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抚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17日,辽宁东科药业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政府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我们研发出新产品,铆足了劲儿生产,不愁没有好效益。”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政府接连出台利好政策并开展贴心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对民营企业强烈的服务意识,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进抚顺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抚顺市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辽宁东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门莹摄)数据多“跑腿”办事更简单便捷近日,家住顺城区抚顺城街道的居民通过公安业务“一扫通”服务,办理了户口簿更新。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户籍服务,居民们为“一扫通”服务竖起大拇指。抚顺市公安局顺城分局抚顺城派出所将复杂、繁多的户籍政策及业务分门别类,通过技术处理生成22个二维码,推出了户籍业务“一扫通”服务,群众只需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对应的二维码,就能清楚了解各项户籍业务所需材料及咨询电话,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今年以来,抚顺市从创新实践中寻找出口,打破信息壁垒、精简办事环节,通过“互联网+”改进政务服务模式。这不仅方便了广大群众、提高了政府效能,还增强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有效缓解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部门线下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抚顺市持续开展“一网通办”攻坚行动,对照“一网通办”六大类16项指标,强化“日调度”,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推进,组织各涉审部门、市级分中心等46家单位,围绕工程建设、准入准营、企业开办、民生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全市通办”事项的摸底工作,形成市县两级103项“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市县两级大厅均设置“区域通办”窗口,公布了“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同时,持续挖掘自然人和法人的联办主题事项,梳理上线法人主题45个、个人服务主题383个。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抚顺市开展了“无差别受理窗口”和“重点领域受理窗口”建设,“一窗”受理事项占比81.6%。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区域评估、市政公用事业系统接入、体外循环隐性审批专项整治等工作,“一张蓝图”策划生成项目数、“实行告知承诺的办件数”“通过系统办理的市政公用服务的项目数”3项指标,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60个工作日;制发了《抚顺市加快电力接入工程审批实施办法》,将0.4千伏小微企业电力报装总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将10千伏企业电力报装总时限压缩至25个工作日内。同时,紧盯下放权力过程中的明放暗不放、基层无力承接等问题,抚顺市组织22家市直部门对2019年以来省政府下放的773项行政职权开展“回头看”。组织26家市直部门开展新一轮市本级行政职权下放工作,共梳理出8个部门的38项拟下放事项,并通过合法性审查。聚焦“痛点难点”当好企业“服务员”抚顺窗口单位为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门莹摄)今年,因沈白高铁施工,抚顺高山路部分道路采取了重中型货车及危化品运输车运行管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线周边企业生产经营。抚顺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接到多起相关投诉,抚顺市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多个相关问题,受到了企业赞誉。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走访了沈白高铁施工现场、中铁十七局商砼搅拌站、中福石油加油站等企业,在不影响道路通行情况下,帮助企业制定绕行路线,满足企业的运输需求,为有运送需求且无法绕行的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全力确保高山路沿线企业通行顺畅。今年以来,抚顺市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求实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好“服务员”。抚顺市设立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4个专项推进组和体制机制创新组、政务环境优化组、市场环境优化组、法治体系建设组、诚信抚顺建设组、知识产权保护组、金融环境优化组、贸易便利化改革组、企业减负推进组、生态环境优化组、设施环境优化组、营商文化建设组12个工作组,有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营商案件28件、办结23件,“营商投诉案件6个月办结率”达到93.33%。组织营商环境监督员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46次,联合新闻媒体开展监督工作11次,发现营商环境问题97个,协调解决问题28个,移交市纪委问题线索55条。持续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整治行动,重新梳理完善政府失信问题台账,今年以来偿还企业拖欠工程款3284万元。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12345”便民服务热线整合的要求,完成14条销号号码的“整体并入”和16条“双号并行”两类热线整合归并工作,实现与省平台一体化管理,话务业务系统和考核数据互联互通。截至目前,“12345”便民政务服务热线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20.16万件,办结率98.99%,群众满意率99%;“12345”网络平台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1.6万件,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94%,还利于民241万元,促进政府公益性投入1262万元;“政务直通车”栏目播出节目44期,56家单位领导走进直播间,接到听众电话380个,办结率98%。直接办复率、接通率、即时转办率、按时反馈率、办结率、有效回访率、好评率等省考核指标均按时达标。目前,全市上下树立起“服务好企业是天职,服务不好是失职”的理念,把服务好现有企业作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继续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各级领导包保制度,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实地走访重点企业、个体工商户、街边店铺近万家次。出台《抚顺市重点企业“一牌两卡”管理办法》,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重点企业保护牌、企业检查收费卡和投资者“绿卡”,为其提供行政执法检查、企业收费以及人身和财产检查、医疗、子女就学、落户等一系列保护和支持。保护市场主体涵养经济生态今后五年,抚顺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转型振兴发展的根本动力,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形成同市场有效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活力抚顺建设。打造办事方便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下放一批与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建设、群众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整体放权、协调放权、链条放权。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告知承诺制”“证照分离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大“零公里”审批服务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迈进,逐步实现由“全市通办”到“跨市通办”,加快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法治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完善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做到透明、公开、可预期,推进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新官不理旧账”、不兑现承诺等问题,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打造成本竞争力强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全面降低企业用工、用地、用能、物流和融资等综合性成本。完善收费监管制度,建立完善乱收费投诉举报查处机制和治理违规涉企收费成效评估机制,积极涵养经济生态,全力打造企业发展高地、成本洼地。积极推行政策兑现集成服务模式,编制政策兑现事项清单,定期进行政策兑现效果的第三方评估。
    12/22
  • 北票市红村村
    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红村村位于北票市南八家子乡西部,距北票市区30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9.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68亩,林地面积15600余亩。目前全村总户数为584户,1720人,12个村民小组,其中,常住520户,1516口人。在脱贫攻坚期,红村村是省级贫困村,2017年年底红村村摘掉了贫困帽子,2020年底贫困人口全部动态清零。近年来,南八家子乡红村村通过“农光一体”村级光伏、异地光伏、高标准大棚、大棘城基地文化旅游等项目,不断稳固乡村振兴产业。今年,红村村集体收入达到41万元,较去年增长5万元,乡村振兴步伐愈发稳健。温室大棚项目光伏项目收入可观。红村村向上争取资金16万元,在村部自建40KW光伏项目1处,该项目年收益可达3万元。红村村还在其他乡镇投资60万元,建设了70KW异地光伏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5万元。今年,红村村将光伏发电项目与高标准温室大棚相结合,投入30万元,建设80KW“农光一体”村级光伏项目,项目达产后可为红村村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温室大棚、文化旅游项目蓬勃发展。自去年以来,通过向上争取、自筹资金等方式先后投入290万元,建设温室大棚17栋、1700延长米,栽植葡萄、水果番茄、应季蔬菜等,为全村增加收入26.4万元;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投入50万元,建设大棘城拓展训练基地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开展军训、团建等活动,该项目可带动17户农户稳定增收;不断强化“红村激浪”纪念馆建设,通过宣传老村支书王文志“三战大凌河”的感人故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每年春秋两季,大批天鹅来到红村村落脚栖息,红村村充分发掘这一旅游资源,不断加强“美食一条街”管理运营工作,旅游旺季时,每家特色饭店每日可接待游客近百人,收入十分可观。
    12/22
  • 辽宁辽阳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日前,从工信部和辽宁省工信厅网站获悉,辽阳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今年全国共有52家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全省仅2家。多年来,辽阳市宏伟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低碳绿色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投入资金近十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工业管廊、固废回收、循环利用、园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安全环保一体化指挥平台投入运行,全区经济步入了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宏伟区工信局不断完善工业领域绿色制造体系,把节能降耗减排摆到突出位置,采取“指导、引导、疏导+服务”的方式,精心组织申报工作,在企业自愿申报基础上,经初审推荐、机构评价、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最终取得良好成绩,助力全区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2/22
  • 迎难而上担重任 铆足干劲争一流——辽宁大连甘井子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年终岁尾,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的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百万压力容器制造车间内,多个国家重点核能装备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作为世界最大的核电及石化设备专业化制造基地之一,公司充分发挥两大基地的软硬件优势,着力大幅度提高产能和运营效率。“十四五”开局之年,这样火热的生产场景在甘井子区随处可见。甘井子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大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多项全年经济目标提前达成。甘井子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省委要求大连当好辽宁振兴发展“跳高队”,作为经济体量在全市占有重要比重的甘井子区,责无旁贷要当好主力队员。甘井子区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打好全年收官之战,切实担当起“跳高队”主力的重任。位于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华锐曲轴基地。(来源:甘井子区委宣传部)立足优势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首先就要工业振兴。甘井子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甘井子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家,工业撑起全区经济半壁江山。立足现有优势,甘井子区将自身放在省、市振兴发展全局中谋划,积极贯彻省委、市委精神,结合全区产业规划和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切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老字号”智能化水平,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推进一重核电石化核电主设备升级改造项目、快中子反应堆主设备产业化制造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华为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做好区内重点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导向,不断推进“原字号”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大石化等重点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谋划高端石化产品研发中心、高附加值上下游配套产业落地;不断抢占战略制高点,提升“新字号”产业竞争力。孕育催生新业态,引育壮大新动能,培育锻造新模式,充分发挥产业数字化的场景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公司承制的国内最大SD专利环氧乙烷反应器完工启运。(摄影:周久珺)以精准服务“老原新”企业重点项目为抓手,甘井子区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动全区“老原新”企业创新发展。工作人员深入走访行业龙头企业,全面了解技术改造升级需求,主动提供专精特新、雏鹰、瞪羚企业资质申请辅导和服务。今年以来,全区11个项目纳入省第一批工业投资项目,其中,一重核电石化、中远海运重工等9个项目为“老字号”项目,总投资18.77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7.32亿元;美罗药业、圣力来监测技术2个项目为“新字号”项目,总投资2.4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1.97亿元。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兑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资金1378.3万元,瑞驰集团通过“ERP+MES+IOT”信息化升级,实现产品交付周期缩短60%,人工效率提升30%,产品生产成本降低5%;林德公司通过“5G+‘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品智能质检,质检管控能力提升50%,缺陷及质量问题降低50%,节省人力消耗70%。依托华为(大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为220余家区内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达成合作企业31家。采取多项措施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建立特色金融产品库,支持企业在困难时期的经营周转;组织辖区企业参加“惠企政策申报筹划及股权并购与投融资风险管理”线上讲座活动,为遇到困难的企业提供缓冲思路;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摸清企业融资需求,解决企业资金难题。今年以来,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老原新”重点企业的经营均实现正增长。今年1月到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175.3亿元,同比增长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将达到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压舱石”作用愈加明显。挖潜扩能为产业布局提供强支撑连日来,位于甘井子工业园西园的光伏及半导体设备研发生产项目现场一片忙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加紧进行。该项目由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建设,包括综合研发楼、工程实验中心、线切设备装配车间、设备工艺实验车间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连城数控在光伏及半导体领域的设备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技术领先水平,投产后大连厂区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利润6亿元,税收3亿元。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甘井子区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结合“3+3+X”产业体系部署,深度融入产业链发展,规划九大产业发展园区,聚焦营城子创新工业园、生态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辛寨子智能产业园、5G创智产业园、革镇堡智慧工业园、南关岭工业片区、中华路商务区、大连北站商务区、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全区“能级提升、创新引领、集约发展、产城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提供强有力支撑。出台《甘井子区3+3+X产业链工作方案》,提出双链长工作制,完善九大产业链发展全周期任务,锚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布局,进一步扩大优势产业、补强新兴产业、发展数字产业。中国一重前盐石化装备制造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气割作业。(摄影:周久珺)截至目前,甘井子区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6个,提前完成全年项目攻坚任务目标,完成投资290.9亿元。甘井子区还为做好2022年项目建设工作“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重点聚焦谋划招引项目,查找项目落地建设中的困难和难点问题,开展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攻坚行动,确保专项债项目、联东U谷等项目在2022年一季度顺利开工。推动建设甘井子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力争2022年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细化深化创新招商模式,今年,甘井子区开展“走出去”重点招商活动10次,“请进来”会见重点客商67次,积极参与省、市各类签约活动。甘井子区还突出招商重点,将招商形式由“面对面”扩展为“屏对屏”,线上线下全覆盖。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发展体系,采取互联网、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实现线上招商;线下接待敦煌文创客人考察项目选址地块,招商引资不按“暂停键”。梳理重点项目,确保项目推进不掉线。今年,甘井子区全面梳理重点招商项目21个,同步制定项目接触、谋划、洽谈、落实等阶段责任人和工作时限。辽洽会签约的欧亚跨境(大连)总部基地项目顺利实现主体公司、投资公司等一系列公司的注册,为这个项目明年的实质性落地打下坚实基础。甘井子区发挥平台优势,夯实招商基础条件。积极筹备精准招商平台,将招商工作需要的各项大数据接入甘井子区智慧管理平台,实行资源上网、政策上网、项目上网,逐步实现跨区域、跨城市“零距离”交流。截至目前,甘井子区已提前完成全年招商既定目标,实际到位内资210.2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合计储备亿元以上项目213个。目前,已完成签约项目59个,新落地项目30个,在谈项目141个。优化服务为企业谋发展解难题前不久,松下压缩机(大连)有限公司办事人员来到甘井子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因为污水排放去向问题,他们担心不能顺利办成。当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区城管执法局审批窗口,审批人员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并主动帮忙联系排水主管业务部门,找到污水排放位置和方向,解决了企业担心的问题,企业当天就顺利拿到了许可证。企业发来感谢信,对区城管执法局审批科的热情服务和办事效率给予称赞。大连美罗药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板蓝根口服液灌装生产。(摄影:王伟海)替企业想、帮企业谋,甘井子区营商局围绕“营商环境最优化、审批服务便利化、便民利企贴心化、途径方式多样化”,积极拓展“甘心办”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利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安全办、网上办、预约办、远程办、一件事一次办等办理渠道,着力打造安全、高效、便捷、有序的政务服务环境。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因相关债务债权问题,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为帮助企业成功转型,扶持企业更好发展,甘井子区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大船海工债权人合伙企业注册登记相关事宜,会后,区营商局、区市场局、大连湾街道、大船海工相关工作人员立即成立线上工作小组,在线上频繁沟通,就破产重整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逐一梳理,分条破解,形成了愈千条沟通记录。经与省、市相关部门的不断协调沟通,为大船海工解决了银行分支机构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棘手问题,为其先后办理了大连久联船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和融君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连久联融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连久联融洋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四家公司营业执照,解决了其困扰已久的问题。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提升了地区的吸引力,今年前11个月,甘井子区新增市场主体20624户,其中,新增企业7454户,在大连市排名第二。
    12/22
  • 辽宁盘锦:鹤翔红海滩
    每当鸟类迁徙季节,有离群的孤鹤飞到保护区长时间逗留,老赵就尝试着向野外散放几只成年鹤,希望能与野生鹤组成家庭,补充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说到要放飞丹顶鹤,刚开始,老赵还有些不舍,看到鹤黏着自己,他就像一个儿女绕膝的父亲一样感到欣慰。后来,他想明白了,丹顶鹤和孩子一样,长大了总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野化训练。(杨靖岫摄)时间回溯到30年前。一层薄薄的轻雾笼罩着浩瀚的芦苇荡,一台三轮“小蹦蹦”像只小船,载着一个年轻人,在波涛起伏的苇海中时隐时现。车上的年轻人,叫赵仕伟,刚刚20岁,是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他的目的地,苇海深处的保护区赵圈河管理站。“小蹦蹦”过了盘锦赵圈河苇场场部,又出村子走了七八公里,在有一个带拐角的小草房停下。当晚,这个大学生就住在了这里。苇海里来了个大学生“芦苇荡里来了个大学生!”几天工夫,整个赵圈河苇场就传遍了这个新闻。这是整个赵圈河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啊,当时有人就问:“你看你这大学毕业生,咋上这地方来了呢?”赵仕伟礼貌微笑,作答:“养鹤。”赵圈河站有3只丹顶鹤。站里两户人家,其中一户姓景。他们是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养鹤人。站里既没有水,也没有电。水是从8公里外的乡里用毛驴车送来的,照明就只能靠点蜡烛。说起点蜡,小赵很快就闹了个笑话。小伙子爱看书,专业的书、杂志,啥书都爱看。白天看,晚上也看。他自己找了块木板,钉了5根钉子,板子反面露出钉子尖当烛台。小赵一晚要用十根蜡,早晨起来两个鼻孔都是黢黑黢黑的。人们都说:“这大学生哪里都好,就是太费蜡了。”后来,这个笑话传到了局里,领导们到赵圈河站都想着带捆书籍杂志给小赵。有一天,小赵发现一只公鹤走路有点瘸,一只脚不敢沾地儿。刚出校门的小赵,胆子也挺大。他对鹤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没有出血的地方,膝关节也没看出毛病来,最后发现是脚掌扎了一根芦苇。那时芦苇收割是用镰刀割的,留下的苇根都是斜茬,就像蘸水钢笔的笔尖一样。鹤落在上面,脚就会被扎。小赵把苇子拔出来,又感觉它的腿都是热的,快到膝关节了,就给鹤打上点麻药,又敷了点外伤消炎药,包扎了一下。过了四五天,鹤就康复了。之后,小赵走到哪里,这只鹤就跟到哪里,威风凛凛,像个警卫员。那年,沈阳动物园的专家,人工繁育了一批鹤,想野化放飞。在野外放飞期间,专家和老景一家吃住在一起。老景爱学习,爱琢磨,喜欢刨根问底,于是,就学到了些丹顶鹤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的技术。小赵向老景学习。老景让干啥,小赵就干啥;老景要求怎么做,小赵就怎么去做。俩人对脾气,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小赵管老景叫师父,老景说叫大哥就行。呵护幼鹤。(杨靖岫摄)1996年,经人工授精,丹顶鹤下了3只受精卵。3只小鹤被成功地孵化出来。小赵第一次经历鹤卵变成鹤雏的整个过程。他常常是拎着一张网,往泡子里撇,撇得好时是个圆圈,撇得不好时就像个鞋底子。小赵的后面跟着小鹤,打上一条鱼,小鹤就上来要,和哥哥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一样。师徒二人处得好,小赵就经常去老景家,有时候老景还留他吃饭。老景有个女儿,长得水灵灵的。每当小赵来,就仰着脖子喊:“赵叔”。老景和小赵说话,她就静静地在角落里听。学校放假时,姑娘也常来鹤站玩,和赵叔一起用镊子夹起鱼,模仿大鹤喂小鹤,看丹顶鹤跳舞、洗澡、嬉闹。女大十八变,五六年光景过去,姑娘出落成赵圈河苇场的一枝花。这时的姑娘见了小赵已不再喊“赵叔”,再后来,见了小赵开始叫“赵哥”。姑娘的心思,老人看得明白。于是,老景对小赵说:以后你还是叫我师父吧。小赵也懂了,就开始张罗婚事。1999年10月,在金黄的芦苇荡飘起毛茸茸芦花的时候,老景把自己住的两间半房子腾了出来,做徒弟和女儿的婚房;同事们张灯结彩在鹤站的台子上摆上桌子铺上毯子;《盘锦日报》派来了最有名的记者给他们拍摄婚礼,之后又用挺大的版面刊发了他们的爱情故事,题目就叫《鹤为媒》。赵仕伟现在还记得,当时双台子河口(辽河口)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在婚礼上讲的话:今儿个高兴,我必须得喝两杯,这两杯还得摞在一起喝,这叫“山高水长”。这酒不能白喝,作为主婚人是祝福,作为领导是命令,两位新人必须要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然后,一饮而尽。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赵仕伟和新娘做了分工:丈夫负责养好鹤;妻子主要照顾家庭,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把每枚卵都变成丹顶鹤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春天的辽河口仿佛春运的火车站,成群的候鸟们扑啦啦地飞起,扑簌簌地降落,此起彼伏,蔚为壮观。白鹭、草鹭、苍鹭、黑嘴琵鹭,黑嘴鸥、红嘴鸥、白翅浮鸥,大杓鹬、中杓鹬、白腰杓鹬……300多种鸟都归来了,野生的丹顶鹤也归来了。鸟儿们开始对鸣、嬉闹、叼草、筑巢,整个辽河三角洲湿地充满了生机。1996年第一次人工繁育,当时赵圈河站仅有3枚鹤蛋。大型孵化器用不上,保护区就在当地定制了个小的孵化器。小赵他们没日没夜地守着孵化,还真成了。1997年,丹顶鹤孵化又获成功。有了两年成功经验,1998年,赵仕伟信心满满,把100%的精力扑在孵化室里,但结果失败!1999年,小赵又以120%的精力投入到孵化工作中,结果仍然是失败!“给我一个鹤蛋,我就应该把它孵成一个鹤雏,养成一只健康漂亮的丹顶鹤!但第一步都没完成。”小赵深深陷入自责、怀疑、迷茫、困惑之中。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宽慰,也一直不能让他释怀。直到后来确定,失败的原因是孵化器控温组件不稳定,他才慢慢迈过这道坎儿。2000年的时候,保护区的人力财力都有了增强,有了几台最好的孵化器。人工孵化的工作接上了,成功繁育的丹顶鹤越来越多。到2006年,站里已经配对成功三对丹顶鹤,开始尝试自然繁殖。呵护幼鹤。(杨靖岫摄)这个时候,小赵也不闲着。他精心准备好巢材,到产蛋的时候,每天把饲料添好。然后,他就蹲在鹤舍旁边聚精会神地观察,看公鹤母鹤喜欢吃什么,怎么交尾,怎么产蛋,怎么孵蛋,成鹤一天给鹤雏吃多少顿儿,看晚上丹顶鹤是怎么照顾鹤雏的……向丹顶鹤学习,让赵仕伟感悟良多:人工繁育丹顶鹤,本来就应该向丹顶鹤学习啊!你看那鹤孵蛋多随便?刚趴下,站起来就走了,好长时间也不管蛋。你说这不行?结果到天数,人家小鹤健健康康地出来了。兄弟保护区孵鹤的经验说温度多少,湿度多少,通风多长时间,晾蛋多长时间,翻蛋怎么翻,其实也不该完全照搬来用。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孵化也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千万不能被教条束缚住。到2010年,辽河口累计繁育成活丹顶鹤72只,初步建立起辽河口保护区丹顶鹤繁殖种群。2016年至2020年,保护区人工饲养丹顶鹤种鹤20对。为加大繁育力度,保护区再启人工孵化。孵化器一开,小赵就不能正常睡觉了。因为每隔双数整点,他都要起来指导翻蛋、晾蛋等操作。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是八点十五睡着了,突然惊醒:“坏了坏了,怎么睡这么半天,肯定过10点了!”起来一看钟点儿,八点二十,实际上仅仅迷糊了5分钟!有一段时间,小赵感觉两个太阳穴之间好像拴了一根皮筋,经常有人“嘣”地扒拉一下。幸好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落下病根。现在他想八点十五睡觉,躺下就着,九点半左右肯定醒。然而,尽管练就了见缝插针的“神功”,小赵手机里的定点闹钟还是设置了一排又一排,满满当当的,因为除了孵化,出壳的鹤雏还要他定点地去喂。除了睡觉的“神功”,小赵还有一些“绝活儿”:孵化初期,他把鹤卵放在眼皮上,就能“看”出是不是受精卵。他解释,这不是看,而是因为人的眼皮对温度最敏感,形成胚胎和没有形成胚胎的卵,温度变化是不一样的。孵化后期,小赵会把蛋放在铺着玻璃板的水平桌上,通过标注每天鹤蛋重心的变化,就能判断出胚胎发育是否正常。他会告诉你,发育正常的胚胎是在动的,所以蛋也会慢慢地晃动。赵仕伟的妻子清楚地记得:今年,从4月8日孵化器打开,到10月7日鹤雏长大,6个月中丈夫一共回家两趟。第一次,是4月14号,因为第二天要早点去中心医院体检。“关键地方咱得检,内脏得透视,血尿也得验,剩下量身高体重、眼视力啥的,就都不管了。”快速体检完毕,他回家冲个澡,换了件衣服,马上又回到了站里。第二次,是9月29号,因为要代表基层群众参加市里的烈士纪念日活动。那天,丈夫与市委书记一起,为敬献给革命先烈的花篮整理缎带。看到这个镜头时,她的眼里噙满了泪花。丈夫不回家,妻子就到站里去当帮手,有时还带上孩子一起去。孩子也帮忙给鹤雏喂食,与成鹤起舞,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自己的少女时光。三十年,原来的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变成现在的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十年,从3只到240余只,保护区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丹顶鹤野化种群。三十年,小赵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了皮肤黝黑,有些许皱纹的老赵。他的人生,跟丹顶鹤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在当地宣传部门提供的一份《赵仕伟同志事迹材料》中,这样写道:“赵仕伟,男,汉族,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从1992年参加工作至今,赵仕伟同志一直深深扎根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第一线。他三十年如一日,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利用所学专业特长,专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与丹顶鹤人工繁育的创新与研究,从事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的救护、饲养、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工作,为野生动物保护,丹顶鹤繁殖、驯化、野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赵仕伟被中共盘锦市委、盘锦市政府授予“盘锦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被评为“盘锦好人·最美人物”。从与鹤共舞到与你飞翔“一年一班的稍等一等啊。一年二班的出来列队,来来来,开始上体活课喽!”下午3点,在盘锦市丹顶鹤野化训练基地,赵仕伟边吹口哨边喊。“预备,起飞!”看到带着黄毛的小鹤们次第走出鹤笼大门,赵仕伟展开双臂,开始迎风奔跑。身后的小鹤们,跟着他也扑扇翅膀奔跑起来,很快便从老赵的头顶飞过,冲上蓝天。“一年一班的丹顶鹤,是今年第一窝蛋孵出的;一年二班,是第二窝蛋孵出的,明显比一班的小一圈。”喘着粗气,老赵解释,“小的劲儿小,回来得快,好收拢。现在天短,野外有些狐狸啥的,没有父母的保护,小鹤很危险的。”喂食。(高刚摄)一会儿,小鹤们陆续开始回来了。吃过老赵给的加餐,它们开始嬉闹。还有几只走进水塘,开始稀里哗啦洗起澡来。于是,水塘里便荡漾起一个一个的圆圈儿。“还差4只,跑哪儿去了?”老赵没有闲心看鹤洗澡,骑上电瓶车开始寻找。很快,4只小鹤像逃课的“小淘气”不情愿地被老师从苇棵里捉了回来。“洗得挺干净了,你们也该回教室了。”老赵开始劝水里的鹤。水里的鹤不理他,还是哗哗地洗。洗够了,开始梳理羽毛。见老赵忙别的事儿不理它们,就知趣地自己走回了鹤笼边。于是,一年一班的体活课开始。老赵又开始奔跑,稍大点的鹤又开始飞翔。一年级,就是今年出生的鹤雏,分两个班,共39只幼鹤。它们在野化基地进行飞行、采食、防御等能力的训练,一年之后将放归自然。两个多小时过后,老赵才有了空闲。他走到了一个高处,由近向远地巡视,巡视那些曾经追着他“叽叽”叫着讨食,曾经被他无数次抚摸过,现在已不再理会他的“蛋”们。近处的“蛋”们,是低年级的,它们已选出了班长,以班级为单位活动,占据了周边的地盘儿;远处的“蛋”们,是高年级的,它们分成了几个小的团队,有的已成对出行,巡视自己的领地,驱赶闯入者;更远处,一群野鹤在觅食、跳舞,一有人接近便警觉起来,接着便成群地起飞,消失在远方。“那是最优秀的毕业生!”老赵认出野鹤群中有一只是他多年前亲手孵出来的。多年前,随着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增加,在盘锦湿地建立丹顶鹤不迁徙种群提上了日程。于是,无论多忙,老赵上午9点、下午3点都要到训飞场地,对人工饲养的丹顶鹤进行自我觅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飞翔能力的野化训练。说到要放飞丹顶鹤,刚开始,老赵还有些不舍,看到鹤黏着自己,他就像一个儿女绕膝的父亲一样感到欣慰。后来,他想明白了,丹顶鹤和孩子一样,长大了总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汇聚了大大小小360多条河流,辽河水系向南注入渤海,在盘锦形成了世界数一数二的芦苇荡。生态原始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是多种候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野生丹顶鹤仅分布在东北亚地区,野生种群数量3500只左右。迁徙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蒙古国、俄罗斯经我国黑龙江扎龙,吉林莫莫格、向海,辽宁辽河口、渤海湾,山东黄河三角洲至江苏盐城越冬;一条是由俄罗斯经我国黑龙江到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越冬。经过20年的监测,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途经辽河口迁徙的丹顶鹤种群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尤其在2000年后,种群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看,我国境内的野生丹顶鹤种群已处于危机状态。每当鸟类迁徙季节,有离群的孤鹤飞到保护区长时间逗留,老赵就尝试着向野外散放几只成年鹤,希望能与野生鹤组成家庭,补充野生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盘锦是丹顶鹤大陆种群的最重要栖息地之一,是丹顶鹤自然繁殖分布地的最南限、越冬地的最北界。在盘锦做丹顶鹤的野化工作,意义重大。”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祥说。云是鹤家乡。从今年3月起,保护区已累计放飞人工孵育、饲养并经野化训练后的丹顶鹤101只。盘锦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丹顶鹤野化种群达到500只。“我算过了,自然孵化和野生孵化一起上,野化种群达到500只的目标肯定没问题!”老赵向领导保证。蓝天白云,绿苇红滩。赵仕伟和妻子在丹顶鹤繁育基地畅想着未来。赵仕伟说:“十年后,这些笼子早就拆了,繁育基地也没用了。那时天上地上到处都能看见丹顶鹤。我退休后,就在家门口,坐在小板凳上看鹤玩。”妻子笑吟吟地看着他:“你别总十年十年地说鹤。现在鹤养得挺好,咱家的两个孩子也都大了,老大二十了,老二快十岁了。除了鹤,咱能不能有点别的乐儿?”赵仕伟想了半天,问妻子:“离了鹤,能行?”
    12/22
  • 辽宁大连:安全生产“冬季百日集中攻坚战”打响
    当前,大连市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多个特殊时间节点叠加,安全生产工作尤其重要。按照省、市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经大连市政府同意,大连市安委会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冬季百日集中攻坚战”。大连组织开展“冬季百日集中攻坚战”行动。(来源:大连天健网)大连市安委会强调,此次“攻坚战”旨在集中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依法严惩一批非法违法行为、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联合惩戒一批严重失信的市场主体、问责一批责任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全面构建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责任体系,织密结牢全社会安全防线。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攻坚战”与“群众身边无隐患”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百日攻坚氛围。
    12/21
  • 辽宁举办全省直播电商行业技能大赛
    盐爆花生、酸菜鸡蛋馅饺子、烤冷面……这不是饭店的后厨,而是2021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省直播电商行业技能大赛现场。“我想把铁岭的土特产品以这样的方式展示给大家。”12月14日,选手于爽将她最拿手的厨艺同铁岭的土特产品相结合,现场烹饪、现场带货,在线的粉丝们留言:香味仿佛从直播间飘到了自家客厅。参赛选手于爽在直播间带货。(来源:铁岭市总工会)“这是一个展示辽宁、展示铁岭的好机会。”铁岭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柴志新告诉记者,此次大赛由辽宁省总工会、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主办,由铁岭市总工会、铁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承办,大赛地点就选在铁岭县网红小镇,来自全省9个市的近80名直播电商精英,围绕电商四大项38小项技能展开角逐。于爽是一名在网络上坐拥15万粉丝的主播,更是铁岭市共青团宣传部的干事,工作之余她喜欢将自己的才艺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粉丝们分享。于爽告诉记者:“这次大赛给了自己一个启发,以后也可以通过直播将家乡的特产推向全省、全国,为家乡振兴尽绵薄之力。”“直播是趋势,每个人都想抓住时代的机遇。”铁岭日报社党办主任姜国盈作为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他表示,直播行业异常火爆的今天,《铁岭日报》更要借势而为,宣传党的好政策,传播正能量。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是省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专业考核维度最全面、设施最完备的直播电商技能赛事,大赛特邀了10余名省内专家全程监督比赛进程及结果。同时,铁岭县网红小镇为本次赛事提供了标准化赛事直播间和配套的功能空间,配备了40余名专业化的赛事裁判和比赛数据中心团队。数据中心对选手的现场直播画面和即时销售数据进行同步跟踪,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12/21
  • 第六届全国美展:油画《教师》描绘偏远乡村女教师的美丽心灵
    油画《教师》由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油画家薛雁群创作于1984年。作品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并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教师》油画薛雁群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画面描绘的是当时黑龙江省尚志县乡村小学的一个延伸点。学校放学后,年轻的乡村女教师在简陋的教室里批改学生作业。天色渐渐暗了,室内光线朦胧,墙上的黑板上有老师的教学内容,侧墙上挂有中国地图。简陋的条件下,师生向学的热情依然很高。地上的炉火在明暗跃动中闪现出红光,炉子上热着饭盒和茶缸。教室里的桌椅是由一些废弃木头桩子组合而成,旁边堆着的柴火,是小学生用爬犁拖来交的学费。年轻的女教师坐在椅子上,穿着朴素的灰白毛衣,腿上盖着旧被子,聚精会神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油画的画面色彩静谧典雅,明暗相间,主体突出,展现扎实的素描功底和人物肖像塑造能力。艺术表现手法融汇中西,吸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及俄罗斯油画精华,又融合中国传统工笔、写意的元素,生动描绘出乡村女教师美丽的心灵。当年,为了来到这所小学实地创作,薛雁群冒着-35℃严寒来到尚志县的山沟中,在深深的积雪里走了40多里路才到达目的地。画面中椅背上搭着的蓝灰色围巾就是薛雁群在路上围的围巾,到达时,围巾已被他自己呼出的气结成一个冰窟窿。可见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气候非常寒冷。当时画面中的女孩和她爸爸两个人轮流在一个教室里为一到五年级的学生授课,希望用文化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改变命运,如今,当初的梦想已变为现实。学生们在教室上课时,薛雁群就在教室后面为孩子、老师画速写,为创作打基础、积累素材。几十年过去了,提起这段经历,薛雁群记忆犹新,仍然非常想念当年的这些乡村小学生。
    12/21
  • 辽宁大连:“智慧灯杆”助力5G建设
    人民广场作为大连的城市名片,每日的客流量数以万计,周边现有基站已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但广场现有基础设施已经成熟,新建基站的土建、传输线路、电力引入的施工难度很大,且作为地标性场所,基站的建设要充分保证市容市貌,如何将基站建得既美观又实用呢?人民广场“智慧灯杆”。(来源:受访者提供)近期,大连移动经多次现场勘察研究发现,建设在人民广场东南侧与西北侧的高杆灯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高杆灯属于三层插接塔体,由高强度低碳钢制成,塔高25米,最大抗风能力60米/秒,塔体内有专用的走线管道,具有防雷系统,施工相对容易,且塔体内部有绳缆升降系统,方便网络设备安装及后期维护,完全满足大连移动对地面塔的建站要求。路灯管理处在其高杆灯的顶部预留了2—3米的抱杆供大连移动安装基站设备。技术团队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站点安装及开通工作,快速形成了网络覆盖能力。基站在灯盘的装饰下实现了观赏性、实用性的完美融合,既节省了建设成本又便于电力维护,更有效解决了人民广场及市政府周边的信号覆盖问题。
    12/21
  • 辽宁辽阳:小处着眼 提升旅游品质
    今年以来,辽宁省辽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从“小”着眼,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和游客满意度,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作为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旅游厕所提质工程得到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高度重视。该局发挥务实作风,建成旅游厕所20座,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积极融入“沈阳都市圈”,开展沈阳都市圈四季营销互动活动,“线上+线下”并进,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推出旅游线路、惠民政策等活动,提高宣传力度。利用辽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设计推出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游、美丽乡村游、消夏避暑游、家庭亲子游线路、高端商务休闲游等具有特色的线路产品20条。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