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大干必有成果 奋斗就有回报——辽宁全省夺取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纪实对于辽宁来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激情与拼搏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责任与信心同在,我们顶住巨大压力,克服重重困难,一起拼、同心干、齐奋斗,奋力夺取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5.3%,自2014年以来增速首次高于全国!这是来之不易的5.3%,是振奋人心的5.3%,更是值得倍加珍惜的5.3%!大干必有成果,奋斗就有回报!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坚持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超常规举措打一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用非常之策谋发展、行非常之举促振兴、下非常之功求突破,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收获了“四个重大转变”的可喜成果,各项工作呈现多年少有的良好局面。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最大的鞭策!回首2023,我们满怀激情、苦干实干,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展望2024,我们要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坚决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图为华晨宝马里达工厂车身车间,机器人正舞动手臂进行作业。(摄影:万重)夯基垒台:三年行动点燃新激情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辽宁将以怎样的思路举措和精神状态开启新征程,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对此,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外界也十分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高度重视、念兹在兹、充满期待,特别是面向“十四五”,总书记作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的重要指示;2022年8月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既是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也是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对于辽宁来说,2023年极为关键:“十四五”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仅剩下三年了,时间不可谓不紧,任务不可谓不重,实现振兴时不我待,加快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已经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关键时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辱使命!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政治使命,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这一重大决策,基于这样一个重要判断: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最困难时期,全面振兴蓄势待发。站位全国大局看辽宁、跳出辽宁看辽宁,省委全面审视辽宁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找准方位、保持定力,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横向比: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我们承认差距,但绝不甘心落后,必须强化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奋起直追、争先进位。自身看: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外界对辽宁的预期持续向好,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具备了在振兴发展新阶段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的基础和条件,实施三年行动正当其时!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位于其中的辽宁滨海实验室、黄海实验室等高能级实验室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摄影:王华)2022年12月26日,在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部署启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动员全省上下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一场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打响了!承载着辽宁人民的热切期盼,三年行动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普遍认同。辽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曾创造过历史性辉煌,也曾经历过阶段性困顿。几十年来,无论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还是身处异乡的辽宁人,对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再展辽宁雄风始终心心念念、满怀期待。民心所盼,政之所向。省委顺应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把三年行动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奠基之举、垒台之作,使之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牵引”,不断激发全省上下矢志不渝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昂扬斗志,依靠团结奋斗把美好愿景变为现实。2023年2月22日,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坚决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任务书、作战图。这是一次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动员大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部署大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激发斗志的誓师大会!省委书记郝鹏指出,实施三年行动,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不是一项普通的专项行动,而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必须回答好的政治大考。目标一经确定,就要排除万难去实现;承诺一经作出,就要全力以赴去兑现!三年行动是考试,就要考出好成绩!是战场,就要坚决打胜仗!是平台,就要展示新风采!过去的一年,三年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从组织架构到任务分解,从明确责任到狠抓落实,全省上下以辽宁人特有的志气、骨气、底气,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向着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目标发起冲锋。这一年令我们无比振奋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把脉定向、指路领航。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政策红利空前释放。新时代新征程,辽宁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2023年11月6日至7日,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前提下,省委对省情再认识再理解,对形势机遇再研判再把握,对发展思路再厘清再拓宽,对发展目标再深化再丰富,提出了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在如期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基础上继续不懈奋斗,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路走对了,何惧山高水长!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打好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图为滑雪爱好者在丹东宽甸天桥沟滑雪场畅玩。(摄影:杨靖岫)聚焦聚力:首要任务抓出新成效回望首战之年,聚焦辽宁这片沃土,在奔腾涌动的创新热潮中,高质量发展势头正劲。首台中速大功率氨燃料发动机点火成功,国内自主研发超大型盾构机主轴承、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一连串贴着辽宁标签的“国之重器”相继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彰显“辽宁智造”的十足底气。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出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2023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高技术产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亮眼的数据成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省委书记郝鹏指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首战之年,全省上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仗接着一仗打,积小胜为大胜,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大抓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实现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把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谋得更深、抓得更紧、落得更实。首战即决战,各地区各部门迅速动起来、立即干起来,竞相发展、争当主力,全力以赴投身三年行动的火热实践。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开工、宝马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奠基……放眼全省,贯穿全年,落地开工、竣工投产,高质量项目建设热火朝天。首战之年,全省上下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促发展的“驾辕马”、稳增长的“动力源”,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千方百计抢项目拼发展,一大批“含绿量”“含新量”高的优质项目纷纷落户。与此同时,全省上下多点发力促进消费、综合施策扩大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奔涌向前。工业、服务业、农业“三业并举”——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我省的两家“独角兽”企业之一,正凭借国际飞轮储能领域的先进技术,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企业已有10亿元订单在手。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全省上下聚焦振兴主战场,打好工业翻身仗,着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一举改变了工业经济核心指标增速多年低于全国水平的局面。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强工业、兴农业、抓服务业,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国企、民企、外企“三企联动”——推动各类企业在辽宁竞相发展,全省上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氛围越来越浓。一年来,我省不断强化与中央企业合作,大力度对接、会商,采取“一项目一方案”的管理模式、“半月调”“月通报”的调度模式,掀起央地合作热潮,洽谈签约实施重大项目156个。组织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全省民营企业家代表早餐会、全国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不断完善举措、优化服务,强信心、稳预期、增定力,倾心竭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制定积极引进外资企业三年行动方案,举办多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主动帮助外资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华晨宝马、SK海力士、米其林轮胎等重点外资企业持续增资,深厚的产业底蕴、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目光,全年新增外资企业959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揭牌组建一周年,材料、辽河、滨海和黄海四家辽宁实验室交出高分“成绩单”:以项目为牵引进一步集聚高水平科研人员,实施一批重点科研项目,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辽宁转化。以点带面,一年来,辽宁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全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构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有力支撑起高质量发展。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这一年,我们坚持用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一年来,我们全面清理影响振兴发展的障碍,注重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改革攻坚、强化执行,最大限度提升改革整体效能;持续强化“枢纽”意识、“前沿”观念,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开放合作深化拓展,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向东开放,着力做好向北开放大文章,推进华晨宝马、华锦阿美等重大外资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对俄进出口增长53%。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三年行动积蓄新动能、注入新动力。回望首战之年,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坚决不要带水分的GDP、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坚决不要带血的GDP,高质量发展步履更坚定、氛围更浓厚。图为铁岭市昌图县太平镇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在收割玉米。(摄影:李波)严管严治:使命担当激荡新气象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既会有道道“坎”,也会有种种“难”,打好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必定充满挑战。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辽宁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省委书记郝鹏多次强调,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三年行动全过程、各方面,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年,省委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省党的建设呈现新气象,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干部队伍奋发有为。实现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也更有保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省委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我省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聚焦推进政策落实、项目建设、问题化解和企业发展,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大连一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因订单增加,急需一批工程师和现场作业员,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帮助招聘员工,有效缓解了生产压力。主题教育焕发出的干事创业热情,不断转化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逆势而进的磅礴力量,有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辽宁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辽宁干部到底行不行,三年行动是“试金石”!一年来,省委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进一步激发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坚持严管厚爱,在三年行动首战之年,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一批有执行力、能干成事的“实干家”崭露头角,一批懂得产业行情、会说产业行话的“行家里手”脱颖而出,争先进位、唯旗是夺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积极助企纾困、大力招商引资、破解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辽宁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发生重大转变!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一年来,我们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定实施遏增清存“1+5+2”系列文件,零容忍高压惩腐,聚焦重点领域深挖彻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净化政治生态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有力引领保障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首战告捷。曾几何时,营商环境是辽宁之痛,亦为辽宁之重。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省委、省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必须下好的先手棋,作为打好新时代“辽沈战役”必须拿下的关键仗,在去年3月三年行动首战之初即专门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提出要聚焦解决经营主体关切的突出问题,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助力保障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充分体现了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的决心和意志。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净化政治生态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向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宣战”,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统筹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万件“微腐败”大清扫、“万件化访”,坚决查处侵害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利益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实施“清风辽宁”行动,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各地创新建立“政事快办”专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甘当服务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店小二”,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我们向制约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开刀,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双提高,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择高而立,向上而行。一年来,全省各级干部奋勇拼搏,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辽宁大地呈现出苦干实干加油干的喜人景象:党员干部在敢为善为、担当作为中造福一方,企业家用一流的产品赢得市场认可,科研人员用潜心钻研摘取创新果实,工人师傅用卓越的劳动争做能工巧匠,广大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粮丰仓满……每个人都躬身入局、置身事内,向着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发力,以“一域之为”服务“全局之进”。从严管党治党,激励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断激荡新气象、展现新作为。如今的辽宁,政通人和、上下同欲、干群同心,奋发进取的高昂旋律正在激情奏响、风清气正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图为徐大堡核电核反应堆厂房施工全面开启。(摄影:杨兵)提速起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行走辽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暖意扑面、向上向好,忙碌的身影、火热的场景,传递活力,绽放精彩。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大干与奋斗成为辽宁人鲜明而又生动的写照。2023年,我省振兴发展可圈可点、亮点纷呈,我们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突破性、转折性、历史性成绩的背后是一系列数字的支撑,而数字的背后,承载着辽宁人的期盼,饱含着辽宁人的奋斗,折射着辽宁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全面振兴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经济增长提速起势、活力质效明显跃升。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2万亿元,这是继2014年突破2万亿元后,辽宁经济总量又一次实现突破,也是自2014年以来增速首次高于全国,辽宁经济运行低速徘徊的态势发生重大转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首战之年,辽宁尽显“首要担当”,一产增速近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度增速为2013年以来第二高位,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聚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逆势上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年度增速自2020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服务业“强势复苏”,消费快速回暖、市场持续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迈入“万亿俱乐部”;文体旅深度融合、市场持续火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叫响全国,全省全年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4倍和1.7倍,均创历史新高,这就是辽宁的热度!新动能加快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速自2013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比全国高22.5个百分点。这一年,我们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辽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集成电路装备和零部件系列产品实现重大突破,“国和一号”屏蔽电机主泵、“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国内首台套150万吨级乙烯“三机”、全新一代国产高端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在辽宁问世,一批大国重器及重大技术、产品取得突破。去年全省新纳入的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上服务业等“四上”企业3924家,企业数量的提升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全省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5.6%,总数达到33484家,新增“雏鹰”“瞪羚”企业超千家,十月稻田、微控飞轮经第三方机构评审认定为“独角兽”企业,我省“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当前,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积厚成势,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胜势的现实图景跃然而出,令人欣喜。首战之年,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全省经济运行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稳中有进,前三季度持续向好,全年实现了量质齐升,连续4个季度增速高于全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积极变化。如今的辽宁,经济更有韧性、更富活力、更具创造力,我们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笃定前行。——外界预期持续向好、资源要素涌动集聚。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影响力,就是竞争力。一年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向辽,活跃度明显提升,“山海关不住、投资到辽宁”正在加快成为新的社会共识,外界对辽宁的预期发生重大转变!资金流向辽宁、人才集聚辽宁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一年,全省实际新增贷款超3000亿元,国有大行新增贷款增量和增速均创近年新高;央企外企民企纷纷看好辽宁,加速布局辽宁,一大批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徐大堡核电1号机组等一批超百亿项目开工建设;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名,同比增长77%,40.1万名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创新创业,同比增长20.8%,超千名“双一流”高校选调生选择辽宁,清华、北大毕业生来辽就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孔雀向北飞”,扭转了多年人才外流的不利局面。如今的辽宁,发展环境好了、人气旺了、热度高了,正在呈现一派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生动画面。——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外墙粉刷了,保温层做了,加装的电梯投入使用了,看着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沈阳市和平区华地城市花园小区的居民心里格外敞亮。去年我省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省共改造老旧小区1428个,规模居全国首位,这件民生实事居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这一年,我省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进民生福祉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一批暖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冬季保暖保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美丽辽宁底色更加靓丽,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三年行动顺民心、暖民心、聚民心。如今的辽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了、脸上笑容更多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美好生活期待正在变为现实。三年行动首战告捷,这是在内外承压、逆势而上中取得的,实属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省委领导下,全省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实践充分证明,省委作出的“辽宁已经走出了多年来最困难时期,全面振兴蓄势待发”的重要判断和“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大决策,符合党中央要求、契合辽宁实际、顺应民心民意,是完全正确的。辽宁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在东北振兴中发挥好龙头和骨干作用、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重振雄风、再创佳绩。当前,辽宁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快集聚期、产业升级的转型关键期、跨越赶超的发展窗口期,正是铆足劲干事创业、拉满弓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刚刚胜利闭幕的省两会,我们从代表和委员的履职风貌和敬业精神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辽宁干部群众的激情、信心和力量。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紧扣“八大攻坚”,全力以赴攻山头、打硬仗、破梗阻,真抓实干、再创佳绩,确保攻坚必胜!记者:杨忠厚明绍庚董翰博02/04
- 辽宁营口:“营视春晚”闹新春进入1月以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1号演播大厅每天灯光绚丽、人头攒动,数千名演员纷纷参与到“营视春晚”录制中,为滨城百姓呈现一台台精彩纷呈而又温暖人心的文艺盛宴。“我们在春晚舞台上自己主持、自己表演,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锻炼,希望我们的节目能得到大家的点赞。”小主持人王昱棽自信大方地走下舞台后,笑着对记者说。1月26日,“骄傲的少年”2024营视春晚录制现场,歌曲、舞蹈、朗诵、曲艺……精彩的少儿节目轮番上场。参演的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人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营视春晚导演王淞说,“今年我们在舞美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展现出来的效果更好,家长和孩子都很珍惜这次演出机会。”据介绍,这台晚会,共有千余名儿童参与到海选中来,在众多节目中挑选精品,呈现给广大滨城百姓。为了更完美地呈现“龙福盛世春满滨城”2024营视春晚,1月18日腊八节当天,营视春晚的工作人员来到鲅鱼圈区红旗大集,抓拍各种新年元素。据营视春晚总导演信心介绍,“龙福盛世春满滨城”2024营视春晚是一台着重突出广大市民参与感的百姓春晚,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群众与专业结合、主会场与分会场结合,邀集全市各界文艺精英竞相亮台,共同打造春晚新品牌。1月29日,“金色年华”2024营视春晚正在彩排中,是2024营视春晚中最后一个录制的。这是所有春晚中第一个开始海选的,去年10月31日开始报名,12月21日—24日海选,先是从100多个节目中选出40个节目,再从40个节目中优选出上春晚的节目。信心说,本届春晚以生动活泼、百姓喜闻乐见为前提,给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展示中老年良好的精神风貌。营口新闻传媒中心通过各类群体、多种形式叫响营视春晚文化IP,充分展示营口百姓精神面貌和营口特色文脉底蕴,为广大市民提供精彩丰盛的“文化年夜饭”。“营视春晚”将从小年夜(2月2日)开始,陆续在营口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照片拍摄:宁静信心记者:佟婷婷02/02
- 辽宁省北票市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隆重上演1月30日晚,由北票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承办的“龙腾北票贺新春”2024年北票市春节联欢晚会在市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晚会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台上灯光闪耀,精彩节目接连不断;台下掌声此起彼伏,观众纷纷录制美好瞬间。今年的春晚依旧突出北票元素,北票人是晚会的主角,北票故事是主线,北票原创节目是主打。男女老少齐登台,上到花甲老人,下到学龄儿童,北票的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团队、农村文化大院、新兴网红、舞蹈艺校、运动协会、民间文艺团队、校园学生团队纷纷上阵,热热闹闹地举办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百姓春晚。晚会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歌曲、舞蹈、戏曲、歌舞诗剧、音乐快板、小评剧、情景剧、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深受观众欢迎。晚会节目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篇章《龙鸟故乡天鹅之城》拉开了晚会的序幕,演员们载歌载舞赞美家乡,歌颂家乡,热情洋溢地表达身为北票人的幸福自豪;第二篇章《三燕古都历史之城》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北票市从厚重的历史中一路走来,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第三篇章《踔厉奋发振兴之城》展示了全市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不懈奋斗取得的累累硕果以及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信心决心;第四篇章《梦想起航文明之城》则以充满青春活力的节目将晚会推向高潮,寓意新时代的北票焕发着青春活力,向梦想起航,结束曲《为北票喝彩》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家乡的热爱。记者:孙广行刘福顺宗术权02/02
- 大地巨龙:辽宁境内长城跨越三千年长城常常被比喻为巨龙,蜿蜒万里,屹立千年。长城是中华民族最具感召力、凝聚力的精神文化标识,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核心标识。以龙譬喻长城,由来已久。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貌、多民族融合形态,使辽宁的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从3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小型城堡带算起,历经春秋战国、秦汉、辽金至明朝,各个历史时期的长城在辽宁大地上都有遗存。长城成为辽宁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见证。董旭明杨靖岫摄燕长城遗址曾是村民口中的“土龙”长城,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北方辽阔的土地上,长则纵横万里,短则居于屯堡之间;俯瞰,“东起鸭绿,西抵嘉峪”,仰视,则处处雄关不可越……《三国演义》中,曹操形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如此,龙与长城相合,所以,用巨龙形容长城再恰当不过。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长期研究辽宁境内的长城,刚刚出版了《万里长城在哪里》一书。他告诉记者,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腾矫健,擅施云布雨,神通广大,保护人类风调雨顺、安居乐业。长城不仅在形态上与龙相似,而且在保护作用上,也起到了相似作用。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长城资源调查结果,目前辽宁的长城资源位居全国第五名。据考古学家冯永谦统计,辽宁各时期长城长度近2500公里,规模之大、类型之丰富,绝对是长城大省。根据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考证:“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小型城堡带,可称作是长城的原型。”如果把它看作我国最早的长城,那么长城在辽宁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以此为发端,我省境内有燕秦长城、汉代长城、辽代长城和明代长城遗存。战国时期,燕国修建了南北两道长城,与辽宁相关的是北长城。燕国北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和辽宁境内,西起河北张家口,经内蒙古到我省的朝阳,一路向东延伸,经阜新、沈阳、铁岭、抚顺、本溪到丹东。董耀会说,这条长城约修建于公元前300年,是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后一道长城。如今,燕长城遗存不多见。1941年,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在途经辽河源头时曾看到一道被当地村民称为“土龙”的遗址。经过考古调查后,他确认,这就是早已失踪的燕北长城遗址。燕北长城后来被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时沿用,也有部分被汉长城取代。目前,我省境内现存燕秦长城确认墙体遗址有107公里,起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镇八家子村六家子屯西北山顶,止于朝阳市建平县热水畜牧农场热水村马家湾屯西北。其中,建平县北部黑水镇有至今保存最好的一段燕北长城遗址。我省汉长城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丹东市、抚顺市、沈阳市、锦州市以及朝阳市。我省保留最完整的当数明长城,基本覆盖了辽宁绝大多数城市。明长城的防御体系分为九镇,辽东镇明长城史称“辽东边墙”,是明代山海关以东的长城防线,东起鸭绿江畔的虎山,西至绥中县锥子山下的吾名口,总长度1000多公里,横穿辽宁全境。“三龙聚首”,绥中集聚了多种形态的明长城辽宁有悠久的历史,有大海、高山、草原、平原兼具的丰富地貌,使得辽宁的长城资源呈现出多彩形态。今年1月19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的“辽宁龙文化研学旅游主题线路”中,包含多处经典长城段,如明长城的东端起点——丹东虎山长城,还有葫芦岛市绥中县锥子山长城,因其与明蓟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相交,三道长城如巨龙般盘旋飞腾,被誉为“三龙聚首”,闻名海内外。辽宁西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长城形态,重点在绥中。著名民俗专家江帆介绍,绥中县永安堡乡的西沟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主干线,以险峻称绝,长城墙体平均高七八米,以千斤条石为基础,条石至今完好如初,十分壮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而相隔不远的锥子山长城集三道长城为一体,向南经九门口直达山海关;向西直通河北的董家口长城,因“三龙聚首”被称为万里长城上“最美野长城”。同时,因当地长城形式多样,独具特色,还被业内专家学者誉为“长城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绥中县的小河口长城地处辽宁、河北分界,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有“第三八达岭”之称。在这段长约8.9公里的长城上,约有31座敌楼、18座战台、14座烽火台。这里原始森林苍翠蓊郁,长城依山修建,犹如长龙蜿蜒盘旋,出没于山林中。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敌楼门楣上有半圆的雕花,有动物和蛇状图腾花纹,显现着独特的阴柔之美,别具一格的原始风貌,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绥中境内还有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九门口水上长城。它地处辽冀两省交界处,始建于北齐,扩建于明初,是在九江河上筑起的一段100多米长的跨河城桥,城桥下有9个泄水城门,九江河水从九道门穿过,形成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的独特景观,也是非常独特的古代军事要塞。江帆在对绥中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大量与长城有关的民间叙事。这些民间叙事在某种程序上勾勒出了长城的前世今生。江帆认为,以长城叙事为镜,可洞察其所映射的区域民众附着于长城的历史记忆、族群情感与文化认同。长城遗迹连同相关的各类叙事已经积淀为一种地域文化,成为当地民众展现社会文化身份、构建地域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要方式。江帆举例说,有一则《九缸十八锅》的传说,表达了区域民众对长城的情感与认同。再如,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则名为《城墙砖石不搭灶》的传说,讲的是当地一种习俗禁忌的由来,其叙事指向更为直截了当——一旦破坏了长城,盗用长城的砖石搭灶,不仅会遭受各种惩罚,而且永世不得安宁。这些民间叙事大多歌颂的是民众以血肉之躯筑就长城,阻止了战争。那些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民众获得相对稳定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安居乐业、建设家园,这无疑是人心所向。长城是一条体现“和合”精神的巨龙辽宁境内的长城主要是在农牧交错地带,农耕经济是春种秋收,农民无法离开耕地;游牧经济则是逐水草而居,长城就是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类型中间的一条界限。董耀会说,长城的修建实际上构建了一种秩序:游牧民族的牧民在长城外放牧,农民则在长城内耕种,然后通过长城成千上万的关口进行贸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共存共生’,长城的修建表明对长城外民族的态度是共存而不是消灭,谁想打仗还修长城呢?所以我们也一直把长城视作是一种和平的标志。”董耀会认为,从长城历史来看,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长城区域碰撞、融合,长城两边早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变迁。“修建长城的动力来自主张‘和合’的中华文化传统。长城文化代表的是不追求征服别人,当然也不可能接受别人的征服。我们更喜欢的是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董耀会说,长城外的游牧民族有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最终,实现民族融合、文化融合。长城内外本身就是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形成了今天生生不息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所以说长城是中国“和合”文化的核心标识。江帆也表示,长城并不只是单纯的物理空间存在,而是与特定区域民众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形成深层次的互构关联。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带有区域特点的长城叙事与文化想象,还以习俗禁忌的叙事强化着对长城的维护意识与践行规制。江帆认为,长城实体也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生关联,民众的个体经历、群体记忆、乡土情感与家国情怀源源不断地贯注与融入长城,使这一文化符号不断浓化,成为被区域民众体验、感知、触摸、认同的文化遗产。江帆表示,长城的修建融合了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涉及大量的建筑、工程和军事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融会于长城之中的历史底蕴、工匠精神、建筑韵味、东方美学和中国智慧,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新滋养。同时,在对长城的重新审视与发掘中,我们应涵养出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作者:刘臣君02/01
- 辽宁省朝阳市: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关乎高质量发展、关乎可持续振兴,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3年,朝阳市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重点任务,做足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加速转化为全面振兴的“最大增量”,为朝阳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之翼。天亿机械技术人员在检测研发设备。科技创新,重在顶层谋划。朝阳市先后制定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三年工作安排、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突破行动清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将全年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细化到牵头领导、牵头部门、责任科室和各县(市)区,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保障科技创新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落细落到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朝阳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浪马轮胎技术人员在对轮胎模具测尺。一年来,全市新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45个,其中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3个,有6个联盟获省后补助奖励;实施“揭榜挂帅”项目48个,有5个被列为省级榜单并获资金支持;开展中国科学院走进朝阳暨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等产学研对接活动21次,推动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10.47亿元,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70项;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183人次,其中获省级“带土移植”团队重点项目4个。一年来,全市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32家,完成全年任务150家的152.6%,总数达到100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复审通过27家,第三批申报25家,力争总数突破200家;新增雏鹰、瞪羚企业28家,总数达到112家;发挥科技融资担保公司作用,为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34亿元,获得省科技厅贷款贴息155.58万元。化石谷科普基地向学生普及古生物化石知识。一年来,全市积极向上争取,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和园区谋划科技项目,征集包装质量好、体量大、牵动力强的科技项目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有47个项目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资金支持2310万元,增长44.55%;争取省科技特派团19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其中2个省科技特派团获“朝阳英才计划”资金奖励;38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需求项目列入省重点科技项目库,争取3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计划项目。科技创新,重在思维突破。朝阳创新土壤贫瘠,创新能力弱,最现实最快捷的渠道就是“拿来主义”。朝阳市抢抓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的历史机遇,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加强与沈阳、大连、北京朝阳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地交流合作,引育一批“研发在域外、生产在朝阳”的中试基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华锆新材料专业人员在自动控制中心监测生产运行情况。令人欣喜的是,朝阳市培育和申报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21家,其中获批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为“十四五”以来最多一年;前行58科创·龙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双塔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争创省级众创空间;鹏达高性能轻量化数字化铸造中试基地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沈化新能源化工与材料中试基地列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培育对象;认定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科普基地等14家单位为省级科普基地;凌源省级创新型县(市)获“朝阳英才计划”奖励;推动喀左县引进卜显和院士团队以及南开大学、兰州大学共同成立喀左院士研究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票宏发组建博士工作站,双塔区与东北大学共建低碳冶金成果转化基地,实现更多创新成果在朝阳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科技特派团专家在指导农户菌菇种植。科技引领发展,创新赢得未来。围绕朝阳所能、干群所盼、未来所向,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六个着力建设”,明确要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朝阳市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成果落地开花,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战略支撑,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阳新篇章中贡献科技力量。作者:马隽02/01
- 第十一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在抚顺举办群口相声《趣说辽宁》在欢声笑语中介绍了辽宁各地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来源:受访者供图)近日,由中国曲协、辽宁省文联主办,辽宁省曲协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抚顺)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在抚顺市举行,从全国300多个节目中选出的9个优秀节目收获了满场笑声和掌声。战鼓声声有情,敲出春日的喜悦,开场节目《战鼓拉歌喜迎春》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帷幕。之后,由郭迎欢、马砚彪、王亮、龚浩川表演的群口快板《雷锋精神》回顾了雷锋光辉的一生。本次展演是第十一届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4场展演的“当头炮”,能够由我省承办,不仅体现了辽宁曲艺大省的实力,而且也给足了参演演员压力。李春熠、郭鸿斌打起快板说绕口令,展示了相声演员那条能在嘴里“翻跟头”的《中国好舌头》;陈印泉、侯振鹏则闲话家常,通过请教“热”“膝盖”等字词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发音,成功调动起了观众的热情;“有江又有海,有明长城的起点又有黄蚬子,这是丹东;带点儿南果梨、酸菜、药材,再带点儿钢铁,这是鞍山……”由辽宁小剧场联盟选送的群口相声《趣说辽宁》,由李俊杰、周壮、李振威、姜涵瀚、马兴威、常云瞰、王乐天合说,相声把辽宁各地特产美食、特色美景以风趣幽默的调侃方式娓娓道来,让观众既对辽宁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多了解,又对美食美景心生向往,赢得了满堂彩。相声演员常佩业携徒弟辛宇则纵谈掌故、趣言天气、阐释道理、学唱京剧,展示了相声演员肚里的“杂货铺”,也道出了《学无止境》的重要性。相声总能让人乐开怀,由铁岭民间艺术团选送的小品《速度与激情》再次登上全国展演舞台,演员用生动的表演提醒大家:“速度与激情”不可取,守法安全是第一。为整场演出压轴的是相声表演者赵炎和搭档付强,两位演员在捧、逗之间,送上了一副副“军营春联”。“这次展演对我们曲艺工作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曲艺新风采起到重要作用,对我们辽宁的曲艺工作者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学习锻炼和提升的机会。”兼任本次展演主持人的省曲协主席黄晓娟说,“展演从第十届开始在全国各地举办,第十一届选择了杭州、长沙、重庆和辽宁作为分会场,其中第一场就在辽宁举办,证明了辽宁的曲艺表演、创作实力以及人才储备实力。”本次展演是对全国曲艺工作者一年来创作表演的一次检验,也是向全国优秀名家、名演员学习交流的大好机会。参演的10余名辽宁演员分别来自辽宁小剧场联盟和铁岭民间艺术团,他们都献上了精彩节目。黄晓娟表示,辽宁参加展演的既有常佩业这样的前辈,也有李俊杰、周壮、李振威、姜涵瀚、马兴威、常云瞰、王乐天这样的年轻演员,既有专业院团演员,又有辽宁小剧场联盟选送的业余选手,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省曲协一定会搭建利用好展演舞台,加强我们的语言类节目创作,给老将带新人的机会,给新人成长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将新人和节目推向全国,展示辽宁曲艺的发展成果。”黄晓娟说。记者:刘臣君01/31
- 辽宁省文化馆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广受欢迎“‘点单式’服务,让我们听到了这么好的‘马派’老生戏《淮河营》,而且是一连3场京剧,我要为省文化馆点赞!”1月29日,回想起10天前的演出,京剧票友王庆满脸笑容。王庆所说的“点单式”文化服务,是指辽宁省文化馆推出的“点单式”基层文艺骨干公益培训、文化万村培训工程、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流动青年宫进校园等,这些服务以百姓实际需求为着力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个性化需求,成为极受欢迎的文化品牌。海城市耿庄镇村民“点单”要学广场舞,省文化馆“接单”对村民进行培训。(来源:受访者供图)想看什么节目精彩的演出送上门1月19日,辽宁群星京剧票友团的60多名演员为观众带来了京剧《淮河营》,2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赢得了阵阵喝彩。本场活动为辽宁省文化馆2024年度“半月一戏”文化进万家惠民系列演出拉开帷幕,接下来,还有《穆桂英挂帅》《姊妹易嫁》等剧目上演。“‘半月一戏’所有剧目均为免费观看。应群众‘点单’,自2020年9月起,省文化馆每半月推出一台戏曲经典剧目,形成了戏曲展演常态化演出模式,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传统艺术的平台。”省文化馆馆长郑直说。省文化馆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课程设置采取“点单式”供应模式,在开课前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学习需求,优化课程安排,覆盖不同县(市)区、不同年龄段市民。授课团队以专家、教授领衔,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辽宁群星京剧票友团是辽宁省文化馆旗下的一个业余团体,是在省文化馆‘点单式’惠民服务中成长起来的。”68岁的团长姜桂芝说。李方就是“点单式”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她多次参加省文化馆公益培训班,学民族民间舞和古筝,优美的体态和行云流水般的古筝演奏,让她更加自信,圆了她儿时的梦想。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省文化馆面向百姓需求,举办了春秋两季公益培训班,开设了软笔书法、国画、模特表演、手工制作、太极拳、瑜伽、民族民间舞、声乐、电钢琴、古筝、广场舞、手机摄影12个专业13个班型,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想学什么课程贴心的培训开起来“只要你有空、你想学,或者需要演出,省文化馆就会按需派单,提供服务。”郑直说,点文化服务就和点外卖一样便捷。“通过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农村最需要广场舞培训,那就将广场舞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多年来,万村培训工程先后在大连、本溪、盘锦、铁岭、阜新等地进行了366场培训,共惠及4920个村,培训人数23161人。”省文化馆培训辅导部主任孙丽说。万村培训工程培训内容以广场舞蹈培训教学为主,兼顾戏剧表演台词、声乐基础知识、器乐基本操作、国画、书法、印度肚皮舞等方面。比如,近日走进岫岩满族自治县,请专家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合唱、民乐、模特表演、京剧教学。全程培训采用现场示范、表演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赢得学员欢迎,现场300余人受益。“群众之需,我之所求。”省文化馆积极推进“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将“政府配菜”与“群众点菜”相结合,提供了“点单式”文化服务,为社区居民定制了“文化套餐”。省文化馆在沈阳慧缘社区金利花园小区开展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本次培训活动为期16天,开设了广场舞、书法、太极拳、声乐4个专业,社区居民150余人参加。70岁的李先生喜欢太极拳,他就跟培训班学太极拳,他表示收获很大,以前学的不规范,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得到纠正,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点单式”文化服务中,通过线上问卷调查,辽宁电力医院医务工作者想学声乐,省文化馆老师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医院,上门服务,教唱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这里没有辅助的音响设备,参加学习的医务人员几乎没有音乐基础,老师就从合唱及声乐基本知识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示范。唱歌时,气息不稳,不会换气,唱歌节奏找不准等演唱技巧问题,老师又深入浅出进行讲解,医务人员表示学习时间虽短却受益匪浅。有的市民“点单”要了解民法典,文化馆就请沈阳盛京律师事务所的赵航讲编纂民法典的意义以及工作生活中可能会涉及的问题,重点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讲授民法典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点单式”文化服务不仅服务百姓,还服务基层文化馆(站)业务骨干。百馆千站群众文化培训工程就是应基层文化馆(站)业务骨干要求而开办的“点单式”培训项目,目前已举办84场,覆盖全省14个市的百余家文化馆、千余个文化站,直接培训基层业务骨干人才1.5万人次。“‘点单式’文化服务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举措之一。自2017年以来,我们已举办各种培训938场,覆盖14个市的200余个乡镇,有效扩大了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郑直说。记者:杨竞01/31
- 辽宁省阜新市:魅力细河 大地丰歌日前,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黄家沟村村部礼堂内热闹非凡。村民济济一堂,共同参与“魅力细河大地丰歌”细河区2024春节“村晚”演出大戏。黄家沟村曾被授予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多个荣誉。近年来,该村以乡村振兴为引领,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黄家沟样板”,已初步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格局。演出在歌伴舞《百花迎春》中开场,依次上演“锦绣中华”“魅力细河”“福润黄家”“时代华章”4个篇章,通过歌舞、诗朗诵、时装秀、曲艺等多种形式向观众展现了细河人民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记者:陈力华01/30
- 辽宁省灯塔市文联戏剧家分会、市老年大学艺术团开展迎新春联欢会活动日前,辽宁省灯塔市文联戏剧家分会、灯塔市老年大学艺术团在市文化馆举行了迎新春联欢会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沉浸在丰富多彩的演出中,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活动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京剧、评剧,也有现代的歌曲合唱。演出在男声独唱《欢聚一堂》的激昂歌声中拉开帷幕,演员歌声嘹亮,歌词充满祝福,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新春的喜悦氛围。评剧《小河流水》作为一部经典的民间故事,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随后,男女对唱《幸福到永远》作为活动的高潮,演员们齐声高歌,歌声洪亮,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此次迎新春联欢会活动,不仅展示了灯塔市戏剧家分会、老年大学艺术团的风采,更为市民们送上了一份丰厚的文化大餐。在这个欢乐祥和的节日里,人们通过欣赏精彩的演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新的一年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希望。记者:徐天宇01/30
- 春节期间沈阳53家小剧场好戏连台离演员只有几步的距离,沉浸式观看一场话剧;随时接住台上的“梗”,欢乐地看场相声;走进一栋历史建筑,聆听年轻导演的先锋戏剧,演员的一呼一吸仿佛都听得到……在沈阳,“小剧场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文化休闲新方式。春节临近,沈城各剧院里大戏不断,小剧场里也是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的小剧目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让百姓有了更多选择。近距离观看演出、与演员充分互动的表演形式,成为沈城小剧场的“标配”。图为嘻哈包袱铺沈阳剧场正在进行相声表演,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离演员更近观众体验“酣畅过瘾”“大家好!我是潘德,小朋友们快跟我一起打开时光穿梭的大门,成为汗王宫的神秘访客吧!”近日,在盛京龙城“潘德是主角”的儿童剧场内,一场以清朝建立为历史背景的儿童剧目上演,精美的动画、270度沉浸式体验和演员生动的引导,让看剧的小朋友欢呼声连连。“比起大剧院,小剧场更具感染力,沉浸式的体验代入感更强,能清晰地看到演员的一颦一笑,这就是我喜欢小剧场的原因。”观众杨晴说。对于小剧场的演员来说,与观众几乎面对面的表演,也是对表演功底的考验。“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当晚的状态,观众在哪个包袱上的笑声更大、哪里掌声最热烈、哪里有些走神,这些细节都会纳入优化表演内容的考虑中。”嘻哈包袱铺沈阳剧场相声演员马兴威说,小剧场会让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性更强,会很大程度影响团队的内容创作和表演形式。小剧场是指拥有相对独立舞台和观众区、座席数在500个左右及以下、以舞台表演艺术为主、面向社会开放的室内演出空间,分为公益性和营利性两类。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沈阳整合公共文化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商业综合体、老旧厂房、文物历史建筑、旅游景区等,已精心打造了53家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小剧场。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沈阳小剧场分类丰富多样。包括沈阳相声江湖等相声专场、潘德是主角等互动式儿童剧、幡灵迷境等沉浸式情景剧,以及依托餐吧等场地开展的驻场小剧场演出等。与此同时,小剧场选址也各有考量:和平区六合相声社、嘻哈包袱铺分别利用了书店空间和景区景点,大东区时代剧场选址于文物历史建筑,沈河区小鸡哆哆儿童剧场入驻商业综合体……这些特色鲜明、融入日常、触手可及的小剧场,正在成为新兴“网红打卡地”。讲本地文化文旅市场“氛围担当”1月24日晚,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的嘻哈包袱铺沈阳剧场内约有百名观众,小小的剧场内十分热闹。沈阳剧场负责人沈颜告诉记者,随着寒假到来以及辽宁旅游热,剧场迎来各个年龄段、各个城市的观众,上座率环比上月增幅明显。全国各地小剧场层出不穷,辽沈地区的小剧场是如何吸引观众的?记者采访了解到,融入本地文化,是小剧场创作剧目的“法宝”之一。以潘德是主角儿童剧场为例,原创剧目《神秘的访客》便是依托汗王宫遗址的历史文化而制作。导演房思彤介绍,该剧目讲述了主人公潘德机缘巧合进入地下城,走进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一生,小朋友们在演员的带领下穿越千年时光,与沈阳故宫和汗王宫来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剧院选址在汗王宫遗址楼上,绝大多数小朋友看剧后,都会下楼参观,将剧目故事与沈阳的历史文化连接起来。”剧场创始人刘馨屿说。近期,沈阳相声江湖接待了多个研学团,剧场安排他们参观相声艺术馆、欣赏传统相声、教授相声小段子,还给他们登台表演的机会。“深圳研学团来时,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东北手办、非遗泥人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礼品;延安研学团来时,我们准备了东北特色剪纸灯笼和具有辽宁特色的饮食。”沈阳相声江湖负责人冯欣告诉记者。春节临近,正是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体验沈阳文旅、了解历史文化的高峰期,各家小剧场又为观众准备了什么惊喜呢?记者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了解到,春节期间,小剧场成为文旅领域的“氛围担当”,精彩纷呈、年味浓郁的小剧目不断。据悉,幡灵迷境剧场将于大年初三至初八,每天为观众送上1至2场沉浸式戏剧;搞笑圈剧场从初三至初八,以单口喜剧让观众欢喜过大年;沈阳京城索相声茶馆从初二到初七,每天举办两场单口相声大会……此外,每年底都备受观众期待的相声封箱演出也将如期上演。嘻哈包袱铺的封箱演出于1月27日、28日举行,当天门票早已售空。沈阳相声江湖“封箱不停演”,同时在传统相声演出形式的基础上,开设春节、元宵节专场,让大家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多家小剧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日常,春节期间的演出内容会尽量融入过年元素。如儿童剧小剧场会以绘本、互动沙龙的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年”的由来和习俗。相声剧场的春节专场,会着力为观众呈现东北大年的特色,让观众在欢笑声中了解辽沈文化。记者:刘海搏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