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为残疾人文化生活注入新活力近日,丹东市残联举办丹东市第十四届全民读书节活动暨残疾人文化周启动活动。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吸引了120余名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和助残志愿者的热情参与,为残疾人文化生活注入了新活力。活动中,举行了丹东市图书流动站挂牌仪式。图书流动站的成立不仅是关爱残疾人文化生活的有力体现,更是推动全民阅读的生动实践。随后,市图书馆向流动站捐助图书和杂志,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残疾人代表分享了内心的喜悦与对知识的渴望,让大家深切感受到阅读带给残疾人的希望与力量。在残疾人好书分享会上,4位残疾人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依次分享了心中的好书。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讲述着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刻体会到书籍的魅力以及阅读带来的成长与感动。无论是现场分享者的娓娓道来,还是线上分享者的热情传递,为大家推荐好书的同时,让知识在分享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市朗诵协会举办了精彩的朗诵培训活动。培训以古诗词为切入点,从诗词内涵到朗诵技巧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带领大家领略中华传统文化和朗诵艺术的独特魅力,让残疾人对朗诵技巧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在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们倾情演绎,参与者们凝神聆听,结束时不少人仍意犹未尽,互相交流心得,现场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直以来,市残联将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工作重点,以市残疾人文学艺术基地为核心平台,通过举办文学培训、作品展览等多元化活动,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投身文化领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接下来,市残联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搭建残疾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开展适残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05/13
- 以技赋能 以“创”圆梦近日,丹东市残疾人服务中心举办了为期2天的“非遗衍纸+文创”培训班。培训以“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创业梦想”为主题,通过创新融合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理念,为残疾人学员打造了特色鲜明、实用性强的学习实践平台。培训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前期,学员们系统学习非遗衍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同时掌握衍纸工具的使用规范以及紧卷、松卷等基础技法。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帮助学员快速掌握衍纸艺术的核心要领。在进阶教学阶段,课程围绕衍纸造型与设计展开,学员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创意,完成了各类精美的衍纸造型创作,并深入学习造型组合创新技巧。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培训立足市场需求,深度融入丹东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指导学员制作衍纸书签、耳饰、立体摆件等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文创产品。学员们发挥想象力,将传统衍纸技艺与现代审美理念有机结合,创作出众多风格独特的作品。此外,培训还构建了完善的销售体系,为学员提供多样化选择,既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自主销售,也可委托中心代为销售。代卖作品将在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位、合作商铺等场所进行集中展示销售。选择线下自主销售的学员,可利用安东老街公益爱心亭等公共平台,或自行选择合适的销售地点。此次“非遗衍纸+文创”培训,不仅助力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有效激发其创业热情,更为他们搭建起就业、创业的全新平台。通过非遗文化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学员们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融入社会的信心与能力。接下来,丹东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将持续推进各类非遗技能培训项目,不断探索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05/12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启动每年5月是“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在此期间,丹东市教育局将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5月6日,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大赛正式启动,拉开了宣传教育月的帷幕。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教育局主办,市教师进修学院协办,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承办。活动覆盖全市师生,以三级进阶的模式开展。5月6日至16日,全市各中小学校同步开展初赛,通过学生笔试、教师线上答题的形式实现全员参与。复赛阶段划分市直、东港等七大分赛区,各县区自行组织选拔,最终各组别优胜队伍将于6月中旬会师市级决赛。值得关注的是,赛事特别设置教师组初赛环节,要求教师全员参赛,并由专业教师提供学习指导。本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有三个目的:一是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营造家庭学习氛围;二是注重成果转化,要求学校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课程,开展主题班会、心理拓展等长效教育;三是强化宣传矩阵,各地、各校将联合媒体开展专题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记者:鞠鑫磊编辑:邹润05/12
- 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5月8日,丹东市振兴区站前街道沿江社区联合朝鲜族幼儿园举办团扇制作活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运用传统漆艺制作团扇,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吴琼编辑:邹润05/12
- 春天相约 志愿有我“五一”期间,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了“春天相约志愿有我”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学生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队伍,驻守安东老街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并协助维持秩序、解答咨询。他们准备了急救包、饮用水等便民物资,全力保障游客出行安全与便利,用热情与担当绘就文明旅游风景线。作者:沈粹05/09
- “红色睦邻369”助力基层治理近日,丹东市广济街道景苑社区正式启动“‘红色睦邻369’,风声万物季”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民、文化聚力”为主线,将“红色睦邻369”工作机制与四季主题活动深度融合,旨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红色睦邻369”工作机制是景苑社区基层治理的创新核心。其中,“3”代表三方联动机制,通过社区党组织、辖区单位、居民自治组织的紧密协作,筑牢社区治理根基;“6”指的是6个特色服务队,涵盖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矛盾调解等多个领域,以“六模共建”的方式提升服务效能;“9”则是“九网联动”全覆盖,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治理网络,确保服务无死角、管理无盲区。活动当日,社区精心准备了鲜花、绿叶等材料,带领居民们体验非遗传统工艺——拓染。居民们充分发挥创意,将花卉、绿叶巧妙地印染在布包、衣服上,一件件充满自然韵味的作品惊艳亮相。居民们在感受传统工艺魅力的同时,相互交流,邻里情谊不断升温。记者:张津硕05/09
- 珍珠街道点亮“网格夜市”近日,丹东市珍珠街道党工委在上城梦想小区举办“网格夜市”活动,正式拉开“干部进小区,精准解民忧”行动的序幕。活动现场,丹东市残联、红十字会、团市委等18个职能部门,街道本级的30余名网格“八大员”纷纷“出摊”,主动接受居民“点单”。通过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心声,提前收集并化解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转变,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当日,一件来自12345平台的投诉引起了广泛关注。绿丹江苑小区14栋回迁楼1600多户居民长期面临燃气未开通的困扰,不仅生活极为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振安社区党委书记得知后,立即邀请投诉人来到“网格夜市”现场。振安区住建局工作人员当场作出回应,详细介绍了该问题的推进情况。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相关部门已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且方案已顺利通过审批,施工队伍即将正式进场施工,彻底解决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突破年”工作部署以来,珍珠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此次“网格夜市”活动打破了传统实体政务大厅的服务局限,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贴近群众。在提升12345平台案件办结率、增强群众满意度方面,街道坚持“快接快办”原则,聚焦问题核心,精准施策,将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来抓。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主动排查潜在民生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活动当日,“网格夜市”现场共接待居民咨询100余人次,收集低保办理咨询、临时救助申请、燃气表更换、充电桩新建等各类问题90余件,其中82件实现现场办结,剩余8件也已明确责任部门,将持续跟进直至彻底解决。记者:张津硕05/09
- 工人村社区红十字会家园举办“母亲节义诊活动”5月8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红十字会家园举办“母亲节义诊活动”,特邀丹东市第一医院医疗团队为居民提供涵盖多科室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包括测血糖和血压、心电图、肝胆肾B超检查等,其中60周岁以上居民可享受针对性健康指导。此次活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作者:沈粹05/09
- 爱鸟护鸟 人人有责近日,丹东市“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在2025中国(丹东)森林产品博览会上拉开帷幕,市林草局、市林草发展服务中心举办的野生动植物摄影图片展让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深入人心。在“野生动物自然教育”活动现场,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保护区讲解员姜玥圻和野保站野生动物专业人员艾昊橙共同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讲解“爱鸟周”的由来、鸟类科普知识、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相关内容。孩子与老师为“小鸟安家”活动手绘“小房子”鸟巢。“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旨在以爱鸟为切入点,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记者:于上茹05/08
- 节日“警”相随 坚守为平安当人们享受悠闲假期时,车流中的他们在疏导交通;人潮涌动的景区内,他们在服务群众;深夜里,他们在巡逻值守……“五一”假期,丹东公安“藏蓝”身影随处可见,让市民和游客安全感“拉满”。“五一”期间,丹东市交警部门全员上岗,在重点路段设置固定岗、流动哨、硬隔离,其中虎山长城、河口等景区实行“潮汐车道”分流。宽甸交警部门针对游客多、车流量大的实际情况,实时提醒驾驶员。“中间隔离开,进行分流,这样设置挺好。”5月4日,一名网友发布视频,为虎山景区的交通管控“点赞”。5月3日下午,一名游客突发心梗,交警支队振安一大队民警拉响警笛,为其开辟生命通道,15分钟路程缩短至5分钟。“灭火器要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五一”期间,公安各县(市)区分局组织警力对“九小场所”开展集中统一清查行动,采取逐店、逐街、逐片的方式,开展“地毯式”摸排检查。治安支队民警对沿江景区、火车站周边进行巡查,对发现的“喊客拉客”、非法拦截交通工具、揽客欺客等涉旅违规违法行为及线索,会同属地公安机关及时处理,共发现和移交有效线索7条,传唤喊客拉客人员3名,帮助群众求助11起。市公安局在热门景区设立11个“丹东公安服务驿站”,用全天候的贴心服务,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300余次。“警察同志,能帮我拍个合影吗?”宽甸公安民警化身“导游”“摄像师”“急救员”,为游客提供帮拍、咨询等服务,用行动传递公安温度。5月1日,凤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通远堡中队接到游客问路求助,民警手绘简易路线图,标注地标和路况,详细指引最佳路线,获游客称赞。在游客看不见的角落,还有更多守护:元宝公安分局八道派出所接到报案,居民王先生称车内贵重物品被盗。民警加班加点投入到案件侦破中,第一时间将盗窃嫌疑人田某抓获;网安民警24小时巡查涉旅谣言;食药侦支队突击抽查景区饭店食材……“五一”假期,全市公安机关累计出动警力1.8万余人,突出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社会面防控、交通秩序疏导、景区安保等工作,为广大市民及来丹游客欢度节日创造了安全稳定社会环境。记者:刁庆峰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