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宽甸:留住红色记忆 打造绿色家园
    新华网沈阳12月12日电(记者于力高爽)地处辽宁省丹东市的宽甸满族自治县拥有两大资源:一个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一个是地处长白山余脉鸭绿江江畔的绿色资源。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和保护发展绿色产业两条主线,让这片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红与绿”已经成为该县发展主轴。  “红与绿”交织的边境县城  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有一座学校与朝鲜隔江相望——毛岸英学校。这座以英雄姓名命名的学校建成于2003年,“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伟业,做英雄传人”成为该校的灵魂。  1950年,毛岸英从学校正对着的一座浮桥上跨过鸭绿江投身抗美援朝战争,也在这里留下了自己在祖国的最后足迹。  在学校一公里外有一座断桥,曾是通往朝鲜的陆路通道,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朝鲜一端被美机炸毁——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感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使宽甸河口这个地处国防前哨的小渔村彪炳史册,也再次为宽甸注入了红色基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杨靖宇就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东北抗联一军首先在宽甸设立辽宁地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随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在新开岭地区(宽甸与凤城交界)全歼国民党军号称“王牌千里驹”的第25师——宽甸具有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优势。  有着红色底色的宽甸,绿色资源同样丰富。截至“十三五”期末,宽甸活立木蓄积量达32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4%,成为辽宁东部天然绿色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  记者走访宽甸县长甸镇瓦房店村时,发现这座坐落在鸭绿江畔的小村庄中,家家户户的院子周围都被绿树掩映,庭院门前多栽种着鲜花,村容十分整洁。“鸭绿江水和满山的树木是老祖宗给留下的财富,得保护好。早些年间,一些村民保护绿水青山的意识不强,污染河道、乱砍滥伐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家乡越来越美了。”村民陈富宝说。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  宽甸县红色资源丰富,全县已确定并登记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共110处,时间横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三个历史时期。近些年来,宽甸在传承发扬红色精神的同时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旅游。  重视挖掘,加强保护。近年来,宽甸县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文物工作方针,挖掘保护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红色遗存。记者调研时走访了宽甸部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其中宽甸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着第一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241位,宽甸北山烈士陵园安葬着云山战斗中牺牲的烈士391位,大川头镇烈士陵园、双山子镇抗联烈士陵园分别安葬着长津湖战斗牺牲的烈士55位、282位——这些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红色教育基地,而该县于2012年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迁葬工作时,就本着集中安葬、就近迁葬、同类整合理念,突出烈士陵园主题。  注重教化,有效传承。走进毛岸英学校,记者随机叫住一位学生,问他是否了解抗美援朝战争,“宽甸是英雄毛岸英生前在祖国最后停留的地方”——学生对答如流。毛岸英学校专门组织教师编写了以毛岸英故事为主体的校本教材,做到学生人人读故事、讲故事、学精神。此外,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驻军英雄进校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而毛岸英学校本身,也是备受关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于2005年修建了“毛岸英生平业绩陈列馆”,建馆以来,学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2万余人。  开发利用,合理发展。位于宽甸凤上景区的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每年都会迎来很多游客,“作为红色教育基地,近些年来,博物馆年均接待参观人数达17.3万人次。”馆长解本盛说。  守住绿水青山合理开发利用  革命战争时期,先辈用献血守护住这片土地,留下这片绿水青山;走进新时代,宽甸人正在做的,是守住绿水青山,通过合理保护开发利用绿色资源。  保护绿色资源。记者在鸭绿江上乘船时看到,江水清澈、河岸山坡上绿色植被茂密。“10多年前,我把长得好好的67亩板栗树全部砍掉,换种上只有30厘米高的红松苗时,全村人都认为我‘疯’了。”宽甸县石柱子村村支部书记陈希金说,村里有40多年板栗种植史,板栗树对当地水土造成严重的破坏,每到夏天,“下一场大雨去掉一层地皮”。  陈希金向村民提出先在板栗树间种红松苗、等红松长成见到了果实再把板栗树砍掉的“逐步取代法”。村民沙德州说。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红松不仅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也给石柱子村8000亩群山带来大片大片新绿,修复了生态环境。  为了保护绿色资源,“十三五”期间,宽甸县共投入资金1.2亿元,完成植树造林13.7万亩,总植树1600万株,封山育林3万亩,完成村屯绿化美化135个、绿化里程300公里。  开发绿色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宽甸河口村就开始培育种植优质品种艳红桃。为提升附加值,2005年、2008年河口村先后成立艳红桃协会、合作社,十几年间,艳红桃单价从几毛钱上升到十几元一斤。如今,河口村现有艳红桃树20000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年产值约1.52亿元。“我做了20多年村支书,这次俺们河口村可真算交了‘桃花运’。”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说。  此外,河口村不少居民在自家桃园中建起农家院,数量从最初的17个增长到现在的200多个。一到旅游旺季,农家院外街道整洁、彩旗招展,院内贴着的铁锅炖江鱼等菜品单让人食欲大增。冉庆臣说:“自从发展边境绿色产业后,村里乱丢垃圾、污染河道的情况再也看不见了,村容村貌也得到大幅改善。”  延伸绿色产业。记者在宽甸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宽甸县引入电商平台销售模式,为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引入一汪“活水”。“村里那么多土特产卖不出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电商平台把村里的绿色食品卖出去。”“品味宽甸”农村电商平台负责人孙秀梅介绍说,2017年至2019年间,该电商扶贫平台为贫困村民和合作社销售了价值近500万元的鸡、鸭蛋、山野菜、板栗、蓝莓等农产品,人均增收500--2000元,工业产品下行累计销售额可达1000万余元。
    12/15
  •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 沈阳公安交警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今年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为全面做好“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工作,沈阳公安交警紧紧围绕“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主题,精心策划,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供图活动现场通过播放“122”主题公益宣传片、“舞动青春畅安沈阳”舞蹈演出、沈阳交警原创战“疫”歌曲《闪光》演唱、“共创平安交通大沈阳”儿童对口快板等节目,向市民传播文明出行理念。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供图“122”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期间,沈阳公安交警针对酒驾、无证驾驶等危险系数较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知危险”警示曝光宣传,围绕“文明行停”“一盔一带”等安全文明交通行为,开展“会避险”倡导提示宣传。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公安交警联合沈阳肯德基在星摩尔购物中心打造了全市第一家“肯德基交通安全主题餐厅”。走进主题餐厅,醒目的交通安全主题标识让人感受到这家餐厅的与众不同。交警充分利用餐厅的地面、墙面、橱窗面、桌台、柜台和楼梯,将人、车、路、灯、线五大交通元素,交警形象和今年“122”标识和主题进行融合,同时还设置了头盔安全带宣传体验区、网红打卡区,让前来就餐的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在就餐的同时学习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当天,沈阳公安交警还在学校、购物中心、车站等人员密集区域,采取“主题教育课堂”“有奖问答”“安全演练”“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122”主题分会场宣传活动。编辑邹润
    12/14
  • 沈阳市和平区20个数字经济项目集中签约
    12月10日,由沈阳市商务局、和平区政府主办的“沈阳市数字经济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20个数字经济类项目集中签约进驻沈阳市和平区。借助项目集聚优势,和平区将通过产业数字化,构建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为沈阳市中心城区,和平区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丰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新经济领域特别是数字经济方面有着明显的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近年来,和平区不断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针对消费型服务业,通过与美团等数字平台深度合作,助推区域总部、区域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生产型服务业方面,引入设计、研发、财务、律所、基金等头部企业并培育壮大。目前,和平区产业经济数字化生态圈正加速形成。为加快发展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信创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平区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走出思维惯性,大力推广辽沈地区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基础设施配套好等优势,主动构建应用场景,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国际市场开展招商引资。此次洽谈引进的数字经济类项目包括国家北斗数据中心辽宁省分中心、美团数字化合作、华为深度合作、海贝淘电商APP、湖南卫视天娱广告(辽宁)城市基地、上星5G辽视网红孵化基地、众智领航人工智能教育技术中心、启迪数字天下VR云展示研发总部、爱音斯坦总部基地、“和平智脑”数字经济产业园、紫光集团全场景教育等。下一步,和平区将不断为数字经济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产业布局,形成以同方广场为原点,经新世界商务楼宇、长白岛商务楼宇,延伸至满融曹仲地区的新经济产业带,通过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预计明年,一大批项目产业化、规模化后,和平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区提供支撑,助推“数字沈阳”加快实现。(记者丁冬)编辑邹润
    12/11
  • “老”厂房玩出“新”花样——铁西梦工厂体育文创园
    近日,东北首家体育型文创园-铁西梦工场体育文创园落户沈阳。铁西梦工场体育文创园在沈阳弹簧厂原址上改造而成。园区以工业印记为底蕴,打造体育文创新IP。区内设有大型空中彩虹跑道、篮球俱乐部、空中玻璃栈桥、巨型大头娃娃、巨幅彩绘墙等多处景观,让市民在享受拍照、运动带来的快感同时,感受工业带来的独特魅力。
    12/10
  • 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雕精品展在上海开展
    新华网沈阳12月7日电(唐晓瑭)为推动鞍沪两地文化交融、产业合作,借助上海文创资源力量赋能鞍山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12月7日,“活力鞍山·玉美岫岩”--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雕精品展在上海开幕。此次共展出70件书法、70幅国画和60件玉雕作品,是鞍山文化界的代表作品。展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鞍山市日新月异、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变化,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据悉,此次展览由鞍山市委、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是继南京、北京后的第三站。
    12/08
  • 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亮相沈阳 多件国宝级文物展出
    12月2日,“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与唐宋八大家主题有关的书画、碑帖拓片、古籍等展品115件。
    12/07
  • 辽宁7段长城入选首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按照国家《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要求,国家文物局日前研究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我省战国燕长城建平县段、明长城虎山段、明长城龟山段、明长城植股山段、明长城小虹螺山段、明长城锥子山段、明长城九门口段等7个点段入选。据了解,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构成以秦汉长城、明长城主线,与抗日战争、长征等重大历史事件存在直接关联,以及具有文化景观典型特征的代表性段落、重要关堡、重要烽燧为主,共计83段/处,其中秦汉长城重要点段12段/处,明长城重要点段54段/处,其他时代长城重要点段17段/处,包括战国秦长城5段,唐代戍堡及烽燧4处,战国燕长城2段,战国齐长城、楚长城、赵长城、魏长城各1段,以及金界壕遗址等具备长城特征的边墙、边壕、界壕重要点段2段。(记者王笑梅)
    12/04
  •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展
    12月2日,“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幕式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省委书记张国清出席开幕式、观看展览并调研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由国家文物局、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本次展览依托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书画类文物资源,并汇集国内多家博物馆相关特色文物藏品,旨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开幕式前后,张国清、关强等考察了部分辽宁文创作品,并逐一观看了本次展览的三个部分:“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站在一幅幅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前,张国清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展品,不时询问细节,与大家深入交流。在此期间,张国清考察了省博物馆,观看了“古代辽宁”展。张国清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是文旅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深入研究挖掘、充分展示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进一步汇聚起新时代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更好发挥博物馆的重要文化教育阵地作用,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和展现辽宁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振兴动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省领导王健、康捷、张立林、许波出席有关活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文博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出席开幕式。
    12/03
  • 辽宁省90名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
    “作为体育大省,辽宁不仅要在夏季奥运会上夺取金牌,还要补齐冬季项目发展短板,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摘金夺银,为国家的奥运战略作出应有贡献。”省体育局负责人11月30日对记者说。走上夏季奥运会舞台以来,辽宁选手共有28人获得27枚奥运金牌,对国家奥运战略的贡献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该负责人介绍:“作为传统的体育大省,辽宁体育在夏季项目上,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冬季项目过去不是辽宁体育的重点,相比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冬季项目一直是辽宁体育的一块短板。”不过,在过去20年中,辽宁体育仍然培养出一批批冰雪健儿,包括韩晓鹏、郭丹丹、徐囡囡、李妮娜、徐梦桃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韩晓鹏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在2006年冬奥会上夺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随着北京申冬奥成功,辽宁体育近年来向冰雪全面转身,致力于补短板,夏季、冬季项目两手抓、两手硬。”该负责人表示,“无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辽宁体育都要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据了解,2016年10月省体育局成立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短短4年时间,我省冬季运动队伍由100多人上升至694人,开展项目从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等个别项目到目前囊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同时,辽宁体育多措并举,高效完成组队,快速打造重点运动队,精准引进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创造了冬季项目快速出成绩的“辽宁模式”。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让我省冰雪运动驶上了快车道。截至目前,我省共有90名运动员、15名教练员在国家队备战北京冬奥会,他们参与6个大项、12个分项、近80个小项的冰雪项目,跻身国家队人数排在全国前列。征战北京冬奥会,辽宁运动员争取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优势项目上争夺金牌;在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冬季两项、雪车等项目上夺取奖牌。(记者朱才威)
    12/02
  • 五大类辽宁特产亮相第五届东盟展
    11月27日至30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在广西南宁举行。为更好借助这次“东盟展”平台资源,充分展示和宣传辽字号优势特色农产品,我省组织17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包括杂粮、果蔬、食用菌、水海产品、畜产品等五大类品种。本届展会以“共建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首次采用“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会形式,为参展企业提供在线展示、洽谈等平台,用新体验营造新商机。我省是全国主要的农产品产区和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与东盟自然条件有一定差异,双方农业产业互补性强,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力。东盟香米、热带水果、禽肉等在我省很受欢迎。我省的鱼虾蟹贝藻等水产品以及坚果、苹果、小浆果等在东盟市场上很有前景。此次我省组织参展企业数量、规模均创历届东盟展之最,通过在展会期间举办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专场推介、农产品采购商洽谈会、现场品鉴等活动,宣传推介苹果、草莓、山楂等近百种食品农产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充分借助此平台,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园区、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拓展经贸合作空间,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把双方互补优势转化为发展实绩。(记者李越)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