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爱心接力 为患病学生送去希望
    日前,在市第二十四中学,由师生们自发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一场爱心接力行动温暖上演。此举为不幸罹患重病的学生及其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希望,生动体现了校园内外的守望相助。此前,市第二十四中学一学生因患重病,紧急转至沈阳救治,其家庭面临沉重的医疗负担。得知情况后,该校师生第一时间发出爱心捐助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踊跃捐款。老师们率先垂范,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尽己所能奉献爱心。短时间内,共筹集善款16200元。这份爱心迅速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丹东市阳光公益助残服务队队长孙毅娟在获悉该学生的困境后,积极组织服务队成员及社会爱心人士,为患病学生家庭筹集了5000元善款。与此同时,在该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开展了一场校园义卖活动。学生们拿出自己的书籍、文具和手工艺品进行义卖,以实际行动支持同学,义卖活动共筹得善款1788元。目前,凝聚着无数关爱的捐款已交到了患病学生父亲手中。校长刘金方说:“捐款承载着全校师生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能够早日康复,重返校园。”记者:李冉霞
    07/15
  • 热浪中的“穿梭者”
    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面对酷暑,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惧“烤”验,在热浪中穿梭,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汗水“洗净”大街小巷7月10日,凌晨3点,当城市还在沉睡之中,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在气温直线上升的上午和午后,他们数次手持扫帚仔细清理路面的垃圾杂物。高温下垃圾更容易腐坏产生异味,他们的清扫频率比平时更高,以保持良好的市容环境。记者在紫光福郡垃圾收集站看到,市住建局城环中心环卫部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收集楼保洁班班长赵玉清正在熟练地对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压缩清扫保洁。她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30多年,高温天气上岗作业,对于她和同事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市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城区路灯灯上市政设施进行维护,为城市面貌增添一抹更亮丽的色彩。坚守铸就平安路高温下面对极端“烤”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民警、辅警全员坚守路面一线,用汗水和行动守护城市交通命脉。在热浪蒸腾的十字路口,执勤交警身姿挺拔,任凭汗水浸透警服、阳光灼烤皮肤,依然一丝不苟地疏导着滚滚车流,确保路口畅通有序。每一个手势、每一句劝导、每一次纠违,都是高温中最动人的“警”色。及时消除电力隐患高温下,用电负荷节节攀升。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加强对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特巡工作,及时消除在白天高温及夜间负荷高峰时段电网设备过热隐患,保障电网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不断延伸带电作业内容,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全力以赴保供电、保安全、保民生。维护城市形象城管人员顶着烈日,在大街小巷穿梭奔忙。在兴隆街通江早市记者看到,元宝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对摊贩占道经营行为进行耐心劝导,引导他们前往集中摊点。汗水浸透衣衫,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用汗水维护城市形象。记者:李冉霞郭潇邢漫
    07/15
  • 反诈宣传护平安
    近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福春边境派出所警民联动,共同筑牢反诈防线。该所党支部推出“反诈+服务”双模式宣传,在夜市打造多个“反诈主题摊位”,讲解诈骗常见手段和反诈防骗知识,并在夜市广播中循环播放反诈提示,营造了浓厚反诈氛里。同时,联合社区党工委在线上推送反诈案例和防范知识,各支部党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发放反诈手册,指导安装反诈APP。截至目前,反诈摊位共送出反诈手册1000余份,民警指导游客安装反诈APP600余人次,成功拦截可疑转账2起,挽损约20万元。记者:刘馨忆
    07/15
  • 关爱沁人心
    为关爱坚守一线的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连日来,在宽甸县委社会工作部的引导支持下,宽甸利民公益协会和宽甸爱心公益协会开展“夏日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宽甸利民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将冷饮、西瓜等防暑物资送到环卫工人手中,叮嘱他们注意防暑。该协会会长表示,协会已连续多年开展送清凉活动,志愿者根据环卫工人的实际需求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整物资的发放频次和种类,同时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心和支持环卫事业,共同营造尊重劳动者的良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宽甸爱心公益协会组织志愿者为新就业群体发放绿豆汤,并在爱心驿站提供临时休息、饮水补给等贴心服务。据了解,宽甸县委社会工作部和县委“两新”工委始终把对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的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整合服务资源、联动社会爱心力量、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让服务延伸到一线。接下来,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和户外工作者的需求,联动更多爱心力量,拓展服务场景、丰富服务内容,让服务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增强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起共建美好宽甸的强大合力。记者:曲丹凤
    07/15
  • “逢三说事”真管事
    丹东东港市新城街道的广纳街,环岛路上车辆有序行驶。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让人头疼的拥堵场面:私家车无序通行,道路拥堵,附近滨海社区丹宸府和西湖城小区的居民“举步维艰”。有此改观,多亏了滨海社区的“逢三说事”睦邻议事厅。“逢三说事”睦邻议事厅每逢周三准时开放,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居民代表、楼栋长、网格员、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及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围绕环境卫生、设施维护、邻里纠纷、公共服务等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进行面对面协商。几个月前,滨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孙鑫收到了一条视频:暮色中的广纳街被密密麻麻的车辆占领,喇叭声此起彼伏。居民许明欢吐槽:“这路都堵成什么样了,人都快走不出去了,快给俺们解决解决吧!”“当天我就去现场看了,道路位于两个小区中间,直接关系到居民出行,得赶紧解决。”孙鑫在掌握了现场情况后,迅速上报新城街道,并启动“逢三说事”机制,一场为民解忧的行动随即展开。“实际上,一周时间我收到了不下10条投诉信息,其中还包括小区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咱们马上启动‘逢三说事’给居民一并解决。”孙鑫说。接到反映后,街道立即邀请东港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局、交警大队、新沟边境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到“逢三说事”睦邻议事厅,与30多名居民代表现场交流,一方面讨论交通纾解方案,另一方面为居民解答充电桩安装事宜。“第一场议事结束后,我们就在附近规划了停车位,并在路段安装了交通锥,实行了几天后发现效果不好,居民反映地下停车场出行不便。”东港市交警大队大东中队中队长刘强说,“我们又联合社区召集居民第二次议事,最终选择用环岛的方式,完美解决了交通堵塞问题。”如今,广纳街不仅畅通无阻,“电子眼”的安装更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充电桩安装规划也顺利完成公示,两个小区的居民都十分满意。自2023年议事厅运行以来,通过“逢三说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92件,受益居民1万余人。居民安昱竹对“逢三说事”睦邻议事厅赞不绝口:“无论大事小情,来到社区的议事厅都能给解决,住在咱社区幸福指数很高!”“逢三说事”“红枫议事亭”“小苑圆桌”等社区自治议事平台不断涌现,将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网格便民夜市”等活动遍地开花,业务咨询、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广纳街的变化只是丹东市基层治理创新进程的一个生动注脚,2024年以来,丹东市深耕基层治理沃土,因地制宜开出“特色良方”,全面推动“幸福新社区”建设取得实效。记者:李曼
    07/15
  • 致敬一线“汗”卫者
    7月10日,近午时分,气温达到30℃以上,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元宝站为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送去西瓜、绿豆汤等解暑用品,瞬间驱散大家的燥热。“这几天太热了,扫完一条街,衣服都湿透了,绿豆汤一喝,凉快不少,干活都更有劲了。”保洁员王大哥接过绿豆汤,边擦汗边说。当天,从早上开始,站前广场保洁班的保洁员们就全员上岗,顶着烈日维护城市的清洁环境。未到中午,保洁员马志峰已是汗流浃背,脸上的大汗珠顺着脸颊流淌。二街垃圾收集站的保洁员吕福利忙着压缩居民小区送来的一车车垃圾,口干舌燥之际,站里把西瓜、矿泉水送到工作岗位,让吕福利心里倍感清凉。近日,我市持续高温,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经历了层层“烤”验。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迅速行动,为抱桶作业车组、垃圾清运车组等所有户外作业人员送去清凉礼包,致敬一线“汗”卫者。该中心洒水专业队伍化身“城市降温者”,针对持续高温优化作业方案,为市区40条主要街路及广场制定“清凉补给计划”,洒水作业频次与车次全面升级,作业时长延续至中午、夜间,4个班组分区域不间断作业,为城市降温、为市民降燥。记者:宋永昆
    07/14
  • 三面锦旗传递民生温度
    近日,振安区珍珠街道接连收到三面锦旗。它们不仅承载着居民的由衷谢意,更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写照。中达小区地下排水管道老化堵塞,因资金短缺等问题,改造工程一度陷入僵局。振山社区组建协调小组,数十次入户走访倾听诉求。街道党工委多次与振安区住建局及施工方沟通论证,最终敲定改造方案。工程完工后,污水倒灌问题彻底解决。紫光福郡一期居民楼电梯部件老化,物业公司申请动用维修基金,遭到部分居民反对。珍珠街道组织党员、网格员逐户讲解相关政策法规,并多次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促成共识达成。如今,焕然一新的电梯运行平稳。市公交公司计划在紫光福郡小区附近增设站点,但因场地问题与物业公司协商未果。振山社区主动介入,全面分析利弊,最终消除物业公司的疑虑。新设的公交站点让居民实现了“出门即上车、下车即到家”的愿景。“锦旗既是认可与鼓励,更是鞭策与动力。”珍珠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实做细民生保障,当好居民的“贴心人”。记者:王一淞
    07/14
  • 贴心服务惠民生
    从解决邻里纠纷到应急抢险,元宝区通过“五有”幸福新社区和“四和”社区建设,让贴心服务落到实处。最近,广济街道景苑社区御景苑小区二期独居老人乔女士逢人便夸社区好。原来,困扰她多时的楼上空调滴水问题,经社区书记上门调解后立即得到解决。“有困难随时联系”的承诺,让乔女士倍感温暖。前不久的连续降雨,造成平安社区某小区低洼处积水,“红枫映晚霞”志愿服务队冒雨清理堵塞物,迅速化解了倒灌险情。“件件有回音的服务,让我们特别踏实。”居民说。元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共治力量,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于国洪
    07/14
  • 30批次食品抽检合格样品合理再利用
    为倡导“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社会新风尚,促进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合理再利用,发挥其公益效应,7月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情暖童心,共护成长”为主题,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现场捐赠活动。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的规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现场捐赠前,对今年二季度食品抽检合格备份的面、油、调味品、饮料、罐头等样品,进行了事前报备、统一标识、安全评估,随后将30个批次、总价值1500余元的抽检合格样品现场捐赠给丹东市社会福利院。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凝聚爱心合力,进一步规范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再利用工作,确保物善其用、物尽所值,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双赢目标,持续传递“抽检+慈善”爱心接力棒。记者:郭潇
    07/14
  •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十类实事逐件落实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走进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诊疗室、注射室、药房等一应俱全。“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后,添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很多诊疗项目在卫生室都能做。”医生由桂华说。今年以来,丹东市累计组织“春暖辽沈·兴企护航”、进城务工人员和退役军人专场招聘等招聘活动121场。(摄影:周广庆)为实现村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丹东市计划在2025年建强56家村卫生室。目前已有27家达标,从基础设施到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让基层群众就医更便捷、更有保障。翻开丹东市上半年的财政账单,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75%以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承诺的“高质量办好10类民生实事”正逐件落实,转化为千家万户可感可知的“幸福答卷”。“这家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点击屏幕就能投简历!”在丹东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热情介绍着最新招聘岗位。今年上线的7个官方直播间,培育了21名专业“直播手”,152场直播带岗活动吸引45.4万人次观看,2.29万个岗位从“云端”直通求职者。线下,121场专场招聘开进社区。在“春暖辽沈·兴企护航”招聘现场,回丹东求职的宋杰与企业签下劳动合同:“有份稳定工作,心就定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背后,是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1024.54万元、企业减负2500万元等政策“组合拳”的成效。更为创新的,是在省内率先创建的291个充分就业社区,2816名网格员将岗位送到居民家门口。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丹东持续发力。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23.6万平方米,全地区230余所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增城市优质学位7000余个,撤并农村小规模学校109个;打破校域藩篱,成立了63个教育集团,统筹使用教学资源、优质师资,集团化办学发展成果明显。同时,丹东市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鼓励幼儿园开展“托幼一体化”,招收2岁至3岁幼儿。通过扩大学前教育普惠资源,保障全市学前幼儿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率分别稳定在91%、50%、91%以上,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启蒙教育。城市功能的升级改造,让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在九道街道通乡社区,新建的充电桩整齐排列,居民再也不用为飞线充电而提心吊胆了。今年,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丹东将新建9个充电站、100个充电桩,2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速推进,12个“城中村”焕然一新,66部电梯加装工程让老人告别爬楼难,164公里供热管网改造将在冬季送来暖意。7月起,城市低保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77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7740元;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创新开展12345热线月讲评、季警示,群众诉求办结率99%、满意率92.4%;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滚动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村卫生室里的满意笑容,直播间里的就业喜悦,困难群众账户到账的补贴……一张张笑脸,见证丹东市委、市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让市民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用民生实事温暖百姓心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记者:李曼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