滚动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村卫生室里的满意笑容,直播间里的就业喜悦,困难群众账户到账的补贴……一张张笑脸,见证丹东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让市民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民生实事温暖百姓心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记者:李曼07/14
- 高温作业劳动者谨防职业性中暑进入7月,我市气温持续攀升,不仅普通市民要注意防暑,对于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车间操作工等高温作业人员来说,发生职业性中暑风险更是不容小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提醒高温作业劳动者,要警惕中暑,科学防护。用人单位应高度重视劳动者健康,提前做好防暑降温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准备工作。据介绍,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通常表现为头晕、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严重时还会出现高热、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症状。高温作业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干热型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如炉窑、金属热加工等;二是湿热型作业,特点是气温和湿度高,而热辐射不大,如纺织、印染、井下工作等;三是夏季露天作业,即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如建筑业、快递、环卫作业等。高温作业如何预防中暑?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用人单位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作业,必要时调整工作时间,适当减少高温时间的工作量;户外工作者应穿戴防晒服、宽檐帽,避免阳光直射;劳动者应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忌酒精和含糖饮料;高温车间需配备隔热工作服及通风设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基础病者避免高温作业;用人单位需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严禁职业禁忌证者上岗;劳动作业现场应备防暑药品,设置阴凉休息区。记者:刘沙07/11
- 精准帮扶惠民生近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聚焦残疾人、儿童、特困人群三类重点群体,开展民生关怀行动,以“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行动中,工作人员走访了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详细了解其经营模式、规模及收入情况,为后续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确保残疾人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其稳定经营。在走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过程中,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孩子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此外,街道还向孩子赠送了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针对特困家庭,街道采取“一看、二问、三核”方式,细致记录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等信息,耐心讲解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政策,解答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疑问,并建立专项台账,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记者:王一淞07/11
- 候诊时,来一杯免费中药茶饮近日,振兴区部分公立医疗机构在各院区门诊大厅、候诊区域统一设置“便民中药茶饮”服务点,以一杯杯暖心中药茶为纽带,让患者及家属在候诊间隙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为群众打造有温度与特色的就医环境。走进振兴区头道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大厅,记者看到,标准化设置的茶饮供应点配备恒温茶桶、一次性环保杯具和温馨提示牌,工作人员正将当日现煮的薄荷菊花桑叶茶分装至保温桶内,芬芳的茶香吸引不少候诊群众驻足取用,大家纷纷表示:“以前候诊时只能干坐着,现在能喝到这么好的茶饮,等待的时间都不觉得难熬了。”据了解,中药茶饮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通过煮泡等方式制成的天然保健饮品,具有调理体质、滋补养生、预防疾病等作用。目前,振兴区已有7家公立医疗机构率先开展免费便民中药茶饮服务,推出的茶饮有清肝明目茶、健脾降脂茶、乌梅汤等。除提供茶饮服务外,振兴区部分公立医疗机构还同步设置了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栏,让群众在品茶候诊间隙学习中医药健康知识,这种“茶饮+科普”的创新模式,在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养生保健需求。“便民中药茶饮”服务点的设立,标志着振兴区卫健系统在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方面迈出新步伐。今年以来,振兴区卫健委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举措推进医疗服务优化,营造“主动服务一小步,患者满意进一步”的氛围,切实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刘沙07/11
- 精细化管理 提升“生活圈”品质近日,珍珠街道积极践行“绣花功夫精治理”的理念,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要抓手,坚持常态化管理、长效化治理,以市容市貌焕新为切入点,“小切口”撬动“大变化”,用细致入微的治理笔触,勾勒出干净清爽、秩序井然的品质生活圈。服务提质城市治理更有温度近日,为擦亮城市“颜值”、提升民生“质感”,珍珠街道联合交警振安二大队、振安公安分局珍珠路派出所、振安区住建局,推行“柔性执法+温情服务”模式,对经山街、东齐路、东昌路等路段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行动。面对经山街蔬果商户占道经营、流动商贩扎堆摆摊等难题,工作人员化身“城市管家”,通过“一对一”沟通、“手把手”引导,规范了经营秩序。帮助商户规划摊位,让管理从“冷冰冰的禁令”,化作“热乎乎的关怀”。环境焕新街巷面貌更有亮度以“清干净、摆整齐、保常态”为目标,珍珠街道在前期环境卫生整治基础上持续发力,每周常态化开展“环境焕新行动”。聚焦绿丹江苑、长祥大院等13个重点小区及8条背街小巷,集中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绿化带垃圾、小广告及非机动车乱停放。整治中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巩固一处”,以“补短板、强弱项”的实招,推动环境整治从“集中攻坚”向“常态保持”升级。宣传增效治理共识更有深度街道以宣传为纽带,通过发放2000份《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倡议书》,将文明理念送进商户与居民家中;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化身“文明宣传员”,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参与。同时,建立“诉求收集——即时反馈——闭环处理”机制,针对居民反映的绿化带内积存垃圾、早高峰道路通行不畅等问题,街道主动沟通、迅速整改,并通过网格群、朋友圈等平台广泛宣传治理成果,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行动”,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记者:张津硕07/10
- 废品回收站防患未“燃”连日来,振安区珍珠街道联合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废品回收站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前,该街道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建立“干部包片”和“日调度、周总结”机制,并邀请消防专家“把脉问诊”,制定“一点一策”精准治理方案。行动中,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废品回收站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安全通道、消防设施、货物堆放、电气线路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同时,采取“检查+宣传”方式,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详细讲解火灾成因、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和火场逃生自救技巧,发放消防安全宣传手册,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确保整改效果持久,街道建立隐患整改动态跟踪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回访复查,实时掌握整改进度,推动问题彻底解决。今后,珍珠街道将持续深化“宣传引导+排查整治”双轮驱动工作模式,对重点场所开展多轮次、全覆盖专项检查,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王一淞07/10
- 初心照亮前行路 基层治理新征程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党工委“初心照亮前行路基层治理新征程”党建惠民文艺演出在市文化宫举行。来自辖区的近500名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观看了演出。演出在舞蹈《我心中的红》的激昂伴奏旋律中拉开序幕。歌曲《美丽中国唱起来》用悠扬歌声描绘祖国山河壮丽,舞蹈《小鼓舞》《唱支山歌给党听》以民族风情传递团结共融,京剧《我爱你中国》等节目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本次演出涵盖歌舞、乐器演奏、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临江街道昂扬拼搏、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让现场观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据了解,临江街道通过“党建+文艺”“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一年来累计开展惠民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记者:吴琼07/09
- “心语心晴”与爱同行日前,振兴区妇联举行“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暨公益心理咨询师颁证仪式。这是振兴区妇联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前置服务模式、助力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来自全区各部门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现场,12位新招募的公益心理咨询师获发聘书。区委党校教师温昭然代表新招募的公益心理咨询师发言,承诺将用专业守护心灵,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责任,让前来寻求帮助的妇女儿童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力量,努力成为服务对象心灵旅途中的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本次启动仪式特别邀请了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用光老师做心理健康学术讲座,让到场人员学到专业心理健康知识与咨询技巧的同时,也感受到公益人的情怀、心理学的魅力和心理咨询温暖人心的力量。此次“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后,区妇联将依托设立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心语心晴”驿站,统筹整合“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师团队资源,依托线上咨询、轮驻咨询、对接包保镇街咨询等多种形式,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儿童心理疏导与关怀。记者:宋永昆07/09
- 青年湖社区开展“童心筑梦 共绘未来”主题活动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青年湖社区携手冠星生态幼儿园开展“童心筑梦共绘未来”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用画笔在长卷上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记者:吴琼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