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学生暑期生活8月4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丹东二中高二五班的学生开展了以“勤于实践求真知,多彩活动助成长”为主题的暑期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青少年志愿者们来到辖区各个楼道里,开展全方位整治工作。铲除楼道小广告、打扫楼道楼梯与扶手、铲除墙壁污垢等,并对小区花坛和主路的垃圾进行了捡拾。他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的真正含义,展现了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在孤寡老人家中,青少年志愿者们帮老人们梳头、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表演节目等等,孩子们的到来,为孤寡老人带来了温暖和欢乐。此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实践能力,激发了她们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情。记者:沈粹08/09
- 丹东“七彩讲堂”丰富孩子暑假生活8月4日,在丹东市元宝区东尧社区活动室,30多名小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两个塑料瓶,不一会儿,不同水位的塑料瓶通过连通器原理形成小喷泉,引来孩子们一阵欢呼。这是社区关工委、“五老”和辖区孩子们一起进行科学小实验,开展“七彩讲堂”快乐假期活动的小镜头。学生放假,“五老”上岗。今年暑假,丹东市关工委组织“五老”在全市开展“七彩讲堂”快乐假期活动,通过“七彩讲堂”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老少同学四史,共享六地故事”主题活动,用红色文化浸润童心,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元宝区各社区关工委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密切配合,邀请检察官、警官、律师和“五老”报告员走进“七彩讲堂”,为少年儿童讲解法律知识。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少年儿童社会实践能力,各社区关工委还开展“老少携手学雷锋,共建美好家园”“我为创城作贡献,扮靓城市风景线”等活动,通过“大手拉小手”,为文明城创建工作贡献力量。记者蔡晓华08/09
- 振安区举办庆祝“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8月7日,振安区文旅广电局、区卫健局、区老体协在绿云花园小区广场举办“全民健身、幸福镇安、健康你我”2023年振安区老年人庆祝全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供稿|吕宝林08/08
- 省残运会“三冠王”这样炼成在刚结束不久的辽宁省第十四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丹东市27岁选手谷世平一举夺得800米、1500米和跳远竞赛冠军,荣膺“三冠王”殊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谷世平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并不意外,因为在省十二届、十三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谷世平都是“三冠王”。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殊荣背后,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谷世平1996年出生于丹东市元宝区九道街道永宝社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早产的他出生时体重只有1.8公斤,主要内脏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半年之后,他无力伸展的上肢引起了父母的注意,经诊断,谷世平患有脑瘫,被鉴定为二级残疾。谷世平的双手不能伸直也用不上劲,只能勉强做洗脸、吃饭、写字等简单的事情。上肢的残疾令谷世平萌生强烈的动腿欲望,从小他就喜欢踢毽子和跑步。上小学时他曾获得全市小学生毽球比赛第一名,读初中时还获得过校运动会短跑冠军。2012年8月,谷世平得知应辽宁省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中心要求,各地正在为2016年残奥会储备运动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名,令他没想到的是,没多久自己就获得了去省残奥中心集训的资格。由于残疾,谷世平的双手连头都触碰不到,父母担心他到了沈阳不能照顾自己,有些不舍。可谷世平却坚定地说:“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我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当年9月,谷世平便来到省残奥中心。经历了两个月的艰苦训练后,丹东籍运动员中只有谷世平一人留了下来。成为专业田径运动员后,谷世平进入更高强度的训练当中。拉长活动、协调训练、弹性跑、抗阻力练习……每天5个小时的巨大运动量,常常引发他呕吐。谷世平上肢无力,仅能抓举10公斤的杠铃,力量不及常人的四分之一,并且无力的手臂摆动不协调,无法为奔跑增加平衡感,他决定把突破口放在腰部和下肢的训练上。他通过深蹲训练来完成,先是蹲下用双肩扛起杠铃,然后再慢慢站起,后颈和双肩被杠铃压得火辣辣得疼,时间久了磨出3个大肉茧。功夫不负有心人,谷世平的腰腿部力量有了很大进步,奔跑的速度也明显提升。伤痛在所难免。谷世平在2013年全国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摔倒,造成腿、肩部位擦伤化脓,而十几天后就是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他不想轻易放弃这样重要的比赛,硬是带着伤痛克服困难,在比赛中赢得了400米比赛冠军。成绩突飞猛的同时,谷世平也开始感受到巨大压力。在2015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谷世平只取得了4×100米接力比赛第三名,他感到异常失落,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想想两年多日复一日艰辛的训练,想想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他还是放不下这个深爱并为此付出努力的田径赛场,于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并慢慢调整好心态。谷世平说,是田径给了他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掌握了求生的本领。离家前他还是个需要父母照顾的孩子,现在不但能自理还能照顾其他队友,懂事孝顺的他还将比赛中赢得的奖金一分不留地全部寄回了家。目前,他已回到队里继续投入训练,全力备战明年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力争赛出优异成绩,不负家乡父老的期待。记者:包芙蓉08/08
- 工人村社区给居民播放露天电影为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8月4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联合锦绣物业为辖区居民免费播放露天电影。伴随着徐徐晚风,电影播映员在小区广场上将设备搭建起来,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在居民群发布电影播放通知。没过几分钟,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陆陆续续来到现场,整个播放过程中,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直到电影播放完毕,居民们仍觉得意犹未尽。一位居民说:“希望社区以后可以经常安排这种活动,既为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也增进了邻里间沟通交流。“下一步,工人村社区将持续开展更多的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作者:沈粹08/0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一十集 韩远泉:“少云好榜样,精神永放光”08/07
- 热心老人服务社区近日,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绿城社区活动室的乒乓球桌损坏,影响了居民的正常使用。辖区两位老人得知后,自告奋勇来到社区帮忙维修,“我平时就喜欢修修补补,修乒乓球桌我也会一点儿。”两位老人携带拉网、起子、螺丝刀等工具,先将乒乓球桌子中间需要拉网的位置预留好,再将拉网立在中间,两边用螺丝固定。当日天气较热,汗水从老人的额头滴下来,他们丝毫没有在意,不到半小时,就将坏损的乒乓球桌修缮一新。浪头镇五一八社区7号楼地势低洼,每逢下雨,雨水裹挟着泥沙从四周流向7号楼前的路面,造成道路淤泥遍地,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最近,社区发现这些淤泥不知被谁悄悄地清理了。有细心的居民为社区提供了线索:一位老人总是在凌晨4点左右,默默地清理淤泥。经打听,做好事的居民是七旬老人毕建华。她自己准备了扫帚和平板铁锹,每次雨后都赶在居民起床上班之前把淤泥清理干净。“我是低保户,政府对我照顾有加,平日里邻居们也非常关照我,给大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老人说。在她的感染下,更多的人加入了清理淤泥的队伍,共同守护辖区整洁平安。记者:张津硕08/07
- 又一志愿军烈士亲人找到了8月1日一大早,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榆树林村的莫金辉、莫金峰、莫金灵兄弟和他们的家人一行5人,祭扫安葬在这里的志愿军烈士爷爷莫文轩。一炷香、一捧鲜花,表达后辈对烈士的思念。这也是自2011年丹东日报社联手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域外各地媒体、热心志愿者等,为第165位烈士寻找到了亲人。祭扫期间,记者发现烈士墓碑上烈士的籍贯为热河省宁城县,而姓名莫文轩与烈士亲属持有的烈士证明所书写的“莫文选”有出入。莫家兄弟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家乡宁城县隶属于热河省,后热河省建制撤销,转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而莫文轩也是烈士的曾用名,其家中保存的当时“地契”原始件用的就是“莫文轩”。正是籍贯及姓名出入的原因,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为莫文轩烈士“寻亲”颇费一番周折。陵园工作人员郭庆在中华英烈网搜索,始终没有任何莫文轩烈士信息,但经其反复分析比较,其中有一条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莫文选”烈士信息与陵园莫文轩烈士信息极其相似。郭庆依托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辗转联系到宁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对方通过反复核实,发现“莫文选”烈士籍贯地址宁城县榆树林村及牺牲前所在的部队番号等信息,与陵园保存的相关信息完全吻合。随后,郭庆又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莫文轩烈士的孙子莫金灵,进一步交流后,就此确认安葬在丹东的莫文轩烈士就是内蒙古宁城县“莫文选”烈士。“我们全家特别激动!”莫金灵说,“7月20日得知爷爷安葬地在丹东后,兄弟几人就商议着尽早来丹东祭扫。如今,俺们兄弟3家分别从宁城县、呼和浩特市、沈阳市出发汇聚到丹东。”莫金灵介绍,他爷爷牺牲于1951年,当年父亲莫春祥才不到3周岁。奶奶王秀兰得知爷爷牺牲消息后,哭昏过去了。不久后奶奶得了“缩骨痨”,1米6多的个头,一下子“缩”成一米来高。莫金灵说,找到爷爷的安葬地是全家人的期盼和愿望。他们曾到有关部门打听过,但都没得到准确的信息,都以为爷爷安葬在朝鲜。两位哥哥莫金辉、莫金峰后来参军入伍,到部队还打听烈士爷爷的安葬地,也是未果。2017年莫春祥过世时,还念叨着“争取找到你们爷爷莫文轩的安葬地。”“感谢丹东人民,感谢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离开丹东前,莫家兄弟不住地对陵园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是你们让俺们找到爷爷,圆了全家三代人的梦!记者:刁庆峰08/07
- 【聚焦】高温下的“供水人”有一种精神叫“高温下的坚守”入伏以来,酷暑难耐市水务集团干部职工战高温保供水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只为让甘甜清澈的自来水送入千家万户面对汛期和高温天气,市水务集团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解决各类供水诉求:对各净水厂、二次加压泵站生产设备设施及工程车辆、机具等进行检修,发现故障苗头立即维修;对净水药剂、管道阀门、堵漏器等各类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自查,保障生产和维修需要;遵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密水源水、出厂水、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水、管网及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频次,严密监测水质情况,确保水质达标;组建应急抢修队伍,随时投入到应急抢修一线,确保城区供水安全。7月底连续降水导致鸭绿江进入浑水期,水厂职工坚守在室温高达40℃的车间里,进行净水药剂的投加、设备巡检、滤池冲洗、排泥……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城区供水。客服窗口人员耐心回复各类涉水咨询,分类快速处理居民投诉,确保每一项问题都能及时受理。问题解决后,对处理情况进行回访,记录客户反馈信息。记者/张津硕08/04
- “美德积分”推动移风易俗丹东东港市合隆满族乡以实施“美德积分”管理为抓手,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行好事、争相存美德、欢喜换奖励,培育乡风文明土壤,撬动乡村治理改革,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长期以来,乡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屡见不鲜,铺张浪费严重,增加人情负担。去年,合隆满族乡各村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明确“勤劳致富、节俭办事”,提倡“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今年,各村建立健全文明乡风积分制管理,将“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新风”列为首项积分内容,全力遏制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巩固扩大移风易俗成果。新推出的积分制中,包括环境卫生、评优选先、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学习宣讲6项内容,通过量化积分,将无形的“乡风”转化成有价值的“文明”,变“单纯给予”为“正面激励”,将积分制打造成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有效平台,促进村风民风持续向好。记者:张瑞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