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读书集市”圆满收官 千余市民共享文化盛宴6月28日,振安区欧尚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弥漫,作为丹东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振安区读书市集”在此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书为媒,融合阅读推广、非遗传承、科普惠民等多元内容,吸引了逾千名市民热情参与,生动绘就了一幅“书香振安”的文化画卷。 步入广场,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藏书展区,抗美援朝主题的经典读物陈列整齐,不少中老年读者驻足翻阅,神情专注。“这些书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岁月。”一位老人感慨道。旧书捐赠区热闹非凡,书籍爱好者们兴致勃勃地“淘”着心仪书籍。互动体验区成为亲子共融的欢乐海洋,书签定制、团扇手绘摊位前排起长龙,“妈妈,你看我画的扇子好看吗?”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非遗技艺同样成为现场亮点。糖画师傅巧手翻飞,引得阵阵欢呼;漆扇制作、诗词风铃DIY区域笑语不断。图书竞猜活动更是点燃了参与者的热情,知识的火花在趣味挑战中迸发,获奖者喜笑颜开地合影留念,广场上处处洋溢着古风书香的文化氛围。 活动还设置了多个特色服务专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与。“扫黄打非”、版权保护、食品安全等宣传展板前,市民们认真聆听讲解,提升了文化素养与法律意识。中医药文化体验区人气颇旺,专业中医现场把脉问诊,“大夫,我这肩颈老不舒服……”一位阿姨详细咨询,亲身感受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的魅力。丹东邮政专区推出的限量明信片和特色集章服务也受到广泛欢迎。书店展销区集中展示社科、教育、儿童绘本等精品图书,精准对接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阅读需求。 本次振安区读书市集活动是丹东市深耕“书香丹东”品牌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自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启动以来,丹东市持续推进品牌建设,通过接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促读、荐读活动,不断深化惠民、便民举措,累计吸引三十余万人参与,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作为本届读书节的重头戏,“读书集市”活动自4月起由市及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接力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场,有效激发了市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内在热情。 据悉,七月,东港市将接棒举办读书市集暨“文化夜市”活动,诚邀广大市民朋友持续参与,共沐书香,共同推动“书香丹东”建设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记者/王一淞编辑/邹润06/30
- 安全知识宣传进大集6月19日,东港市前阳镇在农贸大集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宣传咨询日活动,推动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力筑牢基层安全生产防线。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设置了咨询台,为群众提供服务,内容涵盖消防安全、建筑施工安全、危险化学品、居民燃气、特种设备、农业农机、工贸企业安全等领域;同时,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发放《家庭安全手册》《企业安全生产指南》等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消防安全及应急知识。为实现安全宣传“全覆盖”,活动还延伸至沿街商户。在前阳镇商业街,工作人员逐户走访商户,在发放宣传材料的同时,仔细检查燃气管道接口密封性、电气线路保护情况,现场指导商户规范使用灭火器、安装燃气报警器。本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将安全知识送到了群众身边。记者:张瑞06/30
- 共筑高层住宅“防火墙”近日,丹东市元宝区九道街道、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九道派出所、九道卫生院及锦成物业在东尧社区联合开展消防疏散演练,提升协同应急处置能力,为辖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实践课”。演练前,东尧社区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居民楼栋公告栏等渠道发布演练通知,详细介绍演练流程与注意事项,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同时,多家参演单位联合制定预案,明确人员分工,确保责任到人,为演练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演练模拟高层住宅起火场景,社区网格员立即联系社区、物业公司,并拨打火警电话。应急人员迅速到位,引导居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消防楼梯有序撤离,同时提醒大家不要使用电梯。针对行动不便的“卧床老人”,消防救援人员使用担架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为居民进行身体检查。整场演练紧张有序,各单位配合默契。演练结束后,消防专家结合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开展专题培训,详细讲解正确疏散逃生、火灾初期扑救方法及灭火器操作要点,并组织居民进行实操演练。此次联合演练以“演”筑防、以“练”促安,有效提升了社区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平安幸福社区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于国洪06/30
- “沉浸式”航空科普润童心日前,丹东机场组织开展“我是小机长”主题研学活动,来自丹东市多所学校的40余名学生通过两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验,学习航空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穿上特制的制服,扮演安检员、值机员、机长。除了学习办理乘机手续、辨识行李标签,他们还仔细查验登机牌,手持安检仪排查“可疑物品”,用“五指并拢”标准手势引导游客登机。在“塔台探秘”环节,管制员详细讲解了航班指挥、跑道调配等关键流程,孩子们兴趣盎然,认真聆听。活动特别设置“航空小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和现场演示,重点普及飞机构造、飞行原理等知识。“这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课外教育机会,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对航空科学的兴趣。”陪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称赞道。丹东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机场将继续优化研学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记者:景媛媛06/30
- 只为让环卫工人吃上热乎饭清香的粥、松软的馒头、香喷喷的菜,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温暖着环卫工人的心……每天清晨,在宽甸“环卫之家暖心厨房”,利民公益协会会长苏娅丽会领着志愿者洗菜、熬粥、盛饭,等待着“老主顾”的光临,不同的是,这些“老主顾”是环卫工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需要帮助的人。6月19日5点40分,当许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环卫之家暖心厨房已是灯火通明,一派忙碌景象。苏娅丽和志愿者吕凤春忙着把做好的小菜和馒头盛到打饭窗口。“为了让环卫工人6点前吃上早饭,我和志愿者们前一天下午把食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4点来做,不耽误环卫工人的正常工作。”说话间,苏娅丽加快手上的动作。“咱们可以开饭了。”随着一声呼唤,环卫工人们拿着餐具,自觉在打饭窗口前排起队伍,不少环卫工人帮着盛饭、拿鸡蛋、分馒头……“志愿者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就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帮忙搭把手。”环卫工人李女士边盛饭边说。“早上能吃上热乎饭菜,还不用花钱,太感谢苏会长和这些志愿者了。”环卫工人陈福激动地说。45岁的苏娅丽从事公益事业已有16年。2009年,为了帮助长甸镇河口村一位身患尿毒症的青年筹集医药费,苏娅丽组织了募捐活动,仅一天时间就筹集善款11494元。“爱是燎原之火,一经点燃便生生不息。”活动之后,苏娅丽下决心,要在公益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凝聚更大的力量,苏娅丽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宽甸利民公益协会,现有会员230余人。“去年冬天,我看见一位环卫工人坐在路边,拿着馒头就着白水吃,上前询问得知,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这样解决早餐。”谈及建立环卫之家暖心厨房的初衷,苏娅丽表示,这次“偶遇”坚定了她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决心,暖心厨房不仅为环卫工人、低保户、孤寡老人提供早餐,还设有理发和血压血糖测量区,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桌上有水,免费喝。”“多吃点馒头,扛饿,不够锅里还有呢。”“今天的小菜味道怎么样?”苏娅丽忙活完后厨的活儿,跑到就餐区这桌看看、那桌瞅瞅,就怕环卫工人吃不饱饭。“看到大家吃得好、吃得香,我就浑身充满力量,有信心一直干下去。”苏娅丽坚定地说。环卫之家暖心厨房从今年4月份开始筹建,苏娅丽参与了装修和置办物品的全过程。为了省钱,她和志愿者亲自上阵,就连地砖都是拼凑的,因为这样零碎的地砖会便宜很多。据了解,这段时间有不少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食材和资金,为暖心厨房加油鼓劲儿。“当我们感到累时,就想起那些环卫工人的不易,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这是我们的初心,不曾变过。”苏娅丽说。记者:曲丹凤06/27
- 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铸就“丹炭”品质 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炭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行业前三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全球石墨电极市场核心供应商。近年来,该公司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管理创新与技术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22年10月,2024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始终围绕产品质量管理,重点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装备、工艺、材料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秉持“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工作原则,以提升产品质量、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安全环保为主要职能,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理念,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石墨电极制造商。该工作室领衔人韩云杉带领团队专注于人造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产品的研发,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团队掌握的人造石墨电极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高端炭素制品的成型工艺上达到行业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成功铸就丹炭品牌。工作室积极开展产学研和产业链合作,推动针状焦产品质量提升,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功实现进口替代。该工作室现有成员8名。成立以来,团队在《炭素》《炭素技术》《炭素科技》《新型碳材》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主持省、市级项目,累计研发创新成果11项,其中专利9项,成果转化11项,创造经济效益2307万元,节约成本800万元。在技术攻关方面,该工作室重点突破逆流罐式炉煅烧工艺开发、粉磨在线控制系统、短碳纤维的分散性难题、国产油系针状焦应用、750mm超大规格UHP电极研发、0.5mm细结构产品研发、无添加剂饱和浸渍、导电型石墨烯粉体的应用、内部串接石墨化工艺开发等行业难题。其中,国产油系针状焦应用实现工业化生产,完全替代进口产品;750mm超大规格UHP电极产品开发成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0.5mm细结构产品实现量产,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市场认可。目前企业已投入5918万元用于创新研发,丹炭品牌赢得国内外客户广泛好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20%,国外市场占有率达7%。今后,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聚焦产品质量提升,巩固创新成果,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探索节能降耗新工艺,进一步打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丹炭品牌,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包芙蓉06/27
- 《一部英雄史 赓续中华魂》专题展全国巡展首站在天津举行近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丹东市委主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抗美援朝纪念馆承办的《一部英雄史赓续中华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专题展》,受邀参加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奋进强国复兴伟大征程”主题系列活动。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精品展览与专家讲座、情景互动式党课相结合的方式,为校园注入红色文化活力。该展览将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持续展出3个月,吸引天津地区观众参观。随后,展览将在辽宁省及全国范围内继续巡展之旅。编辑:邹润06/26
- 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6月23日,我市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集中宣传活动在文化广场正式启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时间为6月23日至29日,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低碳日活动定于6月25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活动现场通过摆放节能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及小礼品等形式,向市民普及节能降碳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今年是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也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5周年。节能宣传周期间,我市将围绕主题开展多项特色活动,包括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宣传、城乡建设领域节能推广、节能标准制度科普等。市发改委牵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市委等部门将分别组织专项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记者:邢漫王子宁06/26
- 临江街道党建惠民文艺演出燃情上演6月25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党工委“初心照亮前行路基层治理新征程”党建惠民文艺演出在丹东市文化宫举行。来自辖区的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近500人欢聚一堂,通过红色文艺盛宴回顾初心使命,展望基层治理新未来。据了解,临江街道通过“党建+文艺”“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累计开展惠民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万余人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作者:沈粹06/26
- 工人村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连日来,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社区志愿者向居民、环卫工人和外地游客赠送酸梅汤、艾草包和扇子等消暑物品,让大家在炎热中感受到一丝清凉,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记者:吴琼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