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创意剪纸贺新春日前,振安区九连城镇九连城社区开展了“创意剪纸贺新春”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民与孩子剪出了寓意吉祥的“福”字和窗花,营造喜庆祥和的氛围。记者:吴琼02/11
- 逛“串烧大集” 学传统文化2月9日上午,“乙巳年元宵节文化串烧大集”在市少儿图书馆开启,吸引了许多家长和孩子参与。图书馆门前,趣味猜谜活动成为焦点,小读者们沉浸在猜谜的乐趣中;馆内三楼的非遗技艺表演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绝活儿,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投壶游戏、DIY手工等节目,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传统文化。记者:周广庆02/11
- 红色年味别样浓“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丹东旅游,特意将抗美援朝纪念馆选为第一站,让孩子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2月1日,正月初四,抗美援朝纪念馆人头攒动,来自山东烟台的李与童一家早早排队入馆,9岁的李与童打开刚买的纪念册,稳稳地盖上两枚纪念印章。李与童妈妈说,儿子上三年级,对红色文化十分感兴趣,经常去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作为父母,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更好地满足游客节日期间红色文化需求,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春活动:设置新年心愿墙,为观众发放心愿卡,写下对志愿军英雄的敬意和新年祝福,服务台设立了拓印区,观众可以现场制作拓福作品。游客积极参加,热情高涨。市实验小学“红领巾”宣讲团4名小宣讲员、参加“新春志愿行”活动的5名小志愿者,在纪念馆讲解员带领下,在各个点位为游客提供讲解、引导、送福等服务。“先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打赢立国之战,为我们创造了和平与幸福,应该永远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6年级学生蒋添铭第一次担任小宣讲员,为了完成好任务练习了好多天。他说,讲解时间长了难免有些累,但一想到外地游客能够通过他的讲述,了解抗美援朝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丹东的红色文化,心里就多了一份欣慰和自豪。春节期间,抗美援朝纪念馆正常开放,并增加夜场参观,持续开展多项新春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在辞旧迎新、接“福”纳祥中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色文化。记者:王梦露02/08
- 关爱困境儿童 “辽蕾计划”结硕果近日,丹东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热闹非凡,“辽蕾送暖,银杏筑梦”2024年“辽蕾计划”“圆梦课堂”成果汇报展演在这里举行。声乐班孩子们的合唱,口才班的诗朗诵,写作班的创作展示,书法班、绘画班的40多幅高质量作品,无不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场展演,为2024年丹东市“辽蕾计划”试点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向社会展示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关爱下的成长与进步。2024年,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水平,辽宁省民政厅开展“辽蕾计划”试点项目,丹东地区由丹东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负责具体执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民政局精心布局,多管齐下。市民政事务服务中心迅速成立领导小组,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同时,制定了详尽的《丹东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辽蕾计划”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和《丹东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辽蕾计划”试点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稳步推进。走访排查工作细致入微。工作人员建立起了能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组织资源库和人才资源库,吸引了500余名社工和志愿者踊跃加入。依据2023年市内1060份家庭教育指导及监护能力评估档案,按照风险等级精心绘制“红、黄、蓝”三色台账,精准定位。东港、凤城、宽甸建立起2967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需求档案,为后续的精准帮扶奠定了坚实基础。宣传活动如火如荼。精心制作了22块各部门儿童福利政策展板,发放15000册宣传册和15000张“辽蕾计划”招募令。联合市妇联等9个部门,在元宝区、振安区、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东港市开展了5次集中宣传活动,以“政策宣讲+节目演出”的形式,让政策深入人心。此外,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了15次宣传活动,发放1300份宣传品,让3000多名困境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儿童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20余次“‘辽蕾’送暖,银杏筑梦”主题研学、观影、野餐等社会融入和心理评估活动,让500余人次的孩子在活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六一、暑假等节假日,1300余名困境儿童收到了温暖慰问,770名孩子拿到了慰问品。发放1300份心理问卷,为600余名儿童提供贴心的个案处置和日常关爱服务,累计服务超过5000人次。“圆梦课堂”创新服务。分别在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四地依托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已有的培训场所开设“圆梦课堂”,全年共为困境儿童提供近200课时的书法、声乐、英文诵读、绘画、口才、写作等素质能力提升课程。暑假期间,在市区内联合社会资源开设“辽蕾计划”暑期托管班,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快乐无忧的假期乐园。资源链接工作成果斐然。市民政局与市妇联、市检察院等多个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为困境儿童的权益保驾护航。为困境儿童办理相关手续,法院办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链接腾讯公益为180名困境儿童提供助学服务,与市法律援助中心等达成合作协议,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辽蕾计划”的实施,切实保障了我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等权益,让孩子们的幸福感如花朵般绽放。记者:张津硕02/08
- 体能训练助未成年人健康过年近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为丰富辖区未成年人的假期生活,联合幼儿园特别组织开展了“未成年人健健康康过大年体能训练”活动。专业教练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了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助力孩子们提升身体素质。02/08
- 老党员十年坚守 楼道焕新迎春节在站前街道沿江社区,有这样一位身影,十年来,风雨无阻,默默耕耘在社区的楼道间,她就是江沿二党支部书记王屏。十年来,王屏穿梭在楼道间,清除楼道堆物、清扫地砖、美化墙面,从不间断。她深知,整洁美观的居住环境是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基础,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楼道,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楼道文化。一幅幅饱含红色精神的展板,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装饰,让原本普通的楼道充满文化气息,既丰富了社区文化内涵,又引导居民养成文明和谐的生活习惯。春节前,王屏和老伴再次忙碌起来。他们精心重新制作楼道展板,将喜庆的春节元素融入其中,重新美化楼道。在他们的努力下,楼道焕然一新,充满浓厚的节日氛围。原本单调的墙面如今贴着寓意吉祥的剪纸、写满祝福的春联,还有展现党史故事的展板,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现在,居民们走进楼道,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的文化展厅,又似踏入了充满年味的温馨家园。邻里们路过时,总会驻足欣赏,回家的路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楼道里嬉戏,听长辈讲述红色故事;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如今的幸福生活和社区的新变化,一派和谐景象。记者:张津硕02/07
- 在鸭绿江畔为祖国守岁1月28日,除夕。天微亮,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站长助理孙秀便独自一人来到车库,检查登高作战平台车、灭火救援器材等装备。加入消防救援队伍19年来,孙秀已经成长为一名三级消防长,他瘦高个子,不善言辞,但检查车辆器材的眼睛却炯炯有神。孙秀总是担心节日期间,哪里会发生火灾,哪里会用到对应的救援装备。每当想到这些,他就睡不着,总想着要到车库去看看,检查检查。“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节日无火灾、无救援,全国人民共度平安新春。”孙秀说,这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的新春心愿。担任站长助理后,孙秀既是“排头兵”,也是“教练员”。为了让队员尽快掌握训练技巧,他潜心研究训练科目,坚持第一个做示范、第一个完成训练科目。他根据每名队员的身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薄弱环节因材施教,强化薄弱训练科目。他的模范表率作用鼓舞着每一名队员,使得消防站整体训练水平大幅提升。目前,孙秀带出的骨干队员有14人取得绳索救援和登高平台资格证书,2人被总队、支队评为“优秀教练员”,在丹东市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年轻的“火焰蓝”早已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雕刻在骨髓里,他们平时强体魄、增技能、强实力,就是为了在实战中发挥作用。9时,宽甸满族自治县左子元街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长魏天利已经来到训练场带队伍训练了,“为了保障春节消防安全,我们训练不放松,吃饭时也是穿着战斗服。”“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冬天下着鹅毛大雪,上一个任务刚完成,战友们都在收整冻硬了的水带,下一个警已经接踵而至。”谈到过去的种种经历,魏天利的话多了起来。临近中午,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大众路站消防员丁本松还在执行前置驻勤任务,今年是他在消防队的第10个春节。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他并不觉得遗憾。“今天是除夕,也是我们消防队员最紧张忙碌的时刻,家人的支持,巡查时商户们的理解,站里丰富的节日生活,都给了我坚守的动力。”他充满干劲儿地说。“妈,晚上准备做几个菜啊?”“我刚吃完,是我爱吃的酸菜馅的饺子,我吃了挺多的。”“明年,明年也许就能回家过年了,等明年我再好好给您拜年!”借着午休时间,凤华街消防救援站的战斗班长董轩玮给妈妈视频拜年,每一年都是这几句话,也许这几句话还没说出口,妈妈就已经知道内容。妈妈也知道她的儿子岗位特殊,每当过节的时候都是紧张的时刻,所以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有的只是满满的担心和想念。14时,记者走进站前西街消防救援站的大门,班长任柏华和战友们正忙贴春联。其实,为了让队员排解想家的情绪,节日期间,救援站尽量在消防员的生活与工作之间做好“平衡”,既要让营区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增加生活物资,提高生活质量,还要丰富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台球、开放红门影院等活动,让营区里也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对于消防员来说,需要24小时执勤备战。”在任柏华看来,守护一方平安,才算是真正过了年关。边境经济合作区大队只有7名消防监督员,担负着辖区浪头、江海、安民3个镇街和国门湾、安民2个边境派出所的消防安全防控任务,加之辖区江湾、金泉、仪表园等工业园区的200余家企业,可谓责任重大。仅彭海涛负责的辖区就有高层建筑43栋,劳动密集型企业82家。为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发生,彭海涛在除夕这天依然坚守在岗位。24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先后在灭火、监督、火调、法制等多个岗位历练过,是消防战线上的“多面手”,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元宝区新安步行街位于老城区繁华地段,人潮涌动,喜庆氛围拉满。元宝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员黄亮主动请缨,逐户检查消防设施。在一家大型商场,他发现一处疏散通道被临时促销货架挡住,当即找来负责人。“过节人员聚集,这通道就是生命线,一秒都不能堵!”督促整改时,商家起初嘟囔着麻烦,黄亮耐心讲解火灾案例,还上手帮忙搬货架,规整线路。商家见状过意不去,现场组织员工搬离临时促销货架,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除夕之夜的灯光格外美丽。“你好,这里是119,请问具体位置,有无被困人员……”工作中的付强一边接电话,一边熟练地从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找到起火点的准确位置,向队站派发“命令单”……2台消防车闪烁着警灯赶往火警发生地。23时05分,前方传来消息,火灾处理完毕,火情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付强告诉我们,从除夕18时到初一凌晨2时是火情的高发期。消防队员们身穿战斗服随时待命,年夜饭也只能轮流分组吃。饭后一部分消防员分赴辖区重点区域前置驻勤,而每次参与接警赶赴“火场”回来稍事休整片刻的消防员,则都“兵不卸甲”,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救火点。工作间隙,记者同甲午大街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高洪波交谈,问他想不想家,这位小伙子有些腼腆地说,“大过年的不想家是假,但一线火场就是我们的战场,警铃声响就是我们消防员出征的时刻。”“我正在鸭绿江畔,为祖国守岁!”在他给家人编辑的简短拜年话语中,是所有消防救援人员年复一年的坚守。记者:李佳泽02/07
- 抽查农膜回收网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日,城区供销社相关人员协同市供销社检查组,对振安区九连城镇下尖村和套里村、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振兴区浪头镇忠杰村以及高新区中和村的农膜回收网点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抽查评分,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向新台阶。此次抽查,工作人员将目光聚焦于各村农膜回收网点的多个关键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备、回收台账管理是否规范、回收制度落实是否到位以及宣传引导是否有效等,旨在准确把握各网点的实际运营情况,为后续工作的改进与完善提供有力依据。检查结果显示,各村在农膜回收网点建设上均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下尖村和套里村在此次检查中表现出色,成为农膜回收工作的优秀范例。两村依据“就地就近,相对集中”的科学原则,合理设立了废弃农膜集中回收点,并且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回收台账体系,详细记录着每一次的回收情况,做到了数据可查、责任可追。同时,通过设置地膜专用回收桶,进一步规范了废旧农膜回收站点的管理,有效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膜回收行动中来,极大地减少了“白色污染”,为周边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显著贡献。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回收点存在回收分类堆放不够规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引导,以提升回收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山城村在农膜回收网点建设方面同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引导措施,该村成功提高了村民对废弃农膜回收重要性的认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高涨,积极配合回收工作。但在硬件设施方面,山城村的回收网点仍需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更高的环保标准和实际工作需求,确保回收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环保地开展。忠杰村和中和村的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两村均已建立起回收网点,并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实现了农膜的及时回收和集中储存,为后续的处理和再利用奠定了基础。城区供销社将督促相关村进行全面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农膜回收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完善政策支持等方式,助力各村提升农膜回收工作水平,确保农膜回收体系建设工作能够顺利推进。记者:张津硕02/07
- “兑”出文明乡风近日,东港市龙王庙镇马家堡村在“积分超市”开展了文明积分兑换活动。活动中,村“两委”工作人员耐心指导村民查询文明积分、申请兑换物品,30余户村民兑换了洗衣液、纸巾、牙膏等物品90余件,使用积分385分,整个兑换过程井然有序。该村设立“积分超市”,旨在通过“挣积分、比积分、换积分”,激发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助力优化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记者:张瑞02/07
- 欢喜过大年 书香迎新春1月29日,大年初一,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协办的“欢欢喜喜过大年馆长送福贺新春”活动热闹开启,用装着绘本图书、新春贺卡和非遗剪纸的“福袋”向首批到馆的40名读者送上满满的祝福。当天9点市图书馆刚开门,就有读者走进图书馆图书外借处,准备带一本好书回家过年。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亲子阅读室,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早早过来,在图书馆里过大年,感受书香的浸润,品味别样的年味。记者:宋永昆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