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深藏功与名 矢志写忠诚
    ——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96岁老英雄孙景坤72年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119师357团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长沙、海南岛等战役,英勇善战,舍生忘死;70年前,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员,告别家人,奔赴朝鲜战场,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九死一生,战功赫赫;65年前,他主动放弃复员后留在城市的机会回乡务农,深藏功名数十载,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建设乡村;耄耋之年,他深藏功与名,不计得失,不提要求,活得朴实而纯粹。他,初心不改,用一生践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就是今年96岁、有着71年党龄的老英雄孙景坤。“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友……”8月15日,蒙蒙细雨中,记者从一条蜿蜒的乡村土路拐下来,步行三四分钟,便来到一座简朴的农居前。这里,是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大前天,他被送到光荣院,比家里条件好了不少,我心里头也踏实了。”说着话,屋子主人孙美丽的眼眶红了。孙美丽是孙景坤的大女儿。此前,孙景坤一直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8月12日,孙景坤作为特护养员被送到丹东光荣院。随行的,还有老人的军装、奖章以及纪念章——这些都是孙景坤珍藏了几十年的心爱之物。在孙美丽家的墙上,贴满了父亲孙景坤的照片和相关资料,有胸前戴满军功章的照片,有记录他参加上甘岭战役的文字资料,也有孙景坤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代表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开始了军旅生涯,参加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斗。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1949年,孙景坤加入中国共产党。孙景坤打仗勇武是出名的,同时,在战斗中也多次受伤。那些留在身上的伤痕,成为孙景坤戎马一生抹不去的“勋章”——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分别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可这些,在他复员回乡后的几十年里,都无人知晓。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丹东开展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孙景坤作为复员军人,被邀请为青少年讲战斗故事,这段尘封的往事才被真正揭开。“这么多年,立功的事为什么不让大家知道,连孩子都不告诉呢?”很多人问孙景坤。“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跟前,我还活着!我还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牺牲了的战友……”对于荣誉与功劳,孙景坤不愿多谈,谈得最多的是那些与他拼战沙场、为国捐躯的战友们。每每此时,泪水总是湿润了他的眼眶。“这时,我们才渐渐知道爸爸那些年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当年那么多战友在他面前倒下,他是不愿回忆起那段经历,那是他心里永远的痛。”孙美丽回忆说,父亲很少谈过往的经历,兄弟姐妹之前都不知道他身上竟然隐藏了这样一个大“秘密”。“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好处,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捞点什么”1955年年初,孙景坤复员。他主动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将自己的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把退伍手续交给地方民政部门。过去的一切,都被孙景坤刻意封存起来。回乡第3天,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一干就是几十年。后来,孙景坤当上山城村生产队队长。“别小看这个职务,这需要极好的口碑和信任。”山城村党支部书记邱大鹏说,那会儿,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战功,可大家都觉得,他是党员,上过战场,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在生产队期间,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发展粮菜生产,进行村庄建设,栽下了大量的松树和板栗树,并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动员村民将2.6公顷土地重新分配给5户从黑龙江迁来的贫困户。吃苦在前、不求享受,从不争名争利,孙景坤这么要求自己,也是这么要求家人的。很多人不理解,“你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为啥还这么拼命干?”“你参加革命除了带回一些奖章和伤疤外,什么好处都没得到,太吃亏了。”“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什么叫好处,也根本没有想过要捞点什么。和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比,我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孙景坤说。说起这些,子女们曾经也对孙景坤有过抱怨,不理解父亲为何对家人这样“苛刻”。“我8岁上学,家里连4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因交不起学费和腿有残疾,同学们歧视和欺负我。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长,只要写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就这样,孙美丽小学仅念了半年,便退学回家务农。孙美丽手脚勤快、干活麻利,队里给她的工分从3分涨到7分。孙景坤知道后,开会严厉地批评了村民小组组长,并要求把工分降下来。后来,当地电信局招一批话务员,选中了孙美丽。孙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额让给了别人。孙美丽说,父亲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每有单位招工,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家里姐弟7人,除了两个弟弟正常招工外,其余几人都是农民。年轻时,想不通弄不懂,随着年岁增长,孙美丽渐渐明白: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是在替战友活着!”战争年代,孙景坤南征北战,患了严重的胃病,每次犯病,他只是吃上两片药顶一顶;他也曾突发心脏病,借钱做了支架手术……几十年间,孙景坤都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孙景坤住在大女儿家,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对此,他总是说:“自己修一修就行了。”房子冬冷夏热,老人岁数大不抗寒,夏天有时都要穿棉袄,但他常说:“和当年在坑道相比,我受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有人让孙景坤找一找组织,但他从没动过这个念头,“那么多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长眠在他乡,我还活着,已经很知足了,如果我再麻烦组织,怎么对得起那些战友?”在孙景坤眼里,几乎没有他自己。为了让孙景坤日子更宽裕,村里也曾多次找企业赞助,想帮帮老人,但每次都被他拒绝:“不是我应得的,我坚决不拿。”邱大鹏说,在孙景坤的心里,总是先想着党、想着国家、想着别人,而把自己摆在最后。“把自己摆在最后。”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党员的风骨,也道出了信仰的底色。转自《辽宁日报》
    08/26
  • 宽甸八河川皮影戏
    八河川皮影戏起源于山东省海洋县,清朝同治年间,随大批移民传至宽甸地区,距今已有140余年历史。1865年,宽甸八河川皮影戏第一代传承人王德新在八河川定居,故名“宽甸八河川皮影戏”。宽甸八河川皮影戏,至今还保留着最初传来的活态形式,以口传心授的“溜口影”为主要特征,同时融合借鉴了宽甸地区“单鼓”、“鼓乐”、“东北二人转”等音乐旋律,形成了具有辽东特色的皮影戏。宽甸八河川皮影戏,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现已传至第五代。在当地,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婚丧嫁娶、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经常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剧目有《杨家将》、《呼延庆打擂》、《金鞭记》、《三宝记》、《四平山》、《小金花》、《十八层地狱》、《双玉戴》等。
    08/25
  • 凤城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其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它的独特工艺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技艺精湛,产品的色、香、味俱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清朝光绪年间,全国范围内兴建了许多小白酒作坊,白酒发展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传统酿酒技术也达到了成熟阶段,凤城老窖酒厂前身“东烧锅酒坊”。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其继承发展了传统白酒的风格特点,根据当时的地域特点,总结出续茬法老四甑工艺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凤城老窖酒酿造技艺是以东北优质红高粱为主要原料,取凤凰山天然泉水为酿酒用水,采用传统续茬法老四甑工艺方法酿造而成。古语说“千年的老窖,万年的糟”凤城老窖的酒窖池经过一百多年的驯化使用,是形成凤城老窖酒独特品质的根本。凤城老窖酒酿造要求“四高一散”。中国古代酿酒科技文献很多,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所记制曲方法,至今仍有实际意义。但对白酒生产方法均无明确记载,实为酿酒科技史的一大缺憾。由于古代科技发展较落后,从制曲工艺的情形推断,古代白酒生产工艺应于建国前后的情形差不多。凤城老窖人将这些传统工艺完整的保存和记录下来,用现代科学技术重现当年的情景并加以完善,使酿酒科技史的空白得以填补并流传下去,颇有历史价值。
    08/20
  • 凤城晶涛景泰蓝珀晶画
    凤城晶涛景泰蓝珀晶画又名珐琅珀晶画,系景泰蓝第三代工艺产品,它是在继承和发扬了景泰蓝原有工艺特点,吸收欧美及伊斯兰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采用纯手工技术进行制胎、绘图、掐丝、沾丝、点蓝、烘干、磨砂、抛光、装裱制作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此种工艺在丹东传承已有150余年。凤城晶涛景泰蓝珀晶画,具有浓厚的时代符号气息和传统特色,是对传统景泰蓝工艺美术的新发展,它博采众长,吸收了传统景泰蓝的精华,即保留几百年来的艺术效果浑厚庄重,图案线条精细清晰,豪华典雅的风格,又有着很强的现代装饰性和实用性特征,且质地坚固,工艺考究,自成流派。具有样式多样、工艺精细、风格独特等艺术特点。成为兼形、彩、质、用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种,具有百年景泰蓝艺术品的独特风格和品质。
    08/17
  • 农家院里唱京剧 老有所乐享晚年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驸马爷你莫要执迷……”8月14日上午,伴随着锣鼓、京胡声,一段段京腔京韵从振安区九连城镇套外村3组一处农家院传出。《铡美案》、《钓金龟》、《红灯记》……10余名老人接连登场,将一曲曲京剧名段演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这座农家小院是家住市内的王奎英老人和老伴都春梅租住的,演唱和伴奏的老人们都是“农家院戏友团”的队员。现年78岁的王奎英老人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元宝区朝凤小区,曾在辽宁歌舞团工作过,后来转任丹东14中教师,2000年后,他把戏曲爱好融入晚年退休生活,除了经常与爱好京剧的老人切磋戏曲外,还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农家小院活动场地更大一些,乡村空气也更清新。”王奎英老人说,去年9月份,他和老伴在套外村租了这处农房,院内新铺了地砖,搭建起小戏棚,添置上锅碗瓢盆。有了新家模样后,今年6月份开始联络老戏友们,每周三或周五在小院内唱戏交流,不仅自娱自乐,还引来村民观看赏戏。在王奎英老人心中,小康生活不仅要吃得好、穿得暖,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健康,生活充实,心情愉悦。“你看我像78岁的人吗?”王奎英笑着告诉记者,唱戏曲五脏六腑都在动,还得全神贯注,对老年人特别有好处。现在儿女都大了,各忙活各的事,都特别支持他们唱戏曲。73岁的曲成材在“农家院戏友团”唱老生,他告诉记者,过去他患过心梗,下过两个支架,退休后和戏友们唱起了戏,现在浑身轻松,连饭量都增加了不少。儿子为支持他参加票友活动,专门给他买了个电动自行车,来往于市内和套外村之间。“打麻将累腰,看电视没兴趣,俺就爱唱戏。”在67岁的肖大涛眼里,晚年的小康生活离不开唱戏。他说,他小时候就对京剧情有独钟,工作期间忙,没多少业余时间参与,如今退休了,戏友组织的交流活动他一次不落,每周他还带上老伴过来,如今老伴也能“哼哼”几句了。坐公交1路,再倒环路公交车,尽管从市内到套外村不容易,可70岁的王瑛老人每周乐此不疲。王瑛老人在“农家院戏友团”里弹奏乐琴,她说,她渴望陶醉于优美的旋律中。“我其实是退休后才真正接触乐琴的。”老人介绍,10年前,她到北京陪孙女上学,公园里有一些票友经常搞活动,在那里零起点学起了乐琴。“弹起琴来,手眼脑协调配合,对身心都有好处。”王瑛说,晚年有了乐琴陪伴,再怎么老也不孤独了。“农家院戏友团”每周的活动,还吸收了套外村村民的参与。2组村民赵连有爱好吹唢呐,有时也来到小院里和戏友们交流一番。套外村党支部书记孙双,自小爱好评剧,也想加入“农家院戏友团”。孙双说,现在农民吃不愁、喝不愁,需要更多的文化生活,这样的小康生活才更加全面。下一步,村里还想请“农家院戏友团”在村里公演,为爱好戏曲的村民搞培训,再多搞些广场舞和篮球赛等活动,让农村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记者刁庆峰
    08/17
  • 丹心护边15载 初心耕获桃花源 ——记“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李庆峰
    日前,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授予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李庆峰“辽宁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是歌曲里唱到的“桃花盛开的地方”,1981年出生的李庆峰就在这里工作。15年来,他扎根于此,成长于此,一片丹心,履职尽责,密切联系群众,守护一方平安;他初心不改,担当使命,手绘28张边防辖区图,强化治安综合治理,并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矛盾调节新机制;他兼任河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河口村成为“全国道德与法制建设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警民同心保平安2005年7月22日,从内蒙古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毕业后,李庆峰来到河口村担任辖区民警。走进警务室院子,目之所及全是半人高的野草,这位踌躇满志、准备大展身手的24岁小伙子内心顿时一凉:难道这里就是自己事业开始的地方?当晚,李庆峰一宿没睡,脑子里不时浮现出那些随风飘摇的野草,还有临行前组织上的交待:“那里需要你的守护和建设。”次日,李庆峰和老民警一起出警了。“从早到晚就是办案。”李庆峰说,当时辖区1年要发生百余起治安案件。想到治安管理需要建立在了解民情的基础上,他开始摸底走访。3年时间,李庆峰走遍了156平方公里的每户人家,手绘出28张边防辖区图,并在图上标注了住家、耕地、地貌等信息。走访中,李庆峰化解了邻里间的“新仇旧恨”,实现了本地矛盾“库存清零”,树立起边防民警的权威,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后来,哪里有纠纷,只要他到现场,问题就解决了一半。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庆峰满肚子法律知识,办事公正,还有股子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韧劲儿。”“依靠党建引领,创建治安队伍。”2019年,李庆峰在一次党员联席会议上建议,联合辖区所有党支部,组建以村党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协管队、治安情报信息队、法规政策宣传队、商铺联防巡察队。这几支队伍成立后,在维护治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年夏天,一名外地游客因购买土产与当地摊主发生纠纷,不到5分钟,附近几位党员摊主兼商铺联防巡察队队员就拿出了调解意见,帮助化解了纠纷。“真公平,没向着本地人说话。”那位游客说。当年旅游旺季,当地的发案率下降了47%。“不出门便知辖区事。”因为李庆峰细致入微的工作,辖区群众的自觉性和警惕性大大提升,也让李庆峰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打开他建立的警民微信群——几点?在哪儿?发生了啥?有文有图,都是村民主动提供的。村里发生纠纷,李庆峰很快就能知道。2019年五一期间,河口村游客大增,为了不受交通拥堵的影响,尽快解决纠纷,李庆峰想出了一套“线上调解机制”:以原有的镇政府、村委会、派出所三级调解机制为基础,联合司法所、国土资源所、综治所、律师所等多个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在线上共同开展调解。“线上调解机制”不仅在旅游旺季促进了各种纠纷的解决,而且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一年来,“线上调解机制”成功调解了涉及劳资雇佣、土地山林、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人身损害等大小矛盾纠纷百余起,由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如今,河口村年治安案件发案不到10起,“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全县最低。初心不改建繁华如今的河口村,街道两旁的农家乐鳞次栉比,路口盛开马蔺花,小巷连着农家院,院门前种杏又种枣,屋前架上有葡萄,院中大片燕红桃……民富则安。河口村是全国著名的燕红桃产地,于是,李庆峰便围绕燕红桃产业做起了脱贫致富的文章。当地村民陈富宝8岁丧母,15岁因触电失去右臂。两年后,他的父亲又去世了,从此他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为了鼓励陈富宝重新振作,李庆峰住进了陈富宝的3间破旧房子,白天办案走访,晚上给他做饭。“陈富宝,我觉得你行!”李庆峰建议陈富宝到长春等地推销河口燕红桃。2005年秋天,陈富宝用20多天赚到了以往1年也赚不到的钱。“一箱我提1块钱,一天能发1000多箱,我乐疯了!”尝到了甜头的陈富宝开始贩桃、卖肥料,渐渐走上致富路。2018年6月8日,陈富宝成立了自己的农家肥产销有限公司,当年纳税280多万元,不仅提前脱贫摘帽,现在还成了镇里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慈善人士。“我们桃农也感谢李庆峰。”种桃大户吉洪洲说。2012年,桃树遭遇冻灾,死了一半儿,很多桃农砍掉桃树改栽板栗。李庆峰劝他们补栽桃树,保住了当地燕红桃的品牌与规模。2013年,一些桃农为了桃子颜色好而套袋培育,李庆峰劝他们不要那样做,不然会因为甜度降低而失去市场。2018年9月,李庆峰在走访中看到村民刘明明正在用自家铁锅烘桃干“解馋”。李庆峰尝了尝,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你可以引进设备生产啊,肯定挣钱!”但刘明明觉得要投资几十万元,成本太高,销路也不明晰。李庆峰说:“一年100多万的游客,这不就是自己到门口的买家么!”在李庆峰的鼓励帮助下,刘明明筹集了70余万元资金,从南方购进一套水果烘干设备,去年9月正式投产,日产可达200余公斤。不到半年,刘明明就还清了欠款,还盈利20余万元。如今,河口村的燕红桃桃干已经成为线上的“爆款”产品,供不应求。李庆峰一直引导和帮助村民发展生态精品农业,并在线上开展销售业务,燕红桃、河口鸭蛋、三文鱼等“明星产品”广受顾客青睐。“今年我们村的旅游有点受疫情影响,但是电商干得红红火火的。”今年5月19日,村民刘明明一边填订单信息一边说。农家乐经营者夏国庆说,河口的鱼有鲢鲶鲫鲤,因为谐音“连年吉利”,所以很受游客喜爱。当初,李庆峰天天盯着卫生条件不好的农家乐,叮嘱业主别砸了自己的招牌。“那时候大家觉得这个人很烦,后来回头客越来越多了,大家才理解他的好。如今,看他带头清理15个村民组8公里排水沟,我们更理解了什么叫可持续发展,什么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面对转到丹东市内派出所工作的机会,李庆峰只说了三个字,却让很多河口村村民留下了眼泪。那三个字是:“我留下。”“15年了,他就是我的儿啊!是我的腿啊!”几乎走不出院子的89岁村民刘吉凤听说李庆峰的选择后,泣不成声。每次李庆峰去看望她后离开时,她都要坐在门口,直到看不见李庆峰的身影才会回屋。“如果庆峰同意,我们就联名向村里给他申请一块地……”几位村民说。李庆峰理解他们的意思:“他们想让我百年后长眠在这里……”记者王俊
    08/14
  • 丹东朝鲜族传统民俗娱乐项目之一拔河
    拔河是朝鲜族所喜爱的一种能显示集体智慧和团结力量的民俗游戏和体育项目,朝鲜族在民间举行拔河游戏的历史很长,早在15世纪已盛行拔河比赛.过去,每逢正月十五,人们以村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这天一早开始就非常热闹,方圆数十里的农民,各自组织农乐队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拔河赛场上,载歌载舞,锣鼓喧天。中午时分,双方壮丁各自扛着自己的绳子,进入赛场分界线接绳.拔河绳分“雄绳”和“雌绳”,连结时把雄绳尖头插入雌绳圈头里,然后插上大木簪子固定。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全场群情激昂,助威呐喊。雷鸣般的呼叫声,锣鼓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取胜的一方队员扛着拔河绳子,在农乐队的助兴下,欢天喜地凯旋回村。全村男女老幼,又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庆祝胜利。如今,拔河也是很受欢迎的比赛项目之一。各由20名,30名为一方,互相拼尽力气去拉用红布条做标志的一条绳子的两头,看着都叫人起劲,选手们要动作一致,这对决定胜负影响很大。这种比赛一开始,选手们自不必说,连观众也都和他们共呼吸,齐呼喊,这种情况在其他比赛项目中是不常见的。
    08/13
  • 凤城满族珍珠球
    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是满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诞生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的白山黑水间。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劳动之余,模仿在水里捞珍珠的情形,形成了珍珠球游戏。珍珠球比赛场地长28米,宽15米,分为水区(内场区)、蛤蚌区(封锁区)和威呼区(得分区)。比赛规则为,每队上场7名队员,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通过传球,向抄网者网中投球争取得分。蛤蚌区(封锁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员,持蛤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努力抄住本方队员投来的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为20分钟,并交换场地,总场得分者多者为胜方。1984年由北京市民族体育协会挖掘整理后,对珍珠球的竞技活动进行了规范化。1987年,于北京首次举行了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珍珠球邀请赛,凤城市男队荣获第一名,1989年6月全国珍珠球邀请赛中,凤城市男队获冠军,女队获季军。凤城满族珍珠球,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民间的满族珍珠球竞技,不受场地、人数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玩耍,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随着社会进步,体育种类的丰富,凤城满族珍珠球有些淡化,为此凤城市在各中小学普遍开设满族珍珠球运动基地,强化传承与保护。
    08/12
  • 辽宁省丹东军分区开展“英雄城市寻英雄”系列活动
    “到处是弹坑、尸体,我方在击退敌人4次进攻后,陷入绝境。阵地上只剩下孙景坤和3个战士,敌人层层围上来,他们毫不退缩,像4根钢钎死死钉在上甘岭上,坚守到最后……”7月中旬,辽宁省丹东军分区会议室内,军分区政委靳军主讲的一场“英雄城市寻英雄之英雄讲坛”活动正在进行,老英雄的故事叩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弦。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为做好宣传预热工作,由丹东市委宣传部发起,丹东军分区、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英雄城市寻英雄”系列活动,自5月1日启动以来,已统计搜集1000余名老兵的信息,正在遴选100名有历史荣誉的老兵并安排采访。接下来,他们还将开展老兵巡讲战斗故事等活动,提高老兵尊崇感、荣誉感,扩大国防教育影响力、感染力。前不久,丹东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丹东市委宣传部摄制组,走近当年参战老兵,搜集整理当年抗美援朝战斗史实史料和图片影像资料,挖掘整理抗美援朝中的战斗故事,让官兵、群众在学习中接受熏陶,了解这片热土的“精神家谱”。据了解,他们已经搜集挖掘了“英雄无言是初心”孙景坤、“上甘岭上通信兵”张恒志、“当好革命宣传员”谢长平等在世的抗美援朝老兵的感人故事。以这些真实故事为依托,他们组织开展“英雄讲坛”活动,让官兵、群众感悟历史,致敬英模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初心故事。讲台上,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孙景坤的战斗故事逐渐进入尾声,台下听众眼角泛红。不少人感慨道:“这样的故事不仅感人肺腑,更有力量,值得我们年轻人品读学习。”
    08/12
  • 凤城满族荷包
    荷包大兴是从满族开始的,满族先民从先秦时代素慎,经两汉三国挹娄,南北朝勿吉,隋唐靺鞨,直到宋元明的女真,一直把荷包作为实用器物和佩饰,先以羊皮、鹿皮缝制,后用棉布和丝绸制作,内装小食品和小物件。入关后,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佩带香荷包成为时尚。宫廷设官吏专门分管制作荷包,供皇帝赏赐臣僚,供皇族和官员使用。作为满族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女真算起也近千年了。荷包又称香包、香囊、香荷包、香袋、锦囊、雄黄袋等。满族荷包属于手工艺品的刺绣类,又称为布艺。材质主要是绸缎;造型有几何图形、动植物形和器物形等;刺绣的纹样有花鸟虫鱼、吉祥用语、戏曲人物、神话传说、祥禽瑞兽和脸谱古董等;装饰物件有珍珠、玛瑙、琥珀、玉石、流苏和盘长等。广泛应用婚恋定情、亲友馈赠、收藏珍玩和装饰装潢,特别是端午节庆活动中,用于消灾避邪,祈福呈祥,成为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民俗标志性工艺品。满族荷包是广泛流传于东北满族聚居地区民俗工艺品,在满族民间流传至少400年以上。凤城满族荷包造型丰富多彩,构图严谨精妙,色彩鲜艳亮丽,主要用于上次、馈赠、定情、祝福、装饰和祛灾辟邪等,至今仍然是婚恋信物、馈赠佳品、针刺爱物和节庆饰品等;承载和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珍贵的满族文化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凤城满族荷包群众基础深厚,一些有广泛影响的代表性艺人始终坚持传承和制作。满族荷包面料以丝绸为主,工艺师刺绣。规格最小的有1﹒5厘米X1﹒5厘米,最大的有30厘米X24厘米。20世纪进入90年代初,由凤城满族老人、满族荷包收藏家黄加祥先生等发掘整理,进一步继承和开发,目前已形成以满族民间布艺、挂件等五大类产品20多个品种,使用、收藏和馈赠的价值日益凸显,成为丹东地区节庆活动和旅游纪念品中的标志性民间工艺品,逐渐建立了研究、传承和产品加工制作基地。2001年以来,先后四次荣获全国和省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金奖、银奖和优秀奖,已成为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和大型文化活动的保留项目。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