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带着“温度”服务企业
      “自从公司来到丹东,合作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就派专人来为我们服务,从寻找办公场所,到办理工商注册、刻章、税务、银行开户等一系列业务,相关人员全程给予跟踪指导、协调,服务非常到位,我们真的感到很暖心。”近日,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负责人马守国感慨道:“丹东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一样愿意到这儿来安家落户。”  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对我市营商环境的切身感受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动落实“项目管家”制度。组织各地区根据重点项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变化情况,对入库项目(企业)进行了调整、完善,对“项目管家”进行了重新配备。  在296个具有涉企服务职能的机关单位中确定专人,形成了一个专业“网格”,建立起“管家”牵头、动态组网、高效解决涉企问题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入库项目(企业)872户,共配备了204名“项目管家”,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22个。    “现在,不管是‘项目管家’还是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真正是和企业一条心,让我们感到心里很热乎,也更有干劲去把企业经营好。”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寿武说,公司运营20余年,他作为一名老员工,对近年来丹东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深有感触。  合作区综合办负责人修国丰是一名“项目管家”,主要负责对接驻区的3家企业。在他看来,“管家”的作用就是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前不久,在修国丰的积极协调下,驻区企业反映的因个别服务窗口转移、给企业办事带来不便一事很快得以解决。  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将中小微企业纳入“项目管家”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受惠面。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组织各地区梳理中小微企业信息,开展“公共管家”配备工作。届时,全市将有4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可通过“辽事通”APP中的“项目管家”服务企业平台,随时向“公共管家”提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由“公共管家”及时协调解决。  记者/刘作庆
    06/17
  • 丹东市端午假期消费市场上扬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6月15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市10家重点零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2461.91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2.7%。全市3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87.8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5.44%。我市各商圈积极把握时机,设计和开展多项活动。安东老街举办特色民俗表演、百位业主包粽子、五彩花绳系平安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市商务局联合振兴区商务局在万达广场举办2021丹东家电家装购物季暨万达广场城市万货节,海尔、格力、三星等数十个国内外名优品牌和知名家装企业纷纷亮相,活动期间客流量突破5.5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55万元。
    06/16
  • 宽甸石柱参受邀进行推介
    丹东新闻网讯盖晓雷记者邢漫6月11日,首季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宣推活动的第三场——中药材专场推介会,在沈阳市“花田秀”都市农场举行。推介会上,宽甸石柱参代表丹东再次受邀进行专场推介。推介会上,宽甸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宽甸代言;石柱参专家讲述了石柱参的药用价值;现场部分观众品尝了石柱参茶并给予好评;网络平台上的观众通过直播间了解了石柱参。辽宁卫视、国际在线等媒体深度合作,立体宣推,大大提高了宽甸石柱参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丹东宽甸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人参生长。宽甸人工培植石柱参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宽甸石柱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须细长柔软、清疏,药用价值极高。2012年,农业部批准对宽甸石柱人参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06/15
  • “一对一”上门辅导企业“十税合一”
    丹东新闻网讯赵环宇记者王洪满“太谢谢了,公司是缴纳财产行为税的重点企业,市税务局组成了专家团队上门辅导,现场解答财务人员在申报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实实在在服务,十税合一的申报方式也让我们减少了涉税风险,对我们上市公司来说实在帮助太大了。”6月9日,曙光集团财务总监张志明对上门辅导办税业务的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说。6月起,我市全面实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成功实现了“十个税种一次申报”。市税务局为了全面推开“十税合一”合并申报,在开展广泛宣传、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于重点涉税企业组织了专家团队上门“一对一”定向辅导,获得了企业办税人员一致点赞。“此次‘十税合一’统一申报是国家税务总局落实春风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市税务局财产与行为税科负责人刘刚介绍说,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全市纳税人申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中一个或多个税种时,只需要使用《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即可完成。相比之前申报需要填报的申报表,不仅减少了报表,也缩短了办税时间,降低了申报错误的概率。
    06/11
  • 专家组团服务 “智”撑特色产业
    “东港地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稻瘟病的研究,很多需要在实验室接种的病菌,在东港地区的野外就可以自然发病。”日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理事长彭友良说。6月7日至8日,彭友良带领专家团队来到东港市示范农场核心试验地,查看不同试验品种的苗期抗病表现,重点关注水稻稻瘟病试验项目,对东港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水稻机插秧遗落在田间的苗块,相对苗株,感染病害的几率非常大,建议田间管理时,及时将苗块清除。”在田间地头,彭友良为科技人员答疑解惑。据了解,自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成立以来,彭友良带领专家20余人次,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先后对东港的水稻抗瘟品种布局、水田化肥农药减施、有机越光大米生产等试验示范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对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病虫害管控提出指导意见。在蓝莓、软枣猕猴桃等产业生产基地,专家调研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情况,对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一一解答、分析,为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技术需求和健康绿色发展提供长久技术咨询和服务。学会服务站为东港市水稻、草莓、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升级规划,为承接和争取有关科技、推广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只是东港市组建的学会服务站之一。近几年,东港市先后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省级学会服务站,立足产业特色,服务当地特产,为东港市特色产业发展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推动东港经济发展。东港市发挥高端人才对农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学会创新资源与地方科技需求相融合。2019年以来,东港市共新建省级学会服务站7家,其中,2019年建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辽宁省昆虫学会东港服务站”“辽宁省土木学会东港服务站”3家,2020年建立“东港市港育种业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会服务站”“丹东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学会服务站”“丹东市远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4家,为东港市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学会服务站的建立为东港特色产业解决很多技术难题。辽宁省昆虫学会东港服务站采用性诱剂诱捕法监测东港地区二化螟发生发展规律,为本地区二化螟的防控提供精准的数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专家团队就水稻春季常发性病害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当地解决新品种引进、优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品牌打造、产品营销、园区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共同完成了“基于优势无病毒基因型的水稻抗瘟育种与布局技术”项目,帮助东港市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王雪妍记者张瑞
    06/11
  • 丹东市政府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6月10日,市政府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合作。代市长郝建军,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陈志能出席签约仪式。郝建军在会见中代表丹东市政府向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长期以来对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郝建军说,丹东是独特的边境城市,在辽宁省内具有较高的开放水平。当前,全市上下正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丹东市政府与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持续发挥政策、金融优势,围绕绿色金融、对外开放、特色产业、重点项目、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巩固和加强与丹东的合作,为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给予更大支持。丹东市政府将以最真的诚意做好全方位服务,努力营造公平、开放的金融环境和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构建良好金融信誉体系,为双方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建立更加顺畅的沟通机制,将合作内容清单化、项目化,推动合作事宜精准落实、落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陈志能表示,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积极融入丹东振兴发展大局,更好地发挥金融普惠作用,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消费金融升级等领域,为丹东提供综合化、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保障,助力丹东高质量发展。市领导林胜鸿、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纪委书记郭亚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6/11
  • 项目管家再升级 服务企业更给力
    “自从公司来到丹东,合作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就派专人来为我们服务,从寻找办公场所,到办理工商注册、刻章、税务、银行开户等一系列业务,相关人员全程给予跟踪指导、协调,服务非常到位,我们真的感到很暖心。丹东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一样愿意到这儿来安家落户。”近日,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负责人马守国跟记者说。6月4日,公司特地将一面印有“情系企业解其忧,尽职尽责办实事”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合作区投资促进局,以表达感谢之意。2020年,全市项目管家共帮助指导企业制定开复工预案和疫情防控预案1217次,帮助项目(企业)解决问题1361个。记者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在296个具有涉企服务职能的机关单位中确定专人,形成了一个专业“网格”,建立起“管家”牵头、动态组网、高效解决涉企问题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项目管家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22个。几年来,我市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支撑,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大力转变各级干部和公职人员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服务企业的意识不断增强。2019年始,我市推出“项目管家”制度,让“服出便利、服出实惠”更接地气、更具可操作性,也让更多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环境的持续向好。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动落实“项目管家”制度。组织各地区根据重点项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变化情况,对入库项目(企业)进行了调整、完善,对项目管家进行了重新配备。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入库项目(企业)872户,共配备了204名项目管家,给予项目(企业)“管家式”服务。姜松是合作区投资促进局的一名公务人员,他的另一个角色是企业的“服务员”。“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是今年新入驻合作区的企业,刚来人生地不熟,办事可能也找不到门。我帮着沟通、协调一下,企业办事就更顺畅一些。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不管对企业提供的帮助是大是小,我相信一定会加深他们对丹东这座城市的良好印象,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这是更大的意义所在。”姜松一番话,道出了广大“服务员”热心助力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现在,不管是‘项目管家’还是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真正是和企业一条心,为我们能更好发展出谋划策,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我们感觉心里很热乎,也更有干劲去把企业经营好,为丹东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寿武告诉记者,公司运营20余年,他作为一名老员工,对近年来丹东政务环境的持续改善深有感触。合作区综合办负责人修国丰是一名“项目管家”,主要负责对接驻区的3家企业。在他看来,“管家”的作用就是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之于企业,项目管家是“服务员”,平日沟通联系应把握好“度”,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企业对经营环境的满意度。前不久,在修国丰的积极协调下,有驻区企业反映的因个别服务窗口转移、给企业办事带来不便一事很快得以解决,窗口重新迁回合作区行政服务中心。项目管家带着“温度”服务企业,职能部门以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正在不断为我市营商环境的持续向好赋能。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将中小微企业纳入项目管家服务范围,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受惠面。相关部门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各地区梳理中小微企业信息,开展“公共管家”配备工作。此项工作完成后,全市将有4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可通过“辽事通”中的项目管家服务企业平台,随时向“公共管家”提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由“公共管家”及时协调解决。记者刘作庆
    06/10
  • “智造强市”引领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华丽蝶变
    6月8日,记者在丹东新龙泰服装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看到,裁片、整烫、检查、包装等工序,全部通过数据化智能管理系统完成。公司董事长邓飞雄介绍,智能制造“互联网+”模式已在企业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建设一批数字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加速构建研发协同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扁平化、服务延伸化的新型制造体系。实施“互联网+”战略,培育个性化定制、智能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如今,我市已培育出“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和“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两个国家级区域品牌,并以这两张名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与国内市场全面融合,加速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进程。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型升级,与雄厚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丹东纺织服装产业享誉全国,形成了化纤、棉、毛、丝绸等多种门类产品,构建了纺、织、染、服装等完整的生产体系。近年来,我市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作文章,加快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近千户纺织服装企业竞相发展,由为国际品牌代工向自主研发设计转型。唐人服饰旗下女装品牌“古唐东韵”和“唐人扎依娜”、金凤凰旗下女装品牌“优雅的秘密”、华洋纺织旗下男装品牌“德拉哈衣”、瑞沃尔制衣旗下户外运动服装“瑞沃尔滑雪服”和柞蚕丝服饰系列产品“栎丝御锦”等一批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壮大,开始占据国内外市场,形成了集纤维原材料制造、纺织制造、创意设计、服装制造、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构建起“一基地三园区”的发展格局。此外,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还得到了辽东学院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多年来,辽东学院建立了与纺织服装产业相贯通、具有大纺织特色的产学研用平台。辽东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双导师指导,积极助力丹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服务企业,积极解决人才、品牌、技术等瓶颈问题。“丹东纺织服装产业已经迈出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在双循环战略下,这一产业将从产业链向产业价值链谋变,发展丹东智造,重塑丹东纺织优势。”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充分发挥“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的品牌影响力,继续实施“布点结网”战略,以“智造强市”为契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整合企业产能打造联合体,扶持“总部经济”,做大“贴牌加工”产业,培育“自主品牌”产品;带领企业走出去,拓宽合作渠道,促进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同时,加快重大项目的产业化进程,以新型纺织、面料、绿色环保印染生产和研发为重点,健全、延长产业链,尽快提高产业化水平,形成纺织服装产业新的增长点。记者王洪满
    06/10
  • 借品牌“东风” 扬越光美名
    6月8日,恒大粮油·五四农场越光大米种植基地揭牌仪式在五四农场举行。借着恒大粮油的“东风”,东港越光大米将销往全国各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据了解,五四农场水稻种植基地共2万亩,由鸭绿江和黄海水共同灌溉,土质肥沃偏碱性,与日本新泻县属同一纬度,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水道三大种植区域之一,适合越光大米种植。五四农场米业有限公司拥有一条日产120吨稻米生产线,年可储藏水稻1万吨,加工稻米4万吨。现有两大商标,16个系列产品,即“五四农场”牌系列大米和“海阗”牌绿色有机越光米,已获得有机和绿色认证。目前,在全国已建立300余家经销网点。2018年,恒大粮油经过多方考察,在东港30余家粮米加工企业中选中五四米业,并与五四米业建立合作。截至目前,恒大粮油已在五四米业加工大米2000余吨,五四农场生产的大米受到恒大粮油全国各地经销商的认可。今年,五四农场从种子、种植、收储、加工环节,建立严格的管理与监督体系,设专人管理,以保证原粮正宗、品质上乘。与此同时,结合五四农场独有特点,恒大粮油在五四农场、兴隆农场、黄土坎农场、椅圈镇等地选择优质盐碱地,下放订单13000亩,确保2021年恒大粮油全国销售市场。恒大粮油·五四农场越光大米基地的落成将进一步推动两家企业的战略合作,也将进一步提升东港越光大米的品牌形象。记者张瑞
    06/09
  • 改造升级“老字号”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是为北京客户生产的5000个燃气表。从目前的订单情况看,一段时间内,我们将处在满负荷生产的状态。”6月7日,辽宁思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家槟介绍,思凯的产品深受市场青睐,订单接连不断,这得益于智能化的赋能。辽宁思凯科技有限公司的喜人发展态势,正是我市改造升级“老字号”取得成效的缩影。今年起,我市将聚焦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等任务,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在改造升级“老字号”方面,我市立足“老字号”产业,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等产业,聚焦产业智能化升级、技术高端化提升、域内产业链培育、制造绿色化转型四大领域,实施“百亿百企工业技改”专项行动。围绕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数字赋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产业基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构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鼓励企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汽车及零部件是我市优势产业,对此,我市提高全行业研发能力,推动数字化改造,逐步完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汽车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战略转型升级。同时,为进一步夯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我市面向京津冀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引导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系统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凤城,将增压器产业集群升级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此外,我市还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逐步提高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我市鼓励龙头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集成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行业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细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颖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聚集区。同时,强化仪器仪表产业的软件配套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5G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为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针对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痛点难点,我市推广应用虚拟仿真、5G+智能工业控制、智能仓储和物流、工业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推进数字技术覆盖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结合本地区产业基础和数字化转型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智能制造水平高的企业,培育成标杆示范企业。推动企业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培育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平台企业与设备供应商、基础电信企业等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上云上平台解决方案。鼓励企业应用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芯片等新技术,提高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仪表等新型智能化产品。记者王洪满
    06/09