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辽宁丹东:大爷高温晕倒 社区大白紧急救治
    7月27日,丹东市新村社区辖区全域核酸结束后,966医院的志愿者医护刚刚消杀结束返回社区,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就被社区书记沈粹紧急叫到小区楼院里,原来居住在青年大街98号的王大爷晕倒在楼梯口,情况危急。现场初步检查发现,王大爷后脑有开放伤口,头部流了好多血,医护志愿者迅速帮其止血。此时王大爷神智略清醒些了,说自己外出买菜返回时,气温太高就晕倒了,并对志愿者连连道谢。小区网格员姜智鑫第一时间跑回社区开具就医证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联系王大爷的儿子,协助医护将王大爷送上救护车。在现场的居民肖大姨竖起大拇指说:“今天如果没有医护志愿者的第一时间救治,没有跑前跑后的网格员,就危险了啊!给社区点赞!”996医院医疗志愿者、小区网格员纷纷表示,当时事发突然没想太多,这是应该做的,群众的鼓励就是动力。两个小时后,社区书记沈粹联系上了王大爷的儿子,告诉他老人伤口已经缝合,脱离生命危险。王大爷的儿子非常激动,在电话里不停地道谢。
    07/29
  • 辽宁丹东:五家单位一股劲 齐心协力同抗疫
    丹东发生疫情后,下沉到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的市直机关10名志愿者,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他们分别来自丹东市信息中心、丹东市经济合作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交通局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丹东市水务集团和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5家单位,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志愿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赢得最后的胜利。点长崔光辉是丹东市信息中心党群工作部负责人,他和同事谢纯下沉在黄海社区。每天他在统筹安排好志愿者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社区做好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配合社区深入到企业为民工采集核酸、扫码、维护现场秩序。由于辖区内3家房地产企业工人来自全国各地,且人员每天都在不断变化,给核酸采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到应采尽采,他们采取班组制采集方式,保证了采集现场安全,确保了工人顺利复工和企业复产。丹东市经济合作发展服务中心蔡昌宁到黄海社区是他第二次下沉社区。他一直坚守一线,白天配合社区维护核酸采集现场秩序、辅助医护和扫码等,夜间在社区内巡逻、在卡点执勤。除此之外,还配合社区分发生活物资、接送医护、领取防护物资等,平均每天步行一万步以上。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的宋济丞下沉黄海社区已经60天了。这个乐观阳光的大男孩,自下沉黄海社区以来,每天都提前到岗协助社区分发志愿者防护物资,爬楼喊居民下楼做核酸、维护核酸采集现场秩序、消杀封控楼、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买药采购生活物品、卡点执勤等,处处都有他辛勤的身影。他的乐观感染了整个志愿者团队,面对疫情大家都精诚团结、肯于吃苦、主动作为。丹东市交通局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王鹤、姜鲁宁、王晓辉,丹东市水务集团的潘郭刚、陈朝亮和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的邹吉东也都在社区核酸采集、卡点执勤、封控楼消杀和支援振安区防疫等工作中不惧风险,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得到了社区和当地居民的好评。下沉黄海社区的10名志愿者以能战斗、打硬仗的顽强作风,坚守一线,不惧风雨,全力抗疫。
    07/29
  • 辽宁丹东:品酒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7月26日,初见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传勇时,他正在工作室內研究最新技改项目北方酱香型白酒的工艺设计,对产出的样酒仔细品鉴。“这酒代表着丹东白酒的品质和丹东白酒酿造工艺的发展方向,马虎不得。”教传勇说。在人们的思维里,品酒师一定很有酒量。“我在酒桌上只喝一小杯酒,朋友都知道我的习惯,也不多劝。”教传勇告诉记者,这个习惯是出于对中国酿酒文化的敬畏,对品酒师职业的敬畏,也正是这种敬畏,让教传勇从一个小小的酿酒工成长为“中国评酒大师”。“白酒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与我国农耕文化、烹饪文化、传统发酵酿造技艺、中医、饮食民俗等人文、社会生活都息息相关。”教传勇认为,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是我国独有的一门技术,涉及文化、科技、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他看来,品酒主要在“品”,而不是“喝”,要做到“一看二闻三品四评”,对白酒12大香型的分辨是一名合格品酒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1991年,教传勇是当时凤城老窑酒厂的一名普通酿酒工。他成为品酒师,还得从1998年原凤城老窖酒厂转制说起。当时,酒厂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老厂长找到教传勇,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品酒师。出于对白酒酿造工艺的喜爱和坚守,他决定挑起这份重担,跟随师傅和前辈学习品酒。对于品酒师来说,味觉和嗅觉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能喝“大酒”、不能吃辛辣食品、不能擦护肤品,教传勇洗手只用肥皂。“当端起酒杯时,手的香味会影响对酒的香气的判断。一丝丝的偏差,都会对品酒产生影响。”对品酒技艺的细微提升,是教传勇多年来的执着追求。品酒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得多实践。教传勇找来关于品酒的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酒文化,每天在工作室品尝各种白酒,感受每种白酒细微的差别。他还搜罗各地的名酒细细品鉴,对白酒的香气、口味、入喉余味进行辨别分析。直到现在,他只要有时间都会到工作室里品品酒,锻炼自己的嗅觉和味觉。“工匠精神意味着专注执着,意味着崇尚科学,意味着不断创新,意味着引领时代,意味着走在行业前沿。”多年来,教传勇坚持用工匠精神践行着自己对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坚守。1999年12月,他成为辽宁省白酒评委。2011年,他在国家白酒评委考试中,以优异成绩考取全国第三名,成为国家级终身白酒评委。2015年,教传勇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评酒大师”。
    07/29
  • 辽宁丹东合隆满族乡:让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建新功
    “刚到村任职时,有村民想加入党组织来了解政策,我当时回答不上来,脸憋得通红……”近日,丹东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大楼房村党总支副书记王良受访时说。王良从部队退役后做点小生意,2021年他成为一名村干部,虽干劲十足,但对村里大小事务很生疏。在合隆满族乡这一届63名村两委成员中,像他这样的“门外汉”有45人。今年,合隆满族乡党委将乡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搭平台、进课堂、打实战,练出一套“组合拳”,努力锻造一支专职化、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推动全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搭平台——促素质提高基层工作关键在于实干。合隆满族乡党委政府积极转变会风,以“人人都是主角、互相交流点评”的形式为基层干部搭建交流平台,取长补短、互促共进,推动乡村干部业务工作有办法、汇报工作会讲话、群众工作能深入、遇到问题能解决。在年初召开的乡村两委干部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村干部们立足村情和乡村振兴发展实际,谈感悟、谈思路、提建议,乡领导现场点评、解疑答惑,座谈成效明显。“这次交流收获颇多,以前对村账目管理工作理不清头绪,现在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会了一些技巧,工作起来就顺手了。”合隆村经管员曲艺说。进课堂——促思想破冰“理论学习不能只限于读书、抄笔记,还要结合实际调查研究,促进思想破冰,集中智慧、精力、财力在民族特色、精品农业、生态文明上下功夫,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推动全乡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合隆满族乡党委书记吕强说。在实际工作中,合隆满族乡将乡村干部思想破冰作为创新工作、突破工作的有力抓手,把打造多种理论课堂作为乡村干部解放思想的具体举措。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有深度,通过集中交流研讨进行思想碰撞,摩擦出推动发展的火花。坚持专题培训有方向,以“主题党日”和“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为契机,抓实乡村干部作风建设和理论学习,通过精心设置《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合隆形象》《强化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专题课堂,促进乡村干部提振精神、提升能力。坚持个人自学显实度,把“学习强国”、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等作为个人自学主要渠道,并采取撰写学习心得和分享学习感悟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效,推动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打实战——促业绩攀升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合隆满族乡抓住乡村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实战业绩“论英雄”,互促共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制定村干部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业绩大比拼、帮带培养、外出考察等方式,开展村干部实战大练兵,推动“党建+重点工作”定任务、抓落实。在整治“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疫情防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体五中心发挥效能、环境保护等工作中考察村干部履职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干部给予“最佳工作单位”“最佳乡村干部”等表彰。建立帮带培养制度,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驻村书记进行“一对一”“多带一”帮带培养,讲政策、教方法、传经验,提升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执行能力。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致富带头人“走出去”,找差距、补短板、学经验,开拓视野,激发斗志,推动落实。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乡党委引导全体乡村干部挺身而出、逆风而行,在防疫战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入户排查核对信息,闭环管理货运车辆,昼夜执勤交通卡点,严管厚爱隔离人员,统筹协调农业生产……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07/29
  • 【最美战疫人】“逆行”释初心,“战疫”担使命
    当好“服务员”7月26日一早,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办事处的孙樊来到长隆家园小区,查看次日核酸检测物资准备情况。3个月以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4月25日,孙樊和并肩作战的“队友们”第一时间下沉至长隆家园小区。首先对小区住户情况进行摸底,划分网格区域,登记重点关注人群,对老弱病残困等特殊群体逐户登记造册。小区有一户低保户,是两位80多岁的老人,其中一位长年卧床,需要使用纸尿裤。孙樊联系了辖区的振安大药房,药房负责人了解老人家里的情况后,上门送去了好几包纸尿裤,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为了解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问题,孙樊带领各楼长以楼为单位,统计上报生活必需品和粮食等物资,迅速打通物资采买、配送通道,他还经常垫付钱款为小区居民团菜。疫情期间,孙樊和队友们将一袋袋、一桶桶、一包包米面油肉蛋奶等生活物资送到封控居民家中,解决了居民吃菜难、买药难等问题。长隆家园有一个单亲家庭,父亲被封闭在外地无法回家,14岁的孩子独自在家生活。近两个月里,孙樊每天为孩子送饭,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独居老人家里热水器水管爆裂,孙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找遍附近水暖商铺为大爷买来水管。有癌症患者购买的药物无法顺利取回,孙樊连夜协调医院和执勤交警为患者取药……孙樊细心及时地回复邻居们的每一条微信,尽最大努力解决居民们的诉求。有时候忙得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小区居民们都看在眼里,疫情解除后主动制作了锦旗送到鸭绿江街道办事处,表达感激之情。守护人民安康“去做你想做的事吧,组织和群众需要你,我和你爸全力支持!”4月24日,振兴区汤池镇的张同强告别父母,第一时间赶赴防疫一线,两个多月里没有回过一次家。防疫期间,张同强主要负责包保村疫情防控卡点、人员隔离、垃圾清运和消毒消杀等工作。每天早出晚归,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他合理地调配人员、车辆等资源,科学设置出入点140余处;规范处置生活垃圾,组建消杀队伍,累计对重点区域开展消杀90余次;主动请缨转运密接等重点人员29人。防疫的第70天,张同强第一次回家,孩子看见他就哭,父母鬓角新生的白发格外显眼,他转身悄悄地擦掉眼泪。6月25日,暴雨骤降,张同强主动请缨支援村组防汛工作。雨夜中,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这位80后党员在守护人民安康的路上从未止步。
    07/28
  • 【最美战疫人】勇当“战疫急先锋”!
    抗疫一线勇往直前记者初见朱玉飞时,他刚下夜班,一脸疲惫。从4月26日起,他带领凤城核酸检测队出色完成了支援丹东疫情防控任务,共计完成30多万管、近4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今年40岁的朱玉飞,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现就职于凤城市中心医院检验科。2020年6月,医院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成立以来,他一直从事核酸检测工作。每有疫情发生需要支援,都有朱玉飞的身影。2020年7月,大连突发疫情,朱玉飞主动报名驰援大连。今年3月16日,他接到通知再次支援大连。4月1日,他又马不停蹄赶到沈阳,工作了14天。4月25日,尚在家中隔离的朱玉飞又被紧急召回,支援丹东抗击疫情。4月26日5点,朱玉飞带队出发,前往丹东市体育馆方舱基地。这也是他第6次出征战“疫”一线。在援丹的70多天里,朱玉飞所在的小组由凤城和宽甸两地医护人员联合组成,共计30余人,朱玉飞担任领队。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要求,朱玉飞每天穿着密闭的隔离防护服,佩戴N95口罩、防护面罩、双层手套,为了避免穿脱隔离衣浪费时间和物资,他几乎不喝水,以减少上卫生间的次数。检测车里空间狭小,加上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令他出现双手酸麻、脸部疼痛甚至全身酸疼的症状,但他每次都是稍作休息调整后,马上投入“战斗”。6月30日,丹东市区普降暴雨。朱玉飞说服其他队员,找了一个塑料袋当“雨衣”,独自下车搬运检测试管。“这么大的雨,谁下去都得湿透,可我一个人造吧。”朱玉飞说。朱玉飞和队员们一样,8小时一换班,没有固定休息时间。时间一长,大家都出现生物钟紊乱现象,加上离家太久,很多队员思想上产生波动。受到同样困扰的朱玉飞在调整自身的同时,还要做队员思想工作,打气鼓劲,坚定他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我是队长,大家都看着我呢,我不能倒下。”离家多日,朱玉飞也很想念家人。他爱人也在医院工作,疫情期间,6岁的儿子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闲暇时朱玉飞和儿子视频,父母会凑过来和他说上几句话,让他注意安全。“我爸妈基本不给我打电话,怕耽误我工作……”朱玉飞还利用业余时间给同事们剪头。他笑着说:“都是跟着抖音学的,大家也不挑,说凉快就行。”援丹结束,隔离10天后,朱玉飞回到繁忙的工作岗位。现在,他所在的实验室经常加班到凌晨。战“疫”急先锋拼命“铁娘子”家里的双亲需要照顾,儿子也离不开她……疫情期间,安民镇的郝悦茗一天24小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成为一名战“疫”急先锋、拼命“铁娘子”。为了尽快掌握全区疫情防控的底数,郝悦茗与基层工作人员逐一摸清辖区各个小区、各个村组的基本情况,做到全覆盖、无盲区。从返丹人员排查、高速口卡点管理,到联系集中隔离点、重点人员转运、居家监测人员管理,以及全员核酸检测、防疫物资调度、疫苗接种等紧迫而繁杂的工作,都需要郝悦茗做出细致安排,衔接好每一个环节。为此,郝悦茗常常利用晚上一遍遍研究相关法规政策,做到心中有数、有法可依。为了提升整个疫情防控团队的工作效率,郝悦茗还组织各类培训30余场,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郝悦茗既是冲在第一线的“战斗员”,又是担负上联下达任务的“指挥员”。其间,她需要与区卫健部门进行实时沟通,结合辖区实际部署防疫工作。在疫情防控最为紧张的那段日子,郝悦茗一有时间便深入到社区、村组,现场调度,力求把防控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郝悦茗组织建立“区—镇—村”三级防控工作网络,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防疫工作运转高效。她还组织由12名能力强的基层工作人员组成的“防疫尖刀班”,以应对突发事件。“入户时务必做好自我防护,这不光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这个时候,不能逞强,也不能有丝毫放松。”每次下基层,郝悦茗都不忘提醒防疫工作人员。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郝悦茗总是主动上前,耐心讲解防疫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解群众情绪。在基层忙完后,她急忙赶回单位,还有好多数据、信息需要第一时间上传。常常已是夜深时,郝悦茗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她的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失眠、胃疼、耳鸣、眼花……同事劝她休息一会儿,可她还是那个一有命令就冲在最前方的“铁娘子”。
    07/28
  • 辽宁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临时党支部 筑牢疫情防控墙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近日,在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鸿利社区举行了一场隆重、庄严的宣誓仪式,一句句铿锵有力、整齐洪亮的誓言,彰显了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7月2日,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王伟等7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组成党员突击队,逆向而行,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下沉干部到达社区后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支部,由王伟担任党支部书记,宋志文担任组织委员,王耀担任宣传委员,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真正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作为老党员的王伟带领6位下沉同志,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市场部部长徐刚此轮下沉已是第二次下沉,抗疫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他主动当起了团队里的“指导员”,指导大家规范穿脱防护服,帮助大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财务基金部宋志文每天早晨3点钟起床,配合社区做好核酸检测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兼顾单位工作,可谓抗疫、常规工作两不误。中心此次派出4名女同志下沉社区,参加闭环防疫工作,。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刘燕患有严重湿疹,下沉工作中皮肤长时间暴晒,加上被褥潮湿,致使身上起了一个个小黑点,又痒又痛。队里的年轻同志劝她在房间里休息,可刘燕却拒绝了同事们的好意,始终坚持跟年轻人一道冲在前线。就业服务部王晓妍和培训部周瑛爽家中均有年幼的孩子,但是当下沉的“集结号”响起时,她们克服各自家庭困难,舍小家为大家,积极主动报名投入抗疫一线。党群工作部王耀正在筹备婚礼,因下沉工作需要,她主动推迟了拍摄婚纱照等婚礼筹备工作,和未婚夫一同请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双双下沉社区,在关键时刻并肩作战,彰显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战“疫”力量。
    07/28
  • 辽宁丹东东晨社区:抗疫一线 下沉干部全力以赴
    疫情是“集结令”,数次出征和一直坚守在“疫”线的丹东市发改委下沉干部,7月初再次来到振兴区站前街道东晨社区。赵广武在疫情防控中彰显退役军人本色。搬运防疫物资和搭建医护遮阳伞时,他的腰部由于过度劳累受伤,但始终咬牙坚持在一线。全员核酸检测和执勤站岗,他都选择最远的小区,并把自己的口罩发放给没戴口罩的居民。不管是核酸检测,还是平时站岗,宋振明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小区居民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帅哥”,实际他是下沉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于湘每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买菜、买药、买早餐,帮助居民解决打印机墨盒、书本、鱼饲料、猫粮等急需物品。扫码、入户、维持秩序、消杀……作为“点长”,每天与社区党委书记研究次日的防疫工作到深夜,提出合理化建议。梁莹莹带着电脑下沉社区,防疫和本职工作两不误。全员核酸检测时,他们每天3点半起床,完成防疫任务后,加班到深夜也是常态。随着复工复产,社区人手不足,他们身兼数职,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他们戏称防疫是最好的“减肥药”,每人成功瘦身5至10公斤。“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下沉干部用行动默默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07/28
  • 辽宁丹东振山社区:疫情防控显担当 居民点赞送锦旗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山社区收到了紫光福郡小区居民送来的锦旗,感谢社区党委书记王岩妍和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对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努力。一面鲜红的锦旗,承载着一段故事,蕴含了一份真情。疫情发生后,振山社区工作人员勇于担当,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耐心细致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做好疫情宣传引导工作,消除群众的恐慌情绪。在每次核酸检测工作中,安排部署周到,协调保障到位,做到全员核酸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封闭管理工作中,为小区居民当好服务员,购置药品、发放生活物资、协助就医等工作,真正做到了“冲在一线、守在一线、干在一线”。他们忙碌的身影被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面锦旗是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一张奖状,是荣誉、是肯定,更是一种动力。”社区党委书记王岩妍说,社区将继续努力,齐心协作,全力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07/28
  • 辽宁丹东爱民社区:众人接力 情暖孤寡老人
    “感谢社区和邻居们,让我这个孤寡老人在特殊时期得到这么好的照顾!”疫情期间,家住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爱民社区的王玉强,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75岁王玉强是异地回迁到爱民社区的孤寡老人,常年独居,身患眼疾,生活勉强能够自理。平日里,外甥女经常过来看望她。疫情期间,老人听说有邻居没来得及团菜,便想从冰箱里拿一个大头菜送给邻居,结果没拿住,圆滚滚的大头菜掉落下来,砸伤了她的脚背。老人的外甥女得知后十分着急,但无法过来帮忙。正在王玉强和外甥女发愁时,与王玉强同一栋楼、爱民社区第一党支部委员魏振春得知了此事,便主动前来帮忙,不仅帮她买药、团菜、做饭。“魏大姐,您每天过来照顾我,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面对来自邻居的暖心关怀和帮助,王玉强打心眼儿里感激。“不麻烦,我们邻居之间就应该互帮互助!”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魏振春又号召支部党员们来到王玉强家大扫除。扫地、擦桌子、擦玻璃……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屋子里外被大家打扫得干净又整洁。看到这一幕,王玉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平日里,王玉强老人也是社区的帮扶对象,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经常为她蒸馒头、送饺子、交话费等,对老人的日常生活格外关照。为了老人的安全,社区还帮助安装了燃气报警器。社区党委书记左仕莹得知她的脚被砸伤后第一时间到家里看望,并为她送来了爱心蔬菜包。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