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解锁老旧小区“逆生长”的幸福密码
    “有问题就找赵书记,准能解决。”居民把她当“主心骨”,这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源于她日复一日地坚守。她,投身社区工作18年,始终与居民拧成一股绳,全心全意为居民着想,既是社区的“当家人”,也是居民的“定心丸”。她,从下岗女工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就是元宝区兴东街道泰美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2020年初,泰和花园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程,“老楼装电梯”成为小区居民热议的焦点。“电梯噪声大不大?”“我家住一楼,会不会影响采光?”“电梯后期找谁维护?”……面对居民们提出的诸多疑惑,赵玉霞认识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件造福居民的好事,但好事办好不容易。“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把‘针’穿进去,把‘线’理顺了,才能破解难题,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为了消除居民顾虑,赵玉霞领着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们,放弃周末休息,逐户上门征询居民意见,并组织居民到有电梯的小区参观体验。经过不懈努力,电梯加装工程从最起初的4个单元增加到12个单元。“现在出门方便多了,再也不担心爬不动楼梯了!”家住6楼的刘玉盛老人高兴地说。在泰和花园小区改造期间,累计拆除违建300余平方米,规划停车位130个,同时制定了《小区居民行为准则》,并选聘了物业公司,不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社区服务功能也得到了极大丰富与完善。2020年,泰和花园小区改造项目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成果展,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一个好的社区不仅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还需要高效的管理方式。”泰美社区地处老城区,周边有市场、学校、大型超市,人口密度大且流动性强,日常管理任务繁重。赵玉霞意识到,仅凭社区力量难以解决居民遇到的各种困难,需要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依托元宝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契机,泰美社区搭建了智慧党群服务平台,作为丹东市首个网格化管理社区试点运行。社区被划分为8个网格,建立7个网格党支部,共有18名网格员、50名服务网格党员志愿者,5000余人口全部纳入网格管理。通过建立居民及商户等各类信息台账,完善网上受理、任务分办、结果反馈等工作机制,社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覆盖、动静结合”的智慧化网格管理体系,实现了“一张网”管到底。工作期间,赵玉霞发现社区内活跃着一群多才多艺、热心肠的居民。为了让他们各展其能,社区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文艺骨干组成的文艺服务队,到退休党员组建的“红枫党员志愿服务队”,如今泰美社区已有12支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256名,实现了社区治理的全民参与。目前,泰美社区智慧党群服务平台吸收了越来越多志愿者组成网格员,他们凭借对环境的熟悉,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隐患、实时反馈结果,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平台运行以来,成功排查矛盾、处理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28个,办结率99.2%,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区工作就像一块磁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就能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身边。”如今的泰美社区从“老旧破小”变身“幸福家园”,居民态度由“牢骚满腹”转为“交口称赞”,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辽宁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社区、辽宁省妇女先进之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创建成为综治零发案、安全零事故、违建零盲区、居民零越访、就业零失业的“五零社区”。自2010年担任泰美社区党委书记的赵玉霞,正是靠“群众工作法”带领社区从内到外发生巨变,成为老旧小区“逆生长”的范本。记者:栾柏醇
    03/26
  • 工人村社区情暖残疾人居民
    3月24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组织辖区残疾人居民开展了暖心座谈活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将生活中的不便、遇到的难题以及内心期望都一一表达出来。针对居民提出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记录,当场给予回应。对于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协调处理;对于需要进一步沟通协调的事项,社区承诺将积极跟进,尽快给予答复。社区还联系专业机构,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劳动能力检测,受到群众好评。作者:沈粹
    03/26
  • 网格员及时救助急病居民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安社区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网格员庞帅的迅速行动成功挽救了居民孟女士的生命。当日,独自在家的孟女士突然下腹部剧烈疼痛。由于女儿远在外地,邻居也不在家,疼痛难忍的她拨通了振安社区的求助电话。接到电话后,庞帅一边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赶往居民家中。到达现场时,孟女士蜷缩在地上,满脸痛苦。庞帅轻声安抚,稳定她的情绪,并密切留意她的身体状况。救护车赶到后,庞帅协助医护人员将孟女士抬上担架,并一路护送至医院。到医院后,他帮忙办理住院手续,同时联系孟女士的亲属。经检查,孟女士被确诊为肠坏死,医生表示幸好送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确认孟女士脱离生命危险,一切妥当且亲属赶到医院后,庞帅默默离开。记者:张津硕
    03/25
  • 上门服务解民忧
    “感谢交警同志上门帮忙,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3月20日,丹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一大队民警来到某医院病房,为一名瘫痪在床的低保户现场办理车辆灭失注销登记业务,通过“窗口前移”服务,化解了群众面临的低保资格审核问题。据了解,该市民父亲因常年瘫痪卧床,生活依靠低保维持。然而,其名下曾有一辆因火灾损毁灭失的车辆未及时注销,导致低保审核面临被取消的风险。车管一大队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特事特办”机制,主动将服务窗口“搬到”当事人病床前。在现场,民警耐心向当事人解释车辆灭失注销的流程,并考虑到其无法书写的困难,逐句宣读承诺书内容,协助其完成签字确认。此外,民警还主动承担起联系消防部门调取火灾证明、整理申报材料等繁琐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负担。材料齐全后,当事人委托其儿子前往车管所顺利办结注销手续。记者:孙坤霖
    03/25
  • 志愿者上门看望老兵
    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上门看望老兵,帮助打扫卫生,解决生活困难,倾听他们讲述从军经历,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记者:宋永昆
    03/25
  • “乐龄行动”启动
    3月9日,丹东市举办“乐龄活力杯”丹东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表演了开场鼓《龙腾中国》、秧歌舞《踏歌起舞庆丰收》、舞蹈《木兰从军》等节目。今年,丹东市老体协将围绕主题开展老年人健身舞(操)、健身气功、柔力球等比赛展演,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展演、年年有创新,活跃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记者:周广庆
    03/25
  • 工人村社区:联合守护“她”健康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联合市中心医院妇儿超声科、辽宁锦绣物业举办“关爱女性职工守护‘她’健康”公益体检活动。活动邀请拥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现场讲解女性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和预防方法,并为前来参加体检的女性进行检查。在互动环节,现场女性积极提问,医生耐心解答,针对不同情况给出建议。此次活动不仅让女职工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增强了女性的保健意识。记者:王俊
    03/24
  • 丹东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就医陪护
    丹东市元宝区开展特殊困难人员就医陪护服务,面向家住市内4区、住院治疗但无近亲属照料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提供看病陪护服务。日前,家住元宝区九道街道通乡社区的低保户张大爷在陪诊、住院及康复中得到“就医陪护”人员的悉心照料。特殊困难人员就医陪护服务,是丹东市民政局承担的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服务试点工作。张大爷是元宝区首位享受这一暖心服务的救助对象。前不久,张大爷突发疾病,吐血不止。他独自生活无人照料,急需社会救助。元宝区民政局在得知他的处境后,向丹东市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提交特殊困难人员就医陪护服务申请。收到服务订单指令后,第三方机构即刻安排专业陪护人员火速赶往医院,与九道街道民政干部一起为张大爷提供陪护服务。“就医陪护”跑前跑后陪着张大爷就诊检查,办理入院手续。在张大爷住院期间,陪护人员又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依据主治医师确定的护理等级,为他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和贴心的生活照料。同时,民政部门启动小额急难型临时救助,让张大爷得以顺利办理住院手续;“就医陪护”服务解决了其无人照顾的难题,让张大爷安心看病。记者:王卢莎
    03/24
  • 暖心窗口 让群众泪眼变笑颜
    “警察同志,我想咨询一下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这项业务简单,本人拿着户口本或其他相关身份证明过来补办就可以了。”近日,在丹东边境管理支队一经街边境派出所综合窗口前,一项业务正在办理。可听到民警杨翼萌的答复后,咨询人张女士居然落下泪来,这让民警杨翼萌心生疑惑,连忙询问张女士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张女士母亲已经72岁,家住宽甸,近日摔伤后到丹东某医院救治,事发当日医院通知张女士赶快为其母办理转院手续,可是明明前一天还在用的身份证,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无奈,只能重新申办。身份证可以随身携带,可是户口本一般都是放在家里的,从丹东到宽甸,一个来回需要不少时间,加上张女士的母亲摔伤后一直卧床,人像采集、指纹采集都是问题,可没有身份证,转院手续办不了,母亲得不到更好的医治,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可怎么办?这一个个问题让张女士十分焦虑,当听到杨翼萌的答复时,她的情绪再也绷不住了。“大姐,您先别急,情况特殊,咱们一起想办法!”了解情况后,杨翼萌耐心安抚张女士的情绪,并给出了解决办法。“大姐您和在医院陪护的家人提前沟通,做好我和老人视频联线的准备,这边我和市局、分局报备,申请启动应急办证程序。”三分钟后,杨翼萌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和张女士的母亲进行了申办业务的确认,并表示在办理正式身份证还会开具一个临时证方便她转院用。问题成功解决,张女士破涕为笑,连声向杨翼萌表示感谢。记者:唐羽廷
    03/24
  • 黄土坎边境派出所为渔民送药
    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接到求助电话,一艘即将靠岸的渔船上,有渔民突发疾病,因海上条件有限,急需特定药品。了解情况后,民警迅速行动,一方面与船主保持联系,掌握渔船靠岸时间和位置;另一方面按照渔民的症状和需求,紧急准备相关药品。在港口码头,民警们早早等候,渔船刚一靠岸,便迅速登船,将药品送到患病渔民手中。“太感谢你们了!在海上生病,心里特别着急,多亏你们及时送药,真是帮了大忙!”患病渔民激动地说。看着渔民服下药后情况逐渐稳定,民警才放心离开。记者:唐羽廷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